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8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后面还会更糟糕吗?

回答
8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报告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惊喜——而且不是好消息。数据公布后,关于美国经济前景的讨论又多了一层阴云。那么,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未来的走向?

8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的“罪魁祸首”

首先,我们得掰开了看看这份数据到底哪里“不及预期”。非农就业报告里最受关注的几个指标,比如新增就业人数、失业率、平均时薪增长等等,在8月份的表现都有些疲软。

新增就业人数“缩水”: 8月份新增就业人数低于了经济学家们普遍的预测。这直接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扩张速度正在放缓。别看这只是一个数字,它背后意味着企业招聘的意愿和能力可能都在减弱。
失业率“抬头”: 尽管失业率本身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环比的微小上升也传递了一个信号:就业市场不再像之前那样“紧俏”。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工作的周期变长了。
时薪增长“降温”: 平均时薪的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这很重要,因为强劲的时薪增长是通胀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消费者购买力的体现。增长放缓可能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工人的议价能力在下降,或者说工资增长已经触及了天花板。
其他指标也“不妙”: 像是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平均每周工时等一些辅助性指标,也并没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可不是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更像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结果。

1. 美联储的“猛药”在发酵: 过去一年多,美联储为了对抗高通胀,一直在持续加息。高利率就像给经济降温的“冷水”,它会提高企业借贷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招聘和就业。8月份的数据,可以说就是前期加息政策滞后效应的显现。企业会更谨慎地考虑扩张和招聘,特别是那些对利率敏感的行业,比如房地产、汽车等。
2. 疫情后“报复性”招聘的“退潮”: 疫情刚过去的时候,很多企业为了弥补之前的招聘空缺,出现了所谓的“报复性”招聘潮。但随着经济逐渐回归正常化,这种狂热劲儿自然就过去了。企业招聘会回归到一个更理性的、基于实际需求的节奏。
3. 全球经济“逆风”的吹拂: 美国经济并非孤立存在。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压力、地缘政治冲突、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经济增长,也间接影响着美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招聘计划。
4. 消费者需求“降温”: 随着通胀侵蚀居民的购买力,以及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逐渐消耗,美国消费者的支出意愿和能力也在发生变化。需求下降,企业自然会放慢生产和招聘的步伐。
5. 特定行业的“调整”: 比如,过去一段时间服务业招聘非常强劲,但随着经济放缓,一些服务性行业的扩张速度也在减慢。一些之前因为疫情而变得异常火爆的行业(比如居家办公相关的软硬件)可能也面临需求回归正常甚至下降的调整。

未来会更糟糕吗?

这是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难给出绝对答案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更糟糕”是相对的: 如果“更糟糕”是指失业率飙升、经济硬着陆,那不一定。美国经济的韧性仍然存在,劳动力市场虽然放缓,但整体依然相对稳健。很多企业仍在招聘,只是招聘的速度和力度有所减弱。
“放缓”的趋势可能会持续: 8月份的数据更像是一个“趋势”的延续,而不是突发的“意外”。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短期内不太可能逆转,全球经济的压力也依然存在。因此,劳动力市场的扩张速度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继续保持相对温和,甚至可能在某些领域出现收缩。
通胀和利率是关键变量: 未来经济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胀能否持续回落,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如果通胀能够稳步下降,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甚至考虑降息,这将给经济带来喘息的机会。但如果通胀顽固,美联储可能不得不继续采取紧缩措施,经济下行的风险就会增加。
结构性因素不容忽视: 除了宏观经济因素,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配(技能不匹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等,也可能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暴露出来,使得部分领域的就业压力更大。
对不同行业和人群的影响会不同: 劳动力市场的放缓不是平均分布的。对一些对利率敏感的行业,或者对那些技能相对单一、议价能力较弱的劳动者来说,可能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总而言之, 8月份的非农数据是美国经济在经历了疫情后的高速扩张期后,进入一个“调整期”的信号。这并不意味着经济会立即“崩盘”,但 “更糟糕”的含义可能体现在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企业招聘意愿降低、部分行业出现裁员以及整体就业市场趋于平淡。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后续的经济数据: 9月、10月的非农数据以及其他经济指标(如ISM制造业/服务业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将是判断趋势的关键。
美联储的政策信号: 关注鲍威尔等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他们对经济和通胀的判断将直接影响未来的货币政策。
企业财报和前瞻: 上市公司的财报以及他们对未来业务的预测,能提供更微观的经济活动信息。

