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传中有哪些精彩的配角?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

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

孙立,人称“病尉迟”,是孙家庄的员外,武艺高强,尤擅长枪法。他并非梁山泊的核心人物,却在几次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物背景与特质: 孙立出身官宦家庭,但性格沉稳,颇有谋略。他表面上看起来温顺随和,但内心有自己的盘算。他与弟弟孙新、弟媳顾大嫂有着深厚的亲情,这种亲情也成为他行动的重要驱动力。
梁山贡献:
劫狱救兄: 孙立最初出场时,是为了营救被顾大嫂的哥哥顾成陷害而身陷囹圄的弟弟孙新。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脉,与顾家庄的人周旋,最终成功救出孙新。
攻打祝家庄的关键人物: 在梁山攻打祝家庄的过程中,孙立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假意投奔祝家庄,并利用梁山的探子提供的消息,成功地在祝家庄内部制造混乱,内外夹击,为梁山最终攻破祝家庄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这场战役中扮演了类似“内应”和“军师”的角色,其冷静的判断和精密的布局令人印象深刻。
征讨方腊的智谋: 在梁山接受招安后,孙立跟随宋江征讨方腊。在对阵方腊的很多关键战役中,孙立都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尤其是在攻打睦州等地时,他提出的计策往往能出奇制胜。
精彩之处: 孙立的精彩在于他的“智”。他不像鲁智深、武松那样以勇猛著称,而是以智取胜。他懂得隐忍,懂得利用机会,更懂得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并非冲锋陷阵的勇士,而是幕后运筹帷幄的智者。他的“病尉迟”之号,似乎也暗示了他不显山不露水的沉稳性格,如同卧病在床的尉迟恭,伺机而动。

二、 李逵——泼辣率真,忠诚可爱的“黑旋风”

李逵是《水浒传》中最具标志性和争议性的角色之一。他虽然是配角,但其形象深入人心,成为许多人心目中梁山好汉的代表。

人物背景与特质: 李逵本是村野猎户,因打死了人而流落江湖。他天生一副黑汉子模样,手中一对板斧,性情暴躁,粗鲁无礼,但内心却有着最朴素的正义感和对宋江的绝对忠诚。他嗜酒如命,杀人如麻,仿佛天生就是一个杀伐机器。
梁山贡献:
勇猛无畏的先锋: 在每一次梁山对外作战时,李逵总是冲锋在前,无人可挡。他的“杀猪刀”仿佛永不停歇,敌军见了闻风丧胆。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一股所向披靡的力量。
宋江最忠实的“打手”: 李逵对宋江的忠诚,是他的核心特质。他认为宋江是他的恩人,愿意为宋江赴汤蹈火,甚至不惜杀死任何人。这种近乎盲目的忠诚,既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他悲剧性的根源。
制造戏剧性冲突: 李逵的存在,为《水浒传》增添了许多戏剧性的冲突和幽默感。他经常因为冲动而惹出麻烦,但又因为率真而显得可爱。他与宋江、吴用等人的互动,常常能展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精彩之处: 李逵的精彩在于他的“真”。他的真性情,他的爱憎分明,他的忠诚不渝,都让人感到一种原始而强大的生命力。他身上没有沾染官场的污浊,也没有江湖的虚伪,他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粗暴,却又充满力量和情感的生命体。他的名字“逵”字,也有一种奔放、不拘束的含义,与他的性格相符。

三、 燕青——风流倜傥,多才多艺的“浪子”

