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京称「非友好国家公司应当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号支付天然气款项」,此举将产生哪些影响?

回答
普京总统提出的要求,即“非友好国家公司应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户支付天然气款项”,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调整,其触及的层面之广,远非仅仅是交易支付方式的改变。这项举措背后,是俄罗斯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中的一次主动出击,意图通过金融手段来巩固自身在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对西方国家施加压力。

首先,从对国际能源贸易的影响来看,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增加了西方国家的交易成本和复杂性。

交易流程的改变与潜在风险: 原本以欧元或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天然气贸易,现在需要通过俄罗斯的银行体系进行卢布换汇和支付。这不仅增加了步骤,也引入了新的风险点。例如,西方企业需要依赖俄罗斯银行来完成交易,这可能让他们在资产安全、资金流动性以及汇率波动方面面临不确定性。一旦俄罗斯方面对这些账户施加更严格的管控,甚至冻结,对于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而言,将是灾难性的。
卢布的国际化尝试与金融制裁的博弈: 俄罗斯一直致力于提升卢布的国际地位。通过强制使用卢布支付天然气,俄罗斯实际上是在试图将卢布推向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前沿。这既是对西方金融制裁的一种反制,也是一种“以攻为守”的策略。一方面,它迫使西方企业不得不与俄罗斯金融体系进行互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部分制裁的效力;另一方面,这也给了俄罗斯在金融领域对西方施加反制裁的空间。如果西方国家试图进一步限制俄罗斯银行的交易能力,那么俄罗斯同样可以相应地限制天然气的供应,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局面。
欧洲能源安全的新挑战: 对于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意大利等,这项政策直接关系到其能源安全。一旦俄罗斯进一步收紧对卢布账户的控制,或者欧洲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顺利开设或使用这些账户,那么天然气供应中断的风险将大幅提高。这将迫使欧洲国家加速寻找替代能源供应,例如从卡塔尔、美国等地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但这需要时间和巨额投资,并且LNG的价格通常高于管道天然气。

其次,这项政策对俄罗斯自身经济和金融体系也将产生一系列影响。

卢布汇率的支撑与波动: 强制要求使用卢布支付,短期内无疑会支撑卢布的汇率,增加对卢布的需求。然而,这种支撑是否可持续,以及能否抵消西方制裁带来的长远影响,则存在疑问。一旦西方国家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或者全球能源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卢布的汇率仍然可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银行系统的压力与国际化风险: 俄罗斯的银行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卢布交易,这可能会增加其运营压力,并可能暴露在国际监管的审视之下。同时,俄罗斯银行与西方金融机构的脱钩程度,也决定了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孤立程度。
对俄罗斯经济结构的影响: 长期来看,这种将能源出口与特定货币挂钩的做法,可能会强化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并使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更加受限。如果俄罗斯希望实现经济多元化,这种政策可能并非最优解。

再者,这项政策还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变化。

加剧东西方阵营的对立: 这项政策是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次集中体现。它可能进一步加剧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不信任和对立。
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冲击: 强制要求特定货币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和习惯的挑战。这种做法如果扩散,可能会对全球贸易的便利性和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其他国家可能效仿的考量: 其他资源出口国,特别是那些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的国家,可能会将俄罗斯的这一做法视为一种潜在的策略,并可能在未来考虑采取类似的措施来增强自身对资源的控制力或对西方施压。

总而言之,普京的这一要求并非简单的支付方式调整,而是一系列复杂互动的结果,其影响是多维度、深远的。它直接冲击着国际能源贸易的格局,考验着欧洲的能源安全,也重塑着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博弈。这场博弈的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走向,以及国际金融秩序的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欧洲的剧本是这样的:

一边把大毛踢出swift系统,让卢布疯狂贬值,一边要求俄罗斯遵守契约精神用欧元交易“政治不正确”的天然气,问题是现在大毛就算有了欧元也花不出去,这玩意和废纸有什么区别!

