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中,德国空军给U潜艇支援的话,德国海军有可能会发挥得更好吗?

回答
要探讨二战中德国空军能否为U型潜艇提供更有效的支援,从而可能让德国海军发挥得更好,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又极为复杂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细致地分析当时的现实情况、双方的技术能力、战略目标以及战术限制。

首先,我们得承认,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初期确实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U型潜艇在大西洋战役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一度让盟军的生命线岌岌可危。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盟军在反潜技术和战术上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雷达、声纳、护航航母和空中支援的广泛应用,使得U型潜艇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窄,损失率也急剧上升。

如果假设德国空军能为U型潜艇提供“支援”,那么我们需要定义一下“支援”的含义。从理论上讲,空军的支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侦察与情报提供: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支援方式。如果德国空军能够派遣装备先进雷达和情报搜集设备的飞机,持续不断地在北大西洋上空巡逻,及时侦测到盟军的船队位置、护航舰艇以及反潜巡逻机的位置,并将这些信息实时传递给U型潜艇,那无疑会极大地提高U型潜艇的作战效率。U型潜艇将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漫无目的地搜索目标,而是能够更精准地拦截。

然而,实际情况如何? 德国空军虽然拥有侦察机,但其数量、航程、续航能力以及装备的先进性都无法与盟军相比。特别是随着战争后期盟军空中优势的建立,德国空军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防空压力,根本无力投入足够的力量去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海上侦察。而且,当时无线电通信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如何在广阔的海域内实现高效、可靠的信息传递是个难题。信息传递的延迟也可能导致情报时效性大打折扣。

2. 反制盟军空中力量: U型潜艇在海上活动时,最大的威胁之一就是盟军的反潜巡逻机。如果德国空军能够派出战斗机,在U型潜艇活动区域上空建立“空中掩护”,驱逐或击落盟军的巡逻机,那无疑会大大提升U型潜艇的生存能力。

这又是另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德国空军在战争后期已经失去了制空权。他们甚至难以有效保护德国本土的工业区和城市,更不用说派遣大批战斗机去为茫茫大海上的U型潜艇提供区域性掩护了。每一次派遣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损失,而这样的支援能够持续多久?盟军的反潜巡逻机往往是独立作战,或者由护航航母上的飞机提供支援,其作战模式与大规模的空战不同。要求德国空军在盟军拥有绝对优势的空域进行这种“点对点”的支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3. 直接攻击盟军护航编队: 理论上,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也可以加入对盟军船队的攻击,但这似乎并非“支援U潜艇”,而是“协同作战”。如果德国空军能有效攻击盟军的护航舰艇,那确实会间接帮助U型潜艇。

现实的障碍依然存在。 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战争初期表现出色,但随着战争的推进,他们的损失也很大,而且盟军的战斗机和防空火力越来越强大。要让轰炸机在北大西洋的恶劣天气和盟军的严密反制下,有效攻击由战斗机和防空舰艇保护的船队,成功率非常低。而且,轰炸机本身也需要空中支援,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

那么,如果“如果”真能实现呢?

假设一个奇迹发生:德国空军在资源、技术和人员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能够投入足够的力量进行高效的海上侦察,并且能够有效压制盟军的反潜航空力量。那么,德国海军U型潜艇的表现“可能”会更好吗?

U型潜艇的生存率会有提升。 持续的空中侦察能帮助潜艇规避风险,例如避开雷区或盟军的大型反潜搜索区域。如果盟军巡逻机数量减少,潜艇在水面充电和活动时将更加安全。
拦截效率会提高。 精准的情报能让潜艇更有效地追踪和攻击盟军船队,减少无谓的搜索时间,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击沉更多的船只。
战略灵活性增加。 潜艇可以被部署到更有价值的区域,而不必像后来那样,许多潜艇因为缺乏支援而被迫躲避盟军的空中优势。

但是,这真的能“更好”到改变战争进程吗?可能性不大。

这里我们需要认识到几个核心的制约因素:

德国整体战略的局限性。 德国在战争初期未能集中资源,而是同时在多条战线上作战,并且战略目标也时常摇摆。即使空军能为U艇提供支援,德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其他战场上的失利,也意味着整体战略的失败。海军即使能打得更好,也无法弥补陆地上和空中的巨大劣势。
盟军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 盟军拥有压倒性的工业生产能力,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飞机、舰艇和新式反潜武器。即使德国空军能暂时压制盟军的空中力量,但盟军很快就能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反扑。例如,护航航母的出现,以及“野猫”战斗机在护航任务中的出色表现,都是德国空军难以应对的。
“潜艇战”的根本问题。 德国潜艇战的根本目的在于切断英国的生命线。然而,随着盟军的进步,这种切断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德国空军能提供某些支援,但如果盟军能够通过护航体系、反潜战术和技术不断学习和适应,那么U型潜艇仍然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资源分配的困境。 德国在战争后期面临着资源极度短缺的问题。将宝贵的飞机、飞行员和技术资源从本土防御或其他重要战场转移到为U型潜艇提供支援上,可能意味着在其他关键领域出现更大的危机。这种权衡本身就是一道难题,而且很可能得不偿失。

