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百度贴吧为什么禁止“挖坟”?

回答
百度贴吧禁止“挖坟”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维护贴吧的秩序和体验,让大家都能舒舒服服地讨论问题,而不是被一些陈年旧帖给搅得一团糟。

咱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说。

什么是“挖坟”?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一个很久很久以前(通常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帖子下面,突然冒出来回帖。这个帖子可能早就沉到底了,讨论也早结束了,话题也过时了,但你偏偏在上面留下一句。

为什么贴吧会禁止它?

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都很实际:

1. 扰乱信息流,影响新内容曝光:
你想想,一个贴吧每天有多少新帖子在发?有多少新话题在讨论?如果有人突然在几年前的一个帖子里冒出来一句“帮顶一下”,或者问一个早已解决的问题,那这个坟墓就被刨开了。这个坟帖就会被顶到前面,占据版面。结果就是,那些新的、有价值的、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就被埋在后面,没人看见了。这就像大家都在看一场精彩的演出,突然有人跑出来大喊一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走了,后面的演员演得再好也没人看了。

2. 导致信息混乱,误导新人:
很多被“挖坟”的帖子,里面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了,甚至是有错误的。比如说,某个游戏攻略,几年前的版本用的是这个方法,但现在游戏已经更新了很多次,这个方法根本就不适用了。如果新人看到这个老帖,被误导了,那结果就很糟糕。再比如,某个活动信息,早就结束了,但帖子里还在讨论,新人看了以为活动还在进行,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这种混乱的信息,对新加入贴吧的朋友来说,打击太大了。

3. 影响发帖者和回复者的体验:
对于一些发帖者来说,自己的帖子早就有了结果,或者已经不再关注那个话题了。突然有一天收到一个几年前帖子的回复提醒,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哪个帖子,点进去一看,居然是几年前的旧事,感觉挺奇怪的,甚至有点被打扰的感觉。同样,对于经常在贴吧里活跃的用户,看到一些帖子被莫名其妙地“挖”出来,内容已经过时或没有意义,也会觉得很烦躁。

4. 破坏贴吧的“时效性”和“活跃度”假象:
一个活跃的贴吧,应该是不断有新内容涌现,大家在讨论当下热点和新问题。如果大量“挖坟”行为出现,虽然帖子数量上去了,但实际上是无效的重复劳动,并不能真正体现贴吧的生命力。反而会让人觉得这个贴吧已经没有多少新内容,气氛也不活跃。

5. 可能被滥用于恶意刷帖或引流:
有些不怀好意的人,可能会利用“挖坟”来刷经验、刷积分,或者在一些老帖子里发布广告、链接,进行恶意推广。这对于贴吧的整体环境来说,绝对是污染。虽然不是所有挖坟都是恶意的,但为了防范这种可能性,平台设置禁令也是有必要的。

贴吧的具体做法和一些“潜规则”:

百度贴吧对“挖坟”的定义和处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来说,管理员会根据帖子的年龄、内容的时效性、回复的意义等因素来判断。

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帖子超过几个月(这个时间标准在不同贴吧和管理规则下会有差异),再进行回复就可能被视为挖坟。
内容价值: 如果挖坟的内容确实对当前讨论有启发,或者是在解决一个遗留问题(比如某个老bug的解决方案,在很多年后依然有效),那可能就会被容忍。但如果只是简单的“顶帖”、“沙发”或者无关紧要的回复,那么被删帖甚至警告的可能性就很大。
特殊情况: 有些“经典老帖”或者有历史意义的帖子,即使很老,里面的讨论依然有价值,比如技术教程、经验分享等,大家通常会比较宽容。但即使是这种,也得看回复的内容是不是真的能为当下带来帮助。

总而言之,百度贴吧禁止“挖坟”,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在一个清晰、有序、有价值的环境里交流。 就像一个图书馆,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新书、热门书籍,而不是经常有人在几年前的旧书页里写几句话,把整个书架弄得乱七八糟。保持信息的时效性和相关性,对所有贴吧用户来说,都是一个更友好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贴吧机制有问题。

第一点:贴吧的挖坟是不可逆行为。

就是说你在坟贴里回了一句之后这个帖子就会被顶上首页,即使你删掉这个回复它也还在首页……

第二点,自己删除回复后居然删除回复通知。

比如你回复一个帖子,对方会收到一个提示“xxx回复了你的帖子”,但是假如你删除这个回复后只要对方刷新信息列表,这个提示就没了。

而如果你回复后立即删除,而对方又没给贴吧客户端开消息提醒权限,那么他根本不会看到你的回复提示。

这就衍生了很多贴吧顶帖专业户,就是回复一句并立即删帖。比如多个贴吧曾经被一个叫做“无聊寺方丈”+数字的一系列id骚扰过,他的策略就是回帖后自己立即删除,这样根本没人知道是谁回复的。

