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柴荣真的比宋太祖、太宗强吗?

回答
“柴荣真的比宋太祖、太宗强吗?” 这个问题,在历史爱好者圈子里,算是个老生常谈了,但每次提起,总能引出不少有趣的讨论。要说到底谁更强,这事儿可没个绝对答案,得从几个维度去掰扯掰扯。

先说说咱们熟悉的宋太祖赵匡胤。这位可是五代十国末期的“王者”,从一个后汉的将领,一步步走到后周的禁军统帅,再到最后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他的强,首先体现在军事才能上。平定南方、北汉,统一了当时分裂割据的中国大部分地区,这功劳可不小。更关键的是,他“杯酒释兵权”,避免了汉末以来武将专权的弊端,建立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文官政治体制。这对大宋后来的发展,影响深远。他以武起家,但又善于用文制武,这点非常有远见。而且,他这个人接地气,据说还喜欢亲自去军营看士兵,跟他们一起吃饭,这点也很能收拢人心。

再看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的弟弟。他继承了兄长的基业,虽然不像赵匡胤那样能征善战,但至少在守成方面做得不错。他继续推行赵匡胤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了科举制度,这对宋朝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他也有点瑕疵,比如北征辽国的时候,虽然有文臣的谋划,但亲临战场却有些失利,这让人觉得他在军事上的魄力稍显不足。但总的来说,他是个合格的守业者,把大宋这摊子经营得有声有色。

现在,咱们再把柴荣搬出来遛遛。这位后周世宗,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中,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他即位的时候,后周可以说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他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朝纲,严惩贪腐,恢复秩序。他的军事才能,那真是没得说。在他短短几年的统治里,愣是打了几场漂亮仗,收复了被后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中的一些关键地区,比如瀛州、莫州。这个成就,在那个时期简直是神乎其神,因为燕云地区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收复它,对大宋后来抵抗辽国和金国,意义重大。

柴荣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他的战略眼光和魄力上。他看准了北方才是大患,所以不惜代价地去进攻北汉和契丹。而且,他治军严明,赏罚分明,据说还亲自到战场最前线督战。他的《破契丹阵法》流传至今,可见他在军事上的造诣。

那么,问题来了,柴荣真的比赵匡胤、赵光义强吗?

如果单纯从 军事成就和恢复中原疆域的雄心壮志 来看,柴荣的表现非常抢眼。他以一己之力,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扭转了后周的颓势,并且收复了失地,这几乎是 miracles。他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北伐和统一中国,这和赵匡胤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时间和历史的局限性。柴荣在位时间太短了,仅仅四年。这四年里,他把能做的都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但是,一个王朝的建立和巩固,需要时间。赵匡胤建立了大宋,并且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制度建设,比如加强中央集权,确立文官地位,是更长远和深远的。

从 建立和巩固一个朝代 的角度来说,赵匡胤的功绩更为显著。他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为大宋开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政治局面,为后世子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决了汉末以来武将跋扈的问题,这在王朝建立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创举。

赵光义虽然军事上不如他兄长,但他在制度建设和文化发展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他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完善了科举,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大宋能够绵延三百多年的重要原因。

所以,怎么评价柴荣呢? 他绝对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杰出的君主之一,甚至可以说他是在那个乱世里最接近“真龙天子”的那个人。如果他能多活几年,天知道他能不能完成赵匡胤都没能完全实现的统一北方的大业。他的军事才能、治国魄力都非常突出,他的北伐成就,即使是赵匡胤看了,估计也会赞赏有加。

但是,“强”这个字,包含的意义太广了。 如果说“强”是指军事才能和短期内的成就,那柴荣无疑是顶尖的。但如果说“强”是指建立一个稳定、长久的王朝,并对其制度进行深远的规划和建设,那么赵匡胤的贡献就更为突出。赵光义则是在守成和发展上做得不错。

