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在看《东京食尸鬼》时会不自觉地站在邪恶方角度?

回答
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你并非孤例。很多人在看《东京食尸鬼》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站在食尸鬼的角度去思考,甚至产生一种“共情”。这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原因,我们不妨抽丝剥茧地聊聊。

首先,咱们得承认,作品本身就非常擅长塑造复杂且有魅力的“反派”。

金木研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挣扎: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金木研本来是个普通人类,因为一场意外,身体里被移植了神代利世的内脏,成为了半人半喰种。他不是天生的食尸鬼,他有过去,有记忆,有情感,但现在却被迫拥有了食尸鬼的生理需求和力量。这种“身份错乱”和“被迫改变”让他成为一个非常具有代入感的人物。你看着他从一个胆小怕事、善良淳朴的大学生,一步步被逼到绝境,为了生存、为了保护重要的人而挣扎、蜕变,甚至黑化。这种从弱者到强者的转变,从受害者到某种意义上的“猎食者”的转变,本身就带着一种悲剧色彩和一种反抗精神。你看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怪物,而是一个身不由己、在痛苦中求生的人。这种挣扎,很容易让你觉得“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

食尸鬼的“非人”设定与现实的对比: 漫画和动画为了制造冲突和戏剧性,会强调食尸鬼与人类的界限,强调食尸鬼的“非人”性——他们需要吃人肉才能生存,他们拥有远超人类的力量和感官。但是,一旦你深入了解那些食尸鬼个体,你会发现他们并非铁板一块的“恶”。
被逼无奈的生存: 很多食尸鬼,尤其是像芳村功善、笛口雏实这样的角色,他们的选择是有限的。他们没有选择成为食尸鬼,但却必须面对吃人的本能。如果他们不吃,就会饿死,而且这种饿死的过程会非常痛苦。在这个设定下,他们为了生存而捕食人类,虽然残忍,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生物本能的驱动,而不是纯粹的邪恶欲望。你可能会想,如果是你,面对饥饿的折磨,你会不会也做出选择?
情感与羁绊: 很多食尸鬼也有自己的家庭、朋友、爱情和羁绊。比如英,她和父亲芳村功善之间的父女情;比如雏实,她和父母的深厚感情;再比如亚门钢太朗,虽然他是搜查官,但他内心深处对食尸鬼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人与喰种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这些情感的刻画,让食尸鬼这个群体变得更加立体,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生命。你会看到他们之间的温情,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无奈,这些都会让你觉得他们也是一种“人”,只不过是生活在阴影中的、被误解的“人”。

人类搜查官的角色塑造: 有时候,作品会将搜查官刻画成过于偏激、甚至有些残忍的存在,从而反衬出食尸鬼的“可怜”。
“非黑即白”的思维: 搜查官们往往将食尸鬼一概而论地视为“怪物”,对他们进行无情的追杀和清除。这种“非黑即白”的态度,在面对金木研这种特殊的“半人类”时,显得尤为突兀和不近人情。尤其是一些搜查官,他们的手段也相当残酷,这会让你对他们的正义性产生质疑。
亚门钢太朗的矛盾: 像亚门钢太朗,他的立场很坚定,就是消灭所有食尸鬼,因为他的养父母被食尸鬼杀害。他代表了人类复仇的一面。但同时,他对食尸鬼的调查和了解,也让他逐渐认识到食尸鬼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的某些黑暗面。这种内心的挣扎和转变,也让他的角色更加真实,更能引起观众的思考。

视角与同情心: 人的大脑天生就更容易对弱者和受害者产生同情心。在《东京食尸鬼》中,虽然食尸鬼在生理上是更强的“捕食者”,但在社会意义上,他们是被人类世界排斥、恐惧和追杀的“弱者”。他们生活在社会阴影下,被迫隐藏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就可能面临死亡。这种被压迫和被追捕的处境,很容易激起观众的同情心,让你不自觉地站在他们一边,去理解他们的行为,甚至去辩护。