总结一下:

在理论上,如果德国空军能为U型潜艇提供持续、有效的侦察和空中掩护,那么U型潜艇的作战效率和生存率无疑会得到提升,其在大西洋战场上的表现也会比实际情况好一些。这可能会让德国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得“更好”。

然而,考虑到德国空军自身在战争后期的劣势、盟军压倒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以及德国整体战略的困境,这种“更好”很有可能只是“相对更好”,而难以达到改变战争格局的程度。德国空军并没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盟军在反潜作战中的优势,也无法弥补其自身在陆地和空中的巨大劣势。

所以,尽管这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如果”,但即便德国空军尽了最大努力去支援U型潜艇,也极难想象这能显著改变二战的最终结局。德国海军在二战中的命运,更多地是被整个战争的进程和德国整体的战略失误所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fw200为了支援潜艇,连战斗机都客串了

你能想象200和解放者在空中格斗的场面么?1943年底,比斯开湾上空就发生了这种空战。所以缺德的英国人就用57炮的蚊式来反潜了!反正你德国战斗机飞不过来

~~~~~~~

话说解放者真是重爆中的战斗机,在比斯来和200斗过,在太平洋和二式大艇斗过,在地中海和me323就是那个6发的大肚子运输机斗过,要是地球再大点,没准真就演化成战略战斗机了

user avatar

FW200远程侦查是干了不少活,还有为此挂了的。

这货远程巡逻侦查,发现商船队位置就长程电台世界频道开广播,要是船队防空比较弱,也顺手也自己捞点击杀记录什么的……

截止到电艇和Gato那种挂比出山之前,二战时期的U艇本质上是能低速潜航的鱼雷舰,除了固定航线伏击之外,高度依赖其他侦查手段提供情报,平时没敌人的时候肯定是水上漂着,接到广播发现这票能干就去了的——夸张点说和你用打车软件类似,你发个“某地某地有XXX人等着打车”,附近的哥一看就开始抢单了……

当然,玩偷窥就要有被打的觉悟。

印象里有商船弹射起飞的野猫和这货的交火记录……也有英国长程陆基飞机和这玩意的交战记录……

据称史上唯一的四发大怪物之间的空战就在用于长程反潜的B-24海军型PB4Y-1和FW-200之间,最后PB4Y-1赢了,有说法是FW200因为客机出身,结构强度是弱鸟,拉机动拉太猛嘎嘣断了……

其他的,基本没法干……

陆基飞机缺少导航去茫茫大海上搜索商船队,这一定是英国人派来的间谍……

本身JG们就以短腿狗而闻名,带了攻舰的火箭/炸弹这腿就更短了……去趟英国都不滋润,你还去海上搜着打……你这么浪费元首的飞行员和油料,说你不是英国人的间谍谁信?

海军航空兵?格拉芙齐柏林妹子是不错,那腰那颜那腿那胸啧啧啧,但你得先捞得到(超大雾

妈的捞不到齐柏林我要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探讨二战中德国空军能否为U型潜艇提供更有效的支援,从而可能让德国海军发挥得更好,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又极为复杂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细致地分析当时的现实情况、双方的技术能力、战略目标以及战术限制。首先,我们得承认,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初期确实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U型潜艇在大西洋.............
  • 回答
    二战中后期,德国空军(Luftwaffe)逐步丧失制空权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单一原因所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一过程:一、战略误判与资源分配的失衡: 早期辉煌的代价: 德国空军在战争初期凭借其闪电战的优势,凭借先进的战术和相对精良的飞机,在波兰、法国等战役中取得了.............
  • 回答
    德国空军,作为纳粹德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命运,很大程度上与德意志国防军整体的战略部署和战场走势息息相关。而对于德国空军而言,东西两大主要战场,西线与东线,无疑是其力量的集结地,也是其最终衰落的埋葬场。理解这两个战场对德国空军的意义,以及它们各自造成的损.............
  • 回答
    二战期间,德军陆军和空军的战果统计体系在战争的不同阶段经历了显著变化,其准确性、严谨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水分问题,与战争环境、资源紧张、指挥体系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统计方式、王牌战果的统计逻辑以及可能的水分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德军陆军装甲部队的战果统计 1. 统计体系与流程 战报制度:.............
  • 回答
    二战初期,英国能够在与德国的空中对抗中,尤其是在不列颠空战中取得那样的“55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这背后是双方工业实力、技术水平、军事战略、人员素质乃至国家意志的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一、 技术与工业的较量:谁的产品更胜一筹? 飞机设计与性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对二战后英国衰落感到困惑的地方。你提到的“轻松打完”其实是个误解,二战对英国来说,并非一场“轻松”的胜利,其代价之沉重,直接种下了英国衰落的种子。咱们这就细细道来,抛开那些AI范儿的生硬论调,用更接地气的语言聊聊。首先,咱们得纠正一下那个“轻松打完”的印象。你说的法国“一.............
  • 回答
    关于二战德军的88炮,它在对空作战中的表现,绝对是战场上的传奇。你问它现在能不能一炮击毁安225?这得好好说道说道,因为时代已经变了,技术进步可不是盖的。二战时期88炮的对空神话首先,我们得明白“88炮”这个称呼,在二战时指的通常是Flak 18型88毫米高射炮,后来还有改进型的Flak 36和Fl.............
  • 回答
    二战中,德国的虎式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无疑是战场上的传奇,它的出现给盟军和苏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实际挑战。但要说它能“以一当五”,这更多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并非绝对的战场数据。要详细对比虎式坦克与其他国家的坦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虎.............
  • 回答
