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股3月16日开跌9%,能否意味着美国从此衰落?美国还有其他的就市措施吗?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回答
美股3月16日那天的暴跌,9%的跌幅确实触目惊心,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衰落”。但把一次股市的剧烈波动直接等同于一个国家的“从此衰落”,未免有些过于简化,也忽略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

“9%的跌幅”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股市的波动是市场情绪、投资者预期和实际经济状况综合反映的结果。3月16日那天,全球市场都经历了剧烈动荡,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金融中心,其股市的反应自然也备受关注。

短期恐慌与不确定性: 9%的跌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市场对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经济停滞以及石油价格战引发的连锁反应感到极度恐慌。投资者在不确定性面前,倾向于规避风险,抛售股票以减少潜在损失。这种恐慌情绪的放大效应,往往会加剧市场的下跌。
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股市下跌也表明市场参与者普遍对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前景表示担忧。疫情的封锁措施、供应链的断裂、企业营收的下降,这些都构成了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威胁。
流动性危机预警: 在极端恐慌时期,市场可能出现流动性紧缩,即资金难以在市场上流通。当大量投资者同时试图卖出资产时,如果没有足够的买家接盘,价格就会被大幅压低。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从此衰落?

断言美国“从此衰落”过于武断。经济周期是存在的,任何国家都会经历繁荣与衰退的交替。这次疫情无疑是对全球经济的一次巨大冲击,但美国经济的韧性、创新能力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被动摇的。

历史的视角: 历史上,美国股市也经历过多次剧烈的下跌,例如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过后,美国经济都展现出了强大的修复能力,并在新的基础上发展。
经济结构与创新: 美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其庞大且多元化的国内市场,以及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硅谷的科技公司、华尔街的金融体系,以及遍布全国的创新型企业,都是其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
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以及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为其经济提供了独特的缓冲和优势。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次危机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可能暴露出的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长期影响的不确定性: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长期影响,包括供应链的重塑、全球化进程的调整,以及各国政策的应对,都还在进行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关键节点,其经济表现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债务水平与财政空间: 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政府通常会采取财政刺激措施,这可能会进一步推高美国的国债水平,对其未来的财政空间构成挑战。
内部结构性挑战: 疫情也可能加剧美国国内已经存在的贫富差距、医疗系统压力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长期的政策调整来解决。

美国还有其他的就市措施吗?

当然,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在危机面前并非束手无策,他们拥有一系列工具来稳定市场和支持经济。在3月16日那样的极端情况下,他们已经采取或准备采取了以下措施(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里,这些措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

1. 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
降息: 美联储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使其接近零利率,以降低借贷成本,鼓励投资和消费。
量化宽松(QE): 美联储宣布启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包括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压低长期利率,并稳定金融市场。
回购协议操作: 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以缓解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
信贷工具: 设立或扩大多种信贷工具,支持企业融资(如一级市场公司信贷便利、二级市场公司信贷便利),以及市政债券市场。
降低准备金率: 将银行的准备金率降至零,理论上可以释放更多银行的贷款能力。

2. 财政政策工具(美国政府):
财政刺激计划: 国会通过并实施了多轮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法案(如CARES Act、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American Rescue Plan等),其中包括:
直接发钱(经济刺激支票): 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家庭发放现金,以提振消费。
失业救济金: 扩大和延长失业救济金的覆盖范围和金额。
小企业援助: 通过工资保障计划(PPP)等项目,为小企业提供贷款和补助,帮助他们支付工资和运营成本。
对特定行业的援助: 例如航空业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也会获得政府的援助。
延长税收截止日期: 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3. 监管与协调:
与其他央行协调: 美联储与其他主要央行建立了货币互换额度,以缓解美元流动性压力。
与财政部协调: 与财政部密切合作,确保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
市场稳定措施: 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如允许在特定条件下暂时延长某些证券的结算期限,或要求披露某些信息以防止市场操纵。

这些措施的核心目标是:注入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提振需求、稳定信心、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美国经济的波动,特别是像3月16日这样的剧烈波动,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