燕青,人称“浪子燕青”,是卢俊义的家仆,但其才能和魅力远超一般的仆人,甚至可以与梁山核心人物比肩。

人物背景与特质: 燕青出身贫寒,却长得唇红齿白,貌似少妇,仪表堂堂。他精通吹拉弹唱、相扑射箭、天文地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性格沉静,为人低调,但关键时刻却能展现出超凡的智慧和胆识。
梁山贡献:
智擒欧鹏: 燕青初登场时,便以一手出色的吹箫技艺,成功地引诱了即将上梁山的欧鹏等三人,并设计将其擒获,为梁山招募了人才。
智取生辰纲的策划者之一: 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虽然主要策划是吴用,但燕青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以其机智和伪装,成功地分散了看守的注意力。
说服卢俊义上山的关键人物: 燕青对卢俊义忠心耿耿,他深知卢俊义的才华不能被埋没,于是设计将卢俊义引上梁山,为梁山增添了一位重量级好汉。
梁山与朝廷之间的桥梁: 在梁山接受招安的过程中,燕青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多次出使朝廷,与梁山内部的金钱鼠张顺等人配合,成功地化解了许多危机,为梁山最终被朝廷接纳立下了汗马功劳。
征讨方腊的勇将与智囊: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燕青同样展现了他过人的武艺和智谋。他曾与方腊大将杜威单挑并获胜,又成功地从敌营中救出了被俘的柴进。
精彩之处: 燕青的精彩在于他的“全”。他既有文人的风雅,又有武将的勇猛,既有江湖的洒脱,又有官场的周旋。他就像一块美玉,温润而有光泽,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他的“浪子”之名,并非贬义,而是形容他如浪子一般,潇洒自在,无所不能。

四、 鲁智深——粗犷豪放,嫉恶如仇的“花和尚”

虽然鲁智深最终是梁山三十六位正将之一,但他在成为正式梁山好汉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独立个体,其前半生的经历和性格,足以让他成为一位出色的配角。

人物背景与特质: 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他身材高大,力大无穷,性格粗犷豪放,嫉恶如仇,看不惯任何不公之事。他虽然身为官吏,却不慕荣华,不拘小节,反而经常做出惊人之举。
梁山贡献(及前期精彩表现):
拳打镇关西: 这是鲁智深最经典的“出场秀”。他因为看不惯镇关西欺压金翠莲父女,便单枪匹马去教训他,最终将其打死。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侠肝义胆,也为他日后的出家埋下了伏笔。
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被发配到五台山,却因为性格原因屡屡惹事,最终被赶下山。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他来到相国寺,在那里“倒拔垂杨柳”,展现了他强大的力量和不羁的性格。
二龙山头领: 鲁智深与武松、杨志一同占据二龙山,成为一股独立的武装力量,后来被宋江招安至梁山。
精彩之处: 鲁智深的精彩在于他的“侠”。他身上散发着一种朴素而强大的正义感,他敢于挑战强权,敢于为弱者出头。他不像李逵那样鲁莽,也不像燕青那样精巧,他就是凭着一股血性和正义感行事。他的“花和尚”之号,似乎暗示了他内心对世俗的某种超脱,以及他那如花般绚烂而又无所顾忌的生命力。

其他同样精彩的配角:

除了以上几位,还有许多配角也为《水浒传》增添了光彩:

林冲的妻子——张贞娘(或称林娘子): 虽然出场不多,但她温柔贤淑,对林冲忠贞不渝,她的遭遇直接推动了林冲的命运,是林冲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虎英雄”武松的哥哥——武大郎: 虽然武大郎在武松的故事中是受害者,但他勤恳善良,对潘金莲一片真心,其老实巴交的形象与潘金莲的狠毒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为武松的悲剧命运增添了另一层含义。
“及时雨”宋江的得力助手——“智多星”吴用: 虽然是核心人物,但从某些角度看,他更像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配角”。他的智谋和策划,是梁山能够屡屡得胜的重要原因。
“镇三山”黄信: 最初是官军将领,后来被招安,他虽然忠诚但有些迂腐,体现了官军将领的某些典型特征。

这些配角们虽然不是故事的主角,但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丰富了《水浒传》的人物群像,使得这部小说更加立体、生动、引人入胜。他们是构成梁山泊传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逵的哥哥叫李达,是个普通人。

