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孩牙齿问题怎么办?

回答
孩子牙齿有问题,这可真是让家长们操心的事情!别急,咱们一项一项捋捋清楚,把这些烦恼一一化解。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为主”。在孩子牙齿还没出问题之前,就打好基础,那比出了问题再补救要省力得多。

一、 孩子牙齿有问题,先别慌,冷静分析是关键

当您发现孩子牙齿似乎有点不对劲,比如:

变色: 牙齿发黄、发黑、出现白斑、出现斑点等等。
疼痛: 孩子喊牙疼,尤其是在吃冷热食物或咀嚼时。
松动: 恒牙没到替换时间,乳牙却摇摇欲坠。
牙龈出血/红肿: 刷牙时出血,或者牙龈看起来红红的、肿肿的。
牙缝增大/拥挤: 牙齿长得不整齐,或者牙缝突然变大。
口臭: 孩子呼吸有异味。
咬合问题: 感觉咬合不舒服,比如地包天、龅牙等。

二、 针对不同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下面,我把孩子常见的牙齿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给您详细讲讲:

1. 龋齿(蛀牙)

这是孩子最常见的问题了,俗称“虫牙”。

早期表现: 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棕色或黑色的斑点,可能只是色素沉着,也可能是釉质脱矿的早期迹象。这个时候通常不疼。
进展期: 牙齿出现小洞,吃甜的、冷的或者热的会感到不适或疼痛。洞越来越大,可能影响咀嚼。
严重期: 牙齿被蛀空,甚至牙神经暴露,引起剧烈疼痛,可能伴随牙龈红肿、流脓。

怎么办?

早期发现是关键:
勤刷牙: 每天早晚都要用含氟牙膏给孩子认真刷牙,教会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一定要帮助和监督小一点的孩子刷干净。
合理饮食: 尽量少给孩子吃甜食、黏性大的食物(如糖果、饼干、果脯)。如果吃了,一定要及时刷牙或漱口。睡前刷完牙,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窝沟封闭: 对于刚萌出的恒牙(特别是六龄齿,也就是六岁左右萌出的第一颗恒牙),牙齿的窝沟很深,容易藏食物残渣和细菌,导致蛀牙。医生会在牙齿的窝沟处涂上一层保护性的物质,隔绝细菌,这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
涂氟: 医生会在孩子的牙齿表面涂上一层氟保护漆,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出现蛀牙后: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蛀牙,哪怕只是一个小黑点,也要尽快带孩子去看牙医。牙医会根据蛀牙的程度来治疗。
充填治疗: 对于刚开始的蛀牙,医生会用特殊的材料(如树脂材料)填补牙洞,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根管治疗(杀神经): 如果蛀牙比较深,伤到了牙神经,引起了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需要做根管治疗了。过程可能有点复杂,但能保留住牙齿。
拔牙: 如果牙齿蛀得太厉害,无法保留,医生可能会建议拔牙。乳牙过早缺失,可能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所以有时候医生会建议做间隙保持器。

2. 牙龈问题(牙龈炎、牙周炎)

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臭。

原因: 主要是牙菌斑和牙结石刺激牙龈引起的。孩子口腔卫生不佳,或者刷牙方法不对是主要原因。
怎么办?
加强口腔卫生: 督促孩子认真刷牙,确保每个牙齿表面都刷干净,特别是牙龈边缘。可以使用牙线来清洁牙齿缝隙。
定期洗牙(洁牙): 即便孩子刷牙很认真,也可能有一些地方刷不到位,导致牙结石堆积。家长可以考虑带孩子定期(比如半年或一年)去牙医那里洗牙,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就医检查: 如果牙龈问题比较严重,伴有疼痛或脓肿,需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诊断并处理。

3. 牙齿敏感

孩子吃冷热酸甜的食物时会感到牙齿尖锐地疼痛。

原因:
釉质磨损: 刷牙太用力、使用硬毛牙刷、或者牙齿本身发育不全。
牙隐裂: 牙齿出现细小的裂纹。
蛀牙早期: 像之前提到的,早期蛀牙也可能引起敏感。
牙龈萎缩: 牙根暴露,牙根对外界刺激更敏感。

怎么办?
使用抗敏感牙膏: 选择专门的儿童抗敏感牙膏,并坚持使用。
调整刷牙习惯: 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力度要轻柔,使用软毛牙刷。
避免刺激性食物: 短期内尽量少吃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
就医检查: 如果敏感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疼痛加剧,一定要带孩子去看牙医,排除其他更严重的问题。

4. 牙齿排列不齐(错颌畸形)