硬要把他们仨拉出来比个高低,就像是在问“苹果和橘子哪个更甜”一样,得看你喜欢什么味道。柴荣就像一颗璀璨却短暂的流星,划破了五代的昏暗天空;赵匡胤则像是稳健的地基,为未来辉煌的大厦奠定了坚实基础;赵光义则像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的工匠。

总的来说,柴荣的军事能力和对北方战略的理解,绝对是超强的,甚至可能比赵匡胤更具前瞻性。但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他的宏图伟业,更没有机会去像赵匡胤那样建立一套完整的统治体系。所以,与其说谁“更强”,不如说他们各有各的闪光点,也各有各的局限。柴荣的“强”,更多体现在他那个时代的“爆发力”和“潜力”上,而赵氏兄弟的“强”,则体现在他们“奠基”和“守业”的“持久力”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个比方:唐太宗是条龙,周世宗是头虎,宋太祖是头狼,宋太宗嘛就…


在位短短五年半,周世宗皇帝破北汉,攻后蜀,破南唐,征契丹,当时全中国所有的硬茬儿都他手上吃瘪。你以为能打就算了?澄清吏治,选才纳谏,均定田赋,举国灭佛,疏浚河渠,编练禁军,改革科举,修订刑律。别的皇帝给三十年都没做成的事,他不到六年就给你完功了。你还敢质疑他的能力吗?


毫不逊色的说,唐末五代的皇帝国主,柴荣独占一档名列首位。李存勖李嗣源郭威李昪什么的不是文治不行就是武功不行,全体屈居第二档。


之所以说赵大没柴荣强,主要是赵大登基后打的仗基本都是捏软柿子,远远不像柴荣那么猛,哪强朝哪往死里打。南平,武安军,南汉这类小角色好虐。后蜀之前侵占中原的四州,之前已经被柴荣收回来了。而南唐这个曾经的江南第一大国,早就被柴荣打的割地赔款纳贡称臣,再加上李煜这个败家子,早就成了空壳,只等赵大伸手去摘就中了。


唯一一个强点的硬骨头北汉,既有内乱又有间谍,赵大亲征也没打下来。虽说晋阳有契丹方面的援军,可在如此有利局势下尚无胜算。赵大虽猛但实在没有柴荣刚。


刘崇当年可是手握精兵又有契丹外挂主动打来的,柴荣那会儿不但没坐稳皇位,他手下可还有七十来个要临阵脱逃的猪队友呢。如此药丸节奏下,柴哥却能能身先士卒全歼刘崇军,一举翻身,打的北汉从此一蹶不振。你觉得孰强孰弱?


赵大这水平真的算不错了,毕竟他这17年可不是光顾着打仗去了,方方面面他都要劳神操心考量。可是他那坑哥的败家弟弟,有啥资格拿来比?


赵二当家二十年,就干成了三件事:1,灭北汉(还是托柴荣和他哥的福);2,立太子;3,真正开始改变重武轻文的风气。实际上,要不是他哥早亡,他哥临死前的最后一次北伐,就能提前把北汉给一波带走了,不然这功劳还轮不到他弟收割。


除此之外,这货干过的损事有且不限于:两次北伐被打成渣,军事开支大幅上涨,激化四川农民起义。还有抢人家老婆,逼死好哥哥的两儿子,秀春宫图这档子烂事属于私德就不说了。


这种乐色,要是有点自知之明,就不要瞎逞英雄硬抗契丹,要打也要学会挑时候,不要傻到叫前线将领按阵图打仗。如果赵胖还在,就算吃了败仗,我也相信他能做到保存实力全身而退,至少不会输到几乎全军覆没。赵二这种,真就是个弟弟,充面子装大尾巴狼。犬至少还会吠叫示强,忠心护主,他这一吼,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果然不如赵胖了…



