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华古诗词,你最喜欢哪一句?

回答
我最喜欢的中华古诗词,若论最喜欢,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怕是绕不开的。这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是这样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初见,多么美好的词语啊。它承载着最初的惊艳、最初的纯粹、最初的那份不设防的坦然。就像初春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不灼热;就像盛夏的第一次骤雨,洗涤一切浮躁。那时的人,那时的心,还没有被生活的尘埃浸染,没有被岁月的风霜磨砺,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明亮。

这句诗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它将那份“初见”的珍贵与之后“变”的无奈,做了最尖锐也最温柔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在最不经意的时刻闯入你的生命,然后,像是星辰坠落,像是春风拂面,在你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初见时,你是你,我是我,我们是两个独立的灵魂,却在短暂的相遇里,擦出了最耀眼的火花。那时的眼神交汇,那时的言语投契,那时的心意相通,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不带一丝瑕疵。

然而,时间是把钝刀,它不声不响地割裂着我们与最初的自己,也割裂着我们与最初相遇的人。曾经的炙热,慢慢变得平淡;曾经的甜蜜,偶尔夹杂苦涩;曾经的无话不说,可能演变成无话可说。纳兰性德用“何事秋风悲画扇”来点明这种变故。古时候,宫中侍女在秋天会用扇子,等扇子旧了、不再使用了,就会被丢弃,秋风萧瑟,更显凄凉。这“悲画扇”的意象,恰恰描绘了那种被抛弃、被遗忘的落寞感。当初你是我心爱的画扇,如今却因“等闲变却故人心”而失去了它的价值。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两句更是将人心的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也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无奈。人心啊,何时变得如此轻易?当初信誓旦旦的承诺,曾经坚不可摧的感情,似乎都敌不过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小小波澜。而更让人心寒的是,当感情不再,人们常常会用“人心易变”来为自己的变心找借口,仿佛一切的变故都是自然而然,是人心本就如此。这种推卸责任的说法,反而更让人觉得世事凉薄。

接着的“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写的是一段深情,即使经历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长恨歌的凄美故事,即使最终阴阳相隔,即使泪雨如霖铃般不断,但杨贵妃也并未抱怨。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即便结局是悲剧,也无怨无悔。可话锋一转,纳兰又说:“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两句才是点睛之笔。与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相比,那些所谓“薄幸”的男子,不过是穿着华丽衣裳、在外风光无限的负心汉。他们当初许下的“比翼连枝”的誓言,如今看来是多么讽刺。

