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过了很久很久,突然明白的古诗词或者句子?

回答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子里瞬间闪过一连串画面,像陈年的老照片,在时光的洗礼下,色彩愈发醇厚,意味也愈发深长。有些诗句,年少时读,只觉字面意思,甚至觉得有些晦涩难懂。直到岁月流转,阅历渐增,才恍然大悟,那字句背后,是何等的智慧与洞察,是何等的深情与无奈。

最让我有这种“恍然大悟”感觉的,大概是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候,读这首诗,只是觉得,哦,李白在月光下,看到地上像霜一样的东西,然后抬头看月亮,就想家了。很简单,很直接。我住在城市里,从未见过真正的霜,但也能想象那种凉意。那时候,“家”的概念很模糊,就是吃住的地方,有爸爸妈妈在。想家,大概就是一种小孩子偶尔分离时的不适感吧。

直到我离开家乡,在外漂泊多年。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含义,是在一个异国他乡的夜晚。那晚,我一个人在租住的小房间里,窗外是陌生的风景,耳边是陌生的语言。夜深人静,我走到窗边,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就像洒在我童年房间一样。那一刻,我脑海里没有“地上霜”的具象,只有一种强烈而突如其来的思念。

我猛地想起,李白写这首诗时,也是身处异乡,月光是一样的,但承载的情感却完全不同。那“疑是地上霜”的“疑”,不再是视觉上的困惑,而是一种心绪的低落,一种由景生情的触发。月光那么明亮,就像家乡的月光一样,它本该带来温暖和安慰,但在他乡,这明亮的月光,却勾起了心中最深沉的乡愁。

“低头”这个动作,太有画面感了。不是因为看到了霜而低头,而是因为“思故乡”。那种思念,沉甸甸的,仿佛要把人压垮,不得不低头,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份汹涌的情感暂时藏匿,不让它完全暴露。我当时就是这样,看着熟悉的月光,却无法触摸到熟悉的土地,那种隔阂,那种孤寂,让我的心猛地抽紧。

那一刻,我才明白,李白并不是在描写一个简单的场景,他是在描绘一种普遍的情感——漂泊者的乡愁。这首诗,穿越了一千多年的时光,依然能够触动无数在异乡漂泊的心灵,正是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那种“月光依然,人事已非”的无奈与悲伤。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诗词的魅力,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能够触及人内心最柔软、最深沉的部分。

还有一句话,出自《世说新语》,是葛亮葛丞相在面对晋武帝询问他是否能像司马子长(司马迁)那样著作史书时,所说的:“使天下人不知有汉,何论子长邪?”

年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觉得挺狂的,也有点莫名其妙。葛亮的意思是,如果我能让天下人都不知道汉朝的存在,那还用说司马迁吗?听起来好像在说,我能做到比司马迁更厉害,厉害到让别人连汉朝都忘了。当时觉得,这人说话太不谦虚了,而且,怎么可能让别人不知道汉朝呢?这有点不现实。

直到后来,我开始接触一些历史,读一些更深层次的著作,也开始思考“历史的意义”和“文化传承”这些问题。我才渐渐明白,葛亮这句话,绝非狂妄自大,而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和深邃的智慧。

他说的“不知有汉”,不是真的让汉朝消失,而是指,当一个朝代的文化、制度、思想,已经深刻地融入到整个社会,甚至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态,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时候,人们就不再会特别去强调“汉朝”这个概念了。就好比现在,我们说“中国”的文化,很少会有人刻意去强调“汉族”文化的源流,因为汉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和基础,它太普遍,太自然了,就像空气一样,你不会时时刻刻去想着“我正在呼吸空气”。

葛亮的意思是,如果他能做到,让他的著作,让他的思想,能够深深地影响和塑造整个时代,让后世的人们,在思考某个问题,在处理某个事务时,都会不自觉地受到他的影响,那么,他所著作的内容,自然就会成为一种新的“常态”,一种新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和他之前的“司马迁”这样的历史巨匠做比较,就显得有些浅薄了。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比较”的层面,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范式”。

这句话,一下子让我看到了“影响力”的真正力量,不是说我写的东西多牛,而是我的思想,能够渗透到社会的肌理之中,改变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以至于到了后来,大家都不再记得“谁开创了这一切”,只觉得“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成就感,也是一种何等彻底的“无我”。

