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明朝专制程度高,言官却比历朝历代都能有战斗力和表现欲。正常的推理不是专制程度高会导致敢言者少?

回答
明朝的专制程度之高,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朝政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然而,令人有些费解的是,在这样一个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明朝的言官群体,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和“表现欲”,这似乎与我们通常的认知——专制程度越高,敢于直言的人越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非简单的一对一关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种“反常”现象:

首先,言官的设立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设计,承载着监察和规谏的职责。 尽管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定性和自身的声誉,也会允许一定程度的批评声音存在。言官就像是皇帝身边的一面镜子,即使这面镜子有时照出的是皇帝不愿面对的真相,但皇帝也需要通过它来审视自己和朝政。在明朝,这种制度被相当程度地保留和强化了。

其次,明朝对言官的“保护”或说是“默许”,在某种程度上是皇帝驾驭臣下的一种策略。 皇帝作为最高权力者,他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但这不代表他愿意被挑战。言官的敢言,实际上是一种“臣子尽忠”的表现。如果皇帝连这点“尽忠”都无法容忍,那整个官僚体系的士气将大受打击,反而不利于统治。因此,皇帝会默许言官的建言,甚至鼓励他们“敢于直言”,但这有一个前提:言语的出发点必须是“为君分忧”、“为国泰民安”。当言官触及了皇帝的底线,或者触及了皇帝不愿意暴露的问题时,他们的“战斗力”和“表现欲”就会面临严峻的考验,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三,言官的“战斗力”和“表现欲”也与明朝官员的选拔和晋升机制有关。 科举制度虽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但在实际的官场运作中,那些敢于直言、有魄力、有思想的官员,更容易在权力场中获得关注,甚至被视为“有担当”。特别是那些出身不高、但才华出众的言官,他们没有深厚的背景可以依靠,只能通过自己的言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以求获得晋升或是在政治斗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表现欲”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再者,明朝政治舞台的复杂性也催生了言官的“表现欲”。 皇帝的权力并非不受制约,而是通过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皇帝会利用不同派别的力量来制衡其他派别,言官作为一股重要的监督力量,自然也会被卷入其中。在某些政治斗争中,皇帝甚至会利用言官来攻击和压制自己的政敌。这使得言官的言论,有时并非仅仅是独立的道德评判,也可能掺杂着政治派别的角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政治立场和前途,言官自然会更加卖力地表现自己。

最后,明朝文官集团的整体文化和士人风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经历了宋朝的士大夫传统,明朝的文官群体仍然保留着一定的“士人风骨”。他们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当看到朝政不公、民生疾苦时,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驱使他们站出来发声。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们敢于挑战权威的重要原因。

