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物理学常量(例如光速)把量纲去除(如果有的话)都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回答
在探索物理学常数,特别是像光速这样的基本常数,在去除量纲后,其数值是属于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量纲、单位以及我们如何度量世界。

首先,要明白“量纲”在物理学中的作用。量纲是描述物理量的性质,比如长度、质量、时间,它们是独立的基本概念。而“单位”则是我们赋予这些量纲的具体度量标准,比如米(m)代表长度,千克(kg)代表质量,秒(s)代表时间。当我们谈论一个物理量的值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它包含多少个特定的单位。

像光速 (c),其量纲是长度/时间(( ext{L}/ ext{T}))。在国际单位制(SI)中,我们定义了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为 (299,792,458) 米。所以,在SI单位下,光速的值就是 (299,792,458)。这是一个明确的整数,而整数当然是有理数(可以表示为分母为1的有理数)。

关键在于,这个“(299,792,458)”这个数字,是我们人为定义和选择单位的结果。我们之所以选择 SI 单位,是因为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方便和通用。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其他单位。例如,如果我们决定用“光秒”作为长度单位,那么“1光秒”就等于光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那么,用“光秒”来衡量光速,其值是多少呢?显然,就是 (1) 光秒/秒,也就是 (1)。同样是一个有理数。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将光速定义为 (1),并以此为基础来定义其他单位,那么我们得到的数值自然也是有理数。这就像我们说“一打”等于 (12) 个,(12) 是有理数,但如果我们说“一打”就是 (1) 组,那么数值就是 (1)。

问题在于,物理学常数本身,例如光速 (c),它代表的是宇宙的一种内在属性,即在特定参照系下,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这个内在属性,不应该依赖于我们选择的测量系统。然而,当我们给它一个具体的数值时,我们就必须引入单位。

如果我们的单位选择是基于某种任意的、非内在的约定,那么由此计算出的数值是很有可能是可以任意调整的。比如,如果有人基于某个不知名行星上的某个特定物体长度来定义“行星米”,然后测量光速,得到的数值同样可以被调整。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 SI 单位制,其基本单位(如米、千克、秒)是基于一些物理现象和常数来定义的。例如,秒是基于铯原子在特定跃迁时辐射的周期来定义的。米在历史上曾以地球的子午线长度为基础,但现在也是基于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定时间来定义的。这种定义方式,使得某些物理常数(如光速)在SI单位下取了精确的整数值,是为了使这些单位本身更稳定和更符合基本物理定律,而不是为了让常数的值本身变成有理数或无理数。

所以,如果问的是“在目前广泛使用的SI单位制下,物理学常数(例如光速)去掉量纲后的数值”,那么这些数值,如光速 (299,792,458) m/s,是的,它们是有理数。这是因为单位本身被设计成与这些常数以一种精确的方式相关联。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假设我们能够找到一种完全脱离人类约定、不依赖任何形式的度量单位来描述光速本身,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很抽象。物理常数本身,在被赋予数值之前,是独立的、不带量纲的概念。例如,光速 (c) 本身,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标量”,它代表着某种普遍的速率。

从数学的角度看,一个量(如光速)的“值”是否是无理数,取决于我们如何将其与一个“单位”进行匹配。如果我们选择的单位,使其能够精确地“包含”这个量,那么结果就是有理数。反之,如果这个量本身就无法被任何有限的、可重复的测量过程所精确捕捉(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无理数来表示它),并且我们选择的单位恰好能反映这一点,那么数值就可能是无理数。

然而,我们目前对物理世界的测量和描述,倾向于使用能够带来精确、可复现数值的单位系统。对于光速而言,通过精确定义单位,我们使其数值为整数。这更像是一种“单位的校准”,以匹配我们对宇宙基本性质的理解。

