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更新太慢了;
2 不务正业,不好好玩车去玩鞭炮;
3 赛道级别不佳,别说发车女郎了,光秃秃连个景色都没;
4 弄不到车,总强调只针对某款,不能把同款车各个版本都试试……
插科打诨结束,
38的优点也是缺点,
《泰囧》里徐峥让王宝强开葱油饼加盟店,争取上市,
王宝强说,自己的葱油饼,必须得他自己做,
这一句话就把3个亿的梦给堵死了。
38声势最壮的时候,他前一代车评人瑟瑟发抖,以为他会借着形势一波推上高地,
结果他没调整节奏,光顾着玩鞭炮,
车评人死里逃生,
这一段弄出更多段子梗,
什么围特救魏都出来了。
top gear 里大猩猩表示反正自己人缘臭大街了,
可以干“逆向代言”,
劳力士给钱,就戴欧米茄,欧米茄给钱,就戴劳力士,
船长反应过来,“你这就不叫个代言,这就是勒索好么!”
不过十年光景,这一套神预言真在汽车界应验了。
38在一个历史阶段里,是唯一有能力力挽狂澜的人,可惜他选择了自己玩自己的,
同样是缺个手指头,洪七公也是这样的,略有逃避之嫌。
需要他正面刚,他就在野区浪。
他要是当时强势一点,对资本拥抱一下,现在就没那么多牛鬼蛇神了。
其实我们国内车评是比烂的而不是比谁更好。我只说我经常看的几个视频。
YYP太极大师就不说了,看一些问答节目就行了,知识储备优秀,并且能很好解释自己的观点和一些基本理念基本知识,38号讲一些车的参数问题就很容易深入再深入,讲的你云里雾里然后关掉视频,YYP拍过两期911的992视频,内容完全不一致,那是不是肯定有一期并不是正确的,第二期直接说911是动力加强版的mini cooper。两面派最可恨。
陈震充值大师,如果说YYP是皮疼肉不疼,陈震就是看给的钱吹你的车,以前很喜欢看越野路书和萝卜报告,但时间久了以后看车评逐渐觉得有些实在太假真的快吐了。充值震真的名不虚传,看视频和看广告一样。
极速拍档我觉得是比较好的,但在极速拍档里面你是几乎看不到能作为参考的新车车评的,因为极速拍档恰饭广告是特别明显的,他们的好节目也很多比如去年澳洲的拉力赛,日本湾岸飙车,真的很好看,是带你走进一种国内体验不到的文化,一些问答节目也很好!但是真要买车参考的话从评测视频是得不到答案。
38号诚然是有很多问题,血气方刚喜欢和评论较劲什么的,讲知识特别硬核甚至有些观众说是催眠节目,但38号是真正做到国内没有一家自媒体能做到的绝对客观!这是我特别认可的,我以后买车也只会只会参考38号的节目,我觉得大家时间都很少,没时间在网络上看你的视频还要寻思你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对吧,打太极打来打去最后受伤的是你的观众,38号经常很绝对,比如之前JEEP的变速箱毁所有。虽然会受质疑,但能提出这样绝对观点的视频主才是国内缺少的。
真正的要买车的观众需要的是这种回答而不是评车时避重就轻,缺点一笔带过,优点大吹特吹不是吗?买车对于消费者是几年的收入,是一个家庭启航的必需品。真的建议不要看充值视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畸形关系产生归根结底是国内互联网发展和居民对汽车认识发展的不平衡,在美国这种充值视频主不给骂到退网?
买到辣鸡车的是消费者,收着厂家钱还受观众收益的自媒体真的吃人都不带吐骨头。
PS:我说的绝对客观指的是不收厂家钱,不会因为经济原因做出欺骗观众,模棱两可的行为。只有不被充值才有客观的权利。
一年后对答案进行一下更新
现在的我已经不怎么看38号了
特别是最近看了他对中保研对帕萨特评价的态度之后
之前的答案,无外乎是想说明有的人买车,重内饰,就像喜欢OPPO vivo手机的人,买就是交智商税,就是傻逼
只有买了注重性价比的小米,就像是买了一部操控完美的车
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我承认确实是有被38号洗脑的成分,因为他的评测中,最重视的也就是机械素质
之所以开始讨厌38号,是发现他的视频对于我个人买车来说,其实并没有啥太大的借鉴意义
机械素质的确重要,那买车的时候究竟该站多大权重?
安全性不应该是一票否定吗?怎么到38号这里变成了无法评价?