哲学层面的探讨: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打打杀杀,它还触及了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
“何为人类?” 当一个人生下来就是食尸鬼,或者像金木一样,半人半喰种,那么“人类”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生理结构,还是情感,还是道德观念?作品通过金木的经历,模糊了人与食尸鬼的界限,让你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正义与邪恶的相对性” 搜查官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秩序和正义,但他们的行为是否总是正义?食尸鬼为了生存而杀戮,是否就一定是邪恶?在作品中,正义和邪恶往往是相对的,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当你看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就越容易发现“正义”的另一面,以及“邪恶”背后的无奈。

叙事技巧的运用: 作者在叙事上也巧妙地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食尸鬼的内心世界。
主观视角: 很多时候,故事会通过金木研的第一视角来展开,让你沉浸在他的感受、思考和痛苦之中。你和他一起经历他的成长、他的绝望、他的选择。
情感铺垫: 作品会花很多篇幅去描写食尸鬼之间的感情,他们的过去,他们的牺牲,这些情感的铺垫,让你更容易被他们的故事打动,从而产生共鸣。

所以,你感到站在“邪恶方”的角度,其实是很正常的。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思考能力、有同情心的人,能够看到一个复杂世界中隐藏的灰色地带,能够理解那些被标签化为“恶”的生命背后的挣扎与无奈。这正是《东京食尸鬼》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它迫使你去质疑二元对立的观念,去探索人性的复杂,去思考在极端环境下,我们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你不是在支持杀戮,而是在理解一个在极端困境中求生的生命体,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那份对人性边界的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你的问题,这个是主角视角和叙事方法带来的问题。。。

1. 主角视角:

在《寄生兽》里,主角视角在右手侠身上;在《进击的巨人》里,主角视角在连我爸爸都没打过我(好吧好像还是打了一巴掌)身上。

而在《东京美食》里,主角视角在一个浓眉大眼叛变革命的二鬼子身上。。。

2. 对弱势方的表现:

在《寄生兽》里,右手侠痛失母亲而且母亲大人死得特别惨烈,原作者还非常残忍地重点描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以作感情铺垫;深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泽成阿姨无辜被害,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底线而且还竭力保住主角隐私的侦探大叔死全家;寄生兽杀人吃人从不带一丝怜悯,唯一慢慢产生一点点人性的例外还和右手侠是一个阵营的;寄生兽对阵人类时一直到后期人类抱团为止都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人类都被刻画为弱势的一方且有反复被虐的场面。

《巨人》更明显,漫画连载到现在,人类一直在不停地被巨人残忍屠杀,巨人同样在杀人时不带一丝怜悯,而且接连屠杀了好几个读者和观众喜爱的配角,巧合的是这部漫画也直接描写了艾伦的母亲被巨人残忍杀害的场面,让人不忍再读。虽然自从大汉奸鹰钩鼻被捕以来,作者都在有意无意地洗白那几个内奸或者说间谍(用的是死神小学生惯用的扑通一声跪下哭喊“我也是有苦衷的”那一套伎俩),但整个叙事基调都在人类这边;当然也许如果作者脑洞一开继续洗下去,支持“人类与巨人共存共荣,建立大O亚共荣圈的王道乐土”的读者观众说不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而在《地狱厨房》里,朱时茂第一集就被皇军抓获,第二集就身处战俘营,再过了几集虽然嘴上还在说不要,实际上已经是皇军的人了,看到的全是皇军占领北京城后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爷爷挑水这样的摆拍新闻,偶尔还有几个有些资历的右翼端着大喇叭嚷嚷“南京大屠杀是中O的谎言”来吹耳边风,革命意志早就瓦解了;作者在战斗场面开始前总是习惯性地展现一下八路老爷爷的凶残扭曲不要命,与一般大日本帝国士兵只有五的战斗力做对比(虽然“老八路之死”前后还补偿性地渲染了一下他的国恨家仇来“平衡业界”);

