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法驾驶者日常在城市、郊区和高速的几乎所有驾驶场景来说,对于动力和传动系统,高转速下的极限功率,意义无限接近于零。大扭矩拐点出现的快慢,以及高扭矩平台对应的转速区间宽度,才是更有意义的指标。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动车对内燃机车构成了直白的天然优势:踩下去,就几乎是全扭矩。
电车相对高性能内燃机车的局限是:1,续航和充电便利度;2,激烈驾驶状态下的持续时间;3,很多人就是喜欢内燃机的声音和变速箱的顿挫;4,汽车的动力系统,仅是“汽车”这个事物的性能属性之一,太多电车品牌,悬挂操控等等,还有待打磨。
四缸2.0榨出上千马力?
首先,参考第一自然段,这对于日常合法驾驶者来说,在有意义的指标上,没有更拉胯就不错了。有兴趣可以参考全球几个知名的改装厂出的发动机曲线 — 压榨之后,几乎都会对应着扭矩拐点出现的延迟。举个或许会得罪不少人的例子:日常城市驾驶,A系AMG,还不如大众福特本田一堆平民版2.0T呢。在压榨“小”排量引擎上,取舍得更为恰到好处的,灯厂的2.5T还不错。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2.0T榨出上千马力,并不是什么黑科技;2.0T给你官宣200-300马力,还能提供随便你怎么开的N年保修保换,那才是黑科技。以及,你要是能把2.0T榨出上千马力,还拍胸脯给保修保换,那行,那你是大爷~
发动机研发最初的基础工作一定是燃烧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分析,特别是现在排放法规和油耗限值要求都很严格,燃烧模型的分析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不太可能每个车型、每个发动机都做一次,所以肯定是做一次这个工作然后把成果运用到很多发动机上。
燃烧模型的分析基本上就定死了单缸排量,所以现在的汽车厂推出的发动机基本上一家企业同一代次的发动机单缸排量都差别不大。当然单缸排量本身就有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单缸排量太小(0.33L以下)燃烧室的面积比太大热效率会很低,单缸排量太大火焰传播路径长容易产生震爆(0.8L以上)。
单缸排量和燃烧模型确定了以后气缸单次做功的最大值就可以确定了,然后在确定一下转速就可以得到一个单缸功率,一般受限于活塞和曲轴的材质和运动件的加工零度,发动机的转速普遍不会超过8000转,超过这个转速就会要求更轻量化的活塞和加工零度更高的运动件,这个增加的成本是非常多的。所以单缸功率一定选用几缸就没什么可研究的了,按照总设计师对动力的需求给匹配就好了。比如某个公司研究出了一个0.5L单缸功率是40kw,他们想开发一台跑车,动力系统的要求是至少320kw,那当然这个跑车只能用8缸的发动机了。
你说的那种单缸180kw以上的发动机普适性是很差的,首先能做到这样毫无疑问都是加增压值和拉高转速得到的,加增压值增加单次做功量、加转速增加单位时间做功次数。增压值太高很多这种发动机甚至都不能烧普通的汽油(为了追求性能可能都会用E85的乙醇汽油什么的),转速太高机械磨损很大,会严重影响寿命,而且要保证如此之高的加工零度一般的工厂是不可能的,很多零件可能都是靠人工或者实验室设备才能加工,这样的发动机显然是不太可能量产(小批量也不可能)。耗费如此之多的人力财力开发出来的东西出了能用在极少数的跑车上根本无法用到其他车型上,根本无法收回成本的。所以现在主流的跑车依然是用6缸8缸甚至12缸的居多,少数几个采用4缸或者很小排量的无一例外都是他们的赛车技术下放,这笔开发的钱反正已经是掏了,给跑车装上只是废物利用。
你努力刷题也能上一本,那学霸随便考600分的意义是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