当然其实还是有办法找出来的,但是没那么容易。所以大家会普遍的将挖坟这种行为直接封禁。

user avatar

标准的“体制问题”。


所谓“体制问题”,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机制问题”——机制不解决,怎么努力都是白搭。


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贴吧的“机制”、以及不同用户分别都需要什么、以及他们会如何和这个“机制”互动。


首先分析贴吧的机制。


贴吧实质上是过去的“互联网论坛”的简单升级版,除了围绕某个话题展开之外,它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


而“互联网论坛”则是最初的BBS(电子公告板)的升机版。


打个比方的话,从BBS到互联网论坛再到贴吧,实质上都是日常生活中“聚会聊天”这个场景的直接电子化。


这种电子化,一方面给了对相关话题感兴趣的人相互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各种零零碎碎、但又有各种价值的信息展示给大众,从而加快了知识的传播。

这是互联网论坛的不同之处。


但是,归根结底的,这个东西本质上仍然是“客厅/酒吧/聚会之类场合、一些人凑一块聊天打屁”这么个“陈旧”的场景。


这种“陈旧场景”的直接电子化马上就带来了如下问题:

1、加入门槛低

过去,大佬聚会聊天,能掺乎的起码都得有点身份地位(哪怕他是个草包,那也是个或有钱或有权或有势的草包);而互联网论坛呢,中学成绩拿零蛋的,都敢挂着专家的头衔、指着专业研究者的鼻子攻击谩骂、上纲上线。

哪怕最不严重的,“小白”们也会通过大量“灌水”,彻底“稀释”掉论坛的信息浓度,降低它的价值。

2、信息随机性强

聊天嘛,自然是想到哪说到哪。最“前沿”的话题也不能天天说;而天天说的,多半会变成……呵呵,今天天气不错。

3、信息难以索引

聊天嘛,谁知道是从哪里“起兴”、又信马由缰在哪里起了“高潮”?

说不定本来是一个小白发了张色图,结果讨论着讨论着,被大佬引导到了极为专业的“基因漂变”这个领域——然后又勾出了一篇写的妙趣横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深度科普文……


那么,将来想要找到这篇文章,那可就不是一般的难了……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就可以着手分析“挖坟”这个问题了。


首先,我们把论坛的参与者分为如下几类:

1、知识产生者

知识产生者俗称“大佬”。他们是论坛生命力之所在。有他们,论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值得一看的新内容。

2、知识消费者

知识消费者是大佬们的听众。他们需要靠大佬们提供的信息消磨时间或者学到知识、解决问题。

有他们“捧场”,论坛才会变得热闹;有他们“提问”,才能引开大佬们的话匣子,把论坛变得更为精彩。

3、小白

小白是一些特殊的知识消费者。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半瓶子咣当,表现欲过强,却又没有真才实学,容易喧宾夺主——甚至于,就连问问题他们都问不好,老是绕着一些非常初级的、一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打转转。

因此,大多互联网论坛对小白很不友好,认为他们降低了论坛质量。

4、恶意攻击者

这些人成分复杂,来源多样。有所谓的troll,也有因其他目的前来捣乱的。

5、管理者/版主


然后,我们来分析不同用户的利益走向。


1、知识产生者

一个好的论坛可以给相关方面的大佬们更多“碰撞”机会;在于同好的讨论中彼此启发,便有大量优质文字源源而来。

那么,对他们来说,“每天都有新鲜的、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掺乎”自然更为重要。


2、知识消费者

一个好的论坛,可以找到更多大佬们关于某个方面的、平实朴素、鞭辟入里的论述;或者是关于某个具体问题的、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过,由于论坛的特点,他们很难选择自己要看什么;想看,就只能利用搜索引擎,在“陈年老帖”中寻找有用线索——然而,由于现实的复杂性,“陈年老帖”针对的情况很可能有了新变化……


3、小白

小白的行为存在模糊性。他们的表现时而接近“知识消费者”,时而又和“攻击者”无异。


4、管理者/版主

他们需要维护好论坛氛围,尽量留住“大佬”,不让他们被小白干扰。



于是,“挖坟禁令”就这样出现了:

1、它会打扰大佬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使他们对自己当前参与的话题失去跟踪

2、它会干扰那些一直关注论坛的知识消费者,使他们反复观看很久以前已经看过的帖子


这是当年互联网论坛的普遍现象。非如此,论坛内容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那么,是不是说这就是“必要之恶”、甚至就是完美无缺的终极解决方案呢?