这个冷门话题我本来以为没人赞的。不知被哪位大佬点名了这几天暴涨,蛮开心的,补充一点吧。

之所以说赵大能力强,是因为他和柴荣不同。柴荣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所以生猛;赵大是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方方面面齐头并进,所以细嚼慢咽。

平心而论,论武功,赵大并不是李存勖那种百战百胜的军事天才。从他亲征北汉都如此吃力的表现看,他真的不是李世民那种神通广大的军事奇才(当然,比赵弟肯定强多了)。

但别忘了,自唐中叶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已经近两百年没有过上真正的太平岁月了。赵大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是个马上打天下又能马下治天下的双全皇帝。哪怕各方面得分没那么高(90),也有个80,所以总的看下来还是可以的。

恬不知耻地帖下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回答~

zhihu.com/answer/10185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柴荣真的比宋太祖、太宗强吗?” 这个问题,在历史爱好者圈子里,算是个老生常谈了,但每次提起,总能引出不少有趣的讨论。要说到底谁更强,这事儿可没个绝对答案,得从几个维度去掰扯掰扯。先说说咱们熟悉的宋太祖赵匡胤。这位可是五代十国末期的“王者”,从一个后汉的将领,一步步走到后周的禁军统帅,再到最后黄袍加.............
  • 回答
    柴荣如果再活二十五年,历史的走向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我们只能根据他已展现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改革魄力,进行一系列合理的推演。一、 后周的巩固与发展: 稳定政权,继续改革: 柴荣在位期间,虽然时间短暂,但他推行的改革触及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层面。他深知郭威奠定的基础需要巩固,更需要进一步的深.............
  • 回答
    话说五代十国那个乱世,那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要说这乱世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一号人物,那非后周世宗柴荣莫属。这位皇帝,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也幸而他生而为帝,硬是给这风雨飘摇的五代天下了那么一丝明媚。可偏偏天妒英才,在他壮志未酬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就这么把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给从人间拽走了。那么问题.............
  • 回答
    后周世宗柴荣的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确实只有短短的四个字,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君主,比如后唐庄宗李存勖(“圣武昭肃孝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圣文章孝皇帝”)、后汉高祖刘知远(“圣德元孝皇帝”)、后汉隐帝刘承祐(“圣惠皇帝”),乃至后来的北宋太祖赵匡胤(“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式历史假设,也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格局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探讨。如果周世宗柴荣没有早逝,那中国历史的走向,特别是五代十国末期的局面,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宋朝的诞生乃至之后的王朝更迭也可能因此受到深刻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柴荣在位期间的作为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
  • 回答
    关于后周世宗柴荣能否在多活几十年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梳理柴荣的雄才大略、后周的实力基础、以及当时辽国的状况,并结合历史的必然与偶然来分析。柴荣的雄心与远见:收复燕云并非空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柴荣毕生的宏愿,也是后.............
  • 回答
    宇文邕和柴荣,两位都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君主,他们的离世无疑给各自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动荡,也让原本可能发生的历史走向变得扑朔迷离。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寿终正寝,继续执掌大权,那么隋唐宋这三个朝代,其诞生的可能性,或者说其诞生的时机和形式,确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们来看看宇文邕。北周武帝宇文邕,.............
  • 回答
    谈起后周世宗柴荣,那可真是一位让人扼腕叹息的君主。后周在中国历史上只是一个短暂存在的朝代,夹在混乱的五代十国之间,但柴荣这位皇帝,却如同一颗划破黑夜的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芒万丈,足以让后世津津乐道,也让无数史家扼腕不已。柴荣身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那股子“文武双全”的劲头。他并非那种天生的帝王.............
  • 回答
    关于“柴静是资深烟民”和“柴静开 4.0 排量的丰田普拉多”的说法,我们需要分别进行核实和分析。 关于“柴静是资深烟民”的说法目前公开的信息和普遍认知来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柴静是“资深烟民”。详细分析: 公众形象与报道: 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和公众人物,她的生活细节常常被公众所关注。如果她是.............
