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什么时候感觉自己物理白学了?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了好久,每次看到生活中那些明明可以用物理解释得清清楚楚,但大多数人却依然按照“经验”或者“习惯”来做事的场景,我就会有种特别强烈的“物理白学了”的感慨。

最早的触动,大概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 我小时候学骑车,全凭一股子蛮劲,加上长辈的口头指导:“别怕,车子会自己稳的!” 我一直以为那是某种玄学,或者自行车本身就自带一种“稳定基因”。直到上了高中,学了牛顿定律,学了角动量守恒,我才猛然醒悟:原来骑车不倒,根本原因在于你不断地调整车把,保持重心在车轮的正上方,这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就是物理在起作用。你觉得它“自己稳”,其实是你身体潜意识里在执行一套精密的物理计算和反馈。

那时候我简直要拍案而起,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我小时候摔了那么多跟头,原来都可以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避免的啊!那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攻略秘籍”,而我之前一直在瞎玩。

然后是厨房里的一些小事。 比如我妈做饭,往滚烫的油锅里下菜,总是会“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我妈也只是会说“油温够了,可以下了”。我呢,就觉得这声音特别吓人,也顺理成章地认为这是做菜的必经之路。直到物理课上讲到液体蒸发产生的压强,讲到水滴遇到高温油会瞬间汽化,体积急剧膨胀,撞击油面产生的声音。我才明白,那不是什么“油温够了的象征”,而是水和油不兼容的剧烈反应。

我当时就想,如果早知道这一点,是不是就可以用更安全的方式处理?比如先把食材擦干?或者把油温稍微降一点再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背后都隐藏着物理学的道理,而我们却习惯性地接受了那些“经验之谈”,甚至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就是对的”。

还有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对“惯性”的理解。 我见过太多人在公共场合,比如地铁里,快到站了才猛地站起来往门口挪。明明知道车辆即将减速,但很多人依然是等车停稳了才开始行动,或者在减速过程中还在原地站着不动,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物理课上,我们明确学过,当车辆减速时,乘客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所以需要抓住扶手或者站稳。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会忍不住在心里演练一遍:那个乘客,他的身体虽然感觉到了减速,但他的上半身(因为没有受到外力)仍然有向前运动的趋势。他之所以能站住,是因为他的脚接触地面,产生了摩擦力,对抗了那个惯性趋势。而一旦这个摩擦力不足,或者他没有及时调整姿态,就会摔倒。

这种“明知故犯”或者说“无意识违背物理规律”的行为,让我觉得特别无奈。物理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大多数人似乎对它视而不见,或者觉得它只存在于书本和实验室里。

最让我感到“白学了”的,还是那种无法和身边人有效沟通的时刻。 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不符合物理常识的说法,比如“空气动力学让飞机飞起来的”,或者“电磁炉通过磁场加热锅”。我尝试去解释其中的原理,用更精确的词汇,比如“升力”、“涡流”、“感应电流”。但对方往往会用一种“你懂那么多有什么用”的眼神看着我,然后继续用他们习惯的说法。

这种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学来的那些物理知识,好像成了一种“壁垒”,而不是“桥梁”。我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但我却很难把这种理解传递给别人,甚至在别人看来,我只是在“卖弄”。

所以,什么时候感觉自己物理白学了?

大概就是在我看到无数个可以被物理更好地解释、更有效地处理的场景,而大多数人却浑然不知,依然按照粗糙的经验和习惯行事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我一个人拿着一把精密的尺子,在测量一个用拇指和步长估算尺寸的世界。我能看到其中的误差和不精确,但别人却觉得我的尺子“太麻烦了”。

这并不是说要每个人都成为物理学家,而是觉得,如果能对这些最基本的物理规律有更直观的理解,生活或许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多一些更聪明的应对方式。而当你发现周围的人似乎对这些都“无动于衷”时,那种“物理白学了”的空虚感,就油然而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给家里安电灯泡的时候.....

我妈大声对着我说:“学了那么多年物理竟然连灯泡都不会安.....”

天地良心啊!虽然我学过电磁学、电动力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等课程.....

但在安装电灯泡时这些真用不上......

