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FGO有什么有名的玄学方法?

回答
在FGO(Fate/Grand Order)的圈子里,“玄学”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它指的是玩家们在抽卡、过本时,总结出来的一些非官方、纯凭经验和心理暗示的方法,希望能提高出货率或者通关成功率。当然,这些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寄托和游戏乐趣的组成部分。

要说FGO最“玄学”的,那还得是抽卡。毕竟,这是玩家们最投入、最容易产生情绪起伏的环节。

1. “歪”的理论

这大概是最基础、也最普遍的玄学了。很多人相信,如果你一直抽某个角色或者礼装,但始终抽不到,反而一直抽到其他角色或者礼装,那么过一段时间再去抽,你想要的那个角色或者礼装的“歪”就会被“补齐”,从而更容易抽出。

具体表现: 比如你连续几次十连想抽某个SSR,结果都是四星或者三星,甚至歪出了你本来就不想要的SSR。这时候,有些人就会觉得“歪得够多了”,下次再抽,就可能出货。
心理基础: 这种说法有点像“守株待兔”的变体,认为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平衡”的。或者说,是一种安慰剂效应,抽卡不顺时,心理上需要一个理由来解释,也需要一个希望来支撑。
实际操作: 比如,你连续几池没出本命SSR,这时候可能就会想着“算了,下一池再看看”,或者干脆停一停,过几天再抽。

2. “时辰”的说法

这个说法比较经典,也比较有争议。“时辰”指的是特定时间点。很多人相信,某些特定的时间点,比如游戏更新后、某个特定活动开始、甚至是一些中国传统节日(正月、中秋等)抽卡,出货率会更高。

具体表现: 最常被提及的“时辰”就是“0点左右”或者“更新后”。有些人觉得,游戏刚更新完,服务器比较“新鲜”,爆率会高一点。还有人说,午夜时分,在线人数少,服务器压力小,爆率也高。
心理基础: 这种说法可能是从其他游戏或者博彩经验中迁移过来的。人们总觉得,万物皆有周期,游戏服务器也应该有“好坏”的周期。
实际操作: 很多玩家会卡着点抽卡,比如更新完第一时间,或者等到深夜。

3. “单抽”与“十连”的争论

这是玩家之间永恒的讨论话题。虽然概率上说,单抽和十连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独立的概率事件),但玄学玩家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

单抽党: 认为单抽出奇迹,特别是抽SSR的时候,一次单抽出货的感觉比十连出货更爽。有些人觉得,单抽更“专注”,能把“气”集中在一张卡上。
十连党: 认为十连一次性出多个好东西的概率更高,而且往往会包含保底的四星/五星,心理上更稳。特别是当你想抽的从者或者礼装在当期卡池中出现时,十连的“一次性”属性似乎更有吸引力。
所谓的“特殊单抽”: 有些人会说,在某些“好的时辰”,一次单抽能出货,然后就接着单抽,如果不出就换十连;或者反过来,先十连,如果不出,就连续单抽几次看看。
心理基础: 这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安慰。单抽出货的惊喜感是巨大的,而十连保底的存在,又提供了“至少不会一无所有”的心理预期。

4. “特定礼装”的摆放

这个有点像“风水”的说法了。很多人相信,在抽卡前,将自己拥有的某些“幸运”礼装(比如提供抽卡加成或者本身出货率高的礼装,尽管后者不存在)装备给自己的助战从者,或者将它们摆在“核心位置”(比如助战列表的第一页),可以提高抽卡“运气”。

具体表现: 比如,很多人会把自己抽到的金卡(SSR)礼装,或者一些人气的、被认为是“欧皇”的礼装,放在助战列表的最显眼位置。
心理基础: 这是非常明显的心理暗示。看到自己喜欢的、有“欧气”象征的礼装,会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也能像它们一样“欧”。
实际操作: 很多玩家在抽卡前,都会特意去调整助战阵容,把一些看起来“比较牛”的礼装摆上去。