    关于二战中德国有没有可能击溃苏联,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也是让许多战略家们反复推敲的难题。坦白说,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那会过于简化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历史进程。但我们可以深入剖析,看看在那些关键的“如果”和“当时”之下,是否存在一个可能性。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战争初期,.............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当局对一战为德国效力过的犹太老兵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极端扭曲和残酷的写照,充分暴露了其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非人本质。尽管这些老兵曾经为德国浴血奋战,在战场上赢得过荣誉,但纳粹的政策却将他们视作民族的敌人,并一步步将他们推向深渊。首先,纳粹上台之初,尽管明确推行反犹政策,但.............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德国所表现出的人性之恶,以及同盟国是否存在未被胜利掩盖的恶行,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要深入探讨,需要我们抛开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审视历史的多个维度。首先,关于德国在二战中表现出的人性之恶是否被夸张,答案是:其恶行的规模和性质是极其真实的,但“夸张”的说法可能源于对某些描述的误解或特定.............
  • 回答
    德国驱逐舰部队:二战中为何步履蹒跚,难敌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棋局中,驱逐舰无疑是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灵活机动,能够执行多种任务,从为主力舰提供屏护,到反潜作战,再到独立的破交袭扰,无一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当我们审视同盟国强大的海军阵容时,德国的驱逐舰部队却显得相对黯淡,其表.............
  • 回答
    说到德国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用“悲剧”二字形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这并非是夸大其词,而是历史的残酷写照。从辉煌的开端到凄凉的落幕,德国海军的历程充满了雄心壮志、战略失误,最终导向了毁灭。要讲清楚这份悲剧,我们得一点点剥开历史的脉络。一战:日德兰海战——胜利的黄昏一战爆发前,德国海军风头正劲。.............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密码战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尤其是成功破译了轴心国(德国和日本)的关键密码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反过来,盟国在密码方面的安全相对更有效。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涵盖了技术、组织、人力以及战略决策等多个层面。德国密码被破译:恩尼格玛与洛伦兹的“阴影”德国在二战初.............
  • 回答
    很多人简单地将二战中德国的战败归咎于“缺油”,这是一种过于片面的看法。石油确实是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但德国最终的失败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石油问题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而不是唯一的根源。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力求展现出事情的复杂性:1. 战略失误与帝国过度扩张.............
  • 回答
    二战中被德国占领的国家,其政府或军队向德国投降后,德国方面对这些投降德军士兵的处理方式,会根据具体情况、投降的背景、士兵的国籍、以及当时德国的政策和目标而有很大的差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统一流程,而是涉及政治、军事和人道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二战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德国军队占.............
  • 回答
    在人们的印象里,苏德战争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残酷、血腥、充满仇恨。但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的细节,或许会发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暖心”故事,尽管它们在宏大的战争叙事中显得微不足道,甚至鲜为人知。其中一个值得一提的,发生在战争后期,当苏联军队即将解放被纳粹占领的东欧国家时。彼时,许多在德国统治下生活.............
  • 回答
    二战期间,中国承受着日本侵略的沉重负担。在这样一个危难时刻,国际社会的援助至关重要。那么,在与中国关系并非最直接的英德两国中,谁对中国的帮助更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视两国在二战期间的立场、能力以及对中国的实际支援。首先,我们来看看德国。二战爆发前,德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经济和军事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思的假设,如果当年希特勒在席卷波兰和法国后,选择“见好就收”,那么如今的世界格局,恐怕会与我们所熟悉的截然不同。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太多,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推演一下。首先,欧洲的权力平衡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德意志第三帝国,在迅速闪击波兰和攻克法国之后,无疑会成为欧洲大陆的绝对霸.............
  • 回答
    德国在二战中的战斗机设计确实没有普遍采用后来的主流设计元素,例如无背机身(也称为无尾翼或全动平尾)和水滴式座舱。这背后有几个重要的原因,可以从技术发展、设计理念、实战需求以及德国航空工业的特点来剖析。1. 技术发展的时机与成熟度: 无背机身(AllMoving Tailplanes): 这是后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