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中柴进是怎样一个人?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柴进无疑是一个极为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不是绿林好汉,没有鲁莽匹夫的血性,也非运筹帷幄的智者,但他却以一种近乎超然的姿态,在那个乱世中扮演着一个特别的角色。要详细了解柴进,需要从他的出身、性格、行为方式、对其他好汉的影响以及他在水浒世界中的地位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出身高贵,皇室血脉的继承者

柴进之所以能在梁山泊众位头领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拥有“小旋风”的美誉,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显赫的出身。他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派子孙,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后裔。这份血统赋予了他一种天然的尊贵感和一种难以言说的历史包袱。

家族的荣耀与衰败: 柴进的家族曾经是开国皇帝的家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耀。然而,随着朝代更迭,他们的权势早已不在,但血脉却被保留了下来。这种“寄人篱下”的身份,一方面让他依然受到一些人的敬重,另一方面也暗示着一种无法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奈。
继承的财富与声望: 虽然皇权不再,但柴家的产业依然庞大,家底殷实。他继承了世代积累的财富和极高的社会声望,使得他在江湖上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他慷慨仗义的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性格特点:慷慨仗义,不拘小节的“皇庄主”

柴进的性格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慷慨、仗义、豁达、随和,但又带有一丝安于现状的惰性。

慷慨仗义的“青州府柴官人”: 这是柴进最显著的标签。他仗着自己家财万贯,在江湖上以“施仁义,济困穷”闻名。但凡是逃难的官司犯、被官府追捕的好汉,只要来到他的庄园,都能得到庇护和资助。他提供食宿、金钱、路费,甚至出面疏通关系,为他们提供藏身之所。这一点,在书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他对宋江、武松等人的救助。
豁达随和,不拘小节: 柴进为人豪爽,待人亲切,不以出身和名望自傲。他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朋友,无论你是官是贼,只要有难处,他都乐意伸出援手。他身上没有那种官宦的傲慢,也没有草莽的粗鲁,反而有一种贵族的风度和江湖的洒脱相结合的气质。
爱好结交江湖人士: 柴进似乎非常享受与江湖好汉们打交道的日子,这或许是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也是他弥补自身政治抱负落空的一种方式。他喜欢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经历,并以此为乐。
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 尽管有皇室血脉,柴进却并没有表现出夺权复国的雄心壮志。他满足于在自己的庄园里过着“土皇帝”般的生活,乐善好施,名声在外。他对官场上的黑暗和乱世的纷扰,更多的是一种旁观者的姿态,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这种“无为而治”的风格,与梁山泊其他好汉的“乱而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时显得“糊涂”或“不明事理”: 在一些情节中,柴进的表现会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甚至缺乏现实的判断力。例如,他曾被王伦欺负却毫无办法,也曾被张教头欺骗,但似乎并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这种“老好人”的形象,也让他有时显得不够精明。

三、行为方式:以“招贤纳士”为旗帜的“保护伞”

柴进的行为方式是其性格的直接体现,他主要以一种“招贤纳士”、“收留义士”的方式在江湖上活动。

“仗义疏财”的庄园: 他的家,即山明水秀、占地广阔的庄园,成为了无数走投无路的英雄的避风港。他不仅提供物质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生存的希望。
“结交天下豪杰”的策略: 柴进深知自己无法直接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但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影响和帮助那些有能力的人。他收留好汉,一方面是出于仗义,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局势变化做准备,或者说是在为自己家族保留一份人脉和力量。
对待不同身份的人: 对于出身好的官二代、官三代(如宋江),他热情款待;对于身负冤屈的普通好汉(如武松),他同样倾囊相助;甚至对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只要有难处,他都一视同仁。

四、对其他好汉的影响: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柴进在《水浒传》中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引子”和“搭桥”的角色。很多梁山好汉的人生轨迹,都在遇到柴进后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宋江的“及时雨”形象的巩固: 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捕后,正是柴进出面搭救并将其送到梁山,这进一步巩固了宋江“及时雨”的名声,也为他日后登上梁山提供了机会。
武松的避难所: 武松杀了人后,正是柴进收留了他,并在庄上替他写了推荐信,使得武松能够顺利逃避官府的追捕,并在后来有机会进入江湖,最终也上了梁山。
林冲的栖身地: 虽然书中描写林冲是在柴进家门口遇见他,但柴进的仗义行为也是林冲在逃亡中的一个重要帮助。
其他众多好汉的“落脚点”: 书中还提到有许多不知名的好汉,都曾经得到过柴进的帮助。可以说,柴进的庄园,是那个时代许多江湖好汉重要的精神支柱和物质保障。