我自己关注的价位,40万左右的suv,一圈看下来没一辆如得了38号法眼的,要么是不测评,要么就来一句:“这个价位的消费者一般有明确的目标,不需要我做过多测评,因为喜欢买奔驰的买奔驰,喜欢买宝马的买宝马”
那我还看个屁啊,看38号的视频,就是希望他可以给出具体的购买意见:
试驾的时候注意哪些方面
有哪些缺点值得考虑
同级别相对推荐有哪些,优缺点是啥
这车安全性怎么样,装配厂工艺如何
38号回了句,我还是希望我的观众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废话,参数不是网上到处都有嘛,不给你的主管意见,我还看个啥?
喜欢OPPO/Vivo手机的人,自然觉得小米又低端又廉价又不好看。
如果他们看到有人把小米吹上了天,自然是非常不爽的。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地下,如果我喜欢的东西你不喜欢,那你一定是错的;如果你甚至敢摆事实讲道理试图说服我,那你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2020年2月20日补充几句:
我没说38号应该面面俱到,一定要去测安全性,我反对他的核心只有一点:他是故意漠视车辆的安全设计,不是不评,不是客观中立,是故意漠视!你故意漠视就是一种罪恶,你可以不去评价,但不能把节奏带歪。
安全是底线,这都不应该说是排第1排第2…更不用和什么机械操控之类的平行,他们是平行关系吗?底线懂不懂?什么叫底线?底线的意思就是,这里你达不了标就一票否决,根本就不应该再看别的。
具体请看最新的他关于中保研帕萨特的那篇评论,请看完以后再来和我说↓
↑评论里面不少人说我非蠢即坏,你仔细看看这篇文章,我真想问一下到底是谁非蠢即坏?!
您要是看完了以后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您把我拉黑就可以,不要和我在评论区那边费口舌,我上有老下有小,视家人的生命安全为最珍贵之物,任何挑战这一底线的观点与节奏,我都不予接受。
也不要说什么驾驶习惯比车辆安全设计重要,这话没错,但车评看的是车,你不要跟我提人。
你安全习惯再好,也架不住路上有别人习惯不好的,车辆的安全设计就是底线。出事都是双方的,至少总有很多情况下总有一方是无辜的,死于车祸的都是驾驶习惯不好的吗?
………原答……… ↓
场景不对。基本上,我一个老百姓买车,根本没法下赛道、0-100加速飙车…
他太注重(用不上的)性能和操控。
而他对安全性的若干次漠视,让我直接拉黑了他。…说什么安全更多的依赖于驾驶的习惯。你要这么说的话,厂商何必去做安全性的设计呢,大家开个发动机的车架子裸开不就好了?
…2020年2月18日补充…
评论很多,统一回复一下。
本人搞新闻的,从评论来看,有个很简单的事情大家都不考虑:“每句话都是对的,每个部分都是对的,综合在一起就不一定是对的。”
对一个做媒体的人来说,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认知了。38做得怎么样?
是,极限操控,他说了让大家看看这个车的极限在什么地方!比起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被动安全设计相对没那么重要,他也没说错!但是加在一起的结果呢,大家就会很想去买思域这样断B柱但是动力澎湃的车。
再说我看的是车评,我当然就要看被动安全,你跟我提人和驾驶干嘛?你是开驾校的吗?
38号的视频我看了可不止一期两期,我又是做媒体的,我比你们更有发言权,这种片段式的所谓正确言论,在一期期的节目中日积月累,让人形成的偏差认识是非常强大的,你们自己不发现而已。
尤其是2020年初,他关于帕萨特中保研的评论,请大家仔细看一下。什么叫自己没有测过的就没有发言权呢,你评车难道只能全部都是一手资料吗?那你还讲了好几期丰田的混动原理呢,那都是你设计的?你都拆开研究过?
你38号做这个节目不是为给专家写论文当引用材料的,我们作为普通的受众,不需要你这样正确而片面的意见,(因为这会形成偏差的刻板印象),我们是要买车做参考决策的,你自己评测了再引用一下二手资料,给出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全面意见,这才是重要的。
你在那里一直强调被动安全性不如主动安全。一直在跑极限。。。。是,你前后文的解释铺垫都让你的言论找不出明显的黑点,可是长此以往的后果是什么?心里没数吗?
