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2015/05/22]
我本科是 03-07 年,在知乎用户里应该算是老人了。由于是计算机专业,又刚好参加过 ACM-ICPC 竞赛,所以得知了一个叫
topcoder的网站,那时在学校里的几个编程牛人一起去上面做比赛赚取了大学里的第一桶金。
地址:
http://www.topcoder.com/(现在还在,只是感觉现在的热度比之前低了不少)
开始的时候,试水 Algorithm 的比赛。那个基本上就是切磋算法,培养兴趣,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各路ACM-ICPC的编程巨牛在里面绽放,有中国算法一哥楼天成,俄罗斯的Petr,还有欧洲一批怪物。Top100 的board里面无数人参加过 ACM 的 World Finals,实属壮观。刚才去看了下,top 10 如下:
Petr是俄罗斯大神,ACRush就是楼爷。 tomek是波兰小神童。不过他们现在都是老人了。里面普通的联赛比赛前几名有奖金,每年有一次大奖赛,奖金更多。最多的一次算法第一名是$25000。比如tomek:
tomek世界前十,整个职业生涯总奖金也才13w刀,算很少的,所以算法比赛只是兴趣,不能为生。
后来我们一帮中国人讨论出来做 component development 和 design (就是开发和设计一个小组件)很賺钱的。第一名经常是$500,第二名$250,组件比赛时间为一周。后来开始发力做dev。花了一个多月做了几个练手;这个平台最好的地方是所有讨论都是共享的,而且老外也积极助人为乐(乐!),冠军和亚军的提交你也能够下载下来学习,于是一下子技术和经验就积累起来了。第二个月或者第三个月我和我的伙伴们纷纷开胡。再到后来经验比较丰富,经常一个学校的人联手起来垄断一个系列的组件开发,经常一个月可以win一到两个组件,这样至少可以入账500-1000刀。这在06年的大学校园,是一笔巨款 O(∩_∩)O~
TopCoder 评测组件质量的裁判也是用用户里筛选。做的多了,TopCoder也通过了我们的裁判申请,我们有了review其他组件的资格。因为Reviewer是有固定薪水的,一个组件的review按照提交数量来。一般可以拿到400-600刀,热门的组件可以达到1200+刀。因为当时组件少,reviewer多(僧多粥少),于是TopCoder的中国人兴起了抢review的浪潮。当时是北京时间每周四的晚上9点放出review,8:59分的时候各路中国reviewer准备在线上,看着早已校准好的时间,在8:59分59秒发出一堆review申请请求。谁的请求先到server,位置就归谁;一般开放的review位置有10-30个,所以基本上中国人一周至少可以抢到一个review。中国人更是有智慧的,听说有些人还专门开发了外挂(俗称抢坑神器)。于是一分钟之内,所有review位置全部抢完。一些TopCoder的QQ群里面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呀~ TopCoder里的论坛里,幼稚的老外纷纷疑惑:“为什么这么快就没了?”
当了reviewer之后,只要网络稳定,每个人基本上一个月可以做到2000刀上下的薪水(还是兼职)。这对于一个06年还在读大四的我来说:賺钱或者是赚美元实在是太容易和太happy了。敲几下键盘就把钱给赚了,哈哈嘎嘎!当时学校在郊区,没什么地方消费,在学校里超市食堂和小餐馆都是随便乱买。大四后,和同学出去吃饭每次都是我来买单。在那个时期,钱不是钱 ╮( ̄▽ ̄)╭
组件Dev和Design做的好,钱来的很恐怖。比如这两兄弟是赚得最多的:
另外,现在组件比赛列表:
再后来,大学毕业,保研了同济和去 Google Beijing实习。回想起来,我现在特别感激之前 ACM-ICPC 和 TopCoder 的经历,让我可以开眼看世界,可以了解到计算机这个领域这么多牛逼的人,当然也让我在物质上获得了应属于我的回报。这使得我后来有了辍学同济研究生去申请出国读书的底气,也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不至于为了一点稀饭钱去出卖自己的劳力和干不喜欢的事情。最后也是在 TopCoder world final 上,我认识了Facebook的recruiter(Facebook是当年final的赞助商),才有了后来面试和加入Facebook的机会。
TopCoder上最早期的大牛,比如 狗狗(WishingBone),wuyanbo,wuyingying 都被TopCoder聘为了全职员工,其他大牛也陆续出国读书的读书,去硅谷工作的工作。ACRush去了Mountain View的Google;Facebook则吸纳了 oldbig,dmks,shenguanghao等,我也得以和他们在Facebook里认识并学习他们。有时我们这些ACM或者TopCoder老队员也经常聚在一起,聊起一些程序竞赛和TopCoder上面的趣事,都是充满了快乐的回忆。是的,我们不可能比赛一辈子的ACM-ICPC和TopCoder,但是我们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
所以,我非常鼓励大家可以在大学里试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另外最好是要把赚钱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巧妙地形成一个正反馈。赚得爽了,专业技能也扎实了,以后的发展道路也开阔了。
我很喜欢的话送给大家(来自采铜大神):
你应该拿出勇气迈出校园,去外面闯荡。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有很多种,国内读研读博是最坎坷的一种方式。 你用脚趾头都应该想到,如果做出一个选择的最大原因是将就和懦弱,那无疑这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Never ever compromise!"
