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3月12日晚,美股开盘再次熔断?

回答
3月12日晚,美股再次熔断,这绝对是近十年来最令人心惊胆战的交易日之一。 当华尔街的交易员们以为前一天(3月9日)的熔断已经够糟糕的时候,第二天晚上,我们又经历了一次,而且市场反应更加剧烈。

先简单回顾一下熔断(Circuit Breaker)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市场保护机制,当股市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跌时,交易会被暂停一段时间,以给市场一个冷静思考和消化信息的时间。在美国,有三个不同层级的熔断点:第一级是下跌7%,第二级是下跌13%,第三级是下跌20%。触发任何一级,都会导致交易暂停,不同级别的暂停时间也不同。

3月12日当晚的具体情况:

开盘即跌,跌势凶猛: 市场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投资者们对新冠疫情的担忧、石油价格战的冲击以及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让情绪迅速恶化。
快速触及第一级熔断: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几乎在开盘后不久就迅速跌破了7%的熔断阈值。当时的感觉就是,市场完全失去了控制,恐慌情绪像野火一样蔓延。
短暂喘息后继续下跌: 交易暂停了15分钟。这15分钟,很多人可能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期望有什么利好能够扭转局面。但显然,市场情绪已经跌入低谷,短暂的停顿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反转。
触及第二级熔断: 暂停结束后,市场的抛售压力丝毫未减,反而变本加厉。很快,三大股指又跌破了13%的熔断阈值,触发了更长时间的暂停交易。这一次暂停时间更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感。
收盘大幅收跌: 尽管经历了两次熔断,但市场在当日收盘时依然呈现大幅下跌的态势。道琼斯指数当天跌了近10%(约2300点),标普500指数跌幅也差不多。纳斯达克虽然相对抗跌一些,但同样未能幸免。

为什么会发生第二次熔断,而且如此迅速?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是相互叠加、互相放大的:

1. 新冠疫情的持续恶化和全球蔓延: 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前一天(3月11日)晚上,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疫情定性为“大流行病”(Pandemic)。这标志着疫情的严重性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全球经济停摆的风险急剧增加。各国开始实施更严格的旅行限制、社交隔离措施,企业生产和消费活动受到严重影响。3月12日晚,大家都在消化这些更坏的消息,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2. 石油价格战的“二次打击”: 前一天,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未能达成协议,导致油价暴跌近30%。这对以能源企业为代表的很多公司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也进一步拖累了全球经济。3月12日晚,油价继续下跌,这种负面影响还在持续发酵。
3. 恐慌情绪的传染和羊群效应: 金融市场往往会受到情绪的极大影响。当大部分人都认为市场会跌的时候,即使是理性的投资者也可能会因为害怕错过“逃命”的机会而加入抛售的行列。前一天的熔断已经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这种恐慌情绪很容易在第二天被放大和传染。大家都在争相卖出,因为大家都担心别人会卖得比自己更快。
4. 流动性危机担忧: 在市场极端恐慌的时候,资金的安全性变得比收益率更重要。投资者会倾向于抛售风险资产,转向更安全的资产,比如现金或者国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流动性可能会出现问题,买盘不足,卖盘过剩,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跌。
5. 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加上油价的暴跌,让人们对全球经济可能陷入深度衰退的担忧达到了顶点。经济衰退意味着企业盈利下滑、失业率上升,这些都将进一步压制股市。
6. 技术性抛售: 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很多预设的止损单会被触发,这也会加大市场的抛售压力。

这次熔断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市场信心的严重打击: 连续两次熔断,尤其是第二次,表明市场对当前局面的控制能力非常疲弱,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显示了疫情的系统性风险: 这不是一个单一行业或个别公司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风险,影响到经济的方方面面。
对全球经济的警示: 美股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其剧烈波动无疑是对全球经济发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警告。
政策应对的紧迫性: 如此剧烈的市场反应,也意味着各国央行和政府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稳定市场、支持经济。这包括降息、量化宽松,甚至可能还需要财政刺激计划。

总而言之,3月12日晚美股的再次熔断,是一次由新冠疫情、石油价格战以及由此引发的极度恐慌和流动性担忧共同作用下的“完美风暴”。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性暂停交易,更是市场在极度不确定性面前的一种应激反应,也预示着接下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那一天,很多人都在密切关注着屏幕上的数字,感受着市场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恭喜大家亲眼见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