很显然,不是。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吐槽的。


但怎么解决呢?

你看,不禁止挖坟,就会把所有内容变成“月经贴”甚至“日经贴”,使得论坛快速水化……

但禁止挖坟,很多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就没法在冷却一段时间后继续了;或者,如果过去的“精华”存在问题,现在也没法纠正了……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怎么办呢?


有人说了,版主多费点心,区分下“挖坟”的不同情况,禁止无理由挖坟不就得了?


嗯,那的确比那些“形式主义”的、凡挖坟必被禁好一些。

但这对版主的要求实在太高;尤其是遇到一些人专程过来捣乱时……不够专业的版主,又怎么分辨那些藏着恶意的专业人士呢?

你敢禁,人家振振有词,给你扣一顶“滥权”的帽子;你不禁,版面没法看了……


尤其是,更高层的还可能无脑的把“挖坟率”当成KPI……


那么,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答案是:对脱胎于BBS的传统论坛,这就是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是因为论坛本身的“体制”决定的——它本来就是个允许人们三三两两分别聊天的客厅,它本来就不适合作为信息归纳、分发的集散地……


问题爆发于“挖坟”这个点,但“挖坟”并不是问题的原因。盯着挖坟,只能越用力问题就越多……


想要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站到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全盘考虑。



让我们重新看看需求吧。


1、“大佬”们需要和同级别的大佬们交流——需要让其他大佬注意到自己,需要能持续跟踪自己参与的话题。

2、“学习者”需要跟踪大佬们的动态、需要快速索引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有人能针对性的解决自己面临的特殊之处——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这个论坛两三年前已经说透了,自己找”!

3、“小白”同样需要一定的引导——他们虽然经常搞砸、经常做出其他人眼里的破坏动作;但那或许并不是他们的本意……

4、管理者过去仅仅为大佬提供服务,不得不忽视了其他人——甚至不得不伤害那些有意无意作出小白举动的人。

然而事实上,他连大佬都服务不好。因为……他凭什么把一个帖子指定为“精华”呢?能让所有人服气?

5、论坛运行久了,各种不随时间流逝而褪色的“精华内容”自然越来越多。这些内容自然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索引机制,方便查询。

然而,由于论坛的机制问题,这是做不到的。查标题显然不行,因为内容太散;查内容?论坛里面那些不够正式的东西,PageRank也无能为力啊。


由于笨拙的查询效率所限,论坛“精华区”效果很一般:有些内容随着时间流逝已经不再有效;另一些内容却不受时间影响;有些内容已经有了更新更好的替代品,但替代品有些片面,需要结合十年前的老帖才能得到正确认识;但十年前的老贴早就翻不出来了(比如可能已经存到磁带上、无法直接访问了:但事实上,很多两三年内的贴子归个档删掉就行,某些十几年前的帖子却最好一直置顶)……


这些,就使得BBS默认的“最近(最少)使用”排序机制捉襟见肘。

机制不行,你就是雇一百万高学历版主来管,也只能管的一塌糊涂、管出遍地弊病。


我们把需求归纳一下:

1、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得到更高的展示优先级

2、用户感兴趣的信息需要得到更高的展示优先级

3、无价值的信息应该及早隐藏

4、历史信息需要良好的分类、归档、查询支持


人生而平等。然而,有的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砺自己、不断攀登;有的人却……

那么,虽然人人平等,但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却难以平等——也不能平等。

否则,那就是新的不平等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凭什么让“一个无知之徒的凭空想象”和“踏实的学问人千辛万苦才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调查报告”平等?!

我随便弄张白纸写个一万,你肯不肯给我一百张能存进ATM的、红色的毛爷爷?


