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否会带来行业变革?

回答
咱们聊聊比亚迪那个“刀片电池”,这玩意儿真不简单,能掀起多大浪,值不值得咱们细品一下。

要说这刀片电池,得先从它叫“刀片”这名儿说起。你看它那外形,扁平的长条状,薄薄的,就像一把刀片儿,跟过去那种方方正正、厚厚一摞的电池包完全不一样。比亚迪之所以这么设计,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抓住了电动车电池最核心的几个痛点,然后来了个“釜底抽薪”的绝招。

首先,安全。 这是电动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过去磷酸铁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为了装更多的电,就得做得更大更重,同时内部的电芯也得做成圆柱形或者方形,堆叠起来留的余量就少了。一旦发生碰撞或者挤压,很容易导致电芯损坏,内部短路,然后就可能引发热失控,俗称“起火”。

比亚迪这个刀片电池,它本质上还是磷酸铁锂电池,但它把电芯做成了扁平的长条状。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结构强度更高: 想象一下,一块长条形的钢板和一堆小圆柱体相比,哪个更抗压?显然是长条形的。刀片电池的电芯本身就具有更强的结构刚性,而且它们被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就大大提高了整个电池包的抗冲击能力。就算车子发生剧烈碰撞,单个电芯损坏导致热失控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热量传递更顺畅: 它不像传统的电池包那样,电芯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大的空隙,热量不容易散出去。刀片电池的电芯之间紧密接触,就像把一排刀片插在一个金属架子上,热量能够更快地从电池内部传递到外部的冷却系统,或者通过电池包壳体导出。这样一来,就算某个电芯出现温度异常,也能更快地被控制住,不容易把旁边的电芯“传染”了,有效遏制了热失控的蔓延。
“结构即电池”的理念: 这是比亚迪提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过去我们说电池包,它是一个装电池的壳子。但刀片电池的设计,它把电池电芯本身就当成了电池包的结构件。这些扁平的长条状电芯,就像一块块承重板一样,直接承担起电池包的支撑作用。这样一来,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电池包结构件,整个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都得到了优化。

其次,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虽然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普遍低于三元锂电池,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设计上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短板,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突破。

极高的空间利用率: 把那些圆柱形或者方块状的电芯塞进一个箱子里,总会有一些缝隙和死角,是无法完全利用起来的。而刀片电池的长条状设计,可以非常规整地排列,几乎没有浪费空间。比亚迪官方宣称,通过这种设计,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可以达到60%以上,远高于传统电池包。这意味着在相同的体积下,可以装下更多的电芯,自然就能提升续航里程。
“电池到车身”的集成: 由于刀片电池本身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它还可以被集成到车辆的底盘结构中,直接成为车身的一部分。这样不仅进一步降低了车重,也省去了额外的电池包外壳和支撑结构,从整个车辆的轻量化和成本控制上都有好处。你可以想象一下,电动车的电池包通常是安装在车底,就像一个底盘的组成部分。而刀片电池的强度,让它能更好地承担这份责任。

再者,成本。 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本身就比三元锂电池低,因为它不含昂贵的镍、钴等金属。而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简化生产工艺: 节省了电池包结构件的材料和加工工序,也降低了装配的复杂度。
材料成本优势: 磷酸铁锂材料的成本更低,对于大规模推广电动车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么,它会不会带来行业变革呢?

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潜力,甚至已经开始引领变革了。 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

1. 技术方向的引领: 在刀片电池之前,大家在电动车电池技术路线上,似乎更偏向于追求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想方设法把能量密度做得更高。但比亚迪用刀片电池证明了,在保证安全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优化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同样可以走出一条非常成功且具有竞争力的路线。这等于给整个行业开辟了新的思路,让大家重新审视磷酸铁锂电池的潜力。
2. 安全标准的提升: 刀片电池在安全性上的突出表现,必然会促使整个行业对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家会更重视电池包的结构设计、热管理技术以及电芯本身的抗冲击能力。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意味着未来的电动车会更加安全可靠。
3. 成本竞争力的加剧: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成熟,以及像刀片电池这样的创新设计,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会加速电动车向更亲民的价格区间普及,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群体,从而推动电动车市场的整体增长。
4. 供应链的重塑: 刀片电池的成功,也意味着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重要性会进一步提升。这可能会带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隔膜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技术升级。同时,一些依赖高镍三元材料的企业,可能需要调整策略,思考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满足市场对安全和性能的需求。
5. 全球市场的接受度: 尽管最初一些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所疑虑,但刀片电池在比亚迪自身车型上的成功应用,以及后来其他车企对类似技术的采纳,都证明了这种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市场接受度。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车企采用类似扁平化设计或者其他创新的磷酸铁锂电池方案。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刀片电池神化。 它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在非常规尺寸上的定制化能力可能不如一些圆柱形电芯那么灵活。而且,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其他技术路线也在发展。