五、在梁山泊的地位与作用:一个“荣誉元老”

柴进最终也上了梁山,并且名列第7位,是梁山泊的“地溟星”。

地位的象征意义: 柴进上梁山,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他的出身和名声,为梁山泊增添了一层“合法性”的外衣,也让他这样一个有贵族背景的人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似乎给梁山泊的举事披上了一层“替天行道”的合理性。
缺乏实际的军事和管理才能: 尽管位列高位,但在实际的军事行动和梁山泊的日常管理中,柴进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才能。他更像是一个“招牌”和“顾问”,而非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或运筹帷幄的谋士。他的存在更多是出于对他的尊敬和对他过往贡献的认可。
性格的局限性: 柴进的性格也注定了他无法在梁山泊那种激进的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更倾向于安稳和仁义,而非血腥的斗争。

总结:

柴进是《水浒传》中一个极其复杂和耐人寻味的人物。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他的慷慨仗义、广阔胸襟和对困境中人的无私帮助,使他赢得了江湖的尊重。他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在乱世中播撒善意,为无数好汉提供了温暖和希望。他就像一股清流,夹杂在刀光剑影之中,展现了一种不同于其他梁山好汉的独特魅力。

他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水浒人物群像,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极端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人性光辉的“小旋风”。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战绩,却在用另一种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是一个贵族身份的遗孤,一个江湖的慷慨君子,也是一个乱世中的温暖符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柴大官人是典型的含着金钥匙长大但政治素质不及格的前朝后裔,他活在哪个时代都是作死的代表。

他是后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家中有太祖皇帝赵匡胤御赐丹书铁券。一旦天下有变,他是可以拿来做反宋复周的招牌的(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三太子)。

大宋朝廷仁德,没有清算柴氏后人;柴氏后人本该闷声发大财,韬光养晦,甚至酒池肉林,装疯卖傻。

偏偏柴进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结交江湖人士,更招纳亡命之徒,如王伦、杜迁、林冲、武松、宋江等,做的是西汉郭解做的事情,朝廷和宋徽宗如何能容忍?

这是柴进最大的失败,所以柴大官人身陷高唐州,明为高俅的亲戚高廉、殷天锡等仗势欺人,排斥老皇族,这里面多多少少有朝廷默许的成分。

柴进还有第二个失败的地方就是:能聚人,而不会服人用人。

你本来不该跟绿林走太近,你既然走了,你至少要走好一点。

你的家世是你的财富基础,一手好牌,但你打成了什么鬼样子?

他缺少发掘人才的眼光,待人不够真诚,有时甚至翻脸无情,没有战国四公子的雅量。

例如林冲到庄园,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挑衅!柴进有意让二人比试一番,竟然“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这简直是在侮辱两位教头的人格尊严。而在洪教头失败后,“羞惭满面,自投庄外去了”;柴进无视之,眼里只有林冲,“携住林冲的手,再入后堂饮酒,叫将利物来送还教师”。

打不赢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太正常了,洪教头怎么说也是庄园高手,岂能如此折辱。看那边宋江在忠仆李逵孔亮被打后,何曾失去过对他们的信任?这样才让忠仆更加忠心耿耿。

再拿宋江和柴进对武松的态度比较下。

宋江遇见武松时,目光如炬,相中了武松的英雄气魄与武艺能力;而柴进与武松相处那么久,只把他当成个普通落难客人。宋江对武松真诚热情礼贤下士,柴进却是倨傲自大挑三拣四。

柴进让武松坐地上,宋江让他挨着坐上首。

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柴进便邀武松坐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

酒罢,宋江让武松一起睡觉。

宋江听了大喜。当夜饮至三更。酒罢,宋江就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次日起来,柴进安排席面,杀羊宰猪,管待宋江,不在话下。

几天后,宋江要给武松做衣裳,柴进不准,自己取绸缎请门下的针工做。

过了数日,宋江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缎匹绸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

最情深单重是送别时。宋江先让柴进回去,送了武松近十几里地,还送给武松十两银子。武松怎能不感激涕零?二人结为兄弟。

宋江和兄弟宋清两个送武松,待他辞了柴大官人,宋江也道:“大官人,暂别了便来。”
  三个离了柴进东庄,行了五七里路,武松作别道:“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宋江道:“何妨再送几步。”路上说些闲话,不觉又过了三二里。武松挽住宋江说:“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几步。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钟了作别。”
  三个来到酒店里,宋江上首坐了,武松倚了哨棒,下席坐了,宋清横头坐定。便叫酒保打酒来,且买些盘馔、果品、菜蔬之类,都搬来摆在桌子上。三人饮了几杯,看看红日平西,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武松只得拜受了,收放缠袋里。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武松拿了哨棒,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宋江和宋清立在酒店门前,望武松不见了,方才转身回来。行不到五里路头,只见柴大官人骑着马,背后牵着两匹空马来接。宋江望见了大喜,一同上马回庄上来。下了马,请入后堂饮酒。宋江弟兄两个,自此只在柴大官人庄上。