欧洲的那套逻辑与其说是契约精神,不如说是原子弹精神。

但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是没有原子弹的,所以大毛肯定不能忍,要求欧洲必须用卢布结账。制裁俄罗斯是欧美的自由,但不白送欧盟天然气也是俄罗斯的自由。

目前,欧洲的政客建议老百姓,忍忍就过去了。

但这事还真不好忍。

就像湾湾们不能吃18斤凤梨一样,欧洲的老爷们也没有办法一边看球,一边在睡衣外边再套条毛裤。

这叫秋裤套皮裤,必定有缘故!

啥缘故?就是自己嘬的呗!

还有人建议欧洲全部买美国人的天然气气,问题是是远水不解近渴,天然气站不够,船也不够。

解决以上问题都需要时间,就是今天打电话把中国叫过来,建码头,建天然气站,造LNG船(造船也可以找韩国,但韩国同样需要从中国进口材料……),全做好也需要3年,欧洲还能等 3年吗?

就算能等,然后呢?

3年后美俄和好,欧洲再请中国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给拆了……

所以昨天我们看到了史上最搞笑的新闻:

这次大制裁,中美俄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欧洲在受伤。

欧美制裁俄罗斯这个事,俄罗斯无所谓,也不寻求绕开欧美的制裁,你们爱咋滴咋滴。

倒是欧盟,千方百计的绕开欧盟的制裁令,弄出了欧盟绕过欧盟的制裁在欧盟制裁的俄央行购买卢布这种绕口令级别的冷笑话,滑天下之大稽。

那么请问这个制裁令到底是在制裁谁?

欧盟明目张胆的违反欧盟的制裁令,难道不怕被欧盟制裁吗?

至于目前欧洲买了美国高价的天然气这个账怎么算,我觉得不用算,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先给其低于狗的待遇,再给其狗的待遇,伊就满足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货币肯定要锚定一个不可替代的必须商品的,美元锚定的是石油,种花家锚定的是中国制造,俄罗斯锚定天然气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当前的美元秩序不公,那破坏秩序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正向是直接建立一个新秩序,反向是干脆全球大部分地区摆烂让这个秩序无法发挥作用,现在决定权交到了欧洲手中,怎么选都是在刨美国的根。

总之,“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参考:欧盟认为,欧盟应该绕开欧盟的制裁 远方青木

user avatar

先说说我从纯交易者的角度怎么看。

即使是美天然气价格,今年内都十分有希望挑战一下百万英热/6.5刀。

什么水平呢?

比2012-2020的八年水平翻了两倍还多点儿。

而且6.5不保证一定能拦住。

季度K对21季度均线二连空头衰减然后突破。

美天然气未来N年或者永远,都不会再回到3.3刀/百万英热以内了。

盎撒人能让欧洲各国以盎撒人的利益优先,那倒也不是人老欧洲的政客都傻逼。

主要是美国是个前所未见的新型帝国,更多的把影响力绕过各国的组织机构,直接撒播到每个国家的强个体身上。

美国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所拥有的粉丝数量远超一般人想象。

只不过在中国,这些人群对政治的影响力远不如欧洲的同类人群罢了。

美国也不是凭空获得这些影响力的,几十年来美帝花在人类灯塔人设打造上的花费,同样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只有巅峰期的苏联勉强能跟上美帝在这方面的花费。

在嘲笑欧洲人之前,先想想我们自己,虽然我们的体制不会出现欧洲这种情况,但文宣思想战线上的薄弱那已经不能用肉眼可见来形容了,这种孱弱的状况简直每天贴脸。

不过话说回来,俄乌之战这事儿,美帝目前看,短期内小输(中期选举之前很难控制好通胀,而且股市会被这事儿拖累)

中期赢(抢占毛子欧洲能源市场份额)

长期看,美国这事儿也是输家。

首先是短期情况,中期选举如果民主党惨败,那对美国的社会又是一个噩耗,对于目前美国的情况来说,实际上哪有什么外敌,真正的敌人就是内部的社会撕裂和左右摇摆。

这几年左摆,那几年右摆,这对美国人的损害比什么中俄直接N倍。

而且俄乌战争等于直接为美国股市,欧洲股市的黄金时代敲响丧钟。外行人一天天BB什么美元资本回流接盘美股。

你们也不想想,连街头扯屁的退休老大爷都能叨叨美元资本回流接盘美股,人家国际资本的掌舵人是猪头三吗?