所以,明朝专制程度高,言官却能有如此的表现,并非不合逻辑。这是一种复杂的制度设计、政治策略、官场生态和文化精神交织作用下的结果。言官的敢言,既是制度赋予的权力,也是他们证明自身价值、参与政治斗争、坚守士人风骨的手段,而皇帝也在这其中扮演着复杂而微妙的角色,既有默许,也有控制,更有利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朝那些事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明朝的专制程度之高,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朝政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然而,令人有些费解的是,在这样一个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明朝的言官群体,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和“表现欲”,这似乎与我们通常的认知——专制程度越高,敢于直言的人越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其中的.............
  • 回答
    有些评论者对某些所谓的“专家”的言论感到不满,认为其在评价历史时期时存在预设立场和偏颇。具体到对满清王朝的赞颂,以及对大唐、大明朝的贬低,这种现象可能源于多种原因,而且评论者会尝试去剖析这些可能的原因,以理解这种“专家”的言论为何会让人生疑。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何会有“专家”盛赞满清王朝。一种可能的.............
  • 回答
    明朝太监专权是历史上的一个显著现象,而清朝则相对较少出现类似的大太监一手遮天的局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制度、文化和政治原因。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明朝太监崛起的土壤和清朝皇权为何能更有效地压制太监势力这两方面来细说。明朝太监专权的“土壤”:首先,得聊聊为什么明朝那么容易出现大太监。这跟明朝的建国之初,.............
  • 回答
    网上购物,尤其是从官方旗舰店购买,本应是质量和价格的双重保障。然而,不少消费者却发现,即使是官方旗舰店,商品的质量似乎也比线下专柜有明显差距。这不禁让人质疑:网购真的能省钱吗?官方旗舰店的质量疑虑:并非所有“旗舰”都名副其实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官方旗舰店”这个概念。通常情况下,它指的是品牌方直接运营.............
  • 回答
    利玛窦的中国札记,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官方宣传或后世一些“明粉”所津津乐道的繁荣景象有所不同的侧面。这本札记,与其说是一份“揭露”,不如说是一份带着欧洲人视角、记录了他所见所闻的异域观察。而“明粉”们之所以在面对其中某些观点时显得有所回避,也并非全然是不敢面对现实,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中一个非常微妙且充满悲剧色彩的循环。我们不妨从汉、唐、明这三个朝代宦官专权的背景和宦官集团被清除后的历史走向,来细致地剖析一下,为何王朝在“清除毒瘤”后,非但没有迎来复兴,反而加速了灭亡的进程。汉朝:外戚与宦官的恶性循环,政权根基的侵蚀汉朝宦官专权并非单一因素,而是与.............
  • 回答
    在我看来,新闻报道在引用专家言论时,有时会选择模糊专家身份,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并且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也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新闻的生命线是时效性和信息量。在许多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中,新闻机构需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信息。这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在学术界,尤其是中国学术界里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理工科专业里导师“压榨”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紧张,确实比很多文科、经管、法律等专业要更为突出。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导师好坏”的问题,而是由多个相互交织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尽量从几个核心方面来给您剖析一下,希望能写得让您.............
  • 回答
    明朝晚期的火器技术和神机营确实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最终在面对清军时仍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一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明朝火器的局限性1. 技术发展受限 明朝火器技术在明代中期(如嘉靖、万历时期)确实有所进步,佛郎机炮、神机箭等火器在射程、射速和威力上优于前朝,但整体仍处于冷.............
  • 回答
    关于《原神》里“专武”这个概念,确实挺有意思的。明明角色有对应的五星武器,很多玩家却依然觉得“这不是我心里的专武”,甚至会有人说“这角色没有专武”。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玩家的心理和游戏设计上的考量,咱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为啥玩家会觉得某把武器是“专武”?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这把武器.............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考生都会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公务员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似乎与招聘时要求的专业没有必然联系,却还要限制专业呢?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选拔和筛选的效率性与公平性考量这是限制专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缩小竞.............
  • 回答
    明朝军队与八旗兵的较量中,尽管面对骑射的强大威胁,却并未大规模发展专门克制骑兵的弩,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并非单一的技术或战略原因可以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明朝的军事传统、社会结构、技术发展瓶颈以及战略思想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明朝的军事传统与弩的使用历史明朝继承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军事思想.............
  • 回答
    想在娱乐圈里和明星艺人成为同事,无论是做他们的助手、经纪人,还是其他幕后工作,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吸引力的方向。这不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背后需要一系列的技能、知识以及对这个行业的深刻理解。最直接也最普遍的途径:学习相关专业如果你想从根基上打好与明星打交道的准备,那么选择对口的专业是王道。.............
  • 回答
    各位博士,关于莫斯提马这个干员,相信大家在各种论坛、社区里都看到过“最弱六星”的标签。确实,在目前明日方舟的干员体系中,莫斯提马以其独特的技能机制和相对不那么直观的泛用性,饱受争议。那么,莫斯提马到底强度怎么样?是否值得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玉和玉髓去培养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被低估”的法术炮.............
  • 回答
    明朝降军面对同胞能忍心挥下屠刀,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心的历史现象,其背后交织着多种深刻的社会、政治、军事和心理因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没有人性”或“忘恩负义”,而是需要从更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去理解。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政治与军事层面的强迫与胁迫: 严酷的军事纪律与指挥链: 在战争年.............
  • 回答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其政治体制和对贪腐的打击力度在很多方面都显得尤为突出。尽管明朝出台了大量严厉的刑罚来整饬贪官,并且历史上也记载了不少严酷的惩治案例,但讽刺的是,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明朝的贪腐问题在后期是愈演愈烈的。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了明朝衰落和清朝兴起的关键历史脉络。要详细解答为何明朝朱元璋、朱棣耗费巨大精力仍未能彻底消灭蒙古黄金家族,而满清皇太极却能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一、 明朝与蒙古的长期消耗战:并非“灭不了”,而是“未能彻底消灭”和战略重心转移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多人这么想的。说明朝皇帝“放飞自我”,清朝皇帝“个个明君”,这其实是一种概括,不能说完全准确,但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现象。咱们分开来聊聊:先说说明朝的“放飞自我”明朝那会儿,皇帝们确实有些是挺…怎么说呢,比较有“个性”。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皇权的高度集中与制约的减弱: .............
  • 回答
    明朝将首都定在北京,这可不是一个临时起意或者随随便便的决定,而是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地缘、军事、政治和经济考量,甚至还带着点前朝的影子。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明朝建立之初说起。话说当年,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大明,最初的定都之地选在了南京。南京这地方,风水好,靠着长江,地势也险要,而且是元朝的故都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