附带一个MV:
功夫梦(Justin Bieber虽然土,但是这个歌的歌词和MV都很好,请好好看完)
--- Do have the faith in what you love:
微信公众号:qc_empire
定期发布人肉翻墙去硅谷列强工作攻略 + 硅谷资讯
前方高能,干货爆棚(实用答案已更新)
本着奉献的知乎精神,决定把所知道的项目都拿来说一说,提供一点案例给大家参考。——案例篇(原答案思维篇直接跳到分割线以后)
~~~~~~~~~~~~~~~~~~~~~~~
开学篇——众所周知开学是所有社团组织和私人盈利组织最活跃的时候,学校这种组织就是每年都要流入四分之一的新鲜血液,从商业角度看,同时意味着每年都会流失四分之一老客户。
1,卖床帘,没错就是这个简单的你身边都有人干的事情,其实有几个数据:开学就两天,顾两三个人,淘宝进货五元,零售价十五元,给代理价十二元和底薪十五一小时。朋友这么干的,两天,利润一万五
(进阶配套,蚊帐,衣架,墙勾等等自由发挥)
2,三大运营商的宽带,电话卡办理。大家身边有很多人做没错,但是我想给进阶的同学一个思路,如果你组建一个社团组织,类似(动感地带部落),那么你就会有一级提成比如三十元一个人,你给到手下的提成是二十元。那么躺在宿舍也能收n个代理拉到的m个客户的mn倍的十元提成。
另外这样的组织往往世袭从组织内选人,且运营商会提供每月如一百元的免费话费给社团成员。
3,卖电脑:有个朋友修电脑厉害,开学做好学迎接学弟学妹的工作,而更厉害的是,他免费校内培训一批能够处理中高级电脑疑难杂症问题的小学弟,再定期对全校师生义务维修电脑。口碑很好。
于是你能猜到,一台电脑介绍费就几百块,他这样的口碑,全校闻名的电脑达人,能否赚钱。(有特长,还要会营销自己的特长。思路:放大能力——营销自己——粉丝聚焦——口碑变现)这个思路应该是校内做很多生意的核心了。
4,我自己做的项目。有人看有三百赞再更哈哈哈
假期篇——假期我们都会包括周末以及小长假,假期的压轴赚钱生意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万众瞩目的——
5,旅游项目。每一个学校里面都会有一个旅游协会,而旅游协每个假期都会组织去游玩,收费比外面跟团便宜太多~~~但是,依旧是可以赚不少钱的!尤其是带的冷门景点不用门票的团!而这些校园团是没有挂牌没有合法经营权的,也就是意味着,他们做的事情(租车,选景点,校内网络推广,自己跑景点联系吃住资源)他们赚的钱,你为什么不可以赚?!!哪怕介绍到外省自己家的景点,作为学生要的只是“出去看看世界”,至于怎么看怎么安排,完全靠导游。这里的可操作空间太大了四天的假期,人均赚个两百元不难,一辆车五十个人。四天!自己跑一遍就可以兼职当个导游了。
6,放假租大巴回家。每个学校总有一群人要回到某一个地方是没有直达的,这个时候去租个大巴,再进这群人的老乡群,专门送这群同学直达老家,价格还更便宜,换你你乐意吧?多选几个点,多租几辆车。
原答案分割线——思维篇
~~~~~~~~~~~~~~~~~~~~~
大神这么多我就分享一点不一样的,经商型大学生转型思维教程吧。提供一条参考的思考方向。
(吐槽一下各位收藏不点赞的朋友,不厚道啊 >_< )
办过家教培训班,下过工地去过工厂,摆过地摊被保安赶,做过自己的服装工作室,最多的时候月营业额在十五万元(25元单件6000件)。然后利用这些经历,杀进五百强做销售实习。
初级思维:自己组织事件的能力(当老板)
中级思维:学校里各种代理各种创业要找到对毕业最有利的(走对结果最有利的路)
进阶思维:将创业经历转换成数据转换成简历(转型拿到好工作)
初级思维:本题在问的是怎么赚钱,赚钱方式千千万,发传单端盘子当家教这些都ok,也许是福建人爱经商,在我的认知中是宁愿自己当小老板摸爬滚打也不要去出卖自己的体力却学不到东西。
