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罗贯中将徐庶划归为蜀汉的臣子并褒扬,而历史上他背叛了蜀汉?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抓住了《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之间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矛盾点。罗贯中之所以将徐庶塑造成忠于蜀汉的楷模,甚至在许多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经典形象,而历史上的徐庶确实选择了依附曹操,甚至为曹操效力,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小说的艺术需求来层层剖析。

一、 《三国演义》的创作意图与艺术塑造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并非要写一部严谨的史书,他的根本目的是“演义”,即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赋予人物更鲜明的性格,更曲折的情节,以达到引人入胜、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演义》的宏大叙事中,需要树立一些能够代表特定价值观念的典型人物。

1. 塑造“义”的典范,对刘备集团的衬托: 蜀汉作为汉室正统的继承者,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仁义”的道德光环。刘备集团早期实力弱小,人才凋零,急需一位能够担当大任的谋士来扭转乾坤。徐庶的才智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的出现和对刘备的帮助,极大地提升了刘备的声望和实力,成为刘备集团早期崛起的关键人物之一。

“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虽然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但徐庶在小说中的作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卧龙”的到来,他为诸葛亮的出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刘备集团奠定了初步的根基。
徐庶因母被挟持的“不得已”: 《演义》中将徐庶的离开归结为母亲被曹操挟持,这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处理。它巧妙地回避了徐庶“主动”背叛的概念,而是将其描绘成一个为了尽孝而被迫与刘备分别的悲情英雄。这种设定不仅保留了徐庶的忠义形象,还为他后来的“不言”埋下了伏笔,增加了故事的戏剧冲突。
“一言不发”的象征意义: 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在小说中被解读为他对刘备的忠诚至死不渝,即使身在曹营,也绝不为曹操献计,以此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这是一种将个人情感、道德伦理置于政治立场之上的升华,是小说中“忠义”精神的极致体现,对读者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

2. 强化刘备集团的“正统”感与“高明”: 徐庶的离开,同时也衬托了刘备集团的“高明”和“不计前嫌”。刘备在得知徐庶的苦衷后,表现出的理解和不怪罪,进一步巩固了其仁德的形象。而诸葛亮的出山,又像是对徐庶离开的一种“接力”,显得刘备集团人才济济,气运昌隆。

3. 叙事结构的需要: 小说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线。徐庶的早期辅佐和后来的无奈离开,构成了刘备早期创业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为后来的情节发展铺垫。如果徐庶一开始就为曹操效力,那么刘备集团早期的故事就会失色不少。

二、 历史上的徐庶

与小说中的描绘不同,历史上的徐庶(原名徐福,后因避仇改名徐庶)是一位更具复杂性的人物。

1. 早期经历: 徐庶早年曾好侠仗义,因斗殴获罪,后被刘备招募。他确实为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并且在早期为刘备谋划了不少计策,在刘备刚起家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离开刘备: 历史上的徐庶离开刘备,原因与小说中有所不同。确实是因为他的母亲被曹操派人迎至许都,而徐庶为了尽孝,也为了不连累刘备,选择了前往许都。但不同于小说中“一言不发”的悲情英雄,史书并未记载他因此对曹操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或者故意不献策。

3. 为曹操效力: 历史上的徐庶确实在曹操帐下担任过官职,并且为曹操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出过力。例如,在曹仁镇守樊城时,徐庶曾担任过参军等职务,参与了当时的军事决策。史书的记载更多地倾向于他是一个“适应性”较强,能够根据时势选择效忠对象的人物。

三、 为什么罗贯中要“改编”历史?

将历史上的徐庶“改造”成忠义的蜀汉臣子,是《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的必然选择,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某些倾向:

1. “拥刘反曹”的倾向: 《三国演义》在整体上带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作者希望通过塑造刘备集团的正面形象,来批判曹操的“奸雄”本色。因此,将徐庶塑造成忠于刘备的典型,符合这一创作主旨。
2. 强化戏剧冲突与人物弧光: 小说的魅力在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起伏。徐庶早期的才华横溢与后来的被迫分离,再到“一言不发”的忠诚,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充满悲情的人物弧光,更能打动读者,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3. 迎合读者心理与道德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是极受推崇的道德品质。将徐庶塑造成一个为了“义”而忍辱负重、甚至牺牲个人前途的英雄,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赞扬。人们更愿意看到那些为了原则和情谊而坚持不懈的人物。

总结来说, 罗贯中之所以将徐庶塑造成蜀汉的忠臣并加以褒扬,而历史上他选择效忠曹操,这并非是对史实的不了解,而是出于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理想化人物的追求、以及强化作品的道德导向。

