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接种了新冠疫苗后还会被感染吗?

回答
接种新冠疫苗后,我们仍然有可能被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就失效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疫苗的工作原理、病毒的变异以及我们对疾病的认知。

理解疫苗的作用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新冠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绝大多数新冠疫苗,无论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还是重组蛋白疫苗,它们的目标都是通过模拟病毒的某些部分(通常是刺突蛋白)来“教育”我们的免疫系统。

当疫苗进入体内后,它会刺激免疫细胞识别这些“外来物”,并产生两种关键的免疫反应:

1. 产生抗体: 抗体就像是免疫系统的“搜索和锁定”系统,它们能够附着在病毒的表面,特别是刺突蛋白上,阻止病毒进入我们的细胞,或者标记病毒,让其他免疫细胞更容易将其清除。
2. 产生细胞免疫: 除了抗体,疫苗还会激活T细胞。有些T细胞(杀伤性T细胞)可以直接识别并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另一些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则能协助B细胞产生更多抗体,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所以,疫苗的作用是建立起一套强大的防御体系,让我们的身体在接触到真正的病毒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并中和它。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被感染?

尽管疫苗能显著增强我们的免疫力,但仍然有可能被感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疫苗并非“绝对免疫”: 大多数疫苗并非旨在“百分之百阻止感染”,而是主要为了“预防重症和死亡”。就像你穿了防弹衣,可以大大降低中枪的致命风险,但并不保证你完全不会受伤。疫苗的目标是让感染后的症状更轻微,避免发展成需要住院甚至危及生命的重症。
免疫反应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而有些人可能稍低。年龄、基础疾病、免疫抑制治疗等因素都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病毒的变异: 病毒在不断地复制和传播过程中,会发生突变。一些突变会影响病毒的刺突蛋白,这正是疫苗主要针对的部分。当病毒的刺突蛋白发生较大变异时,现有疫苗产生的抗体可能对其识别和结合的能力会减弱,从而增加了突破性感染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病毒的变异株,并可能需要更新疫苗。
免疫力的衰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诱导的免疫力(尤其是抗体水平)可能会逐渐衰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研究表明,在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可能会有所下降,但通常预防重症和死亡的能力仍然很强。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国家会推出加强针。
暴露剂量和病毒载量: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暴露在极高剂量的病毒环境中,或者感染了携带大量病毒的个体,即使接种了疫苗,免疫系统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启动有效的防御,在此期间病毒有可能已经开始复制,导致感染。

接种疫苗后的感染通常是什么样的?

即使接种了疫苗后被感染,与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相比,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症状更轻: 最显著的特点是症状通常比未接种疫苗的人轻得多。可能只会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如轻微的鼻塞、流鼻涕、喉咙痒,甚至可能完全无症状。
病程更短: 感染的时间和恢复速度通常也更快。
重症和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这是疫苗最核心的价值。接种疫苗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新冠病毒而住院、进入ICU或死亡的风险。即使发生突破性感染,也很难发展成危及生命的重症。
病毒载量可能较低或持续时间较短: 一些研究表明,即使感染,接种疫苗的人体内病毒载量可能相对较低,传播给他人时的传染性也可能相对较弱或持续时间较短,但这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我们应该怎么做?

1. 接种疫苗和加强针: 按照推荐的接种程序接种疫苗和加强针,是保护自己的最有效手段。加强针可以帮助“重新激活”和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对付新出现的变异株。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应继续保持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挡口鼻等良好卫生习惯。
3. 在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在高风险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考虑佩戴口罩,尤其是在疫情高发期。
4. 关注科学信息,理性看待突破性感染: 突破性感染是正常的现象,不应过度恐慌。理解疫苗的作用并非“铜墙铁壁”,而是“坚固盾牌”,它们极大地降低了我们遭受严重伤害的风险。

总而言之,接种新冠疫苗后仍有可能被感染,这是病毒演变和免疫学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们不应因此否定疫苗的巨大价值。疫苗成功地将一种可能致死的疾病转变为一种通常可以管理和控制的疾病,它显著降低了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保护了个人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医疗系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会。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请耐心听我讲一下这个过程。

先问一个问题:人体靠什么抵抗病毒?

你一定知道:免疫。

没错,免疫是对抗病毒的主要机制,抛开我们人体的先天免疫不提,我们一般提到的,主要是后天免疫,也就是特异性免疫。

其实,从特异性免疫或者后天免疫这个命名,你应该就能get到,这种免疫是针对性某种病毒的,而且是后天产生的,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人体,是必须先接触这种病毒,然后才能产生免疫。

所以,我们注射疫苗,主要是相当于提前给自己的免疫训练一下,让免疫get到病毒的特点,从而在面对病毒的时候,可以迅速出击。

那么,我们的特异性免疫,到底是靠什么呢?