某报纸关于某国家在某一版面上每天会发20篇新闻/文章,每篇都是负面的,而每个负面消息都是真实的…这样的报道就是正确的全面的吗?这么简单的常识大家自己去看去想。
一个问题总结:你设想一个完全不懂车的人(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是中国居民的平均水平),把他的节目一期期看下来,你认为这个人(在中国的用车环境下)受到的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
前一阵子因为想买车,看了很多车评,开始看觉得挺客观,再结合车评看了一些质量网的信息发现其实都不客观。
屁大的优点能捧上天,再大的缺点打个酱油,更多的是提都不提。
比如当时想买mpv,看的国产车,gm6奇葩的备胎位置,导致第二排乘客只能并腿坐,叉开腿,两脚一高一低,真的不舒服。我看了起码十个车评,大多数都不讲这个问题,只有两个说了下这个位置拿备胎不方便,其中一个说腿部不适。其他的车评根本不提,拼命的夸第二排的空间和座位的舒适。
而我去试驾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影响第二排的舒适性,尤其第二排坐的人身材高点的话。
还有国产十五万以下的7坐mpv,第三排超过1.6米的成年人坐着都难受。多数车评只说能坐,少数客观点会说不适合长途。
总觉得wey的动力很眼熟,特意去查了一下,车重1.96吨,发动机2.0T,238马力,最大扭矩360,百里加速9秒多,百里制动39.9米,实测油耗12.1升。
RX车重1.94吨,发动机2.0T,238马力,最大扭矩350,百里加速9秒多,百里制动39米,实测油耗11.8升。
前者动力被喷成渣,后者的评价是成熟,稳重,足够用。谁还敢说知乎是个没信仰的社区。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569183/answer/2021337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请问38作何解释?
今天继续来补刀,还关闭评论。38测试15个完全正确,毕竟开空调怠速时间长,大飙车为了公平,简直车黑界良心,上汽和大众估计心理阴影中。这个是大飙车直播结果:
直播的总结:长城论坛一片清净,黑子集体消失。长城不费一枪一弹打了38耳光,你不是说我们不计油耗么,好啊,为何这些车也不计或者计很少,剩下油耗哪里去了?这个是不是更恶劣?辛亏长城不爱花钱,要不然这个天天推广,简直是免费广告啊!所以大家记住开空调,堵车,油耗没有太低的,起码堵车时间很长和跑100公里一个费油程度。也不要迷信国外,途观简直了,怪不得人爱惜油耗的都买crv了,你这1.6吨的车比人没磨合期2吨多的vv7还费油,配置不用提了吧?外观更是被人秒杀,有什么脸卖比vv7贵?还有之前大飙车测评吉利博越和途观,说是博越就是比途观高一点,国产比较好了,然后vv7 都这个车重了600公斤比途观省6升油百公里,那到底是vv7费油还是博越省油?给我个逻辑。所以大家不要迷信合资,迷信车评媒体,毕竟是某些厂家养起来的,买车真要看油耗就看发动机扭矩功率,变数箱类型和效率,车重。这个是主要原因,这个结果很正常,vv7发动机是高功率加7双离合,本来双离合变数箱就比行星at变数箱效率高10%最多,即使车重了,也被强大的动力和传动抵消了,油耗实际并不高。38那个测试的目前看来是给长城打广告了,这个拥堵怠速,15个油?途观24个。。。7个油不知道去哪里了。。下面是视频,欢迎大家观看,告诉朋友别被承认达赖的德国鬼子和国内被某车厂收买的媒体水军们骗了。https://m.bilibili.com/video/av11723470.html
这个是我回答别的论坛的,请大家给解释下38的逻辑,实测明显vv7省油比途观,但是吉利比途观高点但是油耗10是怎么来的?到底是谁做假?请大飙车粉和38粉出来互相攻击下,看那个对。
因为明明很主观,却努力的营造客观的人设。
刚开始看38号评测,感觉真不赖,很客观啊,专业性也强,点评也是入木三分。
后来看得多了,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横向对比后,他评测的主观性就体现出来了。
其实国内的车媒体人,绝大部分都是天然站队外国品牌,看不上国产品牌。
说白了就是评测中自然而然的展现出对某些洋牌子的仰望之情,又自然而然的展现出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俯视国产品牌。
38号之所以被很多人不喜欢,就是因为很多人看到了这一点。
其实吧,要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并不难,但是车媒体人并不喜欢这样做。因为这样做节目,根本没热度、没话题、没争议,也就没有流量。
名气大的车媒体,在这个问题上,拿捏的极其精准,能够充分的把握住网民的心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