普通人往往不被人注意。

李逵出场,戴宗向宋江介绍李逵的时候就没有提到李达,很可能李逵从来都没有对戴宗说起过自己还有个哥哥。

宋江把家人接到梁山,公孙胜下山探望老母亲,引起李逵共鸣:“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这是李逵第一次提到自己的哥哥,满嘴的不屑,满心的自负,甚至没有明确表示要把哥哥也接到梁山。

李逵杀人跑路,背井离乡十多年,终于回家。

阔别十多年,李逵的母亲第一句话是确认来者是谁,当确认来者是李逵之后,第二句话就说到李达: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长工,止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

那么,李达到底是否济事?

第一,如果抛开主角光环,李逵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犯,难免牵连家属,据李达说,“当初他打杀了人,教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云云,简单地说,十多年来李逵逍遥法外,李达忍辱负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照顾母亲,很不容易。

第二,李逵参与江州劫法场,公文下到原籍,李达又遭到牵连,据李达说,“前日江州行移公文到来,着落原籍追捕正身,却要捉我到官比捕,又得财主替我官司分理,说他兄弟已自十来年不知去向,亦不曾回家,莫不是同名同姓的人冒供乡贯?又替我上下使钱,因此不吃官司杖限追要。现今出榜赏三千钱捉他。”云云。由此可知,当时的李逵是官府悬赏的通缉犯,作为罪犯的哥哥,李达非常尴尬,财主却愿意为只是长工的李达担保甚至上下使钱,合理的解释是李达的人品足够令人信任。

第三,李达要阻止李逵带走母亲,自知不是李逵的对手,离家叫人,从财主家一下子叫来十来个庄客飞也似赶到家里,而且当时正是吃饭的时候,由此可知,信任李达的不是只有财主一人。

一个是十多年忍辱负重照顾自己的李达,一个是十多年没有回家的通缉犯李逵,前后也就是一顿饭左右的时间,李逵的母亲就有了自己的选择。

就情理而言,李逵是不是通缉犯,有没有做官,李逵的母亲不至于完全没有概念,选择李逵与其说是信任李逵,不如说是要离开李达,因为李达“全不济事”。李达其实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也就没有继续追赶。

李达、李逵的鲜明对比折射的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普通人只是可有可无的过客,杀人放火的恶人才是主角,后来朝廷围剿梁山,高俅手下的十个节度使居然都是招安的绿林中人,作恶再洗白貌似是当时众多成功人士的标配,李逵等一大批所谓的梁山好汉不但也是这样,而且还熬制出一大锅“替天行道”的重口味励志鸡汤。在这个过程中,李达就只有默默地在家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user avatar

水浒一百零八将里有个疑似穿越者的呀。但是这角色太小了,估计一般读者不太注意得到吧。


首先稍微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哈,如果一个人想在水浒的世界里开金手指,又不能让世界线崩坏掉,他能做什么选择呢?梁山的悲剧命运不能逆转,那么自己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来见证这一切吧。但是这个所谓的“小”人物,地位又不能小到小兵的地步,否则没有“上天星宿相应”,随随便便就成了江湖里的炮灰了,这金手指开的实在暴殄天物啊。那要不要地位崇高到把宋江架空,或者进入梁山核心领导层呢?这恐怕也不太现实,因为水浒那套逻辑我们很清楚,你的地位越核心,越和梁山没法撇开关系,你就越难在回归白道后从中抽身而去了。例子我就不多举了哈,那些大人物都是血淋淋的见证。


所以说,如果你想在梁山上开金手指的话,就要基本上做这样一个人物:你得生存能力强,有一定本事,但没有高强到哪里去。你不是杂兵,但是也能不牵涉进派系斗争的漩涡中心。当然了,光是这些特征的话,或许是不算难以达到,最后的一百零八将中,地煞星里这样的人很多。但是在保持低调的特点的时候,还能屡屡在特殊关头开挂,然后又回归低调的人呢?我只想到一个金手指持有者。