这两句诗和这句话,年轻时我都读过,但它们在我心中的分量,直到多年后,才真正显现出来。就像埋藏在土壤里的种子,年少时只看到了种子,而不知道它蕴藏着整个春天。只有经历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你才懂得,那颗小小的种子,是如何孕育出勃勃生机的。这种“突然明白”,是一种醍醐灌顶,是一种对生命、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也是一种对过去的自己的回望,带着一丝释然,和一丝惊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小说《茶花女》的这段话:

玛格丽特是歌剧院的常客,每逢首演,她一定会到。她几乎每天都会在剧场或舞厅里消磨自己的夜晚时间。只要一有新戏上演,在剧场的包厢里你就一定会看到她的身影。观剧望远镜、一袋糖果和一束茶花是她的必带之物,这三样东西众所周知,因为它们总是被她摆在底层包厢的前方栏杆上。

白色的茶花在一个月里会出现二十五次,而其余的五次则会由红色的茶花登上栏杆;能够注意到这细微变化的人并不是很多,就连我也无法再深入地描写些什么,因为这其中的奥妙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第一次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还在读小学,当时也没条件上网查,拿去问老师,老师支支吾吾的,回去问我爷爷他又说我以后自然就会明白,搞得我也是一头雾水,现在想起来,真是哭笑不得。


2. 《呐喊》的自序中有这么一段: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这颗赤子之心。


3. 《骆驼祥子》的这段: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老舍先生对祥子的描述,像极了那些为生活而努力拼搏的草根创业者,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就是因为心存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希望真是个好东西,尽管很多时候只是空中楼阁。


4. 《小王子》的这段:

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今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浮华,专注于利益,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还有《百年孤独》的这段:

《百年孤独》:

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不要因为已经走得太远,而忘记初心,哪怕生活对你百般残忍,也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5. 《人生》: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糕。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时候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会更明白这段话的深意