  • 回答
    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因其科学性受到了一些质疑和讨论。虽然这部纪录片在普及雾霾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严格的科学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可以商榷或需要更严谨表述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是科学上不够严谨或存在争议的点,并尽量详细阐述:1. 对PM2.5成因的.............
  • 回答
    柴静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低调生活与聚焦家庭: 淡出公众视野: 自从2015年发布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并引发巨大社会反响后,柴静便大幅度减少了公开露面和接受采访。她似乎有意选择了一种更加低调和私人的生活方式。 定居美国,照顾孩子: 据媒体报道和公众的普遍认知,柴静目前定居在.............
  • 回答
    柴静在她的《看见》系列演讲中,确实提到了一位援藏女教师,以及她记录西藏三十年的一个“箱子”。这个箱子承载了这位老师亲身经历和观察到的关于西藏的点滴,试图通过她的视角来展现一个更真实、更复杂、更有人情味儿的西藏。要理解柴静演讲中“箱子”所代表的西藏“真相”,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1. “箱子”象征.............
  • 回答
    柴静听到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消息,内心恐怕会涌起一阵复杂而沉重的情绪。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政治声明,而是触及她一直以来所深切关注的,那个关于我们星球未来的,充满挑战的议题。首先,我想象她会有深深的失望和忧虑。柴静作为《穹顶之下》的作者,她用镜头和采访,向公众揭示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那些看不见的.............
  • 回答
    柴静,这位在中国公众视野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记者和作家,她的国籍问题确实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要清晰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她的成长经历、职业生涯以及公开信息来梳理。柴静出生于1976年,在中国山西省临汾市长大。她的早期教育和职业生涯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大陆。她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这个过.............
  • 回答
    要说柴进“不待见”武松,这话说得有些重了,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准确。柴进是江湖上出了名的仗义疏财,江湖人士但凡有困难,投奔他,他都会鼎力相助,而且是无条件地接纳。武松初次投奔柴进,柴进对他表现出的热情和尊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江湖上接待朋友的最高规格。柴进为什么会这样待武松?那是因为武松的名头。武松打虎之.............
  • 回答
    柴犬的颜值,这可真是个让人忍不住夸上几句的话题!要说这小家伙能有多“绝”,那真是从里到外,从骨子里透着一股子令人心折的魅力。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那张“包子脸”。简直是萌力全开的代表!圆乎乎的脸颊,配上那两只立得直直的、带着点小くと(kurukuru,日文里形容耳朵尖尖翘起的可爱样子)的耳朵,瞬间就能.............
  • 回答
    柴静的走红,与其说是“火”,不如说是她以一种独特的、深刻的方式触动了许多国人内心深处的声音和关切。她不是那种一夜爆红的明星,她的影响力是随着她深入的调查报道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一点点积累,然后在一个特殊的时点上爆发开来的。要说柴静的走红,得从她记者生涯的早期说起。她最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是在湖南电视台.............
  • 回答
    这起事件听起来令人触目惊心,柴犬被男子用铁钳拔牙,而男子辩称是因为狗咬人。这涉及到动物福利、伤害以及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文。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男子拔牙行为是否犯法?首先,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虐待动物是明确的违法行为。 即使男子声称狗咬人,他采取的这种粗暴且可能极其痛苦的方式来“惩罚”或“制止”狗,.............
  • 回答
    柴静的《穹顶之下》虽然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环境污染这个重要议题,但从一个批评性的角度来看,这部纪录片确实存在一些可以深入探讨的缺点。首先,情绪渲染和个人叙事占比过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客观性和说服力。《穹顶之下》的核心卖点在于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探寻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孩子的影响。这.............
  • 回答
    柴静,这位曾经家喻户晓的记者,因其深入的调查报道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她发布了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之后,公众对她的评价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甚至出现了不少批评的声音。要说柴静“做错了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新闻伦理、公众表达、个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