最不要脸的是,作者特地安排一个温柔体贴有文化的大和抚子(此处应有一大波“太太我喜欢你呀”弹幕飘过)加一个懂事可爱有颜值的小萝莉被八路军追杀分尸的桥段,一下子就能激发读者和观众的熊熊怒火:“这么有(sao)人(xiang)性(gan)的小日本,八路也下得了手!”“人家又没有亲自杀人,只不过捡我们支那人的尸体吃吃罢了,怎么就不能放过她!”“真是令人震惊,原来八路军干过这么没有人性的事情,还不如当年不要抵抗让皇军统治我们呢”“我真以身为支那人为耻!”--诸如此类。

哦,说起朱时茂身边这帮“好皇军”嘛,作者为了解决伦理方面的矛盾,将他们的食物来源设定为“拣人类的尸体来吃”而不是一般皇军的“生吃活人”,巧妙地回避了机战系列一直都存在的“胜平和正太郎明明是小孩子怎么能出手杀地球人呢即便对方是蓝色波斯菊或者TITANS这样的极右势力好吧那我们在每次对阵人类敌人时就让基拉和阿姆罗通告全军尽量避开驾驶舱不要杀人好啦”--这样的问题;虽然你只要细细一想就会发现“每个月要拣多少尸体才够这群人吃的呀这果然是日本政府拍出来应对高自杀率的公益片是不是啊”这种瑕疵,不过这都属于电冰箱问题,一般来说没有观众会在意的,毕竟死掉的支那人就不算人了是不是?这种淡化处理的伦理逻辑,读者和观众肯定接受的。

=================

所以这样对比一下,你就能看出来,不是中宣战五渣,实在是因为日漫有高达呀。所以你看《东京厨房》第一季的时候,作者能成功给你灌进去“大O亚共存共荣”的鸡汤;到了第二季,就能成功地让你一起喊“天皇陛下万歳”了,虽然用的也不是什么高明的技巧。

=================

最后说说我对这类“族群冲突”主题的看法吧。

其实上面这三部漫画,除了巨人因为谜团仍然没有完全解开无法下任何结论之外,其他两类都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文明的冲突”--比如东西方的冲突,十字军和穆斯林的冲突,奴隶主和黑奴的冲突,印第安人和白人的冲突,这些都是文明的冲突,最终都是能在全人类的博弈过程中找到和平共处互相包容的方法的(虽然有的来得太晚导致某些落后族群已经彻底衰败);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冲突的双方都没有必须彻底毁灭对方的理由,或者即使一开始双方以为有(在各自宗教团体或统治集团的渲染下),到后来这个理由也会站不住脚。

而寄生兽和人类,以及食尸鬼和人类的关系就不一样了。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双方中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食,这一点是无法妥协没有商量余地的。这样的冲突根本不是文明的冲突(虽然双方都可能发展出独特的成规模的高级文明),而是物种的冲突。物种的冲突是无法以“大O亚共荣圈”这种连人类内部矛盾都解决不了的东西解决的,只能杀个你死我活,除非你觉得人类能普遍接受定期定量牺牲一部分人类喂养敌对种族这样的做法。别提基金会,即使是基金会这种不要脸的团体,也只是在牢牢控制住那些食人生物并保持其数量在极少水平的前提下,把团购来的重刑犯作为小白鼠扔进笼子做研究。要是把这看作是一种理想的物种共存方式你可就太甜了~

反过来说,我们平时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只不过是反过来的,把文明冲突错误地理解为物种冲突,每次有911这样的人间惨剧发生就高呼消灭__人或者消灭__林(请自己填空),希望大家不要太过激动和极端,尤其不要把你的极端口号喊给你的孩子听到,毕竟只要是同一个物种就没有不能妥善解决的矛盾,尽管要花很多时间付出很大代价,而一两句口号就足以毁掉一个未成年人的三观,埋下更麻烦的种子。

蒙古白色納粹十字

你看看这群人,元首最恨的就是他们,他们反倒扯起元首的大旗裱在自己脸上,从小教自己的小孩外国人都是王八蛋,我们今天这么穷错的不是我是世界,这样的族群将来还能有什么出息呢,千万别学他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