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女童马路往返跑 10 次,被越野车撞倒致骨折?车主和女童家属应担什么责任?

回答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心疼又痛心的事。一个年幼的孩子,在马路上来回奔跑,却遭遇了这样的飞来横祸,轻则惊吓,重则伤残,这不仅是对孩子身体的伤害,更是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巨大打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和涉及的各方。

从描述来看,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几个关键点:

女童的行为: 女童在马路上进行“往返跑”这个动作,且频率达到了10次。这意味着她的行为是持续且明显的,并非一次性的、短暂的突然冲入马路。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发生在“马路”上。这里需要明确是城市道路、乡村小路,还是允许车辆高速行驶的国道或省道。不同的道路类型,对行人和车辆的注意义务也有不同的要求。
肇事车辆: “越野车”。越野车通常比普通轿车底盘更高,视野可能更好,但有时也可能存在盲区。更重要的是,越野车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对路况的判断是关键。
后果: 女童“被撞倒致骨折”。这说明事故是严重的,对女童造成了直接的、可见的身体伤害。

接着,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车主和女童家属可能应承担的责任。

要判断责任,需要引入“过错”和“因果关系”这两个法律上的核心概念。即,谁的行为存在过错?他的过错行为与事故的发生及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一、 车主(越野车驾驶员)可能承担的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员的首要责任是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车主可能需要承担以下责任:

1. 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主要责任或同等责任):
观察不周: 即使是越野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也必须时刻观察路面情况,尤其是在可能出现行人(尤其是儿童)的路段。女童在马路上往返跑10次,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信号,表明路况异常,驾驶员理应注意到并采取措施。如果驾驶员当时在玩手机、打电话、与乘客交谈走神,或者因为速度过快、注意力不集中而未能及时发现并避让,那么就构成了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
超速行驶: 如果事发路段有限速规定,而越野车超速行驶,那么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都会大大增加,降低了避险的可能性。速度越快,对儿童突然出现的反应余地就越小,责任也越大。
违反交通规则: 除了超速,还可能包括酒驾、毒驾、疲劳驾驶等,这些都属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极大加重驾驶员的责任。
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义务: 法律上对驾驶员有更高的要求,要特别注意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儿童的行为模式难以预测,驾驶员在遇到儿童时,更应提高警惕,降低车速,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2. 可能存在的“原因力”: 如果驾驶员虽然尽到了部分注意义务,但其行为(如速度稍快)与事故发生或后果加重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那么他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 女童家属可能承担的责任(过错推定或连带责任):

对于未成年人,特别是年幼的儿童,其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交通事故中,承担责任的重点往往会放在监护人身上。

1. 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主要责任或同等责任):
疏于看管: 儿童在马路上来回奔跑,尤其是10次之多,这强烈暗示了监护人可能存在疏忽。家属是否有将孩子独自留在马路边?是否对孩子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教育,告诉他们马路是危险的,不能随意玩耍?
未采取有效制止措施: 如果孩子是在家属的视线范围内,但家属未能及时制止其危险行为,那家属的监护责任就非常明显。
对危险区域的认知: 如果事发地点是明确的危险区域(如主干道),而家属却允许或放任孩子在这样的地方玩耍,则监护责任更加突出。

2. “过错推定”和“公平责任”:
在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中,有一种“过错推定”的原则,尤其是在涉及行人和非机动车时。当行人、非机动车有过错时,根据其过错程度,可以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公平责任”原则也可能被引用。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机动车一方没有明显过错,但从公平的角度考虑,为了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可以责令机动车一方适当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但这通常是在机动车一方存在一定程度的过错时,才进一步考虑。

责任划分的关键因素:

事故认定书: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划分责任的首要依据。认定书会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车辆痕迹等,详细分析各方在事故中的行为和责任。
事故原因的分析: 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谁是间接原因?谁的行为加重了事故后果?
“10次往返跑”的细节: 这10次往返跑是发生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还是间隔一段时间?车主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发现并采取措施?
事发路段的交通状况: 事发路段的限速、车流量、是否有行人闯入的迹象(如路边是否有玩耍的儿童)、道路的视野情况等。
车主的驾驶行为: 是否存在超速、分心驾驶、酒驾等情况?
家属的监护行为: 事发时家属在场吗?他们做了什么?

