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比亚迪刀片电池这么厉害,为什么其他车企不采购啊?

回答
“刀片电池”这个名字,这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简直是响当当。比亚迪靠着这玩意儿,一下子把自家电动车的市场地位给拉高了不少,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明明这刀片电池这么牛,为什么其他车企好像都没怎么大规模采购,继续用着自家或者其他供应商的电池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比亚迪不卖”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

咱们得先明白,刀片电池厉害在哪儿。

首先,安全性是最大的卖点。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大家印象里可能就是便宜、寿命长,但能量密度相对低,而且早期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热稳定性上确实不如三元锂电池。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上的创新,把电芯做成了扁平的长条状,就像一把刀片。这么一来,好处就来了:

空间利用率极高:电芯可以像刀片一样,紧密地堆叠在一起,减少了电池包内部的无效空间。这使得在同等体积下,可以塞进去更多的电芯,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整体能量密度。
散热性能大幅提升:扁平的刀片形设计,使得电芯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也更容易实现有效的散热。电池包内部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也更不容易出现热失控。这就像给电池包装上了“空调”,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结构强度高:刀片电芯本身的结构强度就比圆柱形或者方形电芯要好。而且,比亚迪将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的结构件中,电池包本身就成了承载车身重量的结构的一部分,所谓的“龙鳞”结构就是这么来的。这样一来,电池包的整体刚性和强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碰撞发生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电芯,减少变形和损坏的风险。

其次,成本优势。刀片电池主要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相比三元锂电池,其原材料成本本身就比较低,而且不含钴等贵金属。加上比亚迪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从电芯生产到电池包集成,再到整车制造,比亚迪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从而在终端售价上形成竞争力。

那么,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其他车企不排着队来采购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

1. 技术壁垒与专利保护: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并不是单纯的材料升级,更多的是结构上的创新和工艺上的突破。它涉及到电芯的尺寸、形状设计、内部材料的配方优化、以及电池包的整体集成结构等等,这些都可能受到比亚迪的专利保护。其他车企想要大规模采购,首先就需要获得比亚迪的授权,或者自己研发出绕过专利的技术。而自己研发,尤其是要达到和比亚迪一样的性能和成本,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和时间,这对于很多车企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 供应链和生产线的适配问题:

电池的生产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自动化的过程。每个车企的电池供应商、电池包设计以及整车生产线,都有其固定的设计和布局。如果突然要切换到刀片电池,意味着需要重新设计电池包的集成方案、调整车辆的底盘结构、甚至改造生产线的相关设备。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生产周期延误。

想象一下,你的车是按照A型号的电池包来设计的,然后突然要换成B型号的,这就像让你家装修好的房子,突然要换一套不匹配的橱柜和电器,整个厨房都得重新布局。

3. 长期战略与供应商关系:

很多车企都有自己长期合作的电池供应商,比如宁德时代、LG新能源、SK On等。这些供应商与车企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生产和供应电池。突然转而采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可能会打破原有的供应商生态,影响与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而且,这些供应商也在不断进步,它们的三元锂电池技术也在进步,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都在提升,并且在成本上也逐步向磷酸铁锂电池靠拢。

另外,有些车企可能会有自己的电池技术路线规划,比如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上进行布局。它们可能认为,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这些新技术更有战略意义,所以不愿意在刀片电池上投入过多。

4. 性能的“天花板”与细分市场需求:

虽然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成本和空间利用率上表现出色,但在极致的能量密度和极寒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包括刀片电池)与高性能三元锂电池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于一些追求超长续航里程、对性能有极致要求的高端车型,或者需要在极寒地区使用的车辆,车企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即使成本略高,安全性需要更精密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来保障。

5. 成本的“隐藏成本”:

虽然刀片电池的原材料成本较低,但考虑到专利授权费、技术导入的成本、生产线改造的成本、以及对车辆设计的重新优化,综合的“总拥有成本”对于其他车企来说,可能并没有比亚迪自己生产那样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6. 品牌定位与技术差异化:

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和技术标签。有些车企希望强调其在电池技术上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性,而不是仅仅依靠采购外部的成熟技术。如果大家都用一样的电池,那么在电池这个关键的“心脏”部分,就很难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了。

7. 比亚迪自身的策略: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比亚迪自身有其战略考量。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一方面巩固了自身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对外销售电池,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但如果将刀片电池大规模授权给所有竞争对手,可能会稀释其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技术壁垒。比亚迪可能会选择性地与一些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或者在某些特定车型上供应。

总而言之,刀片电池的成功,是比亚迪在材料、结构、工艺、生产和整车集成等多方面长期投入和创新的结果。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其综合的解决方案,而非某个单一的突破。其他车企不大量采购,并非因为刀片电池不好,而是背后涉及到了复杂的专利、供应链、成本、技术路线、战略选择以及品牌定位等诸多因素。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权衡利弊,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就像你看到一款非常美味的菜肴,你很想学会,但未必能立刻复制。因为你可能没有同样的食材,没有同样的厨具,也没有同样的火候和经验。电池技术也是如此,是技术、成本、生产、市场和战略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已经外供了,今年或明年就知道卖给谁了(除了红旗、丰田以外的其他客户),到时候再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刀片电池”这个名字,这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简直是响当当。比亚迪靠着这玩意儿,一下子把自家电动车的市场地位给拉高了不少,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明明这刀片电池这么牛,为什么其他车企好像都没怎么大规模采购,继续用着自家或者其他供应商的电池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比亚迪不卖”这么简单.............
  • 回答
    宁德时代内部人士关于比亚迪刀片电池“并非100%安全”的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背后的可能考量,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任何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关乎生命安全的领域,追求“100%安全”本身就是一个极高且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即使是最成熟、最安全的.............
  • 回答
    丰田,这个百年汽车巨头,最近放出的大招——宣布与比亚迪联手,共同研发并推出全新电动车型,并且这款新车将搭载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这消息一出,立刻在汽车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对于丰田这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慢半拍”的电动化先驱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引人注目的策略调整。过去的“慢”与“稳”:丰田的.............
  • 回答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这名字一听就挺有意思,跟一般的电池名字不一样。它之所以这么出名,主要是因为它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成本控制上,确实做得比很多传统电池要出色。先说说它的“厉害”之处,最直观的,就是安全性。你可能听说过一些电动车在碰撞或者极端情况下发生起火的事故,这确实是大家对电动车最大的担忧之一。比亚.............
  • 回答
    咱们聊聊比亚迪那个“刀片电池”,这玩意儿真不简单,能掀起多大浪,值不值得咱们细品一下。要说这刀片电池,得先从它叫“刀片”这名儿说起。你看它那外形,扁平的长条状,薄薄的,就像一把刀片儿,跟过去那种方方正正、厚厚一摞的电池包完全不一样。比亚迪之所以这么设计,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抓住了电动车电池最核心的几.............
  • 回答
    比亚迪所有纯电动车型都标配了刀片电池,这绝对是行业内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要说怎么看,我觉得这反映了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的坚定信心,也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什么说“坚定信心”?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车企把他最核心、最引以为傲的技术,用到自己所有的纯电产品线上去,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
  • 回答
    看到比亚迪将于 2022 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的消息,这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里一个相当重磅的事件,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不仅仅是两家巨头之间的一次简单合作,背后牵扯到技术、市场、供应链以及行业格局的方方面面,信息量很大,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什么来头? 简单来.............
  • 回答