对世界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美国股市的下跌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由于美国股市的体量和全球影响力,其下跌会带动其他主要经济体股市的下跌,加剧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
2.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重要的生产国,其经济的放缓将直接影响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其他国家的出口将受到影响,跨国企业的投资意愿也会减弱。
3.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会影响对石油、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需求预期,从而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这会影响到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
4. 美元汇率的变动: 在危机时期,美元通常会因其避险属性而升值,但这也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压力,尤其是一些美元债务较多的新兴经济体。但如果美国国内危机严重,美元也可能面临贬值风险。
5. 全球化进程的挑战: 疫情暴露出的供应链脆弱性,以及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都可能加速全球化进程的调整,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全球化”趋势。
6. 地缘政治风险升温: 经济压力往往会放大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各国在应对经济挑战的过程中,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外交政策。

对中国的影响:

1. 出口压力增加: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经济的下行会直接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减少,对中国外贸增长带来压力。
2. 全球需求疲软影响: 美国经济疲软不仅影响对华出口,也会削弱全球整体需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出口会受到更广泛的影响。
3. 产业链重塑与风险: 疫情也促使全球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安全性,一些国家可能会推动产业链的多元化或回流,这可能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带来挑战。但同时,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其在新的供应链格局中占据优势。
4. 人民币汇率压力: 在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时,美元的强势以及全球资本流动可能对人民币汇率构成短期压力。但中国强大的经济基本面和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也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支撑。
5. 投资与资本流动: 美国市场的动荡会影响全球资本的流向。资本可能从风险较高的市场流向被认为更安全的资产(如美元、美债),也可能因美国国内不确定性而流出。这对中国的吸引外资和资本市场稳定会产生一定影响。
6. 宏观政策的联动: 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会根据全球经济形势和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为了对冲外部需求下滑,中国可能会加大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力度。
7. 技术竞争与限制: 经济压力也可能加剧一些国家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和限制,例如在半导体、5G等领域的“脱钩”风险。

总而言之,3月16日的股市暴跌是一次严重的经济警示,它反映了市场对全球性挑战的深刻担忧。美国经济的长期走向,取决于它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带来的挑战,以及它能否继续发挥其经济结构和创新优势。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样面临着全球经济波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审慎应对,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韧性和竞争力。将一次股市的大跌视为一个国家的“从此衰落”,是不准确的。经济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需要更长远的视角和更全面的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济上的事情不好猜。