第一次见面时,宋江对武松的关心包括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武松这样落难的豪杰怎能不被深深打动?相较而言,柴进手段差远了,他在武松身上花销比宋江多,人情却全给宋江做了。

柴大官人只会聚人不会服人,收服不了武松这样的豪杰。等他身陷高唐州时,他乐善好施帮助的那些宾客到哪去了?真正是春风满面皆朋友,知心朋友全没有。


柴进落难高唐州后,宋江毅然拯救,这是宋江的义气;而义气是梁山立足之本,拯救柴进可传播梁山美名,扬名于江湖。

此外,宋江也有以下政治考量:

一、柴进入伙可增强梁山的财力。梁山泊不能种植粮食,靠劫掠为生,柴进带进来的钱财提供了经济基础;

二、柴进以旧皇族身份入伙,扯虎皮拉大旗,可提升梁山的身份地位,更有利于推行宋江路线——招安。

高唐州之战后,柴进上了梁山。由于家世丰厚,与李应是梁山最富的两大财主,掌管钱粮;也在招降卢俊义、推动招安有一些功劳。

不过柴进似乎与梁山好汉们格格不入,逐渐边缘化了,即使被接济过的宋江、林冲、武松等也没和他有多亲近。

此后梁山被招安,追随宋江大军平辽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由于粮饷由朝廷筹措,他的作用更小,战功微薄。他除了平方腊时卧底为方腊女婿算大功一件,并没有承担什么重任!(柴进逼死方腊的女儿自己的妻子金芝公主,可见其翻脸无情的作风是贯的)

平定方腊后,朝廷委任官职,柴进活了大半辈子总算活明白了:他那个后周皇族身份是随时要他命的。

所以借风疾病患为名,纳还官诰,求闲为农。由于他不善经营,加上不擅长拉拢人材,身边连个心腹都没有,导致毫无积蓄,只是为民,自在过活而已。那边李应却在心腹杜兴帮助下,成为富贵人家,逍遥一生。