先来看看他的出场吧:


且說戴宗自離了梁山泊,取路望薊州來。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作起神行法來, 於路只吃些素茶素食。在路行了三日,來到沂水縣界,只聞人說道:「前日走了黑 旋風,傷了好多人,連累了都頭李雲不知去向,至今無獲處。」戴宗聽了冷笑。當 日正行之次,只見遠遠地轉過一個人來,手裏提著一根渾鐵筆管槍。那人看見戴宗 走得快,便立住了腳,叫一聲:「神行太保!」戴宗聽得,回過臉來,定睛看時, 見山坡下小徑邊,立著一個大漢,生得頭圓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細膀闊。 戴宗連忙回轉身來問道:「壯士素不曾拜識,如何呼喚賤名?」那漢慌忙答道:「足 下果是神行太保!」撇了槍,便拜倒在地。戴宗連忙扶住答禮,問道:「足下高姓 大名?」那漢道:「小弟姓楊,名林,祖貫彰德府人氏,多在綠林叢中安身,江湖 上都叫小弟做錦豹子楊林。數月之前,路上酒肆裏遇見公孫勝先生,同在店中吃酒 相會,備說梁山泊晁、宋二公招賢納士,如此義氣,寫下一封書,教小弟自來投大 寨入夥,只是不敢輕易擅進。公孫先生又說:『李家道口舊有朱貴開酒店在彼,招 引上山入夥的人。山寨中亦有一個招賢飛報頭領,喚做神行太保戴院長,日行八百 裏路。』今見兄長行步非常,因此喚一聲看,不想果是仁兄,正是天幸,無心得遇。」 戴宗道:「小可特為公孫勝先生回薊州去,杳無音信,今奉晁、宋二公將令,差遣 來薊州探聽消息,尋取公孫勝還寨,不期卻遇足下。」楊林道:「小弟雖是彰德府 人,這薊州管下地方州郡都走遍了。倘若不棄,就隨侍兄長同去走一遭。」戴宗道: 「若得足下作伴,實是萬幸。尋得公孫先生見了,一同回梁山泊去未遲。」

这是我们这位疑似穿越者,杨·自古枪兵幸运E定律破坏者·林在原著中的首次出场。这个出场看似挺平淡的,其实对前后情节有了解的读者,看到这段就会觉得此人绝对不简单。说起来梁山的人员组成,简单地拆开无非也就是朝廷与地方团练将领,江湖人士,以及他们的各种亲属好友。而水浒世界的设定是这样的,江湖上的好汉一般来说是要抱团的。从开头的少华山、桃花山、二龙山到情节中段的清风山、黄门山包括江州犯罪集团这一系列宋江发配路上的团团伙伙,一直到后面的芒砀山枯树山,江湖人士一般是成群结队出现的。可这个杨林不一样,他一出场就享受主角待遇——单人出场。要说这本来也不算独一无二,地煞星里也有一些零零星星的人物,算是梁山人物的好友牵引上山的,一般也将杨林划为此类。这是大概的说法,但是仔细看这段杨林出场的情节,就很有意思了。


要知道,对于其他这种人物,无论是张清推荐的皇甫端,还是张顺推荐的王定六,他们要不然是在江湖上共同有一段经历,要不然早就是好友。但杨林可不一样,他是直接得到了陌生梁山人物的引荐,这个人是谁呢?公孙胜!