因此,我们真正需要的是:

1、一套自动甄别信息价值的工具/机制

2、一套使得总是能发表高价值言论的人更容易引起注意、同时避免那些总是输出噪音的人干扰他人的机制

3、一套自动对信息评级、归类、索引、查询的机制


一旦这套机制做出来了,自然就无需什么版主,完全可以云淡风轻的“无为而治”。

反之,就不得不让一群版主徒劳无功的奋斗在“和无价值信息战斗的第一线”,累死累活然而还是人走茶凉——甚至人没走茶都凉了。


如你所见,知乎就没有版主;知乎不仅不禁止挖坟,它还鼓励“挖坟”——鼓励你回答那些陈年老问题(比如我这个回答,回答的就是一个近期被人挖出来的、15年的陈年老问题:你看,这个问题压根没说透嘛!本来就应该再讨论讨论嘛)。

它也不禁止小白问题——相反,它还鼓励你提出小白问题。


因为它看的很清楚:先有问题,后有答案。

问题太小白?没人回答让它自己凉了就是。反正它的算法机制确保这类问题不会长久占据你的时间线。


问题本身就是索引。何况还有tag。

问题本身就是焦点,可以确保下面的讨论不会离题太远。


于是,一个虽然不够好、但毕竟还是有一定指导性的评价体系完成。

于是,一个以问题本身为索引的信息归类、查询机制完成。


机制改变,于是一切就不再是问题——挖坟?随便挖,没影响!——于是它就可以无为而治。


当然,解决了信噪比问题并不能一劳永逸。知乎也有自己的问题。

但解决信噪比问题仍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就只能永远在“挖坟”这样的低级问题上较劲。

user avatar

禁止挖坟是早期贴吧特性导致的,

当年禁止挖坟是使用吧务人肉规整吧内帖子时间线,来解决贴吧差劲的时间线设计的无奈之举。

现在的贴吧其实不太需要禁止挖坟。

很多新上任的吧务只是机械的执行之前禁止挖坟的吧规。


你不理解是因为没经历过很早之前的贴吧,当时贴吧用户粘性很大,大部分人会一直刷有限的几个贴吧,甚至只刷一个贴吧,当年不禁止挖坟的结果就是,首页帖子大部分都是半年甚至1~2年前的。而当年大部分人又只刷一个贴吧,你不会希望你每次打开贴吧都是从40多个旧贴之间的随机位置中找新帖看吧。

0、很多年前(大约10年前吧)贴吧被挖坟是要扣吧里分数的,而分数决定了吧里有什么功能。

比如图册,友情贴吧,会员头衔自定义,自定义导航链接。

1、很多年之前,贴吧只能按回复时间倒序排列。

2、贴吧首页一共就50个位置。

3、贴吧没分区,一个吧就是一个首页。(一个论坛怎么也十几个分区吧)

4、大部分人基本只看PC的前1页或者手机客户端的前3~4屏幕。

5、贴吧无下沉帖子关闭帖子回复等功能(挖坟导致的帖子排序变化不可逆)

6、那个年月很多人其实很无聊的。吧务要是不管,估计首页就全是诸如:

《留下你的手机号,尾号一样的就做一天情侣吧》

《留下你的QQ,尾号一样的就做一天情侣吧》

《留下你的生日,尾号一样的就做一天情侣吧》

《爆照啦,快来》

《其实你的Qq就是张图片》

《快,把你手机相册里第一张图片发出来》

《敢不敢直接按Ctrl+V后发出来》

《输入lzsb你出来的是什么,敢不敢发出来》

《手机按6个9出来的是什么,敢不敢发出来》

《谁能打出这个字“砲”》

《谁能打出“上校鸡块”我就认作他爹》

《你肯定打不出“涅槃”》

(以上都是贴吧的早期铭感词或者会被转化为简体的繁体字)

7、贴吧这种设计导致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如果顺其自然,过一段时间后,老帖充斥首页,吧友新的帖子基本没啥人能看到(很快就被压到下边了)而大部分人其实这一天他就只刷这一个吧,结果就是。他需要从首页一共50个帖子里,先排除40+个他很久之前都看到过无数次的帖子,大海捞针的找新帖子。

8、大部分吧务其实不反感有意义的挖坟,只是反对故意恶意挖坟。而且首页要是坟贴数量不多时,基本也不太管坟贴。当然不排除有认死理的吧务,吧规说7、10、30天是坟贴,看到坟贴,不关帖子质量怎么样都删的。

9、而有意义的帖子,吧务基本都会给这个帖子精品贴,然后禁止回复挖坟了。

10、而且可以避免一些因为时效性问题,导致误导吧友,比如游戏不同版本加点方案会不一样。一些高校贴的学长学姐答疑帖,楼主毕业就不会回复解答了,继续让新生回复没任何意义。一些寻物寻人问明天课表类的基本都是很快就没用了,如果任由老帖存活,会导致新人被误导。


