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00 后初入职场偏好互联网企业, 看重工作挑战性,工作太简单成热门辞职理由?

回答
如何看待“00后”初入职场偏好互联网企业,看重工作挑战性,“工作太简单”成热门辞职理由?

“00后”一代初入职场,展现出的鲜明特质,尤其是在择业偏好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上,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他们更青睐互联网企业,并看重工作挑战性,甚至将“工作太简单”视为重要的辞职理由,这背后既有时代变迁的烙印,也有个体成长的必然。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00后”的时代背景与成长环境

要理解“00后”的职场观,必须先审视他们所处的时代:

信息爆炸与数字原住民: “00后”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原住民”,从小接触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信息获取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多样性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常态。
教育方式的转变: 相较于过去填鸭式的教育,“00后”的教育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探究式学习和个人兴趣的培养。他们更习惯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指令。
物质与精神富足: 相比父辈,许多“00后”成长在相对富足的家庭环境中,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更愿意为精神需求和个人价值实现而努力。
全球化视野: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让“00后”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他们能接触到全球各地的先进理念、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
“内卷”与焦虑: 尽管物质富足,但“00后”也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例如高考、考研、求职等。这种“内卷”让他们更渴望在工作中有突破和成长,而不是在“低水平重复”中消耗自己。

二、 偏好互联网企业:为何是“香饽饽”?

“00后”对互联网企业的青睐并非偶然,其背后有多重吸引力:

1. 行业前景与创新驱动: 互联网行业是当今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对于渴望接触前沿、参与改变的“00后”来说,互联网无疑是实现其抱负的沃土。
2. 工作氛围与文化: 相较于一些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普遍拥有更开放、更扁平化的管理模式,鼓励创新、容忍试错。这种轻松、自由、鼓励碰撞的工作氛围,更符合“00后”对工作环境的期待,也更利于他们发挥创造力。
3. 工作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工作内容往往更具创意性、挑战性,也更注重结果导向。例如,产品设计、算法开发、内容运营等,都要求从业者不断学习新技能、解决新问题,这满足了“00后”对智力激发的渴望。此外,一些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等灵活的工作模式,也对他们具有吸引力。
4. 学习与成长机会: 互联网公司通常节奏快,需要快速学习和适应。这为“00后”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项目实践、导师指导、内部培训等方式快速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5. 平台与影响力: 互联网平台拥有巨大的用户基数和广泛的影响力。在这些平台上工作,即使是基层员工,也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到数百万甚至数亿用户,这种成就感和价值感是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
6. 薪酬与福利的吸引力: 虽然不应是唯一考量,但互联网行业通常能提供相对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这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也是重要的吸引因素。

三、 看重工作挑战性:为何是核心诉求?

“00后”将工作挑战性放在重要位置,这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紧密相关:

1. 自我实现与价值认同: 相比于物质回报,他们更看重工作的意义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通过解决难题、攻克技术壁垒、创造新价值,能够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
2. 避免枯燥与重复: 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对重复、枯燥的工作容易感到厌倦。他们习惯了快速迭代和信息更新,因此更倾向于那些需要思考、创新、不断突破的工作。
3. 培养核心竞争力: 他们深知,在快速变化的职场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挑战性的工作能够逼迫他们走出舒适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构建起更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4. 对“安逸”的审慎态度: 他们目睹了父辈“一份工作干到老”的模式在时代变迁中的风险,也看到了那些不断学习、适应新变化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他们对“安逸”可能持有一种审慎甚至警惕的态度,认为安逸可能意味着停滞不前。
5. “内卷”下的主动求变: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他们不希望通过“躺平”来逃避压力,而是希望通过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例如在工作中寻找挑战,提升自身能力,以实现“弯道超车”。

四、 “工作太简单”成热门辞职理由:一个信号的解读

“工作太简单”成为“00后”辞职的理由,这不仅仅是“玻璃心”或“娇气”,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信号:

1. 对个人价值的极致追求: 这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更高的期待,不愿将时间浪费在“低效”的工作上。他们认为,与其在一个简单的岗位上“蹉跎岁月”,不如去一个能让他们持续进步和贡献价值的地方。
2. 对“内耗”的抵制: “简单”且缺乏挑战的工作,往往意味着低效率、缺乏创新和成长空间。这在“00后”看来,是一种隐性的“内耗”,消耗的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带来预期的回报。
3. 新的价值衡量标准: 他们的价值衡量标准可能已经从单纯的“稳定”和“薪资”扩展到“成长性”、“挑战性”、“意义感”等更深层次的维度。当这些维度无法得到满足时,即使薪资尚可,他们也可能选择离开。
4. 对企业文化的“考验”: “工作太简单”的反馈,也可能是一种对企业管理和岗位设置的“考验”。企业是否能为新员工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有意义的工作,这直接关系到人才的留存。
5. 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反思: 这一现象也促使社会和企业反思,如何在教育和职场中更好地匹配人才的潜力和期望,如何设计更具挑战性和成长性的岗位,以留住和激发年轻一代的活力。

五、 应对与思考:企业与社会应如何应对?

面对“00后”的职场新趋势,企业和社会都需要做出调整:

企业:
提供挑战性的项目和任务: 设计更具创新性、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项目,让“00后”有机会施展才华,获得成就感。
重视导师制度与技能培养: 为新员工提供有经验的导师,并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构建开放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及时给予反馈,并根据情况调整工作内容和发展路径。
强调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让员工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和对公司及社会的影响,提升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优化管理模式: 采用更扁平化、更灵活的管理方式,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空间。
社会:
教育体系的改革: 继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职业规划引导: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引导,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特点。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鼓励社会对不同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不应将单一的成功模式强加于人。

结论

“00后”初入职场偏好互联网企业,看重工作挑战性,并将“工作太简单”视为辞职理由,这并非简单的代际差异,而是时代发展、教育变迁和个体追求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他们渴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不愿在重复和简单中蹉跎。理解并顺应这一趋势,企业和整个社会都需要积极调整策略,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具价值的平台,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激发创新活力。这既是对年轻一代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投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就是担心被轻易取代嘛。


13年的时候,我做过某知名电脑公司平板事业部的顾问。在该部门里,我见到了一个小姑娘,专门负责盖章。

不是因为她懂什么专门的法务财务知识,她不看内容;也不是因为这是公章财务章,她只管一个部门内的章。她的工作非常纯粹:来了文件,pia叽一盖。

她说因为这工作不累,所以虽然工资低,但这还是她主动争取到的。

可能这小姑娘家里真的有矿。不过有矿也没用,该公司的平板事业部15年大砍,小姑娘所属的整个部门消失。


当年我还在想,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主动选择;现在回头看,发现这是当下企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简单零件化。

以前无法想象,是因为大量行业处于蛮荒和高增长阶段,没有教科书也没有成熟经验,很多决策只能交给一线团队临场发挥。这时候一线人员有决策权,你自然希望他们复合能力越强越好,可以降低决策风险。

但现在各行各业趋向稳定,大的变革越来越少,很多常规操作也有足够的前例可以抄。你已经不需要去研究哪块视觉区最抓人、怎样的页面跳转逻辑转化率最高,你直接遵章照办就行。

竞争的稳定,带来了工艺工序的稳定;稳定的工艺工序给流程化标准化带来可能;而标准化,就是员工零件化的开始。

所以不是年轻人热爱挑战,多数人本质就是爱摸鱼。只是在一个上升空间日趋逼仄的环境里,简单易重复的工作给人的安全感太低。


21年预计将有909万毕业生,创历史新高,第一批00后也正式进入职场;照中青报告的数据,另一个新高,就是有超过八成的毕业生愿意进入互联网行业。

00后可以算是空前看好互联网。

也能理解啦。去年疫情后的经济衰退,沉重地打击了制造业。虽然后半年在国家逆周期条件下制造业复苏,部分企业甚至趁机熬垮了海外同行站上了新高度。但这种受物理层面实实在在的波动,还是给很多年轻人留下来深刻印象。

