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最大的诟病就是,拉长到十几年的电池全寿命使用过程,三元锂核心的电池,必然会产生内部析晶刺穿电池隔膜从而导致内部短路最终“失效”并且大概率自燃
(三元锂产生析晶是百分百的,但是这个析晶是否刺穿隔膜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可是只要电池够多,小概率事件叠加几千次几万次几百万次,必然某一节电池会刺穿隔膜自爆。就像像你买刮刮卡,多买几张,你肯定能中奖,何况特斯拉地盘上有几千张“刮刮卡”)。
在这个失效前,特斯拉或者其他车企内置的电池管理软件会提前强制电池无法使用从而某种意义上保证安全。
但是!这个软件并不会百分百准确判断所有分块电池是否健康,软件会小概率误判,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特斯拉车辆并没有用多久,电池管理软件就会报警,并且强制全车断电并警告用户离开车辆。
误判有两种情况,
1 ,电池实际上是没大问题,但是软件认为它就要炸了,于是全车预防性断电并停摆 。
2 电池实际上出了大问题,但是软件没检测到,于是原地烧了。
1出现过很多次, 2 也出现过很多次。
现在比亚迪的电池,通过了针刺测试,意味着,就算内部短路,车照样安全,从基本原理上杜绝了电池内部原因导致自燃。因为连针刺这种极端性的内部短路都没问题,那么内部析晶刺穿隔膜导致自燃的可能性也就没有了。(实际上磷酸锂铁电池的锂极一样会析晶刺穿隔膜,并且只要是含锂的可反复充放的电池,析晶是百分百会出现的,析晶越来越多,电池性能就越来越差,但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特性就算刺穿了以后照样安全)
比亚迪刀片电池保证安全的思路和其他电池厂不一样,
特斯拉之类是通过软件管理,一旦电池有出问题的苗头,直接全车断电让人远离。
宁德时代是,我装个钢壳子,针刺不穿了,你看就安全了,至于将来必然发生的锂析晶短路自燃,那我就通过配方,让电池全寿命长一些,在车辆寿命里程内不出问题就好了,至于小概率的正常使用寿命中出的事,那是小概率,不足挂齿。
比亚迪就不一样了:既然锂析晶刺穿隔膜导致短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或者足够多的电池使用数量中,必然会出现,那我可不可以通过电池设计,设计出一款,就算隔膜被刺穿,照样不自燃的电池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