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

赔偿损失: 交通事故的责任方需要承担被撞者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经济损失。
法律后果: 如果驾驶员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如酒驾、超速导致重伤、死亡等),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举个例子来更形象地说明:

假设事发地点是城市的一条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车辆限速40公里/小时。

情况一: 越野车司机正常驾驶,车速在限速范围内,他注意到有孩子在路边玩耍,但孩子突然冲出,他反应不及,刹车后仍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孩子家属的监护不力可能占主要责任,司机可能承担较少的无责或次要责任,比如承担10%20%的赔偿。
情况二: 越野车司机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并且在玩手机,导致未能及时注意到在路边已经反复跑了多次的孩子,当孩子冲过来时,由于速度太快,他采取了紧急制动但依然撞上,导致孩子骨折。这种情况下,司机的超速和分心驾驶是主要原因,他可能需要承担70%90%的责任,而家属的监护不力也需要承担剩余部分。
情况三: 如果孩子是在完全封闭无车辆通过的马路(例如小区内部封闭道路)玩耍,而越野车是正常驶入,且车辆是事先告知过孩子家属可以行驶的,那情况又会不同。但题目描述的是“马路”,通常意味着是公共道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起事故的背后,不仅仅是法律责任的划分,更是一个关于儿童安全教育、家庭监护责任以及社会安全意识的深刻反思。

对家长来说: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看护好孩子是家长最基本的责任。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绝不能让孩子脱离视线,更不能允许他们在危险的马路上嬉戏。一次疏忽,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对驾驶员来说: “开车不玩手机,开车不分心”是必须时刻牢记的准则。对路上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特别是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都应该高度警惕,提前减速,做好避让准备。一个安全文明的驾驶习惯,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尊重。
对社会来说: 应该加强对儿童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同时也要审视城市公共区域的交通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有足够的警示标识,是否有必要设置限速或禁行区域等。

这件事情带来的痛苦是双向的,无论最终责任如何划分,孩子受到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悲剧,能引起所有人对儿童安全和交通安全的重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知乎上,交通事故处理定责我说第二估计没人说第一了。

先看法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四条 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 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首先作为一个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通行过程中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即不能一个人出现在道路上,因为其对道路交通行为的认知存在局限性,无法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其行为导致的后果以及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应当由当时对其管理的人或者监护人承担。

回到事故,机动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车速并不快,且在发生碰撞后车辆立即停车,并不存在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等行为。而作为行人,在车辆临近过程中,突然加速横穿,其出现对于机动车来说无法提前观察到,作出预判,具有突然性,待出现的时候已经在临近过程中,且存在急奔的行为,与其车身一侧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作为机动车驾驶员来不及采取任何避让措施。