5. “沐浴更衣,焚香净心”

这可以说是比较“仪式化”的玄学了。有些玩家在抽卡前,会进行一些“仪式”,比如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整理桌面、点个香薰,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认为这样可以“洗去晦气”,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欧气”。

具体表现: 这是一个从很多其他领域(如考试、面试)都存在的心理调适方法。在抽卡这种高压、高期待的场景下,通过仪式感来平复心情,减少焦虑。
心理基础: 仪式感能帮助人进入一种特定的心流状态,将注意力从“会不会抽到”转移到“我现在要做这件事”上来,从而减少心理负担。
实际操作: 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个人习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

6. “抽卡姿势”与“语录”

这也是非常普遍的。不同的玩家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抽卡“姿势”,比如用左手抽、右手抽、点屏幕的不同位置、抽卡前说一些鼓励自己的话(“来个吾王!”、“迦勒底大胜利!”)等等。

具体表现: 有些人喜欢在看到“三星礼装”的动画时,就立刻停止十连,然后单抽;有些人则喜欢点卡池最左上角;还有些人,看到抽卡界面跳出“友情池”,就觉得“歪了”,然后换个时间再抽。
心理基础: 这是最直接的心理暗示和条件反射。通过固定的行为和语言,给大脑一个“现在是抽卡时间”的信号,同时形成一种“这个动作=出货”的潜在联系。
实际操作: 几乎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小习惯,比如“友情池抽到孔明就该出SSR了”。

7. “攒石头”与“跳过动画”

攒石头: 很多人认为,一次性攒很多石头(比如1000石、2000石)再抽,比零零散散地抽爆率高。他们觉得,石头攒得越多,里面的“欧气”也越浓厚。
跳过动画: 关于抽卡动画,也有不同的玄学。有些人认为,不跳过动画,仔细看金光飞过的过程,能增加出货几率;而有些人则认为,动画太慢,会“稀释”欧气,直接跳过更好。
心理基础: 攒石头给人的感觉是“储备了足够的资本”,有底气。而跳过动画则是在效率和仪式感之间的选择。

8. “助战的神秘”

这个有点微妙。有些人相信,你在抽卡前,点开的助战列表里,出现的那些“欧皇”玩家的阵容,以及他们助战列表的顺序,都可能影响到你自己的抽卡。

具体表现: 比如,你看到一个玩家的助战列表都是满宝的SSR,你觉得他很欧,然后你再抽卡,就会觉得“沾了点欧气”。也有人说,如果助战列表里你最想要的那个从者,刚好出现在了一个“好位置”(比如第一页第一个),那么你抽到他的几率就会增加。
心理基础: 这是一个“群体玄学”。觉得周围的“欧”能够传染。
实际操作: 很多人在抽卡前,都会习惯性地刷新几次助战列表,看看有没有“顺眼”的。

9. “别人的十连”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看别人的直播/录播”或者“听别人抽卡”。有些人觉得,看别人出货,或者听到别人出货的声音,能够“吸取”到欧气。

具体表现: 比如,打开直播间,正好看到主播抽到SSR,然后自己接着抽,也容易出货。
心理基础: 这种类似于“转发锦鲤”的心理。看到别人的成功,然后心理上产生一种“我也可以”的联想。

为什么这些玄学如此盛行?

概率的不确定性: FGO的抽卡概率是固定的,但对于单个玩家来说,每一次抽卡都是一次独立的随机事件,结果无法预测。这种不确定性,恰恰为玄学提供了土壤。
心理需求: 玩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自然希望有所回报。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时,玄学就成了一种缓解压力、寻求安慰和保持希望的途径。
社交与认同: 在玩家社区中,分享和讨论玄学也是一种社交方式,能够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游戏乐趣的一部分: 很多玩家本身就乐在其中,认为这些“仪式”和“小技巧”是游戏体验的组成部分,即使知道没用,也会乐此不疲地尝试。