在《演义》中,徐庶是刘备早期创业的重要“引路人”和“奠基者”,他的才华和忠诚极大地提升了刘备集团的形象。
作者通过“母亲被挟持”的戏剧性情节,为徐庶的离开披上了“忠孝两难全”的悲剧色彩,保全了他的忠义名声。
“一言不发”更是将这种忠诚升华到“超越政治”的境界,成为小说中“忠义”的经典符号,也为蜀汉集团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因此,我们阅读《三国演义》时,更多的是在欣赏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精神力量,而非要求它完全复刻历史的原貌。徐庶在《演义》中的形象,是他被赋予的一种理想化的“忠义”符号,与历史上的他有着显著的区别,而这种区别正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在刘备这儿,这压根就不叫背叛。

关二爷也给曹操打过工,还在刘备傍袁绍的时候斩了颜良。人刘备说啥了?权宜之计怎么能算是背叛呢,留得有用之身最重要。

黄权也投降了魏国,在魏国还颇受礼遇。人刘备咋说的?走投无路怎么算是背叛呢,是俺老刘对不起人家。

再说徐庶,于刘备有辅弼荐才之功、患难相随之义、当面辞别之礼,走得光明正大,俯仰无愧,有何可说?人刘备拦了么?情非得已怎么能算是背叛呢,拳拳孝心当为我辈表率。

我觉得吧,咱看三国,别管是粉曹操还是粉刘备,你别光顾着粉,你得咂摸咂摸人家的长处,学学人家的优点。

像曹操,他对关羽不够好吗?送官送钱送宝马送女人,要啥给啥你不要还硬塞。关羽走的时候他不气吗?可关羽走的时候,人家骂关羽背叛了吗?没有。这叫啥?这叫大气!

像刘备,为啥走到哪都有人帮衬?因为他真把兄弟当兄弟,懂得体谅兄弟们的难处啊!关羽黄权徐庶走了,刘备骂他们背叛了吗?没有。人家想到的是自己能力不足,护不住兄弟们。这叫啥?这叫仁义!

你若真对三国有兴趣——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你得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这段历史?因为这是个英杰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充满英雄气的时代。