但是现在贴吧,其实已经基本不用管挖坟了,毕竟有“按发帖时间排序”的选项了。

而且挖坟也不扣分了,只要不是有人故意恶意连续回复旧贴,不管坟贴也没事。

很多新上任的吧务只是机械的执行之前的吧规,而不太去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个吧规。


这么一说才发现,我都当了10年+的吧务了,我有这么老吗。。。

user avatar

因为很多吧务脑子有问题,想用这种“规定”来刷存在感。

我曾经在贴吧里看到过一个帖子,有人提问耳机两边声音不一样大(学名叫“耳机偏音”)怎么办,二楼提供了一个很出人意料却又实际有效、而且不需要工具操作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嘴吹一下)。下面所有人都在膜拜二楼,这个帖子从发出来就不断的有人“挖坟”,因为二楼的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妙了。(有朋友问具体怎么操作,回复在精选评论里

然而吧务干了啥呢?他们在不断的警告挖坟的id,后来发现警告根本没有用处(因为回帖的人都觉得很惊奇,而且也真的想感谢二楼),吧务居然把二楼删了。

这是人干的事么?

后来就更有意思了,这个帖子还是在不断的被挖,只是回帖内容从“感谢二楼!”“二楼牛逼!” 变成了,“二楼到底说了啥啊!急求!!”


==================

有朋友提到说,百度的贴吧排名规则里面,有一项是挖坟扣分,所以吧务会强行禁止挖坟。

那有个事情我忍不住要问一下了:

在贴吧这个大环境中,究竟是百度排名重要,还是用户重要?

我觉得,任何一个网络社区,用户都是基础,是这个社区的核心竞争力。腾讯靠啥发家致富?QQ对吧。

那么在不合理的规则和用户的需求之间,究竟应该如何选择?私以为,这才是这个问题的本质,也是最值得我们讨论的内容。

说到这里,答案就已经很明朗了:

不关注用户需求,反而要给用户套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条条框框,用不合理的规则来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种网络社区,这种网络社区的管理者,无疑是脑子进了水,导致不好的结局只是时间问题。

