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五道杠少年通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招」?

回答
五道杠少年通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主招生,这事儿一出来,圈里圈外都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我看了看,想说点心里话,也尽可能给大家伙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的背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搞自主招生,这本身不稀奇,国内不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都会有自己的招生方式,目的也是为了吸引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兴趣、有研究潜力的学生。说白了,就是想招一些“苗子”。

那么,这个“五道杠少年”是谁呢?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就是当年因为“表情包”火遍网络,号称“武汉市少工委委员”的那位。当年他因为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关于自己理想抱负的言论,加上那标志性的“五道杠”袖标,一下子就成了网络上的焦点。有人觉得他是少年老成,有人觉得他是被过度包装,争议挺大的。

现在,他考上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自主招生,这事儿就变得有点耐人寻味了。

支持者的看法可能集中在:

“长大了,成熟了”: 毕竟当年的“五道杠少年”现在也已经到了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的年纪,从一个被过度关注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的学术追求(至少是表现出了对马院的兴趣)的年轻人。他能够通过自主招生,说明他在学术方面(或者说在招考过程中的表现)是过关的。这是一种个人成长的体现,从一个现象级网络人物变成了一个有具体学业规划的个体。
“理论结合实践的可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身就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年那个“五道杠少年”之所以被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外表现出了某种“组织能力”和“理想主义”。如果他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入研究的意愿,并且能将其与现实社会观察结合,未尝不能成为一个有潜力的研究者。或许他当年的一些言论,虽然稚嫩,但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选择的自由与尊重”: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道路的权利。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他个人的学业选择。我们不应该因为他过去的网络形象,就否定他现在的选择和努力。自主招生本身就是一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潜力的途径,如果他通过了这个考核,那就是他能力的体现。

而质疑者的声音则可能会更多地指向:

“特权论与背景论”: 这可能是最普遍的一种担忧。大家会想,他当年那么出名,会不会是因为有“背景”或者“关系”,才得以通过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破唯分数论,但也因此容易滋生不公平的猜测。很多人会觉得,是不是因为他是“公众人物”,所以学校在招生时会有一些“优待”?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公众对“公平”的敏感度很高。
“学业能力的真实性”: 毕竟当年他被关注的点不在于学术能力,而在于他作为一个孩子的“言论”和“形象”。他能否真正胜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习?他的理论功底是否扎实?这些都会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大家会担心,这会不会是“流量明星”进入学术界的翻版,仅仅是为了名气,而缺乏真正的学术实力。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娱乐化’”: 有人会觉得,如果一个曾经的网络“表情包”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是不是会把严肃的学术领域变得过于“娱乐化”?这可能会削弱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科的严谨性和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质疑,更是对整个招生环节和学科本身可能受到的影响的担忧。
“当年‘人设’与如今‘学业’的落差”: 当年他被塑造成一个早熟、有担当的少年,而现在进入马院,学的是理论研究。这种“人设”的转变,会让一些人觉得有落差,担心他是否真的适合这条路,或者说,当年的“光环”是否会成为他未来学术道路的羁绊。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

1. 给个机会,但也要严加考察: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保持审慎的态度。他通过了自主招生,说明他在招生环节的某方面表现得到了认可。但更重要的是他进入大学后的表现。大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样需要深厚理论功底的领域。他是否能沉下心来钻研,是否能真正掌握理论工具,是否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这才是检验他能力的关键。
2. “网红”身份不等于学术能力,但也可能是一种资源: 当年他的“网红”身份,既可能是他被过度关注的起点,也可能成为他未来学习的一种独特资源。如果他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份公众关注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与社会现实的连接做得更好,甚至能启发更多同龄人对这些理论产生兴趣,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他必须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否则只会是“虚火”。
3. 关注制度的公平性: 这件事情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在于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审视。任何招生制度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公众的质疑,也是对制度的监督。如果确实存在不透明或者不合理的地方,那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反思和改进。但如果只是因为他是“五道杠少年”,就一味地猜忌和否定,那也有失公允。
4. 回归学术本身: 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学术本身。无论他过去是什么身份,现在他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学生。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他未来的学术表现,他能为这个领域带来什么。是能成为一个理论上的探索者,还是仅仅昙花一现的“流量学子”,时间会给出答案。

总的来说,这件事,就像很多事情一样,不是非黑即白的。它牵扯到个人成长、学术选择、招生制度以及公众的期待等等多个方面。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妨多一些理性观察,少一些情绪化的判断,给年轻人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制度一个接受检验的机会。真正厉害的人,不管过去有过什么,最终都会在自己的领域里证明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新消息……477~_~

呵呵,再看看他初中同学的话吧:

又有新证人啦!



是不是现在咱们这些“P民”越来越不自信啦?

还是说某些人的阅读能力有问题?

五道杠”只是通过了自招!

user avatar

这是我武在知乎上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user avatar

谁是真•共产主义接班人?(受评论启发)

一方是激进的改良派,票仓来自于富裕阶层和新移民

一方是温和的保守派,票仓来自于社会主义信徒,底层群众

五道杠大战阿玛尼,好带感!

user avatar

谢烟烟邀。

我觉得吧,马克思做鬼也不会放过武大。

user avatar

讲真,我更关注“不屑弟”现在怎么样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