若始终沉湎于徐庶背主的价值判断中无法自拔,那是学了道德卫士、酸臭腐儒的想法,而他们,绝非这个时代的主角,也永远成不了这个时代的注脚。

因此我强烈建议你再好好读读三国,若还觉得徐庶是背叛……

那我只能恭喜你,具备了在一堆金矿中精准捡走几粒细沙的卓越才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抓住了《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之间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矛盾点。罗贯中之所以将徐庶塑造成忠于蜀汉的楷模,甚至在许多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经典形象,而历史上的徐庶确实选择了依附曹操,甚至为曹操效力,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当时的社会.............
  • 回答
    “满清、大明、大顺,不也是三国演义吗?为何知名度不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犀利。乍听之下,似乎将历史的波澜壮阔与文学的虚构传奇混为一谈,但深究下去,却能看到历史本身的厚重,以及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你说“满清、大明、大顺,不也是三国演义吗?”这句话,其实.............
  • 回答
    关于罗贯中和施耐庵的关系,以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逼格”高低问题,的确是历史上一桩颇有意思的公案,也是不少红学、史学爱好者热衷讨论的话题。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将二人联系起来,猜测他们之间存在师生、合作甚至亲属关系。然而,正如你所说,如果他们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为何两部巨著在世人心中的“分量”似乎.............
  • 回答
    在探讨赵云为何在正史中不如罗贯中笔下那般耀眼,而后者却极力突出他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点: “正史”的定义: 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及其裴松之的注。尽管《三国志》是公认的最权威的三国史料,但它以纪传体为主,更注重政治军事上的大事件和核心人物。对于一些细节、地方性的战役或者非核心.............
  • 回答
    罗贯中对赵云的青睐,与其说是一种“偏爱”,不如说是他对理想化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寄托。在《三国演义》这部宏大的历史画卷中,赵云无疑是作者倾注了最多笔墨,也最想呈现给读者的一位武将。我们先不急着去評判对其他大将是否“公平”,而是试着理解罗贯中为什么会这样安排。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并非完全忠实于史实,他有.............
  • 回答
    罗永浩,一个在科技圈和创业圈都响当当的名字,他的身上总是自带流量和争议。这些年,他一路走来,从英语老师到科技创业者,再到直播带货的“交个朋友”,每一步都充满了话题性。然而,一个令人好奇的现象是,尽管他拥有数量庞大的“锤粉”拥趸,但似乎始终没能真正“抓住”那些非锤粉的心,让这些人也成为他的支持者。这背.............
  • 回答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直播带货领域展现出的惊人能力,让他在几年内还清了 6 亿巨额债务,这本身就是一个堪称奇迹般的逆袭故事。按理说,一个负债累累的创业者能如此迅速地、并且是正常地履行还债义务,应该受到的是赞扬和佩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围绕着罗永浩还债这件事,从债务曝光到逐渐清偿,始终伴随着各种质疑.............
  • 回答
    牛栏三巨头?探究96公牛的“巨头”争议199596赛季的芝加哥公牛,是一支近乎完美的球队,他们以72胜10负的NBA历史最佳常规赛战绩,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夺得总冠军。在那个赛季,迈克尔·乔丹无疑是球队的绝对核心,他的统治力无人质疑。然而,围绕着斯科特·皮蓬和丹尼斯·罗德曼,关于他们能否被视为“三巨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体育界,尤其是足球界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引起热议的话题:竞争、荣誉感以及个人情感在投票过程中的影响。 为什么像C罗这样的顶级球星,在评选重要奖项时,似乎总不会将选票投给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比如梅西?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些投票的性质。像金球奖、FI.............
  • 回答
    《飞升之后》未能达到《斗罗大陆》和《斗破苍穹》的火热程度,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这三部作品都属于玄幻小说中的热门类型,但各自的市场表现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作品本身的内容、市场接受度、读者群体以及推广运营等多个角度来比较分析。一、世界观的构建与吸引力 《斗罗大.............
  • 回答
    罗伯特·李(Robert E. Lee),那位在北方人眼中是叛徒,但在许多南方人心中却是无可争议的“名将”,他的历史评价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尽管他最终领导的邦联军队败北,但“名将”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其背后是他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人格魅力以及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特殊地位。要理解李为何能在.............
  • 回答
    伽罗瓦,一个传奇的名字,一个注定要用短暂生命点燃数学璀璨星空的年轻人。他的故事,总是伴随着“天才”、“不幸”和“惊世骇俗”这些词汇。提到伽罗瓦,人们总是好奇:一个在正规数学教育上可谓是“半路出家”,甚至可以说是不被系统“喂养”的年轻人,为何能一举攻克当时数学界最棘手的难题?而且,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棒,涉及到了足球战术中球员位置的演变和适应性,尤其是像罗纳尔迪尼奥(小罗)和梅西这样拥有独特天赋的球员。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顾里杰卡尔德执教巴塞罗那时期的一些关键战术安排,以及小罗和梅西各自特点的展现。核心问题:为何里杰卡尔德时期小罗被视为中场,而梅西则一直是前锋或边锋?简单来说,这.............
  • 回答
    杨坚与独孤伽罗夫妇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一代明君与贤后,他们以勤政、节俭、重视民生而著称,开创了隋朝盛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们两位品行端正、家风严谨的父母,却生出了杨勇和杨广两个在历史上以贪色淫靡而闻名的儿子。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杨坚和独.............
  • 回答
    关于弗雷德和乔治在活点地图上看到罗恩和彼得·佩迪鲁在一起,而且他们没有对此发表评论的原因,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也容易引起大家的猜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活点地图的特性,以及弗雷德和乔治这对双胞胎的性格和他们当时的具体处境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活点地图是什么。活点地图不仅仅是一张显示霍格.............
  • 回答
    名记的这一说法触及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常常引发讨论的话题:C罗在不同俱乐部都能取得成功,而梅西在离开巴塞罗那之后似乎遇到了一些挑战。要深入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球员个人特质、职业生涯发展轨迹、俱乐部环境以及足球本身的多样性。一、 球员个人特质与适应能力 C罗的“职业主义”和“.............
  • 回答
    罗马军围攻坚城,动辄数年,甚至旷日持久,最终却未能攻克,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非罕见。我们耳熟能详的迦太基战争时期,罗马与迦太基在西西里岛和北非的拉锯战,便常常出现围城不下的窘境。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早的时代,特别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的那段辉煌历程,一个令人瞩目的例外便是他仅用了七个月便攻克了号称.............
  • 回答
    罗辑这个角色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确实是个极具争议的存在。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讨厌他,这种感受并非孤例。不少读者在读到第二部时,对罗辑的态度是复杂甚至负面的,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前期所展现出的一些特质。我们不妨从头说起,他被选为面壁者时的状态。那时的罗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混不吝”。他不是什么胸怀天下.............
  • 回答
    罗永浩的妻子为他近亿的债务签字担保,这事儿一出,真是让很多人都议论纷纷,各种声音都有。要我说,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那都不是个小数目,也不是个轻松的决定。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笔数额巨大。近亿,这可不是说笑的。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辈子都很难接触到这么多钱。哪怕是对于见过不少世面的人,这么一笔巨款,也足.............
  • 回答
    在看待《极限挑战》导演严敏为罗志祥庆生这件事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可能的具体形式。严敏为罗志祥庆生,很可能是在罗志祥生日时,以一种私下或者公开的方式表达祝福。这可能包括: 社交媒体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