这就绝不简单了。要知道,此时宋江刚刚上山带着一大批人马上山,而公孙胜刚好在这个时候下山,明眼人都能看出,除了孝敬母亲的说辞之外,这位七星聚义的元老超能力人士还有一层逍遥避祸的考虑。除非梁山遭遇生存危机,否则公孙胜的存在感是非常稀薄的。而此时,他竟然会推荐江湖的闲散人士入伙?杨林的自述是:“(公孙胜)備說梁山泊晁、宋二公招賢納士,如此義氣,寫下一封書”。不是口头说说梁山如何如何好,而是亲自写了书信,一向高冷的公孙胜竟然在这个场合里显得有点主动!而梁山这边接受公孙胜推荐的,则是神行太保戴宗。这应该是当时整个梁山最超然的两个人了,要按派系色彩来说,公孙胜是随晁盖劫生辰纲的元老,戴宗是宋江在江州的生死之交,可这两个人又都是身负梁山绝对不可或缺的绝技,同时有宗教色彩的超然角色。水浒里零散上山,不抱团的好汉虽然罕见,倒也不是没有。可作为来源不明的闲散人物,就能蒙这两座既地位崇高,又不卷入派系斗争,派系色彩还截然相反的人物联手推荐,这在水浒全书中,除了杨林,再无第二例。


一见戴宗,杨林就非常自信地自述说:“小弟雖是彰德府人,這薊州管下地方州郡都走遍了”,这绝不是吹牛。和邓飞等人的饮马川盗匪发生冲突时,邓飞一看到杨林就连忙喝止小兵,敬重地称对方为“杨林哥哥”,杨林在江湖上的人脉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这个戴宗带上山的小兄弟,宋江显然也有意笼络,在点将攻打祝家庄时,宋江亲自率领的九位头领中,杨林就赫然在列。不过杨林在祝家庄一役的开始阶段就孤身潜入祝家庄当细作,遭遇生擒,没有参加整个战斗过程。被擒时,“ 有人認得他從來是賊,叫做錦豹子楊林 ”,在山东地界也有人能认出,并且叫出诨名,杨林的江湖资历绝对不是自吹而已。


当细作时,杨林的表现耿直的可爱,钟离老人说他“ 這廝也好大膽,獨自一個來做細作, 打扮做個解魘法師,閃入村裏來。卻又不認這路,只揀大路走了,左來右去,只走 了死路,又不曉的白楊樹轉彎抹角的消息”。不过,幸运值S+的男人绝非浪得虚名,由于祝家庄无暇顾及与孙立的加入,杨林这一趟当俘虏基本就是带薪休假,皮肉之苦自然是没受,也免去了战场的劳累。本来祝家庄就是宋江立威的一战,如果能建立功勋,自然对梁山的地位大有好处,但如果本人并不想在地位上有所建树,只想做个冷眼旁观者的话,这样打酱油反而是个极好的安排。更何况,后来攻破祝家庄的关键在孙立的登州集团反水,而在其中,邹渊建议投奔梁山泊,给出的原因正是他的至交好友杨林正在山上做头领!靠着这些人脉,杨林算是躺着把功劳拿了。


不过,你要是以为杨林只是个江湖混子,只能走狗屎运,没法在战场上立功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他开的金手指显然不是那种全程打酱油的类型,而是在关键时刻还要刷一下存在感的。这就要说到祝家庄之后的高唐州之战。由于梁山方面缺少公孙胜的法术,高廉让梁山颇为头疼。在白天的交战中,宋江为首的梁山军队被打得极其凄惨:


宋江撇了劍,撥回馬先走,眾頭領簇捧著,盡都逃命,大小軍校,你我不能相顧,奪路而走。 高廉在後面把劍一揮,神兵在前,官軍在後,一齊掩殺將來。宋江人馬,大敗虧輸。 高廉趕殺二十余裏,鳴金收軍,城中去了。

要知道,宋江之前已经用了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中的法术,可还是对高廉无能为力。这仗失败后,他和吴用合计之下,决定把军队退到旧营寨中驻扎,主营里只留少数人马防止劫寨。留下来的头领是谁呢?杨林和白胜,以及三百士兵。


说实话,我要是杨林,我现在内心估计崩溃了……你们大头领怂,也不至于自己全部后退,让我们两个可有可无的炮灰充数吧……虽然我上次在祝家庄没上阵厮杀,也对派系撕逼没兴趣,也不至于这么玩我吧……白胜是不会打仗,连七星聚义都没资格进,还违背道义出卖兄弟的下流人物,何况他还自带【倒霉】属性,对面则是白天梁山大军都没搞定的高廉神兵。这明摆是要把我们当炮灰啊……金手指硬不硬,就在此一举了。