柴进的人生堪称大起大落,而这些悲剧终归是自己造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柴进无疑是一个极为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不是绿林好汉,没有鲁莽匹夫的血性,也非运筹帷幄的智者,但他却以一种近乎超然的姿态,在那个乱世中扮演着一个特别的角色。要详细了解柴进,需要从他的出身、性格、行为方式、对其他好汉的影响以及他在水浒世界中的地位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 回答
    在《水浒传》中,史进作为最早登场的英雄之一,他的早期经历确实让人感觉他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沦为流浪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智商不在线”就能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年少无知,家境优越带来的负面影响: 被溺爱、缺乏管束: 史进的父亲史太公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水浒传》中对女性角色处理的复杂性以及读者们的普遍认知。简单来说,潘金莲遗臭万年而卢俊义的妻子(贾氏)却没啥恶名,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事件的性质和动机的差异: 潘金莲与西门庆: 潘金莲弑夫的核心动机是情欲的膨胀和对自由的渴望。她与武松不伦之恋受挫,转而与西门庆.............
  • 回答
    关于《水浒传》中的“跳涧虎”陈达,其是否有来自《宣》《赞》两作品之外的直接原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需要细致考证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陈达在《水浒传》中的角色定位、人物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传说等多方面进行梳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陈达在《水浒传》中的形象和情节:陈达在《水浒传.............
  • 回答
    《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最终被判斩刑,这件事看似匪夷所思,毕竟他作为梁山泊的总头领,人称“托塔天王”晁盖死后,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影响力,将梁山事业推向巅峰,更是受招安,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是什么让他这位“及时雨”最终走上了断头台呢?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最直接的原因,可以归.............
  • 回答
    水浒中许多好汉不赞同招安,却又未能因此散伙,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矛盾的现象,其背后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多种社会、个人及梁山内部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招安背后的复杂考量 “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讽刺: 这是许多好汉心中最直接的疑虑。他们是.............
  • 回答
    央视版《水浒传》中,燕青算是梁山好汉里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论起结局,他确实是全身而退,还抱得美人归,这在腥风血雨的梁山聚义和最终的招安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为什么偏偏是燕青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次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从燕青这个人物的设定说起。他可不是那种纯粹的莽夫,也不是那种被.............
  • 回答
    关于《水浒传》中的招安,这实在是个复杂又令人唏嘘的话题,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书的精神内核之一。要看懂招安,得把这事儿放到宋朝那个大背景下,再结合梁山泊众人的处境和他们的出身,才能咂摸出其中的滋味。首先,得明确为什么会有招安这个概念。梁山泊众兄弟,说白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们有的是被奸臣陷害,有的.............
  • 回答
    关于《王者荣耀》为何至今没有出现《水浒传》中的角色,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涉及到不少游戏设计、IP联动以及内容取舍的方方面面。与其说是“为什么没有”,不如说是一种“为什么是这样的选择”。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王者荣耀》的IP来源其实非常广泛,但它早期和核心的IP构成,更多的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中.............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把英雄联盟的英雄们和水浒里的好汉们对对号,就像给他们找了个老乡一样。仔细琢磨一下,确实有不少可以聊的。下面我就来扒一扒,看看哪些英雄能跟咱水浒里的英雄们沾点亲带点故。1. 诺克萨斯之手——德莱厄斯 与 浪子——燕青 背景故事: 德莱厄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诺克萨斯最高指挥官的位.............
  • 回答
    关于《老三国》、《老西游》、《老水浒》三部电视剧在偏离原著程度上的对比,我的观点是:老水浒偏离原著的程度确实相对更甚一些,尤其是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改编上。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1. 人物塑造的侧重点与改编: 《老三国演义》(1994年版): 忠实度: 《老.............
  • 回答
    在《水浒传》的108位好汉中,确实有几位人物因性格、能力或命运的局限性被后人或文学评论家戏称为“废人”或“失败者”。以下是对几位可能被归类为“废人”的角色及其背景的详细分析: 1. 王伦(梁山泊早期首领) 背景:王伦是梁山泊早期的首领,原是山东郓城县的知府,因贪财好色、怕事畏难而被林冲所杀,后被宋江.............
  • 回答
    武松在《水浒传》里,那绝对是顶级的战力担当。要说他的武力值,我觉得可以用“霸道”、“凶悍”、“绝不退缩”这几个词来形容,放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里,就算不是第一,也绝对是前三甲的存在。咱们先从他出场来看。刚开始在景阳冈打虎,那场景够吓人的。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寻常人见了腿都软了,可武松呢?那是喝了十八碗.............
  • 回答
    98央视版《水浒传》宋江形象的塑造:删减与正面化背后的考量98央视版《水浒传》无疑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改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但在对原著人物的塑造上,尤其是宋江这一核心角色,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删除原著中宋江滥杀无辜的情节,并将其塑造成正面形象,是广受关注的改编方向。要理.............
  • 回答
    在四大名著中移除一本,变成三大名著,这一选择需要从文学价值、历史地位、文化影响、艺术创新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以下是对四部作品的深度分析,以及移除哪一部最为合理的原因: 一、四大名著的文学地位与特点1. 《水浒传》 题材:英雄传奇,以“官逼民反”为主线,聚焦宋江等108位好汉的反抗与聚义。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水浒传》里凌振的这门“炮”,在冷兵器时代的地位,跟咱们现在打仗用的哪些玩意儿能对得上号。首先得明白,《水浒传》里的“炮”,虽然叫炮,但跟咱们现在电视里、电影里看到的那些轰隆隆、射程几公里、能把碉堡炸飞的现代炮弹,那可不是一个路子。凌振的炮,更像是那个时代最早一批的投射性火力,有点像.............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之间的权力关系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性格、政治智慧、权力结构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晁盖为何无法驾驭宋江: 一、性格与价值观的冲突1. 晁盖的理想主义与宋江的现实主义 晁盖作为梁山泊的早期领袖,性格正直、重义气,追求“替天行道”的理想主义。他重视.............
  • 回答
    《水浒传》中晁盖的“被架空”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涉及权力转移、人物性格差异以及梁山内部派系斗争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 一、晁盖的崛起与初始权威1. 智取生辰纲的功勋 晁盖作为《水浒传》中“聚义”的核心人物,最初以“七星聚义”劫夺生辰纲的壮举闻名。这一事件不仅让梁山从草莽.............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孙立,人称“病尉迟”,是.............
  • 回答
    《水浒传》中对人物饮食的夸张描写,绝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或罗贯中)精心设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用意。这些惊人的食量和豪放的吃喝场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作者对人物性格、社会现实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表达。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