但总的来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确实是一个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产品。它不仅仅是电池技术上的一个改进,更是一种对电动车核心部件思考方式的革新。它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解决了很多消费者和车企关心的问题,并且在成本、安全、性能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可以说,刀片电池的出现,不是一夜之间就改变了行业,但它无疑是在敲响变革的鼓点,指明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正在切实地推动着整个电动车行业的进步。 它让大家意识到,除了单纯追求能量密度,还有很多其他维度同样重要,甚至能带来更大的价值。这股“刀片”风,很可能会让未来的电动车电池技术格局,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彻底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去!

王传福这段话中的“正道”很值得诸位细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车间正道是什么呢?我想王总指的正是--磷酸铁锂技术吧!

比亚迪其实是以磷酸铁锂技术起家的,这次正式推出刀片电池也是再次扛鼎,扛起了磷酸铁锂技术的大旗,与宁德时代CTP分庭抗礼。

很多知友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比亚迪更青睐磷酸铁锂技术,而非一些“大厂”选择的三元锂离子电池技术呢?

其实呀,相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不仅本身成本可控,而且它的稳定性也更好——此前商用车尤其是大客车就必须要求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刀片电池本身并不是电池材料的创新,而是通过增大电芯的长度,把电池做成扁平的形状。扁平形状的刀片电池采用了无模组电池成组方式,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因此体积能量密度比过去增加了50%;此外,由于刀片电池的表面积更大,散热性能更好,从而更加的稳定安全。”

总结一句话:对比宁德时代的CTP技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实现难度还要更大一点,技术创新性更强,对电芯工艺的改进要求更高一些。


CTP技术和刀片电池,都在三元和磷酸铁锂等材料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系统集成及工艺改进方式,来降低成本和提升能量密度。(CTP技术方案最早是用磷酸铁锂来做的,后来拓展到三元材料体系。)只不过以前常规的CTP电动车电池包,是通过单个电芯组成模组,模组组装成电池包,就好比咱们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中国有若干省,每个省里面又有若干地级市组成——新的刀片电池取消了模组这个组成,中央直接指挥直辖市,机构肯定是精简了,但是对指挥的水平也要求更高了。

比亚迪推刀片电池,可以充分发挥磷酸铁锂在公交车等方面的技术比较优势,更容易在市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刀片电池”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此前磷酸铁锂电池所遇到的问题,在结构与工艺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优化,对于行业技术进步有着正向意义!

