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友对「北京夫妻超生6人」的反对鄙夷讽刺的评论?

回答
北京一对夫妻超生6个孩子的事情,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对这件事的评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都是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我尽量详细地讲讲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反对、鄙夷甚至讽刺的声音,以及这些情绪背后可能藏着些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事件触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底线和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1. 计划生育政策的遗留影响与“违规成本”的认知:

虽然现在“三孩政策”已经实施,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或者受到过它的影响。对于超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违反规定”、“不守规矩”。即便政策变了,这种“违规”的认知还在。特别是对于那些当年因为超生而付出过代价(比如罚款、影响工作晋升)的人来说,看到别人如此“肆无忌惮”地生了6个,自然会觉得不公平,甚至是一种挑衅。

“当年我为了一个孩子小心翼翼,不敢再要,现在他们倒好,直接生了6个,这是把规矩当儿戏吗?” 这种心理是很常见的。大家觉得这是一种对过去付出和牺牲的漠视。

2. 社会资源的分配与“道德负担”的转移:

6个孩子,意味着巨大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医疗成本。在当下这个社会,养育一个孩子已经让很多家庭感到压力山大。那么,这6个孩子,无论是从家庭经济能力,还是从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供给来说,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人们的反对,很大程度上是对“公平分配”的担忧。他们会想:“这6个孩子以后教育、医疗,甚至未来的就业,会不会挤占别人的资源?” 尤其是在北京这样教育资源本就紧张的城市,这种担忧会更加强烈。“他们生了这么多,是不是把养育的责任都推给了社会?” 这种“道德负担转移”的指责,其实也是一种对资源稀缺的焦虑。

3. 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压力的冲突:

一方面,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家族传承的观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育儿压力也是空前巨大的。这两者一结合,就可能出现一些我们现在看到的奇怪现象。

网友的评论中,很多人会从经济、精力、时间等现实角度去分析,觉得生6个孩子是“不负责任”、“不切实际”。他们会讽刺说:“这父母是真能生啊,但养得起吗?” “是把孩子当数字了还是当宠物了?” 这种讽刺背后,其实是对人性在巨大压力下的“理性”的一种审视。

还有一种声音,可能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虽然不直接说,但言下之意是怀疑这6个孩子能否得到足够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

4. “炫耀式”或“挑战式”行为的解读:

虽然当事夫妻的真实动机我们不得而知,但很多人在网上看到这件事,会倾向于将其解读为一种“炫耀”或者“挑战”的行为。例如,“这是不是想证明自己牛呢?” “这是不是在反抗社会的某些束缚?” 这种解读,往往会加剧大家的负面情绪,因为这很容易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中心”或“哗众取宠”。

“生了6个还敢大张旗鼓地说出来,这不是找骂吗?” 这种想法也确实存在。尤其是在网络匿名环境下,人们更容易释放内心的不爽和不满。

5. 讽刺和鄙夷的心理机制:

优越感和道德制高点: 当看到一些他们认为“不合理”、“不正常”的行为时,一些人会不自觉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通过鄙夷和讽刺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我比他们聪明,我比他们负责。”
情绪宣泄: 生活中的压力、不满,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发泄口。对超生家庭的负面评论,可能是一种将生活中的不如意转移到他人身上的方式。
模仿和群体效应: 网络评论很容易形成群体效应,一个人说“不行”,很多人会跟着说“不行”,甚至说得更极端。鄙夷和讽刺的声音多了,就更容易吸引更多相似的声音加入。
对“不确定性”的排斥: 生6个孩子,对于很多遵循“少生优生”或“只生一个好”观念的人来说,是一种打破既定秩序的“不确定性”,因此会产生抵触情绪。

举例说明网友的评论可能是什么样的:

直接质疑经济能力: “6个?北京一套房首付都不够吧?他们家是有矿吗?还是打算让他们早点出去打工?”
讽刺其“不负责任”: “这是在生产零件呢?还是把孩子当成小金库?真可怜了这6个孩子,生在一个连自己都顾不上的家庭。”
与“计划生育”的经历对比: “我当年为了躲避计生干部,连夜搬家,现在倒好,直接生了6个,国家政策是给人看的吗?”
上升到道德层面: “这种人就是自私,只想满足自己,完全不考虑对社会和孩子的影响。”
夸张的讽刺: “哇,这是要组建一支足球队吗?还是打算开个幼儿园?我酸了,羡慕这种‘放飞自我’的精神。”
对“超生”行为的“新定义”: “他们这不是超生,这是‘生育竞赛’!谁家孩子多谁牛逼!”

