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已然说的明明白白:
说话的,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管顾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彼时武松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声望,唯一的事迹便是在老家灌饱了黄汤与人斗殴,连景阳冈殴打野生保护动物的勾当都欠奉。缺了主角光环,这么个吃人饭砸人锅的酒鬼流氓胚子,搁你你会喜欢?不信,把这段【武松】二字替换成【路人甲】瞅瞅?
即便是宋公明,如果没有柴家庄客保护,初次见面已然被武二郎打得满脸桃花开。
一言以蔽之,当时武松的优点尚未显现,缺点一箩筐,柴进的表现无可指摘。
大家都说,柴进不待见武松,是因为武松情商低,不会做人。
我却相反,认为武松是水浒中为数不多的高情商汉子。
武松之所以不被柴进待见,原因不在武松,而在于柴进不是知人善用的明主。
有朋友就说了,老黑你又标新立异,胡说八道,知乎的风气都被你带歪了。
老夫我虽然不正经,但说话有根据。
一、咱们先来看看武松的高情商。
在《水浒传》中,能体现武松高情商的地方很多。
比如:
1、高超的谈判技巧。
在《水浒传》 第二十三回。武松喝了三碗不过岗,又跟酒家要,但酒家不肯给,武松就跟他辩论,一来二去共喝了十五碗酒。
大家读这处的原文,就不难发现武松很有谈判技巧,擅于极限施压。没有动拳脚,全靠言语就把酒家拿捏的死死的,这体现出了武松的高情商。
2、自知之明
还有武松离了酒店,往景阳冈上走,看见榜文时的心理活动。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有朋友会说,这块分明是写武松的固执,好面子。没看出高情商啊?
这块体现的是武松有自知之明。他很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他才胸有成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之后,武松遭遇老虎时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武松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3、明利害。
武松打虎之后,知县要赏他。
我们看原文,武松的对答十分恭谨、妥帖,没有半分张狂自大。
武松还借花献佛,将知县的赏钱转送给了众猎户,赢得了口碑,获得了知县的好印象。
武松不久前还是寄人篱下的落魄流浪汉,转瞬就成了阳谷县有头有脸,声名鹊起的副科级刑警大队长。有这等善抓机遇,飞黄腾达的本事,能是情商低的人吗?
相反,只有高情商的人才会做出武松这般的表现。
4、知进退。
在征讨方腊之后,武松没有回汴梁,反而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对比宋江、李逵、卢俊义等人的下场,武松“知进退”的高情商可见一斑。
5、喜欢交朋友。
武松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与孙二娘、张青不打不相识,相识之后亲如手足。与施恩意气相投,同甘共苦。武松更与鲁智深惺惺相惜,友谊地久天长。
说到鲁智深,这位爷可不是一般人。金圣叹评论鲁智深:是上上人物......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
武松能跟鲁智深这般人物相处融洽,那情商不可能低。
喜欢交朋友,而且能交到真朋友,这都是武松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6、明代思想家李卓吾对武松评价是:我道周公尚非弟弟,武松方是弟弟。
用人话说,李卓吾认为,武松就是个弟弟,与他相比周公都不够弟弟。
有朋友就说了,老黑你看看,这意思不就是说武松情商低嘛,不成熟,没牌面。
不能这么解释哈,咱们重点要看与武松做对比的周公,这位爷可不简单。
周公本姓鸡,不是,是姓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周公做人非常成功。在军事上,周公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在政治上,周公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制以及分封制。在文化上,周公制礼作乐。
这位爷是西周初期公认的大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
总得来说,周公是周武王的一个好弟弟,一个特别牛逼的弟弟。
但是,李卓吾认为,周弟弟与武松相比,武松更牛逼,是弟中弟。
所以,武松绝对是一个高情商的汉子。
那么问题来了,柴进为何不待见这么牛逼的武松弟弟?
二、原因不在武松,而在于柴进不是知人善用的明主。
用人话说,就是柴进眼瞎,宋江就比柴进有眼力。
在《水浒传》 第二十三回,宋江去尿尿,不小心蹬了火锨柄,惹得武松要揍宋江。之后,宋江不仅对武松既往不咎,还殷勤相待,视若手足。
令武松寻思道:“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
柴进养了武松那么久,都没能得到这般评价。可见柴进眼力不行,识不得真英雄。只一味听信庄客谗言,慢待了武松。
而武松作为一名超过周公的高情商弟弟,为何要在柴进庄上耍酒疯,削庄客呢?
其实,这是武松对柴进的测试。
因为,柴进被誉为当世孟尝君。所以,武松想看一看柴进这样的前朝皇裔,是不是知人善用的明主?可惜,柴进没有通过测试。
-----------我是分割线----------
当宋江到柴进府上时,武松就想借机试一试宋江。
有朋友就说了,老黑你打住打住,别再瞎胡扯了,水浒传里哪写武松要测试宋江了?
老夫我虽然不正经,但说话有根据。
咱们来看一看《水浒传》 第二十二回。
柴大官人见了宋江,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身为前朝皇裔的柴进,见到宋江就拜在地下,这一定会引起柴府上下的轰动。庄客们自然纷纷八卦宋江来了,武松这等高情商的弟弟,也必然得到风声。所以,武松就决定来测试一下宋江是否名副其实。
-----------我是分割线----------
武松借口“因害疟疾,当不住那寒冷”在廊下烤火。这武松就是在装病,他不可能得疟疾。不然你怕冷为什么不在屋子烤火?大冬天的,反而跑到四处漏风的廊下烤火?