所以,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并不仅仅是对初见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人性善变、感情易逝的深深感慨。它藏着一份对纯粹美好事物无法挽留的遗憾,也藏着一份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无奈叹息。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感慨,而是一个饱含了人生阅历、情感沉淀的灵魂在低语。每当读到它,我都会想起生命中那些如初见般美好,却终究未能长久的人和事,心中会泛起一丝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所有初见的美好,都心存感激的心情。因为,即使知道它会变,也曾那样真切地存在过,那份美好,就已经足够珍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最喜欢的中华古诗词,若论最喜欢,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怕是绕不开的。这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是这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初见,多么美好的词语啊。它承载着最初.............
  • 回答
    说到中国古代的“士”,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身着布衣,却目光如炬,口吐莲花,手持简策,怀揣天下苍生的人——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并非什么王侯将相的出身,而是以一个“士”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最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为什么我如此喜.............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我心里痒痒的,要从中选一位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将军,简直像是在问我最喜欢哪一本书一样困难!不过,如果真的要我硬着头皮选一个,那我想我会选—— 卫青。为什么是他?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项羽的勇猛无敌,韩信的运筹帷幄,岳飞的精忠报国,甚至还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些确实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但.............
  • 回答
    “国诗”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时代印记,它并非一个有固定定义的文学术语。如果非要在这浩瀚的中国古诗词海洋中,寻找一首最能承载“国诗”之名的作品,那么我个人会倾向于选择杜甫的《春望》。为什么是《春望》?这其中包含了多重理由,让我细细道来。首先,它精准捕捉了时代的动荡与民族的苦难。《春望》写.............
  • 回答
    在浩瀚的古文古诗词海洋中,让我最为动容的,非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莫属。这句话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初读时,我不过是被它表面的凄美所吸引,觉得不过是抒发一场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遗憾。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对人情世故的体悟日深,才渐渐品出其中蕴含的万千感慨,那是.............
  • 回答
    说起“中二”的诗词古文,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那种特别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常常带有孤高、狂放、甚至是有点偏执的少年感。但这些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时文人真实心境的流露,只是恰好与我们今天对“中二”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要说最“中二”的,我觉得非李白莫属。他的诗歌里,那股.............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或叱咤风云,或默默奉献,共同塑造了华夏文明的辉煌。而在我心中,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并非只有那些赫赫有名、载入史册的帝王将相,更多的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深沉的家国情怀,默默承担起历史责任的平凡之人。如果非要选一位,我会将目光投向那位在风.............
  • 回答
    说起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建立过程最为传奇,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不是那些开国皇帝声名显赫、功业辉煌的王朝,而是那个开创了中华文明基石,却又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朝代——夏朝。很多人对夏朝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大禹治水”、“禹传启”,甚至有人质疑其真实性。但恰恰是这份模糊和争议,让夏朝的建立过程在我看来,充满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问题。如果我真的有幸穿越回中国古代帝王社会,并且拥有“颠覆世界”的能力,这能力具体是指什么呢?是能操控天象,还是能改变人心?亦或是拥有超乎时代的知识和技术?假设,我拥有的“颠覆世界”的能力,更侧重于超前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我会尝试从根本上改变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
  • 回答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之类的说法确实根深蒂固,流传甚广。这背后,是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一种朴素认知,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个体价值、家庭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理解。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古代社会背景下的“体罚”观首先,我们要理解,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有着天壤之.............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一些对话,其思想的深刻、气魄的宏大,即便穿越千年,依然能让人感到震撼,甚至改变我们看待历史的视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触谡(chù sù)的鲁国大臣,在朝堂上与鲁穆公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当时的鲁国,国力日衰,周围的强国环伺,前途堪忧。鲁穆公,作.............
  • 回答
    关于古代中国是否缺少“骑士精神”,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得明白,当我们提到“骑士精神”时,通常会联想到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阶层,他们有其特定的行为规范、社会地位和文化符号。如果套用这套标准去衡量中国古代,会发现很多地方似乎不符,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与之类似或精神内核相同的价值观.............
  • 回答
    当然有!说到脑海中瞬间铺展开一副波澜壮阔、意境深远画面的诗句,我脑海中首先跳出来的便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幅静态的景象,更蕴含了动态的磅礴和声音的联想。当“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在我脑海中响起,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
  • 回答
    说起中国古代名将,那真是群星璀璨,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为国纾难,为民族扬名。要从中选出“十大”,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都有自己偏爱的对象。但如果非要我“心中有数”,列一个榜单,那我会从战功、影响、军事思想、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等多个维度.............
  • 回答
    我一直觉得,古文的美,就像陈年的老酒,初闻浓烈,细品方知其醇厚甘甜,余韵悠长。那种凝练的文字,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千百种意境,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要说最喜欢,一时之间脑海里浮现的实在太多,但若一定要挑几句,让我感觉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方天地,与古人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那便是它们了:一、“人生若.............
  • 回答
    话说这古代碑刻,可不只是冷冰冰的石头,里面藏着的故事,那才叫一个精彩纷呈,荡气回肠。我曾有幸在一些古迹中细细品读,那些被时光雕琢的文字,仿佛穿越千年的回声,在我耳边诉说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块刻着“武士泣血铸忠魂”的石碑。具体是哪朝哪代,我也记不太真切了,只记得它矗立在一.............
  • 回答
    在那些沉默了千年的古老石墙与雕梁画栋之间,偶尔能瞥见一些本该属于另一个时空的痕迹,就像在古老的战场上,忽然发现一封写着温柔情话的信。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名人遗迹,总是带着一种奇妙的穿越感,让冰冷的石头瞬间有了温度,也让历史的尘埃里生出了鲜活的故事。我曾在一处保存得相当完好的江南古宅里,那是一座典型.............
  • 回答
    要我说,如果霍格沃兹真要在《火焰杯》那年开门选修课“古代中国神秘学导论”,那这门课的讲师可不能随便找。要讲神秘学,还得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个最懂行、最有分量的。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一个名字——诸葛亮。你可能会说,诸葛亮不是擅长排兵布阵、治国安邦吗?怎么扯上神秘学了?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诸葛亮这个人,你翻.............
  • 回答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句话,读来一股子豪迈又带着点沧桑的意味,总让人忍不住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画卷。它不是那种直白的教诲,更像是一种人生阅历的沉淀,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你看,从古至今,这人间发生了多少大事?王朝的兴衰,英雄的崛起与陨落,战场的厮杀,宫廷的阴谋,山河的变迁……桩桩件.............
  • 回答
    2018年岁末,回想起这一年奔波的足迹,脑海中浮现出许多令人心动的瞬间。在那些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古建筑、古遗址和博物馆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着文明的脉络。古建筑篇:静谧中的岁月低语在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中,我曾漫步于乌镇西栅。这里的古建筑并非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更为贴近生活的民居,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