结果我们当然都知道了,杨林还真的carry了这些不利条件,不仅在夜间的作战中完好无损,甚至还反而射中高廉一箭。事后,杨林估计也是实在隐藏不住低调了,在宋江面前吹了一波:


楊林說:「高廉也自披發仗劍, 殺入寨中,身上中了我一弩箭,回城中去了。為是人少,不敢去追。」

估计此时宋江的内心OS是:“你这人真的有毒……”不过不管怎么说,当时宋江除了退避扎营,已经对高廉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办法。杨林的这一箭让高廉不得已退入高唐州城中养伤,停止了对梁山军的追击,也给请公孙胜回山制造了时间窗口,可以说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说是一人拯救梁山毫不为过。


此后,杨林的梁山岁月基本是安安心心地混着,超然于任何派系争斗。晁盖出征曾头市的时候,也点了他的将。在晁盖去世后,他被宋江任命为分管北地采买马匹的头领,不用上战场,乐得清闲。在童贯征讨梁山,梁山军大排九宫八卦阵的时候,他是杨志的副将。两人一个天暗星一个地暗星,都是隐藏在暗处的人物,运气却天差地别,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恶作剧。而三败高俅的时候,杨林又结结实实地露了一回脸,他只用了一刀,就抢走了对方大将的首级。


前船丘岳見陣勢大亂,急尋脫身之計,只見傍邊水手叢中,走出一個水軍來。丘岳不曾提防,被他趕上,只一刀,把丘岳砍下船去。那個便是梁山泊“錦豹子”楊林。

这个丘岳绝非酒囊饭袋,他是在高俅两次讨伐梁山失败后,和周昂一起增援他的大将。这时朝廷已经完全知道梁山的实力,派出的无疑也是精英中的精英,他的副手周昂和梁山第一高手卢俊义交锋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而他自己则是响当当的“ 八十萬禁軍都教頭 ”,手下不知道管着多少林冲王进。就是这样的大功劳,被杨林“只一刀”轻轻松松地拿了。在遭遇袭击的时候,丘岳甚至连提防的意识都没有,这对这样的高手来说是极其罕见的。上次还在和杨志站着九宫八卦一角的杨林是怎么摸到主船上,和官军水军混在一起的?只能用开挂来解释了。


梁山受招安后的战斗中,杨林依旧一路持续着他的easy模式,征辽时迷了路,反而误打误撞和本队会合,征方腊时,在攻打杭州的分兵中跟随李应等人从水路进发,避免了陆路的强攻。此外克敌斩将的记录,也不必一一交代了。还是来看一下他开的最后一个挂吧。


军队到达杭州时,杨林和其他五名头领感染瘟疫,被留在杭州照顾。宋江还特意另外留下两名头领,专门照看这六名病号。而宋江的本队这一去,则是直捣方腊的老巢,一路艰险减员,可想而知。杭州被留下的八个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到了最后,只有杨林和负责照看伤员的穆春前来向已经三不余一的本队报道。


……等等,杨林不是自己就是病号吗?为什么负责照看伤员的两名头领只回来了一名,他反而成了五个人中间唯一没病死的?可是情节还真就这么写的,负责照看病员的朱富被传染去世,杨林反而神奇地康复了。至于另外四名病员,无论是位居八骠的穆弘还是梁山元老朱贵,结局都是无一生还,全部病死。


要知道,在征方腊的减员狂潮中,你就是没灾没病的,凭空都能有什么天降灾祸让你死无全尸。丁得孙正常行军能被毒蛇咬死,之前花很多笔墨描写的人物几个字就领便当,而杨林竟然染了江南瘴气还能全身而退,活蹦乱跳,这是情节里绝对的独一份。