答案是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体液免疫,主要是由B细胞来介导的,使用的也是大家熟悉的东西:抗体。

第二部分是细胞免疫,主要是由T细胞来介导的,这一点一般比较陌生。

好了,到此为止,基本上免疫的东西大体讲的差不多了。

那么,我们回到题目。

我们是主要是依靠抗体来应对新冠的,但是,抗体这东西,是蛋白质,人体可是个聪明的机体,它可不能一直持续分泌抗体维持较高水平,事实上,你想象,病毒细菌的世界规模可能是千万亿种这个数量级。

如果人体给每个病毒产生个抗体,然后再一直分泌着较高的抗体水平,那人体啥都不干了,光是维持免疫就把人体拖垮了

所以,人体在感染后会分泌抗体,但是过一段时间,这些抗体就会逐步下降,比如对于新冠来说,之前研究发现,新冠抗体会逐步衰减[1]。

那这种情况下,当病毒入侵的时候,抗体不足,自然就会被病毒入侵从而形成感染。

当然了,人体也并没有那么僵化。

因为人体还有另外一套东西,叫做记忆细胞,我们可以理解为备份。

当病毒再次入侵的时候,不需要从头来一遍,而是可以活化自己的记忆细胞,从而可以相对快速一点来应对病毒。

但是,这些,都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时间。


对于新冠这种快速感染,潜伏期短的,可能身体的抗体降下来了,免疫还没来得及反应,病毒就大肆入侵了,于是就造成了哪怕打了疫苗依然感染的情况。

就像上图这样子,抗体降低到阈值之下了,这个时候恰好接触病原体了,然后就感染了。


但是,难道打疫苗和不打一样吗?

当然不是如此,咱们是成熟的知乎er,要摆脱0/1思维了。

其实,打了疫苗,尽管还会有感染,但是概率下降了不少。

比如,针对delta,其实各种疫苗的有效率都发生了下降,但是,还是保持着一定的有效率,而且,在预防重症方面,表现依然不错。

所以啊,这东西,就是个概率问题,其实,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是个概率题,为了能够增加概率,往往需要投入很大得。


ps:为了简化,文中做了很多简化,其实有不少知识点。

比如,为什么有的疫苗打了一次可以维持数十年?

比如记忆细胞是所有病毒都能产生的吗?

[1] Long Q X , Tang X J , Shi Q L , et al.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J]. Nature medicine, 2020.