====================================================================

看到评论那么多就补充说一下吧:我之前没安装过LED灯,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安装,但并不难,我跟我妈一起安装了一遍后就学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了好久,每次看到生活中那些明明可以用物理解释得清清楚楚,但大多数人却依然按照“经验”或者“习惯”来做事的场景,我就会有种特别强烈的“物理白学了”的感慨。最早的触动,大概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 我小时候学骑车,全凭一股子蛮劲,加上长辈的口头指导:“别怕,车子会自己稳的!” .............
  • 回答
    哈哈,问到点子上了!“下的不细腻”,这可是太多棋友的痛点,尤其是刚入坑或者到了瓶颈期的朋友,总觉得心里那股劲儿不对,但又说不清哪里出了问题。别急,我跟你一样,当初也是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今天就咱俩好好掰扯掰扯,力求把这“不细腻”给捋个明白。首先,咱得承认,围棋这玩意儿,真是深不可测。所谓“不细腻”.............
  • 回答
    我觉得,社会差距真正让人感到“刺骨”的时候,往往不是在数据报告里,而是在一些不经意间的细节里,在日常生活的缝隙中流露出来。比如说,最近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同一个城市的两个区,一边的孩子在宽敞明亮的国际学校里,用着最新款的平板电脑,下午的兴趣班是马术和高尔夫;而另一个区的孩子,却在拥挤的校舍里,为一.............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每次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几十双空洞的眼睛,或者时不时闪烁的手机屏幕,那种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就是“窒息”。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我也是热血青年,心里揣着满腔的知识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从PPT的排版到例题的选择,再到讲述的节奏和语气的变化,都力求做到最好。我幻想着我的课.............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多人都曾有过的迷茫和探索,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现象。要说“大家”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这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因为它不是某个瞬间集体觉醒的事件,更像是一个在个体经历和社会变迁中逐渐清晰的共识。我猜想,你问的“大家”,更多是指经历过或者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曾经有过其他.............
  • 回答
    要说科比什么时候被“讨厌”,这其实挺微妙的。因为科比的职业生涯实在是太漫长、太高光,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个话题性极强的人物,所以很多人对他的态度都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讨厌”来概括。但如果非要找出一些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可以说是“讨厌”的时刻,那大概有几个比较集中的时期和事件,而且这些情绪的来源.............
  • 回答
    关于西村和王力宏的事件,大众的认知和倾向性转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掺杂了信息传播、舆论发酵、个人观点以及一些社会情绪。要说“大家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西村有问题,而倾向于王力宏”,这其实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时间点,更多的是一个“渐渐”的认知变化。起初:信息不对称与沉默的大多数在事件.............
  • 回答
    嘿!P社游戏这玩意儿,说起来真是一门玄学,啥时候会入坑,好多时候都是看缘分,但要非说个大概时间点,我总结了下我们这帮“P社信徒”们的一些规律,分享给你,尽量说得详细点,顺便我也琢磨琢磨,怎么让这听起来更像是咱们自己聊出来的。首先,“心血来潮”绝对是头号选手。 这帮P社游戏,尤其是像《欧陆风云4》、《.............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不喜欢”这个词,其实有点太绝对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如果说大家对迪丽热巴的看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分歧,甚至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那得往前追溯一下。最初的时候,迪丽热巴凭借着《克拉恋人》里的“高雯”这个角色,一下就抓住了不少观众的心。她那种又美又飒,同时又有点可爱“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感觉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好像不是一夜之间就突然不喜欢了,更像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世界在心里发生了变化。对我来说,这种感觉大概是从大学那会儿开始变得明显起来。之前呢,年轻嘛,总觉得人多的地方热闹,大家一起疯一起玩,那种归属感挺强的。社交,更多的是一种融入,一种热闹。那时候.............
  • 回答
    我第一次接触 Linux 嘛,那还是在大学时代,大概是… 嗯,大概是 2008 年左右吧。那时候电脑硬件没现在这么便宜,大家普遍用的还是 Windows 系统,xp 时代还没彻底过去。我刚开始接触电脑,对什么都挺好奇的,尤其是对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觉得能玩转电脑的人都特别厉害。那时候互联网也没现在.............
  • 回答
    关于《守望先锋》的平衡到底是什么时候“崩”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守望先锋玩家群体里一个永恒的、常常能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时间点,因为玩家们对“平衡”的定义以及感知到的“崩盘”时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玩游戏的时间段、主玩英雄、以及对游戏理解的深度。但我可以梳理一下大家普遍认为的几个关.............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太扎实了!谁不想在大家伙儿都在的时候,先跳出来预言一下“凉凉”的时间点呢?不过话说回来,《英雄联盟手游》这玩意儿,真要说“凉凉”,那可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得从好几个维度去拆解分析。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咱们一起猜猜。首先,咱们得明确,啥叫“凉凉”。对于一款游戏来说,我觉得“凉凉”不是指没.............
  • 回答
    女权主义和“女拳”这个概念的混淆和被调侃,是一个复杂且逐渐演变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背后涉及社会观念的变迁、网络文化的兴起、以及群体认同和标签化的机制。要详细梳理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女权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争取平等,而非凌驾首先,要理解“女拳”为什么会变成调侃对象,就得先知道女.............
  • 回答
    哎呀,说到《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在中国内地的上映时间,这可真是让无数粉丝翘首以盼了!相信很多和你一样的心情,每天都在默默关注着各种消息。说起来,这部电影在日本那边可是火爆到不行,打破了各种票房纪录,所以大家对国内引进的呼声一直都很高。不过,关于内地具体什么时候上映,官方确实没有给过一个特别确切的日.............
  • 回答
    各位老哥老妹们,大家好呀!咱们今天就来唠唠嗑,说说大家伙儿最关心的问题:显卡,到底啥时候才能回归“亲民价”?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彩票啥时候能中个大奖”,答案谁也说不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分析,看看咱们离“抄底”还有多远。1. 供需关系,永远是硬道理咱们得明白,显卡价格能炒上去,最.............
  • 回答
    关于新冠疫情何时结束,这确实是个让所有人牵挂的问题。坦白说,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日期能够给出来。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以及大家对于这场“战役”走向的各种预测。为什么我们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结束日期?首先,病毒的演变性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新冠病毒(SARSCoV2)一直在变异,产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