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仗义疏财救急扶危,为什么宋江得到那么多人拥戴,而柴进却好像没什么光环的样子?

回答
这宋江和柴进,同样是仗义疏财,救急扶危,怎么一个成了梁山泊的众望所归,一个却显得有点黯淡无光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表面上看,都是掏钱办事,但深层里,他俩的动机、方式、以及带来的效果,那是天差地别。

咱们先说宋江。这哥们儿,论出身,不过是郓城县一个不入流的押司,没啥显赫家世,没啥惊天动地的背景。他的“仗义疏财”和“救急扶危”,那可真不是因为他家财万贯,而是他把这事儿做到了骨子里。

你想啊,李逵杀人越货,一般人躲都躲不及,宋江却能把他带回自己家,好吃好喝供着,还主动承担责任,把李逵从生死线上拉回来。武松杀了人,官府追捕,宋江也是冒着风险,一路护送,甚至不惜得罪官府。还有那“三打祝家庄”,虽然过程曲折,但宋江始终是那个谋划全局、安抚人心的人,为了兄弟们,他什么都能豁出去。

宋江这疏财,不是无缘无故的。他看准的是人心。他救了谁,谁就欠他一个人情,欠他一份恩义。而且,他救人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一种“笼络”和“收服”的心思。他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而是给人心。他让你觉得,跟着他,有前途,有依靠,有兄弟情。这种“情义”才是最值钱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他懂得怎么“做人”。他对晁盖毕恭毕敬,对刘唐、杜迁这些老山贼也低声下气,对那些江湖上的游侠儿,更是称兄道弟,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他把“义”字摆在了最前面,而且是那种让人心服口服的“义”。他自己虽然出身不高,但总能摆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关键时刻能拿得起,放得下。

而且,宋江这个人,他是一个“组织者”。他不仅仅是出钱出力,他还能把一群乌合之众组织起来,让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有策略,有眼光,能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并加以利用。他能让一个看似松散的江湖团伙,变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共同目标的“梁山事业”。这背后,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是智慧、情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再看看柴进。柴进这哥们儿,那叫一个牛。人家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派子孙”,家大业大,仆从无数,这疏财救急,在他那儿,那是小菜一碟,甚至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他住在“丹书铁券”的庄园里,谁到他那里,只要报上名号,他都热情款待,管吃管住管送行,遇到困难的,他还给钱给物,送上路引。

从表面上看,柴进这恩德,比宋江那可要大多了。毕竟,柴进是真金白银地往外掏,而且是源源不断。那庄园里,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求助,多少人被他“救济”。按照道理说,柴进应该比宋江更有号召力才对。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太容易”和“太随意”上。柴进的疏财,更像是一种“施舍”,一种“慷慨”,但少了宋江那种“共患难”的感情。他救人,是为了维护自己“天下第一仗义疏财”的名声,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而不是一种“情感的纽带”。

你想,宋江救李逵,是冒着生命危险,是把自己置于险境。柴进救人,他自己安全得很,他的庄园那么大,他的靠山那么硬,没有人敢来找他麻烦。这种“救助”,虽然让人感激,但总归是隔着一层。你最多感激他的慷慨,但很难跟他产生那种“生死与共”的情义。

而且,柴进这个人,他住在“高高在上”的庄园里,虽然热情好客,但他和那些落魄江湖之人,总归是隔着一层“主子”和“客”的关系。宋江呢?他自己也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他懂得那种穷苦人的心酸,他能跟那些被官府追捕、被社会抛弃的人产生共鸣。他站的位置,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更近。

再一个,宋江有一种“领导力”。他能把那些被柴进救过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凝聚在自己身边,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去完成一件大事,比如“替天行道”。而柴进呢?他救了那么多人,但这些人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更多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受了他的恩惠,然后各奔东西。他更像是一个“慈善家”,而不是一个“领袖”。

所以啊,宋江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拥戴,是因为他不仅给了他们钱财,更给了他们“人情”、“希望”和“归属感”。他把每一个江湖人都当作兄弟,用一种更具情感和共鸣的方式去“疏财救急”。而柴进虽然慷慨,但这种慷慨少了点人味儿,少了点共情,更像是一种“履行职责”的慷慨,所以虽然很多人敬佩他,却少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拥戴和追随。