开了这最后一个也是最难的一个挂之后,杨林就从本传里光荣退场了。他和裴宣一起回到饮马川,受职求闲去了,立了几个不可代替的奇功,逃过几场大灾难,就像一场梦一样,梁山经历就这样从他的生活中经过。在《水浒后传》这样的续书里,他还会有很多光彩的情节。近年来,也有人注意到这个低调的地煞星难以置信的好运气,《绘卷水浒传》干脆直接把他当成叙述者,设定由他记录下梁山的历史,流传后世。


想一想,一切都结束之后,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杨林拿着他生锈的笔管枪,靠在饮马川上的大石头边睡觉,他会在梦里梦见怎样的场景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孙立,人称“病尉迟”,是.............
  • 回答
    《水浒传》里那些让人背后发凉的细节,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完的。咱们不聊那些广为人知的情节,就抠抠那些藏在文字缝隙里,细一琢磨就让人心底发毛的玩意儿。1. 鲁智深与金翠莲的“缘分”:一场悲剧的冷酷开端大家对鲁智深路见不平,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鲁智深和金翠莲母女的这次相遇,看似是侠.............
  • 回答
    《水浒传》中,“甚妙”的对话比比皆是,这正是其文学魅力所在。这些对话往往不仅仅是情节推进的工具,更是塑造人物性格、展现时代风貌、传递作者思想的载体。在我看来,那些巧妙运用俗语、比喻,充满智慧、幽默、或是深刻哲理的对话,堪称“甚妙”。以下我将选取几个我个人认为非常经典的对话场景,并尝试详细解读其“妙”.............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一部章回体小说,其中穿插了不少诗歌,这些诗歌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为人物形象增添了色彩,更烘托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心境。虽然《水浒传》的诗词整体上不如《三国演义》或《红楼梦》那样以文采著称,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颇具韵味、令人难忘的作品。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水浒传》中一些比较有韵味的诗.............
  • 回答
    《水浒传》这部章回体小说,读起来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但在这波澜壮阔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有趣的冷知识,细细品味,别有一番风味。下面就给你扒拉扒拉,看看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1. “梁山泊”其实是个有“生意”的地方很多人一提到梁山泊,脑海里就是一群绿林好汉聚义之地,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但从地理和历史的.............
  • 回答
    《水浒传》这部书,写尽了英雄们的豪情壮志,但也藏着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角落,那些细节如同浸泡在血泪里的枯骨,让人不忍细看,却又无法忘怀。要说可悲,那真是处处皆是,渗透在人物的命运、社会的残酷以及人性的挣扎之中。先说那最鲜明的“逼上梁山”吧。梁山好汉个个身怀绝技,本可以安分守己,凭本事吃饭,可偏偏被那个.............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鲜活的市井气息征服了无数读者。虽然它是一部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的英雄传奇,但其中也不乏令人捧腹大笑的搞笑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为紧张的叙事增添了轻松的笔触,也更立体地刻画了梁山好汉们真实而复杂的一面。以下是一些《水浒传》中最令.............
  • 回答
    《水浒传》里,梁山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技,有的是绿林好汉,有的是官场失意,有的是落草为寇。但要说“不能深交”,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有些人,你表面上看着他义气冲天,背后却未必是那么回事;有些人,虽然本事大,但脾气古怪,跟他们打交道,简直就是随时可能踩雷。我仔细想了想,有这么几位,要是搁在现实生活中,.............
  • 回答
    抛开作者“作者要他死”这个笼统的安排,我们仔细审视《水浒传》征方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宋江集团的“胜利”几乎是踩着无数兄弟的尸体堆积起来的,而这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军事上的失误,才导致了那般惨重的伤亡。这并非简单的“运气不好”或“作者的阴谋”,而是深层次的战略战术以及领导层问题所致。一、 .............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内容博大精深,很多情节和人物的描绘,在年少时读来可能只觉得热闹、悲壮,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成年后重读,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更深刻的社会现实、人性洞察和历史反思。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成年后才能看懂的《水浒传》的细节: 一、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少年时,我们容易.............