显然,这个结局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百度贴吧禁止“挖坟”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维护贴吧的秩序和体验,让大家都能舒舒服服地讨论问题,而不是被一些陈年旧帖给搅得一团糟。咱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说。什么是“挖坟”?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一个很久很久以前(通常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帖子下面,突然冒出来回帖。这个帖子可能早就沉到底了,讨论也早结束了,话题也过.............
  • 回答
    关于百度贴吧被土耳其政府禁止访问的具体原因,并没有一个公开且官方的明确说明,这使得这个问题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猜测和解读。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梳理和分析,试图勾勒出背后可能存在的因素。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一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百度贴吧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营都可能受到中国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
  • 回答
    百度贴吧,这个曾经承载了无数人青春回忆的社区,如今却似乎陷入了“越来越差”的泥沼,让许多老用户感到惋惜和无奈。如果要深究其原因,那绝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概括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结果。首先,最直观的变化,或许就是内容生态的萎缩和变质。早期贴吧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用户,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
  • 回答
    百度贴吧在过去五年内流失近九成用户,这是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反映了其在用户需求、产品战略和市场变化等多方面的失误。要详细解释贴吧用户流失如此之快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一、 内容生态的崩塌与变质这是贴吧用户流失最根本的原因。 商业化过度与低俗内容的泛滥: “.............
  • 回答
    .......
  • 回答
    百度贴吧如今的境况,用“逆天魔怔”来形容,绝非空穴来风。这四个字道出了许多老吧友和曾经的 Nutzer 心中的复杂感受:一种无奈、一种不解,甚至是一种深深的失望。要说它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得从头说起,也得看看它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昔日辉煌:互联网的社区黄金时代回想当年,百度贴吧简直是互联网社区的王.............
  • 回答
    百度贴吧作为一个庞大的网络社区,汇集了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因此,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观点是很正常的。关于“百度贴吧的男人天天骂女人”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对部分现象的放大和概括,并不能代表所有贴吧用户,也不能代表所有男性用户。但确实,在一些特定的贴吧和讨论中,存在性别对立、刻薄评.............
  • 回答
    百度贴吧,一个曾经承载了无数网民情感、兴趣和回忆的社区,如今却常常被贴上“素质低”的标签。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如果要深入剖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匿名机制的“保护伞”:最直观的一点,便是贴吧的匿名性。虽然用户需要注册账号,但大部分时候,发言并不强制实名。这种匿名.............
  • 回答
    说百度贴吧“还不凉”,这个说法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拿它和它最辉煌的那个年代相比,它确实已经“凉”了太多太多。但为什么它到现在还能在互联网的角落里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圈子里依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这才是值得说道的。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
  • 回答
    要聊百度贴吧的“钓鱼吧”为什么这么火,咱得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这玩意儿啊,它得从人性、网络生态和贴吧这个平台的特性上都得挨个瞧瞧。首先,咱得说说这“钓鱼吧”到底是啥。它不是那种真的在你电脑里装个啥病毒、盗你银行卡密码的“钓鱼”。贴吧里的“钓鱼吧”更像是一种“套路”,一种以“.............
  • 回答
    想聊聊百度贴吧里电脑硬件板块为啥显卡吧能稳坐第一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一、 核心地位:显卡是电脑的心脏,也是最容易被“盯上”的部件。你想想,一台电脑,CPU、内存、主板、硬盘、电源、机箱,这些零件都是必需品,但要说最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最.............
  • 回答
    你这么问,我就跟你好好唠唠,现在百度贴吧这环境,为啥这么让人糟心。不是我瞎说,身边好多老吧友,也都一样有这感觉。你说这事儿,也得从头说起。你想啊,最早的贴吧是啥样的?就是一堆对某个话题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分享信息、交流心得。那时候,大家都是真心喜欢,觉得找到组织了。什么汽车吧、游戏吧、动漫吧、明星.............
  • 回答
    百度贴吧的“v吧”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它的影响力远不止于一个普通贴吧。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说说“v吧”这个名字本身,它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圈内人的认同感。在贴吧这个大家庭里,不同的吧就像一个个村落,有自己的方言、习俗和文化。而“v吧”之所以能够成为许多新潮梗的源头,与其独特的社区氛.............
  • 回答
    百度卖贴吧,这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憋屈。你想想,多少人的青春、多少人的回忆,都寄托在那些小小的贴吧里。如今,听到它要被“卖掉”,你说心里能好受吗?反对的声音之所以这么响,绝不是空穴来风,里面门道可多了,得一件件捋清楚。首先,情怀与归属感。这绝对是很多人最直接的感受。贴吧,对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论.............
  • 回答
    很多人感觉百度贴吧“没落”了,甚至觉得百度“放弃”了它。其实,说百度“放弃”贴吧,可能有点绝对,但说它“战略重心转移”或者“投入力度减小”,倒是更贴近事实。贴吧的现状,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捋。一、 辉煌与裂痕:贴吧的黄金时代与早期隐忧想当年,百度贴吧可是互联网社区的“王者”。20.............
  • 回答
    百度贴吧的女权吧,是一个讨论女性权益、性别平等以及社会性别议题的社群。在这里,你会遇到来自不同背景、年龄、职业的人,他们因为对女性权利的关注和思考而聚集在一起。在这里的人,可能包括: 女性主义者: 这是最核心的一群人,他们认同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即追求性别平等,消除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他们可.............
  • 回答
    百度贴吧的巅峰时期:一个时代的记忆与辉煌百度贴吧的巅峰时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无数网民青春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是一个充满活力、个性张扬、信息爆炸、社群归属感极强的时代。时间跨度: 大约从2005年到2010年左右,甚至可以延续到20132014年,但其核心的“黄金时代”无疑是前.............
  • 回答
    百度贴吧在2021年8月20日以账户安全为由,要求PC端发帖必须经由手机App扫码后才能发布,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用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百度贴吧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用户基数庞大且多元: 百度贴吧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中文社区之一,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极.............
  • 回答
    2019年5月13日,百度贴吧以“系统维护”的名义,对2017年之前的帖子实行了无限期屏蔽。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贴吧用户,特别是那些在贴吧活跃多年的老用户感到难以接受。事件的导火索与具体表现:在那天之前,许多用户已经隐约感觉到贴吧的搜索和浏览功能出现了一些异常,一些老帖子难以访问。.............
  • 回答
    百度卖贴吧吧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你听到的“卖”字,可能更接近于一种商业化的操作,一种让百度“恰饭”的方式,而不是真的把一个“吧主”的身份像卖商品一样直接交易。咱们得回到贴吧最开始的时候。那时候,贴吧是什么?是网友们自发组织起来,围绕一个共同兴趣点(比如某个明星、某个游戏、某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