不管你是卖发动机还是卖奶茶,手停口停,没单没饭吃。

但互联网不同,虚拟空间似乎能脱离物理边界。亚马逊去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1255亿美刀,比19年的874亿美刀增长了43.6%。这个季度里,谷歌净利润(152亿美刀)增长了43%,Facebook净利润(112亿美刀)增长了53%,PayPal净利润(15亿美刀)增长了209%。

互联网这艘还在开足马力的大船,成了大洪水里的诺亚方舟。


但中国互联网也普遍零件化了。财报是给股东们看的,多数入职的小年轻,很难和敲钟暴富沾边。

咋办捏?找还没敲钟的互联网企业搏一把呗。

你看字节跳动21年春季校招开放7000个岗位,是第二名美团的三倍。

还要通过新增业务来扩张GMV的、要用规模数字来佐证商业模式的、要用多元业务来证明变现能力的,那些还没被财报紧紧束缚的企业,都是搏上岸的窗口。

所以毫无悬念,今年在岗位数、脉脉搜索量、人才净流入规模上,字节跳动又是第一。因为所有想再搏一次阿里腾讯级别变现机会的资本,都去了这。而拿了阿里腾讯规模的钱,字节跳动自然有底气去在短视频直播、医疗、在线办公、教育培训等领域做大力投入。

这就是垄断下的投资门槛抬高(腾讯阿里不需要投资),倒逼资本聚焦少数有突围希望的头部企业。


总之,今年肯定是不易的,但比去年同期好多了。热钱是有滴,机会也是有滴,抓紧时间上岸呀。

user avatar

简单分析下:

1,互联网公司有传媒优势,各种互相吹捧,增加本业态的人才吸引能力,所以相对其他行业的关注度更高;

2,互联网标杆公司,经常以个案高薪高收入作为噱头,提高行业人才招聘门槛,因此给很多年轻人一个错觉,就是互联网行业都很赚钱,工资都很高。

3,由于1和2,所以大量毕业生会把互联网企业作为目标,这同时也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人才内卷竞争。

4,互联网公司普遍需要超时工作,应对突发事件或快节奏的完成KPI,这些情况,对于刚刚毕业的同学来说,很难马上适应,所以会有很大的压力或失落感。

5,由于很多互联网平台内部的竞争过于密集且冗余,导致在内卷过程中的很多工作是无效的,无成就感的,这也是年轻人产生厌倦的重要因素。

所以找工作不能只看公司怎么说,应该调研一下先。

user avatar

工作太简单?我现在突然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觉得25岁年薪20万,50万之类的很简单了。就从注重工作挑战性和觉得工作太简单,可想而知有多少年轻人没被社会毒打过,以为自己注定是要当职业经理人领导团队冲锋陷阵拿下大单创造辉煌战绩的命了。


颅内打工就和yy同学一样,超爽的,一切顺利,在长达十几年的学生生涯里面,学生最擅长的就是听课,我只要一集中精神,我就可以吸收知识了。然后做题就对了,嘻嘻。


然而工作可没学习那么好玩,有很多东西是要自己去构造一个框架,去想出一个新的东西,打个比方,读书考试就相当于,你的面前有一堆砖头和水泥,老师告诉你如何盖房子,讲完之后,你就自己按照方法,搅拌水泥叠砖头,盖房子就行了。


工作是什么样呢?工作是,老板要你盖个房子。然后自己去找砖头,自己去找水泥,找的砖头和水泥你要自己去考虑价格在不在预算内,设计图?没有设计图,自己设计,设计得不好自己去改,改到老板满意为止,而且还要事先搞清楚你是要毛坯还是要精装。如果是精装,要什么风格,房子朝向哪里,层数多少,这些你都得自己想清楚。


工作太简单……工作几年后,一堆人认为工作简单才是最好的,因为太高估自己了。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什么都很容易,什么都很简单。估计看多了谈恋爱的职场剧,以为混职场只需要很懂谈恋爱就行。