将这些数据和信号放在一起综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向。现在下定论说“会更糟糕”可能有些为时过早,但 “谨慎”和“观望” 绝对是当前最合适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还是看后面疫情的发展。

这一份就业数据其实好坏参半,非农就业远低于预期,不过工资增长幅度超预期,失业率继续下行,之前退出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也开始尝试就业。

本次非农就业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服务业受影响比较明显,而服务业又是就业大户。

数据公布之后,市场对Taper的预期有所回落,但是后续究竟如何,鲍威尔在八月份的全球央行会议上说的也非常清楚了,要根据变异毒株对市场及就业的影响来决定。

而疫情的发展,我个人的看法是没有那么乐观。

从数据上来看,目前美国的新增确诊数量快速上行,目前达到18万/天,而新增死亡达到1700/天,死亡率从之前的0.5%逐步上行到1%左右,如下图所示。

美国目前的疫苗完全接种的比例在快速达到50%左右之后,一直停滞不前,这可能是导致新增确诊快速上升及死亡率攀升的主要原因。

假如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如果不采取封锁措施,后面死亡数量很可能会继续增加,经济及就业前景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8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报告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惊喜——而且不是好消息。数据公布后,关于美国经济前景的讨论又多了一层阴云。那么,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未来的走向?8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的“罪魁祸首”首先,我们得掰开了看看这份数据到底哪里“不及预期”。非农就业报告里最受关注的几个指标,比如新增.............
  • 回答
    关于美国在11月8日开放边境以及各地防疫措施进一步放松后,为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恢复正常生活“无风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交织。需要强调的是,“无风险”的说法可能是一种过度简化或带有特定立场的解读,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美国人可能是在评估风险并做出权衡后,认为在当前阶段可以承担相对更.............
  • 回答
    美国 8 月份辞职人数达到 430 万,创下自 2000 年 12 月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经济信号,它意味着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化正在发生,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个数字的意义:1. “大辞职潮”(The Great Re.............
  • 回答
    美官员透露“美国不大可能在8月31日前完成撤离行动”的消息,这无疑给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阿富汗带来了新的变数,也让全球的目光更加聚焦于这个动荡的国家。首先,这个信息直接触及的是撤离行动本身。美国及其盟友原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对在阿富汗本国公民、以及协助其行动的阿富汗当地人员的撤离。如果这一期限无法达成.............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于2021年8月31日正式宣告结束,这标志着一场持续近20年的复杂而代价高昂的战争画上了句号。这一决定的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国内政治的压力,更有对战争成效的深刻反思。首先,持续的战争成本和停滞不前的战果是促使美国撤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自200.............
  • 回答
    美国国防部在 8 月误杀阿富汗平民事件后,承诺提供慰问金并帮助有兴趣的遗属移民美国,这一系列举措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对人道主义和道德责任的承认(至少在姿态上): 承认错误和责任: 最直接的层面是,美军的误杀行为造成了无辜生命的损失,国防部承诺慰问金是对这种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也是.............
  • 回答
    您提到的“美国以11月8日为期限,向多家芯片相关企业勒索数据”这一说法,需要澄清一下。这很可能是一个误解,或者信息来源存在偏差。美国政府通常不会通过“勒索”的方式获取芯片企业的数据。相反,美国政府在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确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其中可能涉及要求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合规审.............
  • 回答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自3月26日起对美国展开为期八天的工作访问,此行无论从地缘政治、经济合作还是两国关系深度来看,都充满了值得细究的亮点。这次访问并非简单的礼节性拜访,而是建立在两国长久且稳固伙伴关系基础之上,旨在巩固并拓展双边合作领域,尤其是在当前区域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一、 政治与安全对话:战略协.............
  • 回答