但以我等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刀片电池的集成模式,还是宁德时代的CTP,都是模组高度集成的两种不同技术方式,两种技术路线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比亚迪那个“刀片电池”,这玩意儿真不简单,能掀起多大浪,值不值得咱们细品一下。要说这刀片电池,得先从它叫“刀片”这名儿说起。你看它那外形,扁平的长条状,薄薄的,就像一把刀片儿,跟过去那种方方正正、厚厚一摞的电池包完全不一样。比亚迪之所以这么设计,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抓住了电动车电池最核心的几.............
  • 回答
    丰田,这个百年汽车巨头,最近放出的大招——宣布与比亚迪联手,共同研发并推出全新电动车型,并且这款新车将搭载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这消息一出,立刻在汽车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对于丰田这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慢半拍”的电动化先驱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引人注目的策略调整。过去的“慢”与“稳”:丰田的.............
  • 回答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平台以及搭载该平台的宋PLUS DMi、唐DMi、秦PLUS DMi三款新车,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搅局者。要评价它是否是“燃油车降维打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平台的“降维”之势体现在哪里?“降维打击”通常意味着在一个更高维度.............
  • 回答
    对比亚迪全新 LOGO 的评价:一次品牌升级的深刻解读比亚迪汽车在2021年发布的全新LOGO,无疑是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的LOGO更新并非简单的视觉调整,而是承载了比亚迪品牌战略升级的深刻内涵和对未来发展的清晰愿景。要评价这个新LOGO,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 一、 设计理念.............
  • 回答
    比亚迪秦PLUS搭载的DMi混动技术:为何被称之为「超级混动」?比亚迪秦PLUS搭载的DMi混动技术之所以被誉为“超级混动”,是因为它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平顺性和静谧性,从而重新定义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标准。要详细评价DMi混动技术,我们需要从其核.............
  • 回答
    比亚迪1月11日发布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可以说是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一项创新了。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好好说道说道。首先,DMi最核心的卖点,就是它的“超级混动”之名不是白叫的。 很多人一听到混动,可能还会联想到老掉牙的镍氢电池,或者那种为了省油而牺牲太多动力的体验。但DMi.............
  • 回答
    日产的ePOWER和比亚迪的DMi,这两项混合动力技术在市场上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发展思路,也各有千秋。要评价谁更“先进”,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日产ePOWER:纯电的延伸,增程的极致日产的ePOWER技术,简单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而且非.............
  • 回答
    比亚迪在十月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销量一举突破八万辆大关,这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一记重磅消息。要评价这一成绩,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个数字的增长,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含义,以及它可能对整个行业掀起的涟漪。首先,从比亚迪自身来看,八万辆的销量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这标志着比.............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聊聊字幕君GOUBA那档子事儿里,4S店和比亚迪官方这俩角色,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又该咋评价。这事儿闹得挺大,也确实能看出点门道来。首先,咱们得先捋捋这事儿的脉络。字幕君GOUBA作为一名知名博主,他的车出了问题,而且是新车就出问题,这本身就挺让人关注的。他把这个过.............
  • 回答
    3月19日,比亚迪旗下备受瞩目的汉系列迎来了重磅更新,其DMi和DMp两种动力版本的车型正式开启预售。这一举动无疑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了一颗巨石,也让不少消费者翘首以待。要评价这次的预售,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从产品力层面来看,汉DMi和DMp的升级是诚意满满的,也凸显了比亚迪在新.............
  • 回答
    俞敏洪与王传福《酌见》对谈:一场关于初心、变局与青年引导的深度碰撞近日,俞敏洪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酌见》节目中的对谈,无疑成为了商业圈和青年群体关注的焦点。这场对话,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采访,不如说是一场关于企业家精神、时代变迁以及对当代年轻人影响力的深度碰撞。两位站在各自行业巅峰的领军人物,用真.............
  • 回答
    说到孙悟空和比克的关系,这可真是《龙珠》系列里最能打动人的故事线之一,也绝不是那种简单的“亦敌亦友”能概括的。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宿敌进化论”。一开始,这两个家伙就是不共戴天,谁见了谁就得拼个你死我活。那时的比克大魔王,简直就是孙悟空童年时期的噩梦。还记得悟空第一.............
  • 回答
    比利·海灵顿,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某些角落,他的形象和一些语录早已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甚至在某些社群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模仿。然而,抛开那些经过网络二次创作、甚至有些被扭曲的标签,去真正了解比利·海灵顿这个人的一生,会发现其中有着更复杂、更值得玩味的故事。从默.............
  • 回答
    “比读博更难的,是做一名高校青年教师”——这句话,我刚看到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倒不是因为这句话有多么惊世骇俗,而是因为它太直白、太现实,像一把钝刀子,一下一下地戳在你早已疲惫不堪的神经上。读博,很多人觉得那就是苦海,是无休止的论文、实验、文献,是跟导师斗智斗勇,是毕业答辩前的焦虑到失眠。的确,读博.............
  • 回答
    《了不起的盖兹比》的最后一句,那句看似简单却又饱含力量的话,“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如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卷回过去。)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 回答
    用比特币行贿,这事儿可真是个复杂的大染缸,别看表面上披着“去中心化”、“匿名”这些酷炫的外衣,实际操作起来,跟那些传统贿赂手段比起来,可能更添了几分“现代感”,但也更加棘手。首先,我们得瞅瞅它“好”在哪儿,或者说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用比特币行贿“方便”。最直接的吸引力,莫过于那个“匿名性”的传说。不少人.............
  • 回答
    要评价乔尔·恩比德的表现,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这位喀麦隆巨兽,他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更像是一个赛场上的“统治者”,一个拥有坦克般身躯和细腻技术控球后卫的怪物。恩比德的表现,可以用“统治级”来形容,但又不失细腻。首先,他的得分能力绝对是历史级别的。 看看他的场均得分,常年稳居联盟前列,几个赛季.............
  • 回答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18351909)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其评价长期存在分歧。B站网友将他称为“英雄”“明君”“正道的光”,这一现象背后既涉及历史叙事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当代观众对殖民主义与国家建设的辩证理解。以下从历史背景、个人作为、争议焦点及B站网友的视角.............
  • 回答
    巨型高达矗立黄浦江畔:18米1:1自由高达立像登陆上海的意义与影响2021年,当那尊高达18米、1:1比例的RX0独角兽高达(Unicorn Gundam)——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自由高达”——雄伟地矗立在上海的黄浦江畔时,它不仅仅是一座巨大的模型,更是点燃了无数中国高达迷心中那团不灭的热情,也为这座.............
  • 回答
    “比特币不可能做大,因为一做大就会被国家以暴力控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论点。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比特币的本质、国家机器的运作方式、以及“控制”和“暴力”的具体含义。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论点背后有其现实基础。 历史上,任何新兴的、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或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