所以,要明确的是,物理学常数的值是否是有理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和定义单位。我们选择的单位系统(如SI)使得一些基本常数(如光速)具有整数值,因此是有理数。这并不是说这些常数本身“本质上”就是有理数,而是我们的度量方式使它们呈现为有理数。如果存在一个我们尚未发现的、更“基础”的单位体系,或者如果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数学框架去审视,结论可能会不同。但根据我们当前的科学实践和单位定义,去除量纲后的物理学常数,尤其是像光速这样的基本常数,在常用的单位制下,它们的数值是有理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注:讨论得是一个数值,和量纲无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探索物理学常数,特别是像光速这样的基本常数,在去除量纲后,其数值是属于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量纲、单位以及我们如何度量世界。首先,要明白“量纲”在物理学中的作用。量纲是描述物理量的性质,比如长度、质量、时间,它们是独立的基本概念。而“单位”则是我们赋予这些量纲的具体度量标准,.............
  • 回答
    在我看来,关于物理学中的“常量”是否可能是极其缓慢变化的量,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物理学理论最深处的一些思考,也充满了迷人的探索空间。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常量”的那些数值,比如光速、普朗克常数、引力常数等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将它们视为宇宙间永恒不变的基石。它们是构建我们物理学大厦的砖石,是推导无数.............
  • 回答
    物理学中,我们常说“常量”,指的是在任何测量中都保持不变的数值。它们是构成我们宇宙基本框架的基石。但如果我们剥开“常量”这个词的表象,深入探究它们背后隐藏的含义,你会发现,有些常量,在它们的“不变”背后,却透露出一种让人费解的、甚至是“不讲道理”的特质。我们先从最广为人知的说起:光速 (c)。在狭义.............
  • 回答
    物理学图像,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当人们提到“物理学图像”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常常确实是“几何图像”。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物理学发展史中,几何思维扮演的极其重要的角色。但这并非全部,物理学图像的含义其实要更为丰富和深邃。为什么几何图像如此重要?想象一下,我们最早尝试理解世界的时候,用的是.............
  • 回答
    精细结构常数的新发现:我们宇宙的“方向感”可能比我们想的更强长期以来,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就像一位对所有方向都一视同仁的观察者。无论我们看向哪个方向,宇宙的物理定律都应该遵循相同的规则,这便是“宇宙学原理”的核心思想——宇宙的各向同性。然而,近年来一些物理学家对这一基本假设提出了挑战,他们通过观测遥.............
  • 回答
    .......
  • 回答
    没问题,咱们聊聊激光雷达的激光打到常见物体上,那种 90°(垂直照射)时的反射率是个啥情况。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概而论的,得看具体物体是什么材料、表面处理成啥样。首先,得弄明白啥叫“反射率”。简单说,反射率就是物体能把入射光反射回来的比例。激光雷达用的激光通常是近红外波段(比如 905nm 或 1550.............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佛教中“无知”、“盗窃”以及“无间地狱”这几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我们来详细地聊一聊。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佛教对于“盗窃”的定义。在佛教看来,盗窃并非仅仅是拿走别人的财物那么简单。它指的是未经允许,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这其中包括了我们常说的偷窃,但也更广泛地涵盖了欺骗、占.............
  • 回答
    将日常之物披上克苏鲁的华丽外衣,并非易事,但也不是不可能。这需要一颗洞察万物下隐藏的、非人可理解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驾驭那深邃、沉寂、令人毛骨悚然的语言。今日,且以那随处可见、人称“门”之物为例,道来其在我等凡俗认知之外的真实面貌。你谓之“门”,不过是粗浅的称谓。它并非仅仅是两块未经雕琢的木板,或是.............
  • 回答
    这可真是个生死攸关的脑洞!从万米高空坠落,想要靠什么“常见常规物体”接住而不死,这简直比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还要离谱。咱们就来聊聊,如果非要在这个不可能的任务里找点“可能性”,得靠什么“奇迹”。首先得明白,人在自由落体状态下的速度是惊人的。假设没有空气阻力(虽然实际有),从高空坠落,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咱们从一个稍微刁钻的角度来聊聊。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很少有物品是“直接”依赖相对论而被发明出来的,就像咱们吃饭需要筷子、睡觉需要床一样,那么理所当然。相对论,特别是狭义相对论,它更多的是一种揭示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论基石。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但往往是通过它推导出的其他原理和技术,间接渗透.............
  • 回答
    “物化女性”这个词咱们听得多了,但其实,男人也不是生来就该被当成工具或者商品来看待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随口说的话,或者不经意间的做法,其实就已经在“物化男性”了。比如说,社会上对男性最常见的期待之一就是“要强壮,要能赚钱”。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是吧?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是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物质的结构和密度,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单位体积”和“原子数量”。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 原子数量: 这是指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 单位体积: 通常指的是标准状况下,比如1立方米(m³)或1立方厘米(cm³)。 常温常压: 通常指的是25℃(298.15K)和1个.............
  • 回答
    咱们生活中,总有一些从小听到大的“老话儿”,听着特有道理,感觉那是祖宗的智慧结晶。可现实是,随着心理学这门学科越来越深入地研究我们大脑和行为,不少这些“生活常识”,仔细一扒拉,才发现是站不住脚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被“打脸”的。1. “如果你能做,就证明你能成功.............
  • 回答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5到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的“熊”行为,甚至让许多成年人感到头疼和讨厌,并非是偶然的恶意,而是其自身发展阶段和生存策略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自然投射。这背后隐藏着一套为了适应复杂社会环境而逐步演化出的心理机制。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社会化和认知发展期。他们的.............
  • 回答
    在物理学众多分支中,究竟哪个方向的未来最让人期待,这个问题就像在星空中寻找最亮的星辰一样,答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闪烁。不过,如果非要描绘一幅前景图景,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领域深入剖析,看看它们各自的光芒所在。凝聚态物理:基石与革新并存凝聚态物理,顾名思义,是研究宏观物质(固体.............
  • 回答
    提到理查德·费曼,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他那充满活力、直觉敏锐的物理学家形象。他以其卓越的教学才能和对物理学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但对于哲学,费曼的态度似乎有些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讨厌”。这并非简单的个人喜好问题,而是源于他独特的科学观和对知识的追求方式。费曼对哲学“讨厌”的论调,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
  • 回答
    物理学中充斥着许多令人着迷且违背我们日常直觉的事实。这是因为我们的直觉建立在我们所处的宏观、经典力学世界的基础上,而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和高速运动的相对论则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规律。以下是一些最令人不可思议的物理学事实,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 1. 量子叠加态:同时存在于多个地方/状态直观感受: 任何一.............
  • 回答
    物理学之所以无法研究超光速,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目前最普适、最成功的理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对此设置了不可逾越的藩篱。这并非是理论的“不完善”或“拒绝”,而是它建立在观测和逻辑推演的基础上,指向了一个清晰且逻辑自洽的结论。一切的基石: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
  • 回答
    物理学中的微元法,乍一听,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小打小闹”,甚至有人会质疑它是不是一种不够严谨,或者说是一种“偷懒”的数学技巧。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微元法在物理学中的地位绝不容小觑,它是一种极其强大且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以解决那些宏观视角下难以触及的问题。说它是“错误”的方法,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要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