1,去培训班教小孩做作业,教了一个月就溜了,既然都可以教人了为什么不自己带一个班要去给别人上课受人差遣(自己去开了培训班,虽然只带了6个人,但是也赚到了潇洒整个暑假的开销)
2,进外联部帮人发了一次传单,就主动摸清发传单这个项目能否自己做。(事实上,学校的传单没什么好做,但是隔壁宿舍一哥们,接的是万达的传单项目,周末招人一百个人发传单,每个人工资60元,他呢,翘着二郎腿看每个人的手机定位,然后每个人身上近抽20元。一个月一万六保底。)同样是周末发传单,你60块一天还在偷懒。人家一年10w也偶尔偷懒。你说差别在哪呢?
3,同是传单,上届主席大二的时候去给一家ktv谈传单业务,因为特别踏实并且主动认识了ktv总经理,一年以后成为主席了主动去谈这个省会城市的大学生十大歌手比赛。说服了经理投了二十万,整个比赛耗时一个月,总花费十五万,你猜丫还有五万哪里去了呢?同样是发传单,你发发就完事了,人家无中生有,创造了机会,不仅仅赚到了五万元。这个经历会让他在以后的路上拥有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和视野去看待问题。
中级思维:我们经常碰到在学校做各种创业驾校,车行,倒卖小商品,做团购,线上水果等等各种创业型同学,这群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很少精力顾及到专业学习,越做生意越迷茫自己在做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成绩都不理想,生意还做的不成功。但是要知道一毕业就创业成功的人毕竟在少数!认清这个事实很重要!也就是我们这群人,毕业是要工作,但是又一般不找专业类或者难找本专业的工作,所以要清楚现在的创业要为以后找到好工作创造价值和平台。
1,矿业大学前两年有一个学长自己做校内的西装,后来自己找到了生产代工厂,自己设计了牌子做了推广(请别想象的有多难),做了一年后赚的钱并不多,但是他用这个类似代理商的经验面进了北京同行业的领头羊公司,毕业年薪也在十五万以上。
2,我自己也是在受前辈指点后,才明白自己在为面试提供加分经历而做生意,而不单纯只是赚一点零花钱。 我比较早就看准了在实习的行业,既然要进五百强要进好企业就必须给别人一个收你的理由。而创业的过程除了赚钱,开心,有精神满足外还有有在为进好企业积累垫脚石的一个认知。
进阶思维: 其实我真正分享的地方在这里,逆向思维和结果导向型思维 用在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十分好用的一个思维模型。如下:
生活的顺序是: 大学入学→发现不想做本专业→尝试生意→反复失败换项目→临近毕业→纠结考研创业公务员或者找工作→略混乱,毕业前夕病急投医→仓促选了行业选了公司
但是其实思维的顺序可以是:不想做本专业→匹配自身特质喜好找职位→多认识前辈了解各种行业→大致锁定目标→做生意注意做搭边的项目→注意自己的经历反思和数据→毕业时即使生意不成功→相关能力或者特质已有培养→较为从容进入公司(毕业工作以后的创业不在此题讨论)
这里提供这样一个思维的模型,具i体根据自己情况分析。
同样一件工作,有人能做到60分,有人能做到100分,但是如果你愿意去深入了解更多行业信息寻找机会,这样你会不会给自己打110分?
有朋友说我在打广告,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打算在这里卖出一毛钱的东西。本题给的也只是一个思考的方向,因为周边太多朋友做项目做到毕业为止都觉得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抱着缺憾。
希望这个答案能够帮助到的就是这样的朋友,如此而已。
近期顺便批发了一车足球衣,请了学校的美女做足球宝贝。此处镇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