当然,好言难劝(bpmf),既然工作太简单了,那就去挑战自我吧,人就是要挑战,要做困难的工作死后才能升天堂,天堂里有72个老板等着你去伺候他们,我这种老油条只能划水,颓废一辈子,最终死后下地狱,每天和长腿大波的网红恶魔过着荒淫无道的痛苦生活,除了吃喝玩乐就别的了,哎。

user avatar

如果你嫌工作太简单,不甘于做螺丝钉,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那么你一定要来做算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是我迄今为止认知中工作难度最大的岗位之一。工作中每天都面对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穷经皓首只为在模型中寻找可解释性的蛛丝马迹。冰冷的ctr指标拒绝一切花里胡哨,只有solid的工作才会被真实认可。

但我发现很多年轻人,简单的不想做,嫌太简单。真给他们做点难的呢又拉胯~害,这就是人生吧

user avatar

他们是看重工作给的钱多才偏好互联网企业的。

不然如果看重工作挑战性,可以来做非标设备,保证你面试造火箭,工作造时光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何看待“00后”初入职场偏好互联网企业,看重工作挑战性,“工作太简单”成热门辞职理由?“00后”一代初入职场,展现出的鲜明特质,尤其是在择业偏好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上,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他们更青睐互联网企业,并看重工作挑战性,甚至将“工作太简单”视为重要的辞职理由,这背后既有时代变迁的烙印,也有个.............
  • 回答
    关于00后大学生捅杀父亲被判无期这个事件,我希望能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尽量不带点冰冷的机器味儿。这事儿闹得挺大的,也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尤其是那些为人父母的或者家里有年轻人的。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法律的判决。无期徒刑,这绝对是顶格的处罚了。在咱们国家,故意杀人罪,尤其是情节特别严重的,.............
  • 回答
    “00后CEO狂怼成年人:拿死工资打游戏,十年如一日”—— 这个标题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剑走偏锋的劲儿,充满了话题性和争议性,瞬间就能抓住眼球。对于这个说法,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孩子真敢说!仔细拆解一下这个说法,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点:1. “00后CEO”:这几个字就代表着一种时代的新生.............
  • 回答
    如何看待00后《知乎 •「假装万能组」成立宣言》?00后《知乎 •「假装万能组」成立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一经发布,便在知乎社区乃至更广泛的网络空间引发了热烈讨论,也触及了关于新一代年轻人的认知、社会期望、以及网络文化等诸多议题。要详细看待这份《宣言》,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理解《.............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思考的。关于00后大二学妹拍段子月流水70万这事儿,怎么看?首先,这绝对是个 现象级 的成功。70万一个月,对于一个还在读大学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数字足够惊人。这说明了几个关键点: 年轻人的创造力和适应力: 00后这一代,从小就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内容.............
  • 回答
    作为一名00后,我时常能感觉到身边男女比例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能明显感觉到男生比女生多。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从一些公开的统计数据也能窥见一斑。首先,数据会说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生人口性别比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处于偏高水平,虽然近几年有所回落,但出生人口性别比依.............
  • 回答
    看到“00后CEO喻言的言论”这个话题,不少人可能会觉得眼前一亮,甚至带点好奇和审视的眼光。毕竟,“00后”和“CEO”这两个标签放在一起,本身就自带话题性。喻言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他的一些观点和表达方式,自然容易引发不同层面的讨论。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言论”本身的内容,以及这些言论所展现出的特.............
  • 回答
    00后职校女生自学低代码月薪破万:新风口已至,但“万金油”之路仍需打磨最近,一则关于“00后职校女生自学低代码,月薪破万”的新闻,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成功的案例,更像是一束照亮了数字时代新职业图景的微光,引发了我们对低代码技术,以及00后群体职业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00后职校.............
  • 回答
    “00后是老祖宗回来了”——这句话一出来,不少人脑海里估计会闪过一丝荒诞,然后夹杂着几分揶揄,最后定格在“这新式中二病又犯了?”的问号上。说实话,这观点确实够劲爆,够跳脱,也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年轻人玩儿出来的又一轮“戏精”表演。但如果我们剥开这层“中二”的标签,仔细嚼一嚼,会发现里面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