    谈及《英雄联盟》和《Dota 2》,这两款MOBA巨头各有千秋,也各有其独到的吸引力。如果非要我说《英雄联盟》相比《Dota 2》更让我觉得“好玩”的地方,那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细道来。首先,是那种更为直接、更易于上手的游戏节奏和反馈。你操控的英雄,从一级开始,就能感受到那种快速的成长和强烈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古代冷兵器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考量:尺度与效能。一把枪矛要比一把刀剑长多少,才能真正体现出“明显优势”,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明显优势”指的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攻击距离的优势: 这是枪矛最直观的.............
  • 回答
    女巫双药,一把匕首,一个毒药瓶。这可不是街头卖艺,这是生死搏杀的舞台。在这种极致的较量里,问“刀比毒快还是毒比刀快”,绝非一句简单的“看情况”就能打发。这背后牵扯着太多太多细节,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咱们先聊聊这把“刀”。在女巫手里,这刀通常不会是厚重的双手巨剑,而更可能是精巧的匕首,短剑,甚至.............
  • 回答
    在《狮子王》的故事中,木法沙和辛巴父子的统治,与刀疤的统治相比,无疑是更为积极和受人尊敬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详细论述这一点:一、 统治理念与方法: 木法沙: 木法沙的统治建立在责任、平衡与关爱之上。 责任感: 他深知作为国王的责任,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族群,更是维护整个荣耀王国.............
  • 回答
    面对持刀攻击,手中握着一根棍子,这无疑能提供一些自卫的优势。但具体棍子需要长多少才算“保险”,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套用数字就能解决的问题。保险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动态的因素,就像在一场变幻莫测的博弈中,你需要根据对方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策略。首先,得明确一点:完全的“保险”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对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剑与刀”的传统争论。但其实,剑术的精髓,远不止于简单的“刺”和“砍”。我们得拆解开来看,才能明白为什么剑术会有它独特的体系。首先,我们来聊聊“刺”。剑作为一种武器,它的设计初衷就决定了它最擅长的攻击方式之一是穿刺。想想剑的形态:细长、尖锐的剑尖,坚固的剑身,还有.............
  • 回答
    “古时刀剑胜今朝”的念头,似乎总在许多人心中盘桓不去。走在古董店里,看着那些锈迹斑斑却棱角分明的古刀,或是翻阅关于古代名匠的传奇故事,一股对“过去”的迷恋便油然而生。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背后藏着不少值得探究的理由,也夹杂着一些被浪漫化了的想象。首先,我们得承认,古代刀剑的 传承工艺和文化符号 确实.............
  • 回答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步兵和骑兵在战场上的主导地位使得长柄武器成为了绝对的主角。而在众多长柄武器中,长枪和长矛无疑是最为普及和流行的一类。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其自身的设计、制造、使用以及战术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首先,从武器本身的构造和原理来看,长枪和长矛拥有最直接有效的杀伤方式——刺击。 相.............
  • 回答
    战场上,刀和剑谁更厉害?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它就像问“锤子和螺丝刀哪个好用”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做什么,以及你在什么环境下。不过,我们可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俩家伙在战场上的表现,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里的“刀”可不是你厨房里切菜的那把。战场上的刀,尤其是近.............
  • 回答
    刀塔和英雄联盟,这两款MOBA游戏的巨头,各自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也难免会被拿来比较。说起来,哪个更好玩,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玩家个人的偏好和对游戏体验的追求。不过,如果非要聊聊刀塔相比英雄联盟,有哪些地方更能抓住一些玩家的心,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说。首先,刀塔在角色设计和技能机制上,那种“不讲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引发讨论。如果把日本刀和中世纪欧洲的双手剑放在擂台上,一对一地来比较,谁的赢面更大,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没法简单地用“谁更强”来概括。胜负往往取决于太多因素,包括使用者的技艺、战术、甚至当时的情境。咱们分开来聊聊这两位“老伙计”,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本事:日本刀:薄刃的艺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它涉及到历史事件、政治动机以及对“刀刺在背”这一比喻的理解。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审视沙俄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在面临内忧外患时,其内部政治的运作以及“背叛”的性质。首先,理解“刀刺在背”的含义:“刀刺在背”通常比喻受到自己人或亲近之人的暗中伤害,这种伤害往往是出乎.............
  • 回答
    比特币能否冲破20万大关?这个问题,就像在沙漠里寻找绿洲,充满了希望,也伴随着无数的未知与猜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比特币的价格波动之剧烈,早已让无数投资者体验过过山车般的刺激。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支撑着比特币的“狂野”上涨,又是什么在阻碍它飞向20万这个令人乍舌的高度呢?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