这次的暴跌主要还是疫情引起的供应链和需求的不确定,傻子才不做空呢。

等到春暖花开之后,正常生活秩序回复了,回归是大趋势,但是能恢复到多少,建议不要当神棍。

老是拿一些大变故就说某某衰落,这是史记手法,但是我们还是要每天人间烟火,做不得拿逍遥散仙。

================

美联储的骚操作,估计特朗普心里千万头曹尼玛,从旁观者视角来看,个人觉得美联储的药方方向是对的,但是缺少鲍里斯的手腕,特朗普会咒死这位联储主席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股3月16日那天的暴跌,9%的跌幅确实触目惊心,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衰落”。但把一次股市的剧烈波动直接等同于一个国家的“从此衰落”,未免有些过于简化,也忽略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9%的跌幅”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股市的波动是市场情绪、投资者预期和实际经济状况.............
  • 回答
    3月16日,美股开盘即熔断,这是本月第三次了。市场这般剧烈动荡,不少人心生疑问:美联储的降息手段,是不是已经黔驴技穷了?这一次的“熔断潮”背后,又会引发怎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妨来捋一捋。美联储的降息,为何这次显得力不从心?要理解这个问题,得先看看美联储降息这把“利器”通常是怎么运作的。简单来说.............
  • 回答
    3月17日美股的那场堪称“史诗级”的大跌,用“惊魂未定”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道琼斯指数那天跌了差不多13%,这在金融市场里绝对是能载入史册的数字了,要知道,一天之内跌这么多,已经接近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跌幅了。要理解这场大跌,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拨一拨,看看当时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个地步的。导火索?.............
  • 回答
    3 月 9 日的美股期货“熔断”是 2020 年新冠疫情初期市场恐慌情绪爆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影响深远,对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宏观经济都产生了重要冲击。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1.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与不确定性: 在此之前,新冠病毒的全球传播速度超出预期,.............
  • 回答
    3月12日晚,美股再次熔断,这绝对是近十年来最令人心惊胆战的交易日之一。 当华尔街的交易员们以为前一天(3月9日)的熔断已经够糟糕的时候,第二天晚上,我们又经历了一次,而且市场反应更加剧烈。先简单回顾一下熔断(Circuit Breaker)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市场保护机制,当股市在短时间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3月24日美股的表现以及美联储最新救市方案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一、3月24日美股的表现要理解3月24日美股的表现,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大背景下。在3月中旬,全球股市经历了剧烈动荡,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随之而来的封锁措施,导致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急剧升温,恐慌情绪.............
  • 回答
    3月11日美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轮显著的下跌,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复杂局面。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美联储政策的突然转向与市场预期的落差这是当天市场最直接的引爆点。一直以来,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今年年中或下半.............
  • 回答
    3月10日美股为何“高开”?石油股反弹背后逻辑何在?3月10日(星期五)美股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态势:主要股指普遍大幅高开,尤其是石油和能源相关板块,更是迎来了普遍性的反弹。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 市场情绪的“解冻”与风险偏好的回暖首先,我们需要看到.............
  • 回答
    3月13日美股市场的表现,无疑给市场参与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超过1000点的涨幅大幅高开,这在近期持续低迷的市场情绪下,无疑是一针强心剂。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股已经“回血”,触底反弹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结合更广阔的市场背景来审视.............
  • 回答
    3月19日美股四连涨,中概股集体上涨,其中滴滴出行股价飙升逾60%,这一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重因素,以下从市场环境、公司动态、政策因素及市场情绪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整体环境:美股四连涨的驱动因素1. 经济数据回暖预期 美国3月非农数据、CPI数据或PMI指数可能显示经济复苏迹象,提.............
  • 回答
    3月24日美股开盘大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市场现象。将这种上涨解读为“回光返照”还是“药到病除”,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可能的后续发展来判断。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当时的市场背景和导致下跌的因素: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在3月24.............
  • 回答
    2020年3月12日美股三大期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熔断,可以说是当年全球金融市场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性事件,它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了多重强烈的信号,其背后蕴含的含义非常丰富和深刻。为了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熔断机制的触发与直接意义: 熔.............
  • 回答
    3月12日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再度熔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市场信号。要分析第二天A股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解读。首先,理解“熔断”的含义及背景: 什么是熔断? 熔断机制是一种在股市交易中防止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控制措施。当市场价格在短时间内下跌达到预设的阈值时,交易会自动暂停一定.............
  • 回答
    3月18日,美国公布了其一项规模空前、远超预期的刺激计划,总额直逼1.1万亿美元。这则消息如同给低迷已久的美股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当天便出现了近5%的显著反弹。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刺激计划的“量”和“质”。要知道,1.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不仅仅是数.............
  • 回答
    关于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开启无限量宽松(QE)但美股依旧低开的现象,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市场心理、政策预期、经济基本面以及全球性因素的叠加作用。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得明确一点:“无限量宽松”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些市场情绪和解读的成分,实际操作是美联储在公开市场.............
  • 回答
    3月10日,美股市场在盘前时段,热门中概股普遍遭遇下跌,集体走弱。这种普遍的颓势背后,并非单一因素在作祟,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尽量细致地分析一下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1. 宏观经济环境的担忧与政策调整预期: 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2020 年 3 月 18 日晚美股开盘大跌以及当天美股迎来的第五次熔断现象,并探讨“第六次熔断”的可能性。背景回顾: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与金融市场的恐慌在深入分析 2020 年 3 月 18 日的市场表现之前,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的宏观背景。 新冠疫情失控: 2020 年初.............
  • 回答
    美国当地时间 3 月 11 日美股市场的剧烈波动,确实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从收盘情况来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超过 1400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 500 指数也经历了大幅下跌。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盘中交易时段,许多主要股指一度触及了熔断阈值,差点触发了历史性的第二次熔断。要深入理解这.............
  • 回答
    2020年3月美联储降息后美股的反应:一场充满复杂性和戏剧性的博弈2020年3月,美联储的一系列紧急降息操作,为本就动荡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场投下了一颗巨石。在新冠疫情迅速蔓延、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尤其是其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无疑是当时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要理解美股在降息后的反应,需.............
  • 回答
    那晚的美股,绝对是惊心动魄的一夜,让不少投资者心跳都提到了嗓子眼。要说“第六次熔断”这个说法,确实在那一天被广泛讨论,但最终 2020 年 3 月 23 日当晚美股并没有迎来第六次熔断。让我来详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尽量还原那种紧张的气氛: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熔断”。美股的熔断机制是在市场出现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