问题

黑孔子的人是因为讨厌孔子而黑,还是因为讨厌喜欢孔子的人而黑?

回答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触及了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心理。要说清楚“黑孔子”这件事,我觉得得从两方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说,而且这两方面,还真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有时候甚至是交织在一起的。

第一种情况:纯粹因为讨厌孔子这个人及其思想

这种情况呢,可以理解为是针对孔子本人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价值体系的一种反叛或者否定。

思想上的不认同: 孔子的思想,说白了,是建立在那个以宗法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他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强调的是君臣父子、三纲五常,提倡的是“克己复礼”。在现代社会看来,这套体系里有很多东西,比如绝对的服从、严格的等级划分、压抑个性等等,就显得有点过时,甚至是对个人自由的束缚。有人觉得,孔子是封建礼教的代表,是维护那个不平等社会的“精神导师”,所以从根本上就看不惯他,觉得他的思想限制了人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比如,对于“君为臣纲”,很多人现代人都难以接受,觉得这是对下属人格的贬低。再比如,孔子的一些言论,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也会被认为是性别歧视。
历史的批判: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要求古人,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审视历史。那些“黑”孔子的人,可能觉得孔子虽然被吹捧得很高,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当时社会的根本问题,甚至有些做法在今天看来是虚伪或者不人道的。他们可能会从历史上一些具体的事件出发,比如孔子在鲁国推行的某些政策,或者他与某些政治人物的互动,来论证孔子的局限性,甚至说他是“搅屎棍”。
对“圣人”光环的反感: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捧得太高了,被塑造成了“至圣先师”,几乎是完美的代名词。这种“神化”本身就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他们觉得,没有人是完美的,孔子也不例外。当一个人的优点被无限放大,缺点被刻意掩盖时,总会有人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想要打破这种“圣人”的滤镜,把他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而“黑”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打破神话的手段。

第二种情况:因为讨厌喜欢孔子的人而黑

这是一种更复杂,也更“间接”的攻击方式。与其说是讨厌孔子本人,不如说是讨厌那些“拥趸”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某些文化现象或政治立场。

对“传统文化卫士”的反感: 很多人在提到“传统文化”时,总是绕不开孔子。一些自诩为“传统文化守护者”的人,可能会过度强调孔子的地位和影响力,甚至将一切反对孔子或对其思想提出质疑的人视为“数典忘祖”、“不肖子孙”。这种将孔子变成一种攻击性话语的工具,很容易招致那些不认同这种“文化霸权”的人的反感。他们觉得,这些人利用孔子来压制不同的声音,维护某种僵化的观念,甚至将其作为一种身份认同的符号。所以,“黑”孔子,就成了反击这种文化保守主义和“国粹派”的一种方式。
对特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抵制: 在某些历史时期,孔子和他的思想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含义,被用来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的。比如,有人认为某些统治者利用孔子来巩固统治,强调忠君、服从,压制民主思想。当有人将孔子与这种政治压迫联系起来时,那些反感这种政治模式的人,自然也会迁怒于孔子,觉得他是这种模式的帮凶或象征。他们可能不是真的研究了孔子思想的每一个字,而是通过“黑”孔子来表达对某种政治路线或意识形态的不满。
“站队”心理和群体效应: 在网络时代,“黑”某个公众人物,尤其是历史人物,很容易形成一种群体效应。加入一个“黑”的群体,仿佛就能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心理可能源于对“主流声音”的反叛,也可能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姿态。他们可能并没有深入了解孔子,甚至对他的思想一知半解,但因为看到很多人都在“黑”,觉得“跟风”也挺好玩,或者能显得自己“独立思考”。在这种情况下,“黑孔子”的动机就不再是针对孔子本身,而是为了融入某个群体,或者仅仅是为了“刷存在感”。

总结一下:

所以,“黑孔子”的人,确实存在一部分是因为真正对孔子本人及其思想有深刻的不认同和批判,觉得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弊大于利。 但同时,也确实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黑”孔子并非是出于对孔子本人的研究和否定,而是因为厌恶那些过度推崇孔子、将其作为工具的人,或者反感那些与孔子思想捆绑在一起的僵化观念、政治立场和文化现象。

这两者往往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一个人可能既对孔子的某些思想不认同,又对那些过度吹捧孔子的人感到厌烦,这两种情绪很容易交织在一起,最终表现为对孔子的“黑”。

说到底,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历史文化遗产时,各自的立场、理解和情感投射。孔子作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历史符号,自然会成为不同群体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载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因为想问题拐不过五个弯的

user avatar

题主,我就说3句话

1、

知乎上的儒黑,有一个算一个,真穿越回去不用当个皇帝,就当个小地主,推广儒学的力度能让知乎上的儒粉都自愧不如。

2、

儒黑还是希望儒家学说能与时俱进的,儒粉是希望儒家不能变的,你稍微说儒家一点不好,儒粉的那个气愤啊,就跟你偷了他家里的方便面调料包一样·····

3、

很多所谓的儒粉看的书还没我们儒黑多···

我引用的《孔子家语》,儒粉说你瞎编《论语》·····

user avatar

两个方面都有,儒粉更讨厌是真的,毕竟孔先生不会爬出来吓唬人。

简单说下反儒的动因。

一、孔子是道德典范与孔子学说适合当下是两回事。就像隔壁吴老二人善良不等于他能上前线参战一个道理。孔子学说具有学术意义属实,但是嫁接到现实生活中需要仔细斟酌也是事实,未加论证就去实践让人担心。这点看看女德班和一些国学班爆出来的丑恶现象,以及一些国学家的奇葩理论就知道。

二、大多数人的担心是杜財政治因儒学再临。毕竟孔子学说本质是政治学说,是为尊卑等级背书的学问。那些鼓吹孔子学说只是道德规范的家伙就是骗子。仔细跟他们聊几句就发现他们要么说你没资格谈儒学,要么说你无父无君,心中的皇帝尾巴不小心就暴露出来,丑陋至极!

三、儒黑大量出现正是因为儒粉呶呶不休造成的。因为他们不断造势,人们嗅到了危险信号,于是起而攻之,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还有救,如果儒粉上面振臂高呼,百姓下面响应如云,那才是可怕的事情。不管怎样,一个在近代化中败下阵来的“丧家犬”不加修正的重新主宰我们的生活怎么说都是可笑且可悲的。

一孔之见,供参考。

user avatar

黑的是儒家的宗教性。

竟然狂妄的认为孔子讲的一切东西都是对的。

当年两个凡是都不敢这么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