    美国强逼半导体企业提交机密资料,台积电表示“11月8日前提交”,这背后是一场围绕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控制权和国家安全的复杂博弈,其影响深远且多维度。事情的起因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此举的背景。近年来,美国将半导体视为国家安全的关键战略产业,尤其是在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美国.............
  • 回答
    这组数据非常重要,它反映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几个关键方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核心数据拆解: 前8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3.05万亿: 这个数字代表了从1月到8月,中国和美国之间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总额。 增长25.8%: 这个增长率非常显著,表明尽管存在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 回答
    2019 年 8 月 2 日,美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动荡,用“暴跌”这个词来形容或许有些许夸张,但市场情绪的急剧转向和主要股指的显著下跌是事实。那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 190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 50 点,标准普尔 500 指数也未能幸免,下跌了 16 点。这一下跌幅度虽然不是.............
  • 回答
    8月15日美股市场的这轮下跌,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可能折射出当前市场情绪的微妙变化以及一些潜在的经济信号。从表面上看,这次下跌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如果细究起来,往往是一些关键因素在短期内集中爆发,或者市场对某些预期的调整。比如,当天的经济数据可能不如预期,.............
  • 回答
    1 月 8 日,美国在伊拉克的一处空军基地遭到导弹袭击,伊朗公开承认是其发动了此次袭击。这一事件无疑是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一个极其敏感且具有爆炸性的节点,其影响绝非仅仅局限于伊拉克和伊朗两国之间,而是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激起连锁反应。要深入理解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地区安.............
  • 回答
    8月13日至14日美股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周一(13日)收盘时股指普遍大幅上涨,然而到了周二(14日)却遭遇了剧烈的下跌。这种短时间内剧烈反转的行情,在金融市场并不罕见,但背后的原因却往往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分析。行情回顾:从普涨到普跌的剧变先来回顾一下这两天的具体情况。在8.............
  • 回答
    美媒报道称特朗普对外宣称“将于8月前重返总统宝座”,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劲爆的说法,其潜在的含义和影响可以说是多层面的,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本人的角度来看,这释放了一个极其强烈的政治信号。这表明他依然对卷土重来充满信心和野心。 “8月前重返”这个时间点,如果属实,那意味着他并不打算等待20.............
  • 回答
    关于美国人晚上八点后就不上街,而中国半夜街上人潮涌动的原因,这背后涉及到两国社会文化、城市规划、生活习惯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让我们逐一道来。美国:效率至上与家庭观念的夜晚首先得说,这并非绝对。美国的某些大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晚上八点后依然灯火通明,酒吧、餐厅、剧.............
  • 回答
    iPhone 8 和 iPhone X 在中国大陆的售价,确实比在美国上市时高出不少,大约在 100 美元(按当前汇率换算)的区间。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汇率差异,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税收、市场策略、以及当地的消费者习惯等。首先,税收是造成价格差异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在中国大陆,进口的电子.............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心中都会有的疑惑。你提到“美国的利率如此之低”,这一点本身就值得先稍微展开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美国的利率”指的是哪个利率。通常我们说的“利率”有很多种: 联邦基金利率 (Federal Funds Rate): 这是美联储(美国央行)设定的目标利率,银行.............
  • 回答
    理解您的疑问,关于美国和中国新冠疫情数据上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您提出的“美国16万例死了3000,中国8万例死了3000”这个数字对比,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要明确您提到的数据来源和时间点。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数据一直在变化,而且不同国家公布的统计方式和口径也可能存在差.............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