总而言之,网友对“北京夫妻超生6人”的反对、鄙夷和讽刺,是多种复杂情绪和观念交织的产物。它既包含了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对资源公平分配的担忧,也可能夹杂着个体生活压力下的焦虑、对他人行为的不理解,以及网络群体效应下的情绪宣泄。这些评论,虽然尖锐甚至不留情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于生育行为、家庭责任和社会资源分配的普遍关注和一些隐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说计划生育政策好不好的问题。我只想说一下两种父母的心思。

我想大部分父母心里都在想着:在有能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才准备好要孩子,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力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有个美好的童年和未来。哪怕自己做得不是特别好,至少也是在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然而现实中还是有少数这样的父母:不管以后孩子会有多苦,只要自己多生点,以后只要有一个有出息了我老了就有指望了,然后敞开肚子生。生完之后根本没有能力给子女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并且给子女们灌输观念,当哥哥姐姐天生的就要牺牲自己照顾弟弟妹妹,长大了还要孝敬我们。

我们来看看媒体报道的这家人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如果只生1-2个孩子,这家人的生活不至于这么悲惨,但多生一个就多祸害一个孩子。

女儿满月之时,开心的张伯增邀来亲朋,摆席庆祝,但种地为生的张伯增也始终认为,家里孩子要多一些,这样热闹。此外家里必须要有男孩,能下地干活。

即使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也很少开荤。按父亲的预算,全家每日基本消费不能超过10元。肉不是想吃就能吃到,也不是节假日就可改善伙食,而是粮食什么时候卖出去了,父亲高兴,母亲才能买点肉回来。屋内只新买了电视和沙发,卧室用了省钱的水泥地板,客厅照明全靠一盏手掌大小的白炽灯。

作为长女,张松涛是家里唯一出生就有户口的孩子。她心里仍保持对爱情的幻想,但对婚姻不信任。“结了婚,我们家这么多孩子,对方可以理解支持吗?”她每月三千出头的工资是家里种地外的唯一收入。每月工资一到,张松涛会先拿出两千元给父母,其余的钱会给弟弟妹妹买些衣服。为了省钱,张松涛一顿饭会分两次吃,1米62个头的她只有90斤重。

有家里的二哥张泽金。他与女友的孩子也在出生两个月后被女方家人带走。理由是张家连户口也解决不了,更没有条件让孩子过好日子

老三张泽龙初中辍学后,只能不时去小工厂搬砖铲泥打零工。当初一起读书的同学,如今大多都走出了村子,在外结婚生子。张泽龙与他们小聚过几次,但有些尴尬,“他们说的一些东西我没听过,也不理解。”张泽龙说,彼此的生活已不在一个空间,代沟让他有些抵触老朋友,不如不见

老四张金鑫辍学后结婚,但“黑户”问题使他们的婚姻无法具有法律效力,领不到结婚证。结婚一年后,孩子出生,也无奈继承了母亲的“黑户”身份。户口问题使婚姻产生矛盾,离婚后患上了抑郁症。

老六老七正在读小学,因担心走上哥哥姐姐的老路,户口成为她们最大的心愿。

最后:日常在家,母亲王茂臣不敢大声呵斥孩子,任由他们偶尔有些小脾气。王茂臣坦承,作为母亲,她没法让孩子顺利接受教育,却让孩子们自己承担了后果,她心里愧疚。她理解孩子成绩跟不上、在校与同学吵架,却心疼他们过度的懂事



这种父母,明明知道违反国家法律政策你还要继续生,明明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吃苦还是要继续生,明明知道以后孩子的未来被你毁了还要生,你自己过得苦是你自己的事,你凭什么决定生这么多孩子陪你一起受苦,孩子是无辜的!对孩子有哪怕一点点爱和责任心吗?这不是自私是什么?

user avatar

其实提问者的意思就是:我不赞同的就是恶法,所以我不需要遵守。世界必须围着我转。不然都是世界的错。这么中二的话感觉不应该来知乎应该去天涯的。

user avatar

我反对计划生育。

但是我同样反对穷人多生孩子。

我很希望有条法律,能够规定生出来的孩子每天要吃多少肉,多少菜,多少米饭,一定要上学,一定要花多少钱,有个最低标准。

如果家长做不到,那国家就应该剥夺孩子的抚养权,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国家来养,你不用养,今后孩子也没义务来赡养你。

我知道这样很多人就不用生孩子了。

我也知道国家也没那么富裕能养这么多孩子。

我知道这一切现在是做不到的。

但是你真的不看看那些孩子多可怜么?

不要跟我说非洲还有人饿死,你敢拿伟大天朝和非洲比?

说真的,孩子们的人权何在。

呵呵评论看得我笑死了。

啥叫不要拿纳税人的钱做这个,低保哪里来的?失业救济哪里来的?不论哪个国家,纳税人的钱一部分就是做这个的,某些国家生个两三个孩子之后拿的钱虽然不多,但温饱也没问题了。

只不过我觉得这笔钱给不负责任的爹妈不如国家自己合计着怎么用。

听不懂啥叫最低标准只知道说“在富人眼里”纯粹诡辩,合着在你们眼里生个孩子不让吃穿不算虐待儿童啊?

既然支持生育权作为基本人权,那么必然要想到会有人养不起,也就需要想到养不起怎么办,那么税金自然需要用到这里。

随便生,养不起无所谓才是不负责任。

其实我本来不想开嘲讽的,不过这么多评论没有人说出“为什么你不能把钱给贫穷的人家这样他们的孩子可以有最低标准的生活了”而是纠结在“为啥要动纳税人的钱”“你觉得穷人就没生育权了么”,我只能说伪善了。

实际上很多国家面对这种有孩子的贫困户就是派人上门研究然后决定是否发,要发多少救济金的。

很多人根本就没想到这点,也没想到孩子的权利,觉得纳税人的钱都不能用,还呼吁要保障生育权,真是呵呵。

user avatar

首先 计划生育本来就是恶法 中国这种恶法还有影响社会秩序、颠覆国家政权之类

地球上哪个国家颠覆政权不入刑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