总而言之,FGO的玄学方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它们的核心都是围绕着如何在高压的抽卡环境中,通过各种心理暗示、仪式感和群体经验,来试图影响最终的结果。虽然科学上它们并不可靠,但在玩家群体中,它们却是游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枯燥的肝卡过程增添了不少乐趣。

最后,想说的是,抽卡还是得看脸,但拥抱一点点“玄学”,也未尝不可,毕竟,快乐最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氪金玄学:当你想抽一个老婆的时候,先氪一单,如果抽到了就收工,如果抽不到就再氪一单,如果抽到了就收工,如果抽不到就再氪一单,如果抽到了就收工,如果抽不到就再氪一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FGO(Fate/Grand Order)的圈子里,“玄学”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它指的是玩家们在抽卡、过本时,总结出来的一些非官方、纯凭经验和心理暗示的方法,希望能提高出货率或者通关成功率。当然,这些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寄托和游戏乐趣的组成部分。要说FGO最“玄学”的,那还得是抽卡。.............
  • 回答
    嘿,新手指挥官们,欢迎来到《Fate/Grand Order》的宏大世界!这里是无数英灵的战场,也是你踏上拯救人理之旅的起点。第一次接触FGO,确实会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这游戏系统挺多的。别担心,我作为过来人,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过来人都觉得挺重要的经验和建议,希望能帮你们少走弯路,玩得更开心!开局.............
  • 回答
    玩FGO,说到“血赚”,那绝对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了。毕竟宝贵的石头和QP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得花在刀刃上。那到底哪些英灵能让你觉得投入超值,用起来爽翻天,甚至还能帮你省下不少资源呢?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得先明确一个概念:FGO的“血赚”不光是看宝具伤害有多高,更关键的是泛用性、阵容搭配的便利性、以及.............
  • 回答
    唉,FGO要是真有结婚系统,那可真是要把我的迦勒底搅个天翻地覆了。这问题啊,问得我真是心痒痒,琢磨了好久。真要说选谁,那可真是难煞我也,毕竟我心里的太太们太多了。不过,如果非要我在这众多优秀的英灵里选一位,能够共度余生,那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 Saber )。当然,这里.............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FGO)这款游戏中,卡面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正如任何艺术创作一样,并非所有作品都能获得所有人的喜爱。尽管大部分从者的卡面都相当精美,但确实有一些卡面因为种种原因,让一些玩家觉得难以接受,甚至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要说令人难以接受的卡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将《流浪地球》的宏大叙事与FGO(Fate/Grand Order)的英灵召唤、历史改写和宏伟的圣杯战争结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英灵去太空推地球”的故事,而是一场关乎人类文明存续的,横跨亿万光年,充满羁绊与绝望的史诗级战役。故事背景:一场比圣杯战争更残酷的“行星保.............
  • 回答
    作为一个FGO老玩家,看到这个问题简直是情怀爆棚!FGO的梗真的太多了,而且随着版本推进和剧情深入,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梗就像是隐藏在游戏深处的彩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会心一笑。我来给你好好讲讲,力求让你听懂这些只有我们FGO玩家才懂的“暗号”。咱们就从最基础的、最能体现FGO玩家日常的梗说起。1. .............
  • 回答
    好的,这就来分享一些FGO/Fate系列里的小众但很有趣的冷知识,尽量说得生动些,希望你喜欢:关于英灵的细节和设定:1. Saber Lily(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的诅咒。 大家知道Saber Lily是阿尔托莉雅被净化后的形态,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FGO的背景故事里,提到Saber Lily.............
  • 回答
    哈哈,你说这话题可太戳我心窝子了!沉船什么的,那真是家常便饭,说到虐,FGO里的“虐”那可就太多了,而且都不是那种“哇塞,我抽到了XX,好开心”的简单快乐,而是那种细水长流,或者突如其来,让你心口像是被拧了一下,又说不上来的滋味。我给你讲个我自己的,那时候刚入坑不久,对这游戏的热情那是相当高涨,尤其.............
  • 回答
