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上帝提供了足够的物资,那么为什么还是会导致金融危机?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人类社会运作的许多复杂层面,即便是“上帝”提供了看似“足够”的物质资源,金融危机依然可能发生。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得抛开过于宗教化的理解,而将“上帝”视为一个象征,代表着自然界慷慨赐予我们的物质基础,例如土地、矿产、水、阳光、劳动力等等,这些构成了我们经济活动的源泉。

那么,为什么拥有这些“上帝”提供的丰富资源,我们还会陷入金融危机呢?原因并不在于物资本身的匮乏,而在于我们如何组织、分配、使用和评价这些资源的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人类行为和系统性缺陷。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详细阐述:

1. 分配不均与贫富差距:

“足够”的定义模糊性: 即便自然界提供了海量的物资,但“足够”是指每个人都能过上舒适的生活,还是仅仅够维持基本的生存?我们通常谈论的“够”,往往是基于某种平均或理想化的设想。
权力与资源的集中: 现实中,资源并非平均分配。拥有社会权力、资本和技术优势的个体或群体,往往能够更有效地攫取和控制自然资源。这种集中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需求与购买力的错配: 即使有足够的物质,但如果大部分人都缺乏购买力,那么这些物资就无法被有效地消费和流通,反而可能因为囤积或无人问津而造成“过剩”的假象。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购买力下降,即便是丰富的物资也无法转化为真正的财富。

2. 信用、债务与金融杠杆:

金融体系的运作逻辑: 金融体系的核心并非直接的物质交换,而是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通过信用和债务来放大购买力、促进投资和流通。
过度扩张的信用: 当经济繁荣时,银行和金融机构会倾向于发放更多的贷款,鼓励消费和投资。这种信用的扩张,很多时候是基于对未来“足够”的物质产出和收益的乐观预期。
债务泡沫的形成: 如果过度扩张的信用未能转化为可持续的生产力增长,或者投资项目本身就存在泡沫(例如房地产泡沫),那么积累的债务就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市场信心动摇,债务链条就会断裂,引发危机。
杠杆的放大效应: 金融杠杆意味着用借来的钱进行投资。这在市场上涨时可以放大收益,但在市场下跌时,同样会放大损失,导致资产迅速缩水,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3. 投机、贪婪与非理性繁荣:

人类的心理因素: 金融市场并非完全理性的真空,人类的贪婪、恐惧、盲从等心理也会极大地影响其走向。
投机行为的驱动: 当市场出现上涨趋势时,很多人会加入投机大军,希望快速获利。这种行为可能脱离了对真实价值的判断,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
“金钱追逐金钱”: 金融危机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生产资料,而是因为金融资本本身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倾向。金融衍生品、高频交易等活动,虽然能够提高市场效率,但也可能放大风险,甚至成为脱离实体经济的“纸面财富”。
过度自信与规避风险的失败: 在经济繁荣期,人们容易产生过度自信,低估潜在风险。监管机构和参与者可能未能及时识别和应对系统性风险,导致问题不断累积。

4. 制度与监管的失灵:

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金融危机往往也暴露了现有金融规则、法律和监管体系的不足。例如,缺乏对某些金融创新产品的有效监管,或者监管存在漏洞。
信息不对称: 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些人可能掌握更多内幕信息,或者对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而普通投资者可能被蒙蔽。
道德风险: 当金融机构知道自己“大而不倒”,或者存在政府救助的预期时,它们可能更倾向于冒险,因为失败的代价会由更广泛的社会来承担。

5. 市场信息的扭曲与错误定价:

价格信号的失真: 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严重扭曲。例如,在泡沫时期,资产价格被推得过高,反映的不是真实的价值,而是投机情绪。
预期管理与羊群效应: 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会相互影响,形成羊群效应。当大多数人认为某项资产会涨时,即使它没有内在价值,价格也会被推高。当这种预期逆转时,就会引发恐慌性抛售。

简单来说,即便“上帝”提供了丰富的物质,金融危机就像是我们在管理这些物质和财富分配过程中,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

我们设计并依赖金融工具来加速物质的流通和价值的增长,但这些工具本身就带有杠杆和不确定性。
我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我们对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决定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我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如贪婪和恐慌,会放大市场波动。
我们建立的规则和制度,能否有效地约束这些行为,并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关键所在。