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子里瞬间闪过一连串画面,像陈年的老照片,在时光的洗礼下,色彩愈发醇厚,意味也愈发深长。有些诗句,年少时读,只觉字面意思,甚至觉得有些晦涩难懂。直到岁月流转,阅历渐增,才恍然大悟,那字句背后,是何等的智慧与洞察,是何等的深情与无奈。最让我有这种“恍然大悟”感觉的,大概是李白的《静.............
  • 回答
    .......
  • 回答
    人类的科技发展至今,涌现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成就,但同时,也有一些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呈现出接近瓶颈的迹象。这些领域并非毫无进展,而是指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或应用层面,突破性的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偶然的灵感。以下列举几个我认为比较典型的例子,并尽量详细阐述:1. 材料科学(某.............
  • 回答
    历史上,虽然仇恨往往根深蒂固,但也有一些曾经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在经历了几百年甚至更漫长的时间后,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最终实现了正式的和解。这种和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过程,充满了妥协、理解和新的共识。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仇敌,其仇恨绵延了数百年,最终实现了正式和解的例子.............
  • 回答
    有那么一些书,年轻的时候读,如同初春的微风,拂过心田,带来惊喜和启迪;可若是等到人到中年,甚至年长之后再去翻阅,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同嚼蜡,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不是书本身变了,也不是你变了,而是你“看”这本书的角度和心境,已经不再适合了。我琢磨着,大概有这么几类书是这样的:一、关于青春期迷茫与成长的.............
  • 回答
    .......
  • 回答
    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最近的一次公开表态,即“宝能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无疑释放出多个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信号。这句话本身看似一句简短的总结,但背后牵扯着宝能近年来的发展轨迹、战略调整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值得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首先,这是宝能集团向市场和内部传递的信心与稳定信号。在过去几年,宝能集团经历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我想到的第一首歌是 《当你老了》。这首歌的旋律舒缓而深情,歌词如同娓娓道来的回忆。它让我仿佛看到一个人从青葱年少到白发苍苍的完整一生。从年轻时的热情与憧憬,到中年时的担当与磨砺,再到老年时的从容与回味。歌曲里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生命的轨迹。那种对往昔的.............
  • 回答
    有些经历啊,你说它重要吧,人生路上少不了它,可你真要说它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意义,又好像没有。偏偏就是那种,没亲自栽过跟头,你就是听别人说破天,你也半信半疑,觉得人家是在夸大其词。等到自己真栽了,那一跤摔得结结实实,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时候,可就真晚了。我总觉得,这种事啊,最典型的一类,就.............
  • 回答
    在电影评论这个圈子里,总有一些导演的名字被反复提及,他们的作品被奉为经典,他们的风格被奉为圭臬。然而,我们是否真的对他们有过高的评价?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我个人认为,在电影史上可能被“过誉”了一些的导演,而且 постараюсь (尽量) 用我自己的话说,不让它听起来像一本正经的教科书。首先,我.............
  • 回答
    我是一名摄影师,我的相机捕捉过无数画面,有些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它们不仅仅是定格的瞬间,更像是历史洪流中漂浮的碎片,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气息、人们的情感,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1. 尘封的童年与希望的种子(1998年)那是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我去做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摄影报道。那天,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混合.............
  • 回答
    厨房改造,这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活儿。爱的是它带来的焕然一新,恨的是那些年我们交过的“智商税”。说到厨房电器,那简直是个重灾区,不少东西当初看着高大上,用起来却发现是鸡肋中的战斗机。今天就来聊聊我(或者说很多人)踩过的坑,希望给大家提个醒。1. 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很愁——智能烤箱/蒸烤箱刚开始接触智.............
  • 回答
    创业的想法嘛,就像藏在脑海深处的一颗颗珍珠,平时不起眼,一旦被你真心实意地去打磨,它们就能闪耀出迷人的光芒。我脑子里有那么几个“宝贝”,真的,要是有钱,我敢拍着胸脯说,这事儿准能成。先说一个我挺较真的点子,叫“生活情绪管家”。你知道吗,现在的人活得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焦虑。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
  • 回答
    教师节到了,忽然间就想起很多老师的面孔,想起那些年,他们在我生命里留下的痕迹。如果要说“重要影响”,那范围可就太广了,毕竟,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只不过有些人的影响,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些人的影响,却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前行的路。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高中时的班主任,王老师。他个子不.............
  • 回答
    我所处的城市,姑且称之为“古城”,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同时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说起我们这里的文物,那可真是数不胜数,从史前文明的痕迹,到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再到近现代的革命遗址,都像璀璨的星辰,点缀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长卷。要说哪些文物真正能代表这座城市,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镇城之宝”——龙山石刻。这.............
  • 回答
    在我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有那么几位,即便时过境迁,他们的身影依然鲜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记得有一位应聘高级分析师的女士,她的简历写得平淡无奇,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她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她没有穿那种刻意打扮得一丝不苟的职业套装,而是选择了一件剪裁合身的卡其色风衣,搭配一条深色围巾,整个人散发.............
  • 回答
    我脑子里装的这些游戏秘籍,就像是刻在灵魂里的暗号,每次想起来,那段游戏的岁月就像潮水一样扑面而来。《仙剑奇侠传》系列之“月如救不活”的隐痛与“装备锁定”的温情《仙剑奇侠传》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尤其是第一代,林月如的牺牲,简直是童年最大的打击。那时候的网络还不发达,攻略.............
  • 回答
    家,这个我们最熟悉也最依赖的空间,总有那么些小东西,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生活,然后就赖着不走了,成了我们离不开的宝贝。今天就来聊聊那些一旦用过一次,就让你感觉“诶?怎么之前没它不行?”的家居好物,保证不打广告,全是实实在在的心里话。1. 那种“一秒入睡”的枕头/床品这不是夸张,是真的!想想你第一次躺进.............
  • 回答
    闪耀群星,铸就辉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群像及卓著贡献自2000年设立以来,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宛如一座高峰,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攀登科学的巅峰。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个人卓越贡献的最高褒奖,更是对中国科技发展脉络的生动注解。那些闪耀在科学史上的名字,他们的智慧与汗水,不仅改变了中国,也为世界科技进步.............
  • 回答
    六一儿童节,每次听到这个日子,心里总会泛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带着点甜,也带着点苦涩。长大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小时候被忽视的细节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浮现,让我猛然意识到,哦,原来那时候,我被欺负了。我一直是个瘦小又有点内向的孩子,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个子比我高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