再说疟疾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而当时是冬季,沧州哪里还有蚊子?
有朋友较真,说水浒里也没写当时的季节啊!
其实写了,在第二十二回,宋江离开家时是这么写的:
正遇着秋末冬初天气,但见: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
沧州位于河北,紧贴宋辽边界。等宋江走到沧州柴进家时,气温就更低了。此时武松想抓只蚊子使自己得疟疾,太难了。
而且,当晚武松还和宋江喝酒畅饮到半夜。一个正处在疟疾发病期的人还能熬大夜喝大酒,我是不信的。
所以武松也怕宋江不信,就赶忙做解释:“......却才正发寒冷,在那廊下向火,被兄长跐了锨柄;吃了那一惊,惊出一身冷汗,敢怕病到好了。”
嗯,你没看错,武松宣称用一身冷汗就把疟疾治好了。太牛逼了!应该给武松颁发诺贝尔医学奖。
因为屠呦呦不就是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而获得的诺贝尔医学奖吗?
看到这里,武松装病昭然若揭。武松这一切都是为了碰瓷宋江。
-----------我是分割线----------
当柴进来劝阻武松不要揍宋江时,武松的言语中,更是处处透着碰瓷宋江的痕迹。
柴进笑道:“大汉,你不认的这位奢遮的押司?”
那汉道:“奢遮,奢遮!他敢比不得郓城宋押司少些儿!”
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
那汉道:“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
柴进问道:“如何见的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
那汉道:“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柴进道:“你要见他么?”
那汉道:“我可知要见他哩!”
柴进道:“大汉,远便十万八千里,近便只在面前。”柴进指着宋江,便道:“此位便是及时雨宋公明。”
那汉道:“真个也不是?”
宋江道:“小可便是宋江。”
那汉定睛看了看,纳头便拜,说道:“我不是梦里么?与兄长相见!”
宋江道:“何故如此错爱?”
那汉道:“却才甚是无礼,万望恕罪。有眼不识泰山!”跪在地下,那里肯起来。
大家看出来没?武松的言语中处处透着碰瓷宋江的痕迹。
什么?没看出来。
那咱们就聊不下去了。
总之,宋江的所言所行,都通过了武松的测试。
最后,武松在心里给宋江送了一张好人卡。
说错了,重来。
最后,武松认为宋江是一个能做大哥的人物,自己可以放心做弟弟了。
总之,柴进不待见武松,其原因并不在武松,而在于柴进不是知人善用的明主。
水浒传里,武松在离开柴进前后,有一个明显的进阶。
之前的武松,鲁莽,暴躁。
先是在清河县爱跟人打架生事
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武大语)
然后是一次鲁莽惹事,怀疑自己杀人后跑路
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後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迳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来躲灾避难(武松语)
接着是在柴进庄上不消停,到处得罪人
说话的,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後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管顾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最后就是初见宋江,因为宋江不小心碰住自己炭火溅了一下,也是不问缘由就要动拳头
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要不是柴进赶来及时,宋江搞不好也得吃两下拳头了。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武松,几乎就是一个李逵。爱喝酒,爱惹事,下手没轻重,情商低总得罪人,遇事易怒,只会武力解决问题。这样的武松,别说柴进了,可谓人见人嫌,从清河县到柴进庄上,除了哥哥外,没一个人喜欢。
而在这之后的武松,大家都熟悉,可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了。打虎之后,先是和众人特别是知县说话时候尽显情商;然后在处理嫂嫂勾引问题时也能既忍辱负重又不卑不亢;接着在给哥哥报仇时候步步为营,不仅顺利报仇,而且留足了人证物证;此后在十字坡,武松既充满警惕性又能保持风趣幽默,妥善解决化敌为友;醉打蒋门神时候,不是上来就动手,而是恰当激怒对方以逸待劳,胜利时候还能注意打扫战场的问题;飞云浦沉着冷静,眼观六路反应机敏;鸳鸯楼把狠辣和精细结合到极致,不让一个人跑掉。
我们习惯了后面的那个沉着冷静机智缜密的武松,所以想象不到这样一个武松怎么可能让人不喜爱。但是,武松真的曾经也是一个李逵般的脑残过。很不幸的是,柴大官人面对的,就是前面那个李逵版的武松,所以怎么能待见呢?
至于武松为什么进阶,原因也很简单,在离开柴进庄子前,他跟宋江一起待了十几天。
武松虽然之前表现像李逵,但和李逵本质区别在于,他是有资质的人,缺的是良师提点,只要能给机会让他近距离学习,很容易有质的改变。
而宋江就是这么个恰当人物。宋江本身有威望讲义气,武松能够佩服,愿意虚心听他的道理;宋江十几天都拉着武松住在一起,武松可以近距离观察学习;宋江情商一流思维严谨,武松能在自己之前短板方面找到最好的学习对象。
所以资质出众的璞玉,遇到最合适的老师,十几天就脱胎换骨,也没什么奇怪的。
这也是为什么武松一直对收留自己一年多的柴大官人没有太多感情,书中体现武松真正尊重的,只有武大和宋江了——前者不仅是大哥,也是曾经唯一不嫌弃他的如父长兄;后者不仅不仅是尊称哥哥,也是真正带着他得到重要蜕变升华的人生导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