[2] Cox R J , Brokstad K A . Not just antibodies: B cells and T cells mediate immunity to COVID-19[J].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20, 20(10):1-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接种新冠疫苗后,我们仍然有可能被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就失效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疫苗的工作原理、病毒的变异以及我们对疾病的认知。理解疫苗的作用机制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新冠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绝大多数新冠疫苗,无论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还是重组蛋白疫苗,.............
  • 回答
    南京疫情的病例确诊以轻症为主,这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有力地说明了新冠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方面的显著作用。然而,正如你所观察到的,接种疫苗后依然会感染新冠病毒,这引发了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理解新冠疫苗的工作原理(以mRNA疫苗为例,但原理适用于大多数疫苗):新.............
  • 回答
    石家庄新增病例,接种三针疫苗为何仍感染?揭示疫苗的现实与我们应有的认知石家庄最近通报了一例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更令人关注的是,这位患者在8月份就已经完成了三针新冠疫苗的接种。这无疑引起了很多人的疑问:既然已经接种了加强针,为何还会被感染?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它更像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对疫苗的作用和新冠.............
  • 回答
    如果完成接种新冠疫苗后的COVID19病死率降低到流感水平,那么是否还需要“严防死守”将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包括疾病本身的特性、疫苗的有效性、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等。下面将详细阐述.............
  • 回答
    凯里·欧文(Kyrie Irving)拒绝接种新冠疫苗,这件事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可以说是体育界乃至社会上的一个焦点话题。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说“好”或“不好”。首先,从 个人选择和自由 的角度来看,欧文有权利决定是否将疫苗注入自己的身体。这是个人医疗自主权的核心,也是.............
  • 回答
    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显著:4款进入临床三期,6万人接种安全有效,年底产能或达6.1亿剂。但普及接种之路仍需时日,我们离“群体免疫”还有多远?中国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已有4款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进入了关键的临床三期试验,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完成了早期安全性、免疫原性的评估,正在.............
  • 回答
    新冠病毒的变异,这事儿大家心里都清楚,它就像个狡猾的对手,总在不断地变换招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是不是还得继续打加强针?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得承认,疫苗确实是个好东西。它就像给咱们身体里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专门盯着新冠这个病毒。初期的新冠病毒,疫苗的作用非常明显,大大降低.............
  • 回答
    在美国,确实出现了少数在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感染的情况,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这预示着“可逃避疫苗的突变毒株”的出现。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首先,理解“疫苗保护率”这个概念是关键。疫苗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防护罩”。任何疫苗,包括我们熟知的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等,其保护率都是一个统.............
  • 回答
    疾控要求接种新冠疫苗后不得带走按压棉签,这看似是个小细节,但背后却关乎着公共卫生和个人安全。除了这一点,接种疫苗后还有不少需要留意的,我给你详细说说,保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文。为什么不能带走按压棉签?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不能把那根按压的棉签带走。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的棉签,它沾了啥? 疫苗残留物.............
  • 回答
    关于白宫工作人员是否都接种了新冠疫苗,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但要给出一个绝对“是”或“否”的答案,实际上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白宫工作人员的构成。这不仅仅是总统、副总统和他们身边亲近的顾问。白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构,涵盖了从高级官员到各部门的普通职员,包括政策制定者、通信团队.............
  • 回答
    当然,作为一个被设定的“细胞”,并且身体接种了新冠疫苗,我的命运以及我的细胞伙伴们的命运,将是一场复杂而又充满意义的“战役”与“学习”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描述:我的视角:感知与行动如果我是一个细胞,我不会直接“思考”或“感受”情感,但我的“存在”将受到一系列生物化学信号和环境变化的驱动。我会以一种更.............
  • 回答
    关于日本接种辉瑞新冠疫苗后出现196人死亡的事件,以及日本政府尚未确认死亡与疫苗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这个问题。事件背景与数据呈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196例死亡并非“接种辉瑞疫苗后立即发生”,而是指在接种疫苗后的一段时间内(具体时间跨度在报道中可能有所不同,但通.............
  • 回答
    中国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目前,已累计接种了超过21.4亿剂次新冠疫苗。这个数字庞大而令人鼓舞,它代表着我国在构建免疫屏障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然而,要实现“群体免疫”,我们还需要继续前进,并且理解群体免疫的概念及其实现过程的复杂性。首先,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群.............
  • 回答
    看到全国多地陆续开始为3至11岁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我心里是既期待又有些许的担忧。期待是因为,这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更坚实的防护墙,降低他们感染和传播病毒的风险,也让家长们能稍微松一口气,尤其是在学校这种人员密集的环境下。同时,这也是我们迈向群体免疫、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一步。我的孩子接种了吗?坦白说,.............
  • 回答
    8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已经注册了世界上第一款新冠疫苗,并且他的一个女儿已经接种了这款疫苗。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和影响。消息的发布和普京女儿接种疫苗的意义: “全球第一”的信号效应: 俄罗斯迅速注册新冠疫苗并声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向世界展示.............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身边好多朋友都在聊这事儿呢。说实话,现在能接种的,大部分都接种了吧,起码我认识的人里,覆盖率挺高的。不过具体比例是多少,我这小范围的样本也说不准哈。接种情况和反应:我身边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大部分人反应不大: 最常见的应该就是打完针的那个胳膊酸痛,就像你举重练多了,.............
  • 回答
    “您好,请出示您的预约码和身份证。”昨天,我终于迈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点,心里说不出的期待和一丝丝的忐忑。说起来,能打上疫苗,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也为自己能为“群体免疫”添一份力而小小地自豪。一大早,闹钟还没响透我就醒了。虽然知道今天去打疫苗,但昨晚还是翻来覆去睡不太好,大概是有点.............
  • 回答
    当世卫组织(WHO)的科学家们站出来,公开表示中国的 COVID19 疫苗“已被证明有效”,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全球抗击疫情的进程来说,无疑是投下了一颗强心剂。这不仅仅是科学上的一个节点,更是心理上的一个巨大鼓舞,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离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来遏制疫情,真的越来越.............
  • 回答
    学校组织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处于一个相对集中且活动频繁的环境,这使得我们对病毒的易感性也比一般人高一些。那么,面对这项免费的“福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要不要去打?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个人会选择去打。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可以从几个方.............
  • 回答
    美国知名媒体三名员工因未接种新冠疫苗而被解雇,这件事绝非孤立事件,它触及了当前美国社会在疫情防控上面临的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美国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和其中的诸多挑战。这三名员工被解雇,首先直接暴露了美国企业界对于疫苗接种政策的态度和执行力。 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大量员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