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及以上经济水平的地区、三甲医院、平均及以上效益的科室、也不用良心分配,分配不缺德就行。只要正式入职,月到手1w说实话挺基本的。
问题在于
1.坐拥蛋糕、掌握绩效分配权的大主任,和按技术按职称、多劳多得排排坐吃果果的医生,从根本上就不是一个阶级。
有点不恰当,但可以类比为封建庄园主和农奴的关系,前者对效忠对象负责,而不对手下的农奴负责。前者的高收入,则往往建立在压榨后者的基础之上。
所以拿大主任的灰色收入说事,从规培到副高都会很不满意。
说实话绩效这东西,入职了都有,这个绩效也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之上。但是盈利拿出多少来当灰色收入,拿出多少来给上中游吃,一点渣渣分到绩效里,绩效中再扣点渣渣往下级医生分。犯罪团伙要是这分配模式,早火并了。
2.工作和正式入职是两个概念、医院和医院差异很大。
目前网上哭穷的,绝大多数都是基层医院医护、大医院规培住院医。
规培可以理解为“青春税”,是在医院里面以“学习”为名义提供廉价劳动力。你想升中级,规培证是必须的。这个年纪正是择偶关键期、人生迷茫期,人生最需要钱的时间段之一,但是真的真的很穷。
而不同医院之间收入两极分化也十分严重,大医院医生基本保底当地平均收入3倍,但是基层医院工作者才占了大多数。虽然大医院入职大夫月入过万,但不能因此忽略基层医院大夫穷的揭不开锅。
3.医生收入是和同学历、同工作强度的人群比较的。
比如前段时间那个喝葡萄糖被喷的大夫。在任何一个医院、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分配方式下,一个能独立主刀脑干区域手术的人,都不可能缺那一瓶饮料钱。如果有,那就该亡院亡X了。
我个人知道的,月入十万不敢说,40岁+甚至35+,目测综合月入五万以上的好几个,并不少见。但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神仙,履历和综合能力都让人望尘莫及的那种。
这批人不论从收入还是从社会地位上来说,都相当不错了。但是看收入金字塔,一方面医学收入金字塔分外陡峭,另一方面头部收入其实相比其他行业还是挺低的。
至于大主任,还是开始那句话,大主任的收入模式,和吃技术饭的各级医生,有本质上的区别。
4.
其实看收入最好还是看丈母娘,她们比猴子还精。
在丈母娘那边,五年临床毕业生简直狗见愁。
考上研开始,丈母娘挑好看的有潜力的,开始赶早集。
顺利入职/申到博,开始炙手可热。
中间这狗到人的差距,就是医学圈子收入分化的侧面写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