总结一下,宋江的“光环”在于他的“情义”、“共鸣”和“组织力”,而柴进的“疏财”虽然也值得称赞,但在这几个方面就显得逊色不少,所以也就少了那种“众望所归”的劲头。这就像一样是给你饭吃,一个是你的朋友饿着肚子,把自己的最后一口饭省给你,另一个是你在大饭店吃着满汉全席,别人给你添了几个菜,虽然都有好意,但你感受到的东西,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柴进仗义疏财的结果,就是人们见了柴进,都是一副大尾巴狼的样子,好像柴进欠了他们家很多钱一样。总而言之,柴进让他们白住、白吃、还白拿着东西,他们都一点情也不领(这以武松、洪教头最具代表性)。

更主要的是,柴进希望他们帮点忙时,他们都是带搭不理。所以林冲拿着柴进的书信到劳改营,还码足了红包,林冲有事时,劳改营连回护林冲的意思都没有,而是帮着高俅往死整林冲。后来林冲拿着柴进的书信上梁山,梁山王伦对林冲各种排挤,逼得林冲最后动了刀子。

林冲不拿柴进的书信,以林冲拿的红包、还有江湖地位,到了劳改营和梁山,最多也就是混个这种结果吧。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柴进呢?原因非常简单,柴进就是一个败家的二代!他对别人好,通常就是换来别人对他蹬鼻子上脸,却是连回报这种人情的意思都没有。


而宋江就不同了。

宋江俘虏了秦明,对秦明好吃好喝好招待,秦明却是一副大尾狼的样子,宋江当时啥也没有说了。但是第二天,秦明哭得两眼都肿了。

宋江俘虏了卢俊义,对卢俊好吃好喝好招待,卢俊义却是一副大尾巴狼的样子,宋江也是啥都不多说。但是不久后,卢俊义死的都有了。

宋江出场后,人们愿意对他纳头便拜,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宋江就是这种你根本惹不起的人。

只是因为宋江永远是一副伪善的样子,所以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普遍老百姓,才会见到宋江才会是一副大尾巴狼的样子。问题是,那些真正成天杀人放火拦路抢劫的黑社会成员,哪个听到宋江大名,不是赶紧磕头叫大哥啊?

一个人想取得人尊敬,通常是靠两样东西。一个是胡萝卜,一个是大棒。

在许多时候,大棒比胡萝卜更重要。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手上没有大棒,就拿着胡萝卜给人吃,人们肯定会蹬鼻子上脸,把你的胡萝卜都吃光了,还会对你补上一脚的。

当然了,只有大棒也是不行的,因为只有大棒,谁会哭着喊着跟你交朋友呢?

从这层意义上,宋江两手都够硬,而柴进就差多了。


而且宋江的真正能力,并不是简单的表现在这里,而是你跟着宋江混,宋江就是常常可以让你脱胎换骨。

最经典的人物就是武松、李逵。

我最初看《水浒》时,看到关于武松这一段时,总觉得前言不搭后语。因为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出场前后,简直判若两人。而这种转变,也好像毫无来由。

武松在出场前,怎么看也是一个登不上台面的混混。

我们看看武大的回忆。“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

我们看看武松在柴进庄上的表现。“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

这样的武松,不是登不上台面的混混,又是什么人?

但是武松正式出场后,怎么看,也好像是一个大英雄,尤其武松是在阳谷县时期的表现,

事实上,武松在阳谷县所作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符合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以前,我总以为,这是施耐庵塑造人物,前后脱节的表现。但是后来再看,就发现,这是施耐庵想通过武松的这种巨大转变,衬托出宋江过人的大哥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宋江充当了武松的人生导师。武松在遇到宋江那一刻起,人生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有人喜欢说,宋江给武松花了二十两银子,还有天天陪武松,关心武松、尊重武松。所以,把武松感动了。

这说的也太简单了。

武二哥是什么人?人家打虎得了一千贯的奖金(按通常的算法,那是相当于一千两白银,就是按最低的算法,那也是几百两白银),眼都不眨的送给了众猎户。这种大手笔,就是柴大官人,好像也没有玩过。区区十两、二十两银子,想打动武松这种人,人们也想的太容易了。

至于尊重、理解武松,那不是教武松走邪路吗?