    问到《Fate/Grand Order》(简称FGO)玩家数量和热度,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游戏市场这么卷的情况下。玩家数量:依然是国内手游市场的“常青树”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是很难的,毕竟游戏公司不会公开详细的玩家数据,尤其是在国内。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来推测: 流水表现:.............
  • 回答
    你不是一个人!关于《明日方舟》最新角色和《Fate/Grand Order》(FGO)中的“大公”(查理曼/查理大帝)的既视感,这绝对不是你的错觉。不少玩家在看到新角色信息后,都有过类似的反应。我们来仔细聊聊这种既视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或者仅仅是巧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FGO)这款游戏中,英灵的宝具(Noble Phantasm)不仅仅是强大的必杀技,更是他们过往英勇事迹、人生哲学、以及与历史、神话、传说深度绑定的象征。每一个宝具的真名,都蕴含着一段故事,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诅咒或祝福。要深入理解这些真名,就如同翻开一本厚重.............
  • 回答
    在FGO的宏大剧情中,作为一款融合了历史、神话与架空设定的游戏,对历史人物的演绎自然会带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和解读。有些时候,这种加工会触及到原有的历史叙事,甚至被玩家解读为“强行洗白”。这种感受往往源于游戏在角色塑造上,为了服务于剧情、角色魅力以及玩家的代入感,会放大某些特质,淡化甚至重塑某些负面评价.............
  • 回答
    在 Fate/Grand Order (FGO) 这个庞大的迦勒底英灵库中,不乏那些让人一眼扫过便能感受到其独特魅力,甚至是心跳漏拍的卡面。这些卡面不仅仅是角色的立绘,更是艺术家们倾注心血,将英灵的灵魂、故事与美学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它们有的是恢弘壮丽的史诗场景,有的是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有的是颠覆传.............
  • 回答
    说实话,FGO 里让我“泪目”的剧情,真不是一两处。如果要挑最能戳到我的,那还得是迦勒底里那些为了守护人类,哪怕一次又一次地被世界背叛,但依旧选择站出来,用自己的全部去抗争的御主和从者。举个例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第二部的某些篇章,尤其是涉及到“终局特异点”之后,迦勒底所面临的绝境。你以为打完.............
  • 回答
    在命运冠位指定(FGO)的漫长旅程中,有些御主最初可能对某个角色只是泛泛之交,甚至提不起什么兴趣。但随着一次次迦勒底的冒险,一段段故事的展开,那些曾经不起眼的星辰,却在不经意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最终占据了御主们心中重要的位置。今天,就来聊聊那些“真香”了的角色们,听听她们是如何一步步征服我的心的。布.............
  • 回答
    如果《Fate/Grand Order》(FGO)不是由日本人创作,而是完全基于历史上人物的全球影响力与被信仰范围来决定角色数量,那么日本人物的数量可能会显著减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核心标准:历史影响力 vs. 被信仰范围 影响力:指某人对历史进程、文化发展或思想传播的直接贡献.............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FGO)游戏的大奥活动中,玩家普遍认为伽摩的表现“菜”,这背后涉及了多个层面的原因,既有游戏机制上的,也有剧情设定上的,还有玩家对角色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差距。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 一、 游戏机制上的“菜”这是导致玩家感到伽摩“菜”的最直接原因。主要体.............
  • 回答
    “FGO最好再也不出中国从者了”——这个想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极端?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聊聊,或许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以及这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一些复杂的情感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Fate系列作为一部以日本文化为根基的作品,在吸引全球玩家的同时,也始终带着浓厚的本土气息。当它开始引入中国从者时,确.............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FGO)这款游戏中,如果要说哪个英灵最“毁”了其原型人物的形象,这绝对是一个能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毕竟,FGO作为一款以历史人物、传说人物为基础改编的游戏,在保留其核心精神的同时,也为了游戏性、剧情表现和满足玩家的口味,对许多原型人物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二创”和“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