包括牙齿拥挤、牙缝稀疏、地包天、龅牙等。

原因: 遗传、不良口腔习惯(如咬唇、咬手指、吐舌、长期吸吮奶嘴或手指)、乳牙过早脱落占据恒牙萌出位置、或者颌骨发育异常等。
怎么办?
纠正不良习惯: 如果孩子有咬手指、咬嘴唇、吐舌头等习惯,要及时引导纠正。
乳牙早失的间隙保持: 如果乳牙因为蛀牙或其他原因过早脱落,而恒牙还没有长出来,为了防止旁边的牙齿移位,医生会建议制作一个“间隙保持器”,给恒牙留出萌出的空间。
正畸治疗: 对于比较明显的牙齿排列不齐,通常需要等到大部分恒牙萌出后(1012岁左右)进行正畸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戴牙套”。现在也有很多隐形矫正的选择,对孩子来说舒适度更高。
早期干预: 有些颌骨发育问题,如地包天,可能需要在乳牙期或混合牙列期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会更好。

5. 乳牙过早脱落

原因: 严重蛀牙导致牙根吸收,外伤撞击等。
怎么办?
间隙保持器: 如前所述,如果恒牙还没萌出,就需要制作间隙保持器。
观察: 如果是接近替换年龄的乳牙松动脱落,且恒牙已经有萌出的迹象,可以暂时观察,但仍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三、 家长该做些什么,让孩子牙齿健康?

别以为孩子牙齿有问题只是孩子的责任,家长才是孩子口腔健康的“守护神”。

1. 从婴儿期就开始关注: 即使孩子还没长牙,也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湿毛巾擦拭孩子的牙龈,清洁口腔。
2. 教导正确的刷牙方法:
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13岁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配合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36岁可以增加牙膏用量到豌豆大小,继续使用含氟牙膏。6岁以上可以使用成人含氟牙膏。
正确的刷牙顺序和技巧: 家长要亲身示范,教会孩子“水平颤动拂刷法”,即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在牙齿的每个面(外侧、内侧、咬合面)来回轻轻刷动。
确保刷够时间: 每次刷牙至少23分钟。
3. 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控制糖分摄入: 这是重中之重!少给孩子吃糖果、饼干、蛋糕、含糖饮料等。
避免睡前吃零食: 睡前刷牙后,就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了,包括水果和牛奶。
多吃粗纤维食物: 如蔬菜、水果,有助于清洁牙齿。
4. 定期口腔检查: 即使孩子牙齿看起来没问题,也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带孩子去牙医那里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牙医可以及时发现早期问题,并给出专业的建议。
5. 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 注意孩子是否有咬手指、咬嘴唇、吐舌头、咬玩具等不良习惯,及时纠正。
6. 了解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牙齿排列不齐或容易患蛀牙的情况,更要提前重视。

四、 什么时候必须去看牙医?

我总结一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不要犹豫,立刻带孩子去看牙医:

孩子喊牙疼,尤其是持续性的疼痛。
您发现孩子牙齿有明显的黑点、蛀洞。
牙龈红肿、出血不止。
牙齿有外伤,出现松动、移位或断裂。
恒牙未到替换年龄,乳牙却异常松动。
您对孩子的牙齿健康有任何疑问或担忧。

孩子牙齿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好好吃饭、清晰说话,还影响到他们的面部美观和自信心。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从预防抓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别让小小的牙齿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龋齿病变的推进过程中,乳牙的牙髓可能比恒牙更早受累。

由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厚度,牙髓的暴露也会更频繁地发生,因为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往往更薄。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外伤,特别是前牙的外伤经常发生。

牙科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原生牙的完整性和功能,使其生理性脱落。

当乳牙的牙髓受到感染会损害恒牙牙胚时,应进行牙髓治疗,以保护牙齿及其支持组织的完整性和功能。尽管现代的预防措施已经减少了龋齿发生率,但牙髓感染导致的乳牙过早脱落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由此可导致恒牙中轴偏移或者错位。如果牙髓病的乳牙可以恢复正常功能,保留受影响的乳牙可以保留牙弓空间。

其他:

  • 可防止反常的舌头习惯
  • 防止可能的语言问题
  • 保持美观
  • 防止与早期牙齿脱落有关的心理影响
  • 保持恒牙的正常萌发时间。


乳牙的过早脱落可能会导致恒牙的加速或延迟萌出。除了健康牙的机械性外伤暴露外,所有乳牙的牙髓暴露都应该用活髓切断术、牙髓摘除术或拔牙来处理。



【未完待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