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日本和美国的经济规模的差距大于等于大陆和台湾的差距。如果台湾有个机会能达到大陆60%的军事实力……
赚了,简直是大赚了一把。
华盛顿条约不仅仅是5:5:3,还有很多东西啊。别看网文上写的美国破译了外交密码,成功的阻止了“对美作战7成论”,日本吃了大亏的说法。其实所谓的“对美作战需要7成兵力”这个想法,也不过是佐藤铁太郎在极其有限情况下拍脑袋猜出来的。在当年一没有计算机,而没有大数据,打美国不管你是6成还是7成,都是输。美国的至始至终的想法就是限制日本海军发展,就算一开始接受5:5:3,美国也会漫天要价的。
军迷总是忘掉华盛顿条约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南洋诸岛问题。日本在一战是彻彻底底的酱油党,功劳也就比北洋政府高一点。但是华盛顿条约却确立了日本对南洋诸岛的合法性占领。并且日美两国都不准在占领的南洋诸岛上新修防御工事。这可以说是日本的一个胜利,也算是美国为553付出的代价。
因为内南洋离日本近,离美国远。一旦日美开战,无论是后来的现实,还是九段作战,日本都可以迅速占领这些岛屿作为航空和潜艇前哨基地,并且屏护本土。而美国只能一个个啃,两栖登陆作战历来是海军作战的难点,特别是在条约签订的20年代。可以说,华盛顿条约553是以日本对南洋的合法性占领换来的。
至于陆奥,我觉得甚至日本一开始就应该放弃陆奥,这样16寸炮只有日美有,数量1:1。因为陆奥,美国两艘科罗拉多得建成(16寸炮共24门),英国开工2艘纳尔逊(16寸炮18门),16寸炮的比例从1:1:0变成了16:24:18,日本反而垫底了。
我只针对某些答案中的英日同盟说一下。
英日同盟实际上在1920-21年间就已经出现废弃的迹象了,来源则是英国方面。一方面,英国在一战中丧失的亚洲利益被日本攫取不少,另一方面,打完一战的英国也没有兴趣参与到对美国的战争。因此,即使日美开战,英国是否会参与或援助日本都是个很大的问号。
在华盛顿会议前,美国试探英国方面对于英日同盟的看法时,英国表示在满足一定的前提下,英国并不介意放弃英日同盟。闻讯的日本方面借裕仁出访欧洲之际试图说服英国,但无果。所以对于日本来说,英日同盟瓦解并不是可惜的损失,而是必然要发生的,即使没有华盛顿会议,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亏大了,英日同盟没了。小处是有些便宜,但以日本的国力,那点便宜不如说是毒药。
对日本来说,一战后最好的结果的是英日德立刻对美法开战(凡尔赛合约都不用等),数百万英日德联军沿美加边境一字排开大举南下,迅速占领美国工业区。然后与墨西哥南北夹击,事成之后瓜分美国。英国既解决一个最大的威胁,又可以把账赖掉。
只可惜英国没种,不敢赌这最后一次把美国彻底打下去的机会。
如果英国台上是欧洲二号疯子,政治变色龙丘中堂的话,搞不好真会有这番操作。反正英国是为了保住霸权赌上国运参加的一战,既然已经赌了,为何不赌到底?
华盛顿条约日本亏大了,因为以日本的国力,华盛顿条约那点好处还不如说是毒药。一战后日本最大的资本是列强中最多的人力,拉上一两个工业国,完全可以再打一场世界大战。这个优势不在短期内使用,等不了十年就过期了。
前提是英国有种,只可惜英国除了1914年之外,就没有种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