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上帝的供给不足,而在于人类社会在组织、管理和分配这些供给时所产生的内在矛盾和缺陷,这些缺陷在金融领域被放大,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这就像一个拥有丰饶土地的农民,如果他的耕作方式粗糙,灌溉系统失灵,种子质量不好,或者因为争夺土地而产生冲突,即使土地肥沃,也可能颗粒无收,甚至陷入贫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数人被剥削到了生理极限,能不发生经济危机么?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历史上的过渡徭役劳民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是一回事。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绝对不是什么生产过剩,因此认为市场的经济危机是所谓供给与需求的人是有神经病。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平均利润率下降导致,同时伴随着资本不断扩张的信用,使得金融链环极易断裂。

资本或者说市场的唯一目的是利润,而不是所谓的狗屁不通的需求。因为低于一般性的利润率,资本就得缩水或者破产。如30年前几十万元在一个大城市都可以成为中等以上的雇主,而现在在大城市还不够买几平米的房子,在资本金钱游戏中必须快速的积累金钱,否则就会失去相应的社会地位。这样资本之间存在着以平均利润率为重心的运动,低于平均利润率的金钱积累速度资本家就会失去地位而出局。
  由于资本之间存在着追求更高利润率的积累式竞争,如房价的利润率太高,其它行业的资本就会通积累式竞争对抗,如直接涨价对抗,当不能直接涨价对抗时,资本就会压缩产能,开除一部分的工人,出售利润率较低的一部分资产,同时拥入或者够买利润率较高行业的资产,这样低利润率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上升,高利润率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下降,同时一个行业只有利润率和对工人工作时间不等交换的剥削率被调整为不低于一般水平时产能才会恢复和扩张。


同样通缩也是如此,只不过通缩时存在大量的失业率,资本可以看得见的形式压低工人相应工作时间下的工资,或者相应的工资干更长的工作时间。



并且当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时,成本标准就不是技术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上的要素消耗,而是人与人权力关系上的交换比例。比如工人累死累活消耗多少劳动要素,与资本成本标准完全无关,花多少钱用多少钱代有的交换比例,才是资本主义的实际成本,如该死的企业为提高利润率而采用的减员增效,多不是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最大化生产、使用的物质生产效率,而是提高剥削效率,即让余下的工人,相应的工资干更长的工作时间,或者相应的工作时间给更低的工资,即加重对工人工作时间的不等交换比例,让工人更长的工作时间不属于自身,不为自身服务。因而企业造就了阶级都争,真正的企业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同时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会来越来越高,每个环节的资本都要利润,并且不能低于平均利润率的金钱积累速度。正如医院要利润,生产药品的厂商要利润,生产药品机器、原料的资本还是要利润,出售专利、出租厂房的资本,每个环节都要利润,这样分利润的资本量越来越多,利润率自然下降,资本主义的各成生产成本、福利成本也越来越高,可很多人已被剥削到了生理极限。当资本不能维持一定利润率的商品价格,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如当很多人还不起学贷、房贷、医贷不就出现了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么?

  因此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多数人被剥削到了生理极限,他们要嘛不能承受高强度的不等交换比例的剥削而失业,要嘛成为兼职几分工作的债务奴、时间奴。

  只有两种情况能缓解危机,1、外吞噬更多相应素质的劳动力(市场)才能稀失释剥削,使危机过去。2、经济危机、战争等使大量资本破产,社会关系重组,那么资本的利润率自然恢复,资本主义自然重新迎来黄金期,典型的就是一战二战,及二战后的恢复。

  而美国自二战后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顶尖,其强悍无比军事力量、政治影响力,使得资本可以操控他国大量资本破产,以使美国资本有扩张利润的空间,以此能缓解危机。
  美国科学技术利用,也是建立在这种霸权确定的政治规则之上的,某个核心环节哪个国家的技术超过美国,就会因为没有相关的配套生产,而使技术变得无用,这正是这种国际政治序秩确定的。
  在这里技术对于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整体,不会带来整体的利润增加或者减少,它与总量利润、总量价值是无关的。但其推广确涉及内部的利润分额争夺。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历史上奴隶制、封建制、中央集权制造成的经济危机本质是一回事。正如中国古代过度的徭役,多数人也会遇到生理极限,统治者极度的劳民而造成经济危机,使大量人口死亡或生产破坏,同样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实质上也是劳民

古代中国人就发明了一个词“劳民伤财”,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中国人聪明的人很多,而现代中国人很多确很愚蠢,这是与强大的媒体洗脑机器分不开的,至少古代可没有这么强大的洗脑机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