以美债现在的收益率水平,回到美国也是接盘美债。不仅国际资本会进美债,美股投资者也会跑出来。

美债的情况虽然能稳住,但美股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就足够巨大了,目前的美股很大概率还有股票质押的雷没爆。

别跟我杠,老子二十九号真金白银在标普,道指,纳指的六月迷你合约做空。而且接下来几年对美股都是做空。

为啥,俄乌不仅制造了巨大的全球供应链扰动,还带动了大量的双边贸易(主要俄国的)去美元化。

美元多年来本来很克制增发,这波疫情之后终于也忍不住打破了边界。增发了这么多美刀,世界贸易量的增量却跟不上来,还要被挖空一块儿。

这代表美元背书的实业生产与贸易不增反降,使得美元购买力出现了泡沫,这泡沫还不小。

全球金融机构和大宗跨国贸易一般经手担保的金融机构的底层信用锚无一例外都是美刀或英镑,欧元。

所以债券市场最先被冲击,加息缩表来了之后,债券市场会重新产生吸引力,毕竟是无风险利率,肯定还是能得到资金的追捧。

而股市将面对利息抬升,资产收益率下降,流动性下降,通胀,四重困扰。

每一次美国股灾都会洗劫美国普罗大众的财富,这方面比中国严重(中国屁民和股市财富挂钩的程度低于美国很多)。

俄国人日子不好过,美国人也要面对金融泡沫破裂,社会左右意识形态剧烈晃动的苦楚。

笑话俄国富豪的游艇和俄国军费对比确实没毛病,但美国的金融泡沫又何尝不是美国的顶层人物穷奢极欲制造的呢。

只不过股市泡沫也帮美国人孕育了一大批新兴科技公司,也算有得有失,所以美国短期崩溃论也是不可取的。

但是,所谓欧洲资本回流或美国抄底欧洲优质资产,让美国大赚,也同样是自媒体的痴人说梦。

就好比中国的情况,这轮俄欧之间的危机,中国也收益了不少,吃进不少国际资本。

但是如果代价是戳破不动产泡沫,从中期来看无论如何都会重创中国经济。(但我本人绝对支持戳破不动产泡沫,只是如何阻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对政府考验很大)

美国的股市泡沫破灭,会有很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随时从大通胀转为恶性通缩叠加供应链通胀,那就是大萧条了。

还抄什么底?还收什么割?

抄底一个优质跨国巨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还要花好几年,还要欧洲监管松口。

我看美联储现在也许未必意识到大衰退已经在迈步而来。

之前供应链通胀没来时,联储天天BB我们达不到通胀目标,后来变成BB通胀是暂时的,再后来才慌忙转型。

其实这不是联储的锅,而是美帝政府在许多方面失去了调节能力导致的。

现在如果真的被供应链通胀(不可能靠货币政策修复)吓到盲目连续五十个基点加息,美国直接就是大衰退了。

欧洲就更跑不了啦。

然后就是西欧大国减少转移支付补贴东欧各小弟。

接着就是闹,不断的闹,最后欧元区解体。

要是毛子能完成战时经济体制转型,又成功吞并了乌克兰沿海地区和资源非常丰富的顿巴斯。

那场面就会变得非常搞笑。

user avatar

吹水。

这个行为长期上看对欧洲民生的打击其实有限,因为能源的主要客户不是民用,而是制造业。

所以其实像欧洲发达国家、日本、台湾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要想摆脱化石能源与核能,改为购买能源和绿色能源解决民生问题是完全可行的。现在存在的涨价风险是政府失能导致的,与俄国的各种要求关系不大。

只要将欧洲的先进产能转移到中国,然后直接向中国购买产品,那么俄罗斯通过能源卡欧洲喉咙的想法就会化为泡沫,然后失去了獠牙的俄国便只能向欧洲投降。然后把握了俄罗斯和美国两大能源强国的西方发达国家只要能够重新控制中东地区,便可以通过能源要求中国向欧洲供应廉价的高技术产品,然后整个西方世界就可以全面踏入北欧福利社会,变成“等重芯片换等重油”的态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