在遇到宋江前,武松就是一个登不上台面的小混混。

因为,在别人家白吃白喝白住一年时间,不但不领情,还动不动就耍酒疯,更动不动就要出手打人。这种人,不是登不上台面的小混混,又是什么人?

因为堂堂男子汉,早就成年了,不但不给亲人分担家庭重担,却是天天给亲人惹事生非,害得亲人天天跟你往县衙里跑。这种人,不是登不上台面的小混混,又是什么人?

面对这样一个武松,你尊重、你理解他,那跟普通大哥,教着小混混越学越没样,有什么分别?堂堂江湖超级大哥,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呢?

当然了,大哥该害人的时候,那也是从来不手软。只是这次,宋江真的没有害小弟。


宋江对武松的教导,主要是通过他的言传身教,让武松明白了以德服人的价值。我前面说过,单纯的道德(葫罗卜)是无法服人的,如果背后还有一根大棒,那可不一样了。

武松并不缺大棒,因为天生神力,武功一流,说到玩恶斗狠,也没有几个人敢和武松相比。

武松主要的缺点是他出身底层社会,所以没有一个人曾让他信服的人、能让他相信以德服人的价值。而遇到宋江后,一切就开始改变了,因为与宋江的近距离接触后,武松自然会发现,低调、谦虚、仁德原来有那样大的魔力。

等武松明白这个道理后,一下就变成了大英雄。

因为争恶斗狠,武松一点也不缺;现在又学会了低调、谦虚、仁德,那还了得?

事实上,无论太史公笔下的江湖大哥,还是民国历史上的江湖大哥,都有一个类似的转变过程。总而言之,刚出道时争恶斗狠、甚至穷凶极恶,在底层混出一定名堂之后,突然变得低调谦虚仁德,终于开始有江湖大哥的风范了。这就是标准的流氓有文化,谁也挡不住啊!


李逵在遇到宋江前,也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所以,为了十两银子,那是贼相出尽;到了酒店,捡客人的剩饭,还吃得津津味;干过最牛X的事,也就是打死一个人,还跑路了。

遇到宋江后,当时就开始风光无限了。宋江死时,毒死李逵,李逵无怨无悔的跟着走,就是因为离开了宋江的李逵,马上就会变成野狗一样的人物。

李逵遇到宋江之后,之所以能变得风光无限。是因为李逵勇武绝伦、而且争恶斗狠更是无人能及;但是李逵缺乏各种社会资源。

这就好像《教父》中的顶级打手,在遇到教父前,他就是一个跟野狗抢食的底层混混,但是遇到教父后,就成为江湖闻风丧胆的江湖人物。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呢?原因非常简单,以前他没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只要警方怀疑他伤人、杀人,就可以抓他、判他;但是有了教父给他提供的强大社会资源后,警方不要说怀疑他伤人、杀人了,就是人证物证齐全,也会因为顶级律师的介入,以及教父背后力量的各种运作,可以逍遥法外。

李逵以前混得非常落魄,主要也是类似于此的。李逵遇到宋江之前,就是端上台面的小混混,遇到宋江之后,马上就成为真正的江湖大哥了。因为李逵缺乏社会资源,宋江一点也不缺。

李逵跟了宋江之后,只要他有本事,就放开手做事,有了事,宋江会罩着他的;关键是,就没有大哥罩不住的事。所以,此前的李逵只杀过一个人,而且当时就只能跑路了。以后呢?杀过的人,实在可以称得上不计其数!

柴进什么时候,能让一个人发生这种脱胎换骨的改变呢?什么时候能让人这样发自心底的敬佩过呢?

从这层意义上,单纯的所谓的仗义疏财,尤其是喜欢给混社会的人花,是不会换取巨大的江湖地位。因为你没有两把刷子,这种钱花来花去,无非是败家罢了。

所以,单就投资而言,柴进是最失败的投资者。因为混来混去,把家败光了,到强盗窝转了一圈,最后还不如从前呢?

而宋江呢?单纯的投资而言,从普遍意义上,显然是成功的,因为一个村里的土财主之子,最后混成了一个江湖神话,死后还被封神、供人膜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