  • 回答
    《水浒传》这部巨著,读起来畅快淋漓,仿佛是天性使然,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大师级的“妙笔”,这些细节设计得极为精巧,非寻常读者能轻易捕捉,却又对人物刻画、情节推动乃至主题升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且来细细道来几处,希望能让你也体会到这份隐藏的趣味。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深层象征意义:.............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除了其宏大的故事格局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在于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生动传神的描写。这些描写就像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画卷,将梁山好汉们的豪情壮志、爱恨情仇,以及当时社会的百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说“好玩的描写”,那可太多了,我给你细细道来,保证.............
  • 回答
    《水浒传》是一部描绘绿林好汉群像的史诗,其中兄弟情义是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虽然梁山好汉众多,但真正能称得上“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并非易事。以下列举几对最能体现“真兄弟”感情的人物,并尽量详细阐述:1. 宋江与吴用:君臣相辅,情深意重 初识与信任: 宋江初遇吴用时,还只是一个仗义疏财的.............
  • 回答
    《水浒传》这部梁山好汉的史诗,除了刀光剑影、绿林好汉的豪情壮志,更是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不乏智慧超群者,也夹杂着不少蠢笨至极的莽夫。要在这群人中分辨出高下,还得细细品味。智慧过人,运筹帷幄之辈要说梁山上的智囊,那非吴用莫属。人称“赛诸葛”,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他的智谋体现在各个方面,每一次梁山.............
  • 回答
    关于《水浒传》,确实有不少被大众熟知的“梗”,比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等等。但如果深入挖掘,这部鸿篇巨制里隐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甚至颠覆我们惯常认知的东西。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不为人知的真相”。一、宋江并非真心招安,而是另有“生意经”。提起宋江,大家的第一印象往.............
  • 回答
    新版《水浒传》(2011版)在改编和拍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让观众感到哭笑不得的错误或槽点。这些错误有的源于对原著的改编,有的则是在细节处理上的疏漏,共同构成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比较突出、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哭笑不得”的错误:1. “神还原”的原著情节与现代元素的冲突.............
  • 回答
    水浒传这老故事,到了咱们这儿,那脑洞开得可真是层出不穷,比当初梁山泊的聚义厅还要热闹!要说脑洞大的,那可真不少,咱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1. “科幻穿越”系列:当好汉们遇上高科技这绝对是最常见的脑洞之一,但也有做得非常出彩的。 《新水浒传之黑科技称霸》 (这名字可能是我随便起的,但这种思路的作品挺.............
  • 回答
    说起《水浒传》的续书,那可真是一门学问,而且是门有些“热闹”的学问。毕竟,这套书名震四海,故事精彩,人物鲜活,自然有人手痒痒想接着往下编。我给您捋一捋,尽量说得细致些,也把那些“机器人味儿”给去了。首先,得明白一个概念: 咱们说的“续书”,不是说《水浒传》本身没写完,而是后来的作者,借着梁山好汉的故.............
  • 回答
    《水浒传》这书啊,读过了,再看些别的,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些会心一笑的时刻,觉得“嘿,这不就是梁山那帮人的做派嘛!” 有些梗,可以说是渗透进了咱们的文化肌理,只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出处在哪儿。1. “官逼民反”的逻辑闭环这个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具体怎么发生的,理解了《水浒传》才算真正明白。书里,.............
  • 回答
    《水浒传》这部巨著,读来酣畅淋漓,梁山好汉的恩怨情仇、江湖侠义,都写得极其精彩。但要说完全没点儿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一部创作于几百年前的文学作品,其中一些情节的设置,放到今天来看,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解释不通”,甚至觉得作者似乎也没完全想圆过来。咱们就来聊聊,原著里那些让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