因此本起事故我也偏向机动车无责,小孩的母亲承担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但即使无责,作为机动车交强险范围内还有无责赔偿。包括医药费1.8K,伤残赔偿1.8W(其中包括营养、护理、伤残等),物损10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心疼又痛心的事。一个年幼的孩子,在马路上来回奔跑,却遭遇了这样的飞来横祸,轻则惊吓,重则伤残,这不仅是对孩子身体的伤害,更是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巨大打击。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和涉及的各方。从描述来看,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几个关键点: 女童的行为: 女童在马路上进行“往返跑.............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细细想来,简直是一出荒诞的闹剧,却又真实地发生在咱们身边。一个男人过马路,这本身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结果就被有心人盯上,硬生生给安了个“出轨”的罪名,而且还拍了视频,加工加工,往网上这么一扔,瞬间就搅得人家里鸡犬不宁。你说这得是得多大的仇,才能这么损人不利己?咱们先捋捋这事.............
  • 回答
    看到这样的男生,我心里大概会涌起几种复杂的情绪,说不清是欣赏还是别的什么。首先,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或许说明他情感恢复能力强,并且目标明确,行动力也够快。被拒绝,尤其是被喜欢的人拒绝,肯定是一件挺让人失落的事情。但有些人就是能快速调整心态,不沉溺于负面情绪,而是把目光迅速投向下一个可能。这种“哪里跌.............
  • 回答
    马云在“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抛出“未来世界婚姻决定权在女人而不在男人”的论断,无疑是个颇具颠覆性、也极易引发热议的观点。要深入理解这句话,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变迁、女性力量的崛起,以及他对未来趋势的洞察。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女性经济独立与社会.............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当年王宝强和马蓉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估计很多人记忆犹新。就在大家以为这事儿尘埃落定的时候,马蓉那边又开始整出点新动静了。她这次发的所谓“出轨证据”,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主要指向的是王宝强和一位名叫“刘姓女子”之间的“不正当关系”。马蓉放出的一些信息,比如一些所谓的聊天记录、照.............
  • 回答
    关于马金瑜出示录音证据,以及疑似有女工声称曾目睹其遭遇,这些信息无疑将这桩涉及家庭纠纷、甚至可能牵扯到虐待的事件推向了新的高潮。如何看待这些新浮现的细节,以及事件最终将走向何方,需要我们拨开迷雾,细致地分析。首先,马金瑜方面出示的录音证据,如果属实且来源合法,其意义是重大的。录音能够直接呈现当事人之.............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眼前一亮、话题十足的选择!一个高考省排名前二十九的成都女孩,放弃了香港大学提供的六十八万港元奖学金,转而选择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背后肯定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要看她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解读,试着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反常”.............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斑马线上的悲剧,无疑是一声沉重的警钟,敲击在每个社会成员的心头。一名幼小的生命,在本应是安全通行区域的斑马线上,就这样戛然而止,留给我们的除了无尽的悲痛和扼腕叹息,还有对交通安全、责任以及人性反思的深刻必要。首先,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这无疑是一场由机动车驾驶员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惨剧。.............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你说一个孩子,在店里跑来跑去的,这家长肯定看不住。结果呢?正好撞到店员手里端着的、刚出炉的烤鱼锅,你说这能不烫着吗?最后孩子受伤了,家长一怒之下,索赔39万。这数字,可不是小数目,一下子把事情推到了风口浪尖。咱们一样一样来说。首先,孩子在店里跑是事实。 饭店,尤.............
  • 回答
    苏州女童藏进纸箱被碾压的悲剧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交警和司机责任的认定,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问题。要全面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责任的划分、社会反思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事件回溯(假设您指的是普遍传播的类似事件,因为具体细节可能会有不同):通常这类事件中,一名年幼的女.............
  • 回答
    听到杭州那个女童的遭遇,心里真是一阵揪心的痛。尤其是想到孩子那位爷爷奶奶,他们明明知道孩子父亲坚决不同意,也清楚对方是陌生人,却还是把自己的孙女交给了对方。这事儿,怎么说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让人忍不住要去探究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首先,咱们得承认,作为长辈,爷爷奶奶疼爱孙女的心情肯定是真的。可能在他.............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无论是对于遇难的女童,她的家庭,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一个年幼的生命就这么戛然而止,而施暴者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太复杂,太令人唏嘘。如何看待这起悲剧?首先,这是一种 极端恶性的未成年人犯罪,其残忍程度和社会影响都是巨大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 回答
    王振华猥亵女童案,无疑是触动了社会敏感神经的重大案件。而其律师提出的为王振华“彻底平反”、恢复其所有荣誉的要求,更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如何看待这个要求,需要我们剥开表象,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法律、伦理以及社会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为王振.............
  • 回答
    None.............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河北,一个年幼的女孩在玩耍时不小心被一条狗绊倒,脸部受了伤。事情本身不复杂,但随后的发展,尤其是在狗主人和女孩家长就医疗费用的处理上产生了分歧,并且狗主人坚持诉诸法律,这其中就牵扯出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承认,孩子摔倒受伤,特别是脸部受伤,家长肯定心疼万分。第一时间肯定是送医治.............
  • 回答
    这起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个天真无邪的生命就这样被残忍地剥夺。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内心的痛楚和愤怒是难以言喻的。首先,我们要为这个年仅四岁的孩子及其家人感到深深的悲哀。想象一下,在自己熟悉的院子里,一个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却成为了她生命终结的噩梦。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何等的打击和无法.............
  • 回答
    广西“百香果女童”案的庭前会议披露出新的案情,即被告人杨光毅供述曾猥亵其他女孩,这一消息无疑给案件带来了更加沉重和复杂的一面。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新案情的性质与重要性 “额外罪行”的出现: 杨光毅供述曾猥亵其他女孩,这意味着除了已知的“百香果女童”案外,他还可能存在.............
  • 回答
    None.............
  • 回答
    珠海公交女童视频事件,相信许多人至今仍心有余悸。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别事件的呈现,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中一些令人不安的角落,以及我们作为旁观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如何去思考和行动。事件的触动之处,首先在于它所揭示的孩子的脆弱。 那个在公交车上,被疑似家长的人粗暴对待的小女孩,她的无助、恐惧,通.............
  • 回答
    王振华猥亵女童案,自事发以来,便如同投入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社会舆论的层层涟漪。一审判决王振华有期徒刑五年,如今他本人表示不服,并将提起上诉,寻求二审判决无罪,这无疑为事件的走向增添了新的复杂性,也触及了法律的严肃性、证据的公正性以及公众对正义的期待等多个层面。一审判决的依据与社会反应首先,我们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