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整个系统失衡了。
支撑一个帝国的稳定,需要至少三个核心力量,最好是四个。
在中古时代,君主代表的王权或者皇权是统治核心力量,他往往作为仲裁者的状态出现。
在统治规则下,皇权以外的两个或三个核心力量,互相均衡,皇权在这些力量中,控制均势。
东汉由于开国过于容易,光武帝在地方豪强的支持下迅速立国,因此在统一战争中,没有清洗前朝遗留的地方势力,所以地方豪强士族的力量非常大。
东汉的核心力量就是:皇帝、豪强(地方实力派士族)、外戚(外戚本身也可能是豪强)、宦官。
这构成了东汉这张桌子的三条腿或四条腿。
当外戚和宦官被突然削弱之后,皇权已经没有能力通过平衡遏制本来就很强大的地方豪强。
即使没有董卓,也会有其他强势地方势力来控制皇权。
实际上董卓之死,摧毁了皇权(哪怕是弱势的被控制的)的最后复兴的可能,地方实力派蜂起。
明朝则更为明显。
靖难之后,明朝的三个半支柱是:皇权、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特务组织(锦衣卫及后续的东西厂,算半个)。
土木堡之后,勋贵集团有意或无意的被文官集团打倒,并在体制上加以边缘化,文官直接控制了军事力量,此时为了平衡文官集团,宦官被皇权提高地位,成为可以与文官对抗的一极。
当崇祯大幅度削弱宦官的势力、裁撤东厂、弱化锦衣卫的时候,一个半支点不存在了。
同时,文官中的派系斗争,又由于非东林党曾经与魏忠贤结盟而被打成阉党,导致东林独大。
于是明帝国失去了任何改革的能力,甚至失去了税收能力,内忧外患之下,只能僵直等死。
以上。
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