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为什么会有『航天发动机处于第一梯队』的看法的。。。
长征五号氢氧鸡停飞两年还没搞定故障诶。
首先,关于老式火箭长征一二三系列,那都是基于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毒火箭,这类火箭发动机结构简单可靠,但是燃料巨贵而且有毒,基本已经属于淘汰的技术。
然后新火箭长征五六七系列,基于液氧煤油的yf100发动机,事实上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拿到了苏联的样机后逆向改进而来的,技术起点高(富氧分级燃烧)但是参数上仍然不够。由于玩煤油鸡的只有毛子和兔子,那勉强排第二吧(spaceX用的梅林发动机是燃气发生器循环的,技术上比较老旧但好在发动机结构简单重量轻)。
而液氢液氧的发动机分三类,最先进的分级燃烧兔子还没碰过。然后剩下燃气发生器循环和膨胀循环两类。膨胀循环发动机推力小,可以多次点火,通常用于二三级火箭和上面级。国内的膨胀循环发动机技术代表是yf-75D,这在国际上已经赶上了第一梯队。事实上这类发动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能是最小的了。
然后重点来了,燃气发生器循环的氢氧鸡。yf77发动机多次发生氧泵轴系断裂事故,导致长征五号复飞一再推迟。燃气发生器循环本就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兔子却依然搞不定(美帝的氢氧鸡是富燃分级燃烧的)。这差距少说也得有四五十年的差距吧。氢氧鸡领域,国内还有非常多的功课要补。
相反民用汽车发动机领域的差距反而没那么大,那么多国产车在鹿上不一样跑得很欢嘛。
航空发动机也至少存在着一代的代差吧,现在国内能用的航发除了太行还能说出第二个吗。
老哥你搞错了。
航天发动机并不处于第一梯队。美欧都远强于我们,日本也比我们厉害。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大概50年。
航空发动机并没有迎头赶上。美欧俄都远强于我们。差距至少30年。
相比之下,汽车发动机反而还可以。在商用民用领域我们才只落后20年左右而已。
只不过航空航天太烧钱太依赖综合工业体系,大部分国家玩不起也玩不了。所以随便搞搞就能进世界前列,因为一百好几十个国家根本上不了赛场。剩下这十几二十个国家还有很多是玩票性质的,大概十个左右。剩下的国家不用两只手就数得出。
比投入的话,由于汽车领域竞争充分,市场广阔,相信国内汽车发动机的研发投入比航空航天的发动机研发投入加起来要多。今后国内汽车市场还大有发展,国内研发水平必定稳步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基本没啥利润,都靠国家给钱。航天更是惨不忍睹,每年那点经费还不够NASA塞牙缝。这还是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以前那点经费一度连工资都发不起。
咱们历史欠账太多,基础又差,发展到今天不容易,但千万别以为就迎头赶上、第一梯队了。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任重而道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