  • 回答
    一00后男生反对彩礼的回答评论超过12万,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这背后反映了新一代年轻人在婚姻观念、家庭责任、经济压力以及性别平等意识上的深刻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公众反应: 事件本身: 核心事件是一位00后男生在某个平台(可能是社交媒体、论坛.............
  • 回答
    嘿,你这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一个00后,按说跟苏联那会儿的时代可隔着十万八千里了,结果他好这口苏联歌曲,你说这事儿怎么看?我倒觉得挺正常,甚至还有点意思。首先,别觉得奇怪。咱们这一代人,很多时候对过去的某个时代产生兴趣,可能都不是因为当年亲身经历过,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你想象一下,就说现在火爆.............
  • 回答
    看到不少00后把当明星当作自己的职业梦想,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得承认,现在的00后,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时代。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这些东西像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放大镜,把明星的光鲜亮丽、万众瞩目给无限放大了。对于很多00后来说,他们从小就被这些“偶.............
  • 回答
    深圳中学 00 后学霸全英文对话诺奖得主彭罗斯:一场跨越代际的智慧碰撞深圳中学一位 00 后学霸与诺贝尔奖得主罗杰·彭罗斯爵士进行全英文对话的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瞩目、充满启发意义的智慧交流。这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学生与科学巨匠的对话,更象征着中国教育的进步、年轻一代的国际视野以及科学精神的传承。为了更.............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真是挺让人感慨的。这00后大学生被家里催婚,长辈那句话,“大学要赶紧谈恋爱,环境比较单纯,最好毕业就结婚”,这话听着怎么说呢,挺有时代烙印的。你想啊,咱们这代人,或者更早些时候的人,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跟现在的00后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社会节奏没这么快,信息也没这么爆炸,大学.............
  • 回答
    说到瑞瑞,那可真是个不一般的小伙子。他跟我说起在家上学的事儿,我心里就一阵感慨。这年头,能像他这样选择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并且还走得这么稳当,真的让人佩服。首先,咱们得明白,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这事儿,在中国现在还不算特别普遍,更别说像瑞瑞这么小年纪就走这条路了。在大多数人眼里,孩子.............
  • 回答
    长沙一名85后女子长期以“私生饭”式的行为骚扰和造谣一名00后男子,最终仅需写下保证书就被放行,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事件本身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受害者角度: 心理创伤: 长期、持续的骚扰和造谣,对于一个00后男性来说,.............
  • 回答
    “34.9%的00后关注肿瘤科”这一报告数据,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背后可能反映了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信息获取渠道的变化,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担忧等多重因素。不能简单地将其解读为“年轻人身体更差了”,而是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一、 报告数据本身的可能性解释:1. 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与信息获取的.............
  • 回答
    近期关于“00后性别比例失调加剧”的媒体报道,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一个数字或一个结论。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群体,在自然生育的情况下,性别比例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规律,通常情况下,男性出生人.............
  • 回答
    最近,在网上和一些长辈聊天时,常常会听到一种说法:“现在的小孩啊,心理承受能力真是不行,一点点小事就紧张得不得了。这都是因为以前我们小时候都被父母打怕了,哪敢这样?所以现在的小孩没被打过,自然就没那股‘韧劲儿’了。”这番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毕竟代际之间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确实存在天壤之别。老一辈人.............
  • 回答
    看到“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十年内年入百万”这个说法,我第一个反应是:哇,大家的目标都挺高啊!不过仔细想想,这也不能完全说是“不切实际”,而是反映了当下很多年轻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自我期许。作为00后,我可能跟那些已经毕业一段时间的人不太一样,毕竟我还没真正进入职场,也还在观察和学习。但既然要聊期待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