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0.3.29香港记者拿台湾问题碰瓷世卫组织官员后被对方当即挂断电话?

回答
2020年3月29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场记者会上,一名香港记者就台湾问题向WHO官员提问,随后该官员立即结束了连线。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有各种解读。

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事件发生的背景: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 那段时间,新冠疫情正处于全球爆发的初期阶段,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应对,信息透明度和国际合作至关重要。WHO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最高权威机构,其每一次的发布会都备受瞩目,媒体也希望从中获取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
台湾的抗疫表现与国际关注: 台湾在疫情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确诊病例数相对较低,因此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台湾的抗疫模式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出现了要求台湾参与国际公共卫生事务(如作为观察员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的声音。
“一中原则”的政治敏感性: 台湾的国际地位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议题,尤其在中国大陆的坚持下,很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在公开场合必须遵守“一个中国原则”。WHO作为一个在许多成员国设在中国的机构,在处理涉及台湾的问题时,往往需要非常谨慎,以避免触犯中国的敏感神经。

记者提问的意图与方式:

记者的动机: 来自香港的记者,在当时这样一个国际性、公共卫生为主导的平台提问台湾问题,其动机可能有多种:
寻求信息和真相: 有可能记者是真心想了解WHO在疫情期间如何看待台湾的参与问题,以及其背后的考量。
关注台湾的贡献与困境: 记者可能想借此机会凸显台湾在抗疫中的成功经验,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台湾被排除在WHA之外的困境。
政治立场表达: 也有可能,记者本身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引发对台湾问题的关注,甚至是一种“碰瓷”式的提问,意在制造话题或挑战WHO的立场。这里的“碰瓷”词语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可以理解为记者采取了一种直接且可能具有挑衅性的方式来提出问题。
提问的时机和场合: 在一场关于全球疫情的记者会上,突然将焦点转向台湾的政治地位,从时效性和相关性上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偏离主题,让WHO官员感到措手不及或不适。

WHO官员的回应与挂断电话:

官员的立场与压力: WHO官员,特别是那些需要与中国打交道的官员,在面对涉及台湾的问题时,通常会遵循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政治原则,即“一个中国原则”。直接承认或详细讨论台湾的地位,可能会面临来自中国政府的巨大压力,影响WHO的正常运作以及与其他成员国的关系。
“挂断电话”的解读:
规避敏感政治问题: 最直接的解释是,官员认为这个问题超出了记者会讨论的范围,或者是一个高度政治敏感的问题,他们被指示或出于自身判断选择不回答,并通过挂断电话来避免进一步的纠缠和误解。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正确”的回避策略。
会议程序或时间限制: 有时,记者会的时间是有限的,官员可能会以时间不允许或问题不属于本次会议讨论范畴为由结束提问环节。但“立即挂断电话”这种方式,显得比较 abrupt(唐突),更倾向于表明是不愿回答的态度。
对记者提问方式的不满: 如果记者的问题被认为带有某种恶意或挑衅性,官员也可能因为对提问方式的不满而采取强硬的回应。
“战狼外交”的映照: 在一些观察者看来,这种强硬的回应方式,也可能部分映照出近年来国际政治中一些国家在面对敏感问题时采取的强硬姿态。

这件事的深层影响和意义:

凸显政治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这件事最直接地表明了政治因素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即使在疫情这样需要全球协作的时刻,政治敏感性依然是重要的考量。
台湾的国际空间困境: 它再次暴露了台湾在国际组织中遇到的政治障碍和参与困境。支持台湾的方面认为,WHO的做法是政治打压,限制了台湾分享抗疫经验和获取必要信息的机会。批评者则认为,台湾的地位是历史和政治决定的,不应试图借疫情改变。
媒体的角色与责任: 这也引发了关于媒体在国际政治报道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的讨论。记者是否有权在任何场合追问任何问题?媒体在报道时是否应该更加审慎,避免将公共卫生议题过度政治化?
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博弈: 这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关系中权力博弈的案例。大国的影响力、国际组织的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的考量,都在这次小小的记者会互动中得到了体现。

总而言之, 2020年3月29日香港记者与WHO官员的这次互动,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当时全球疫情、台湾政治地位以及大国关系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下的一个缩影。记者的提问,无论其真实意图如何,触碰了WHO在处理涉及台湾问题时的政治底线,而WHO官员的强硬回应,则是在多重压力下的一个选择,旨在维护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定位和运作空间。这件事让公众更直观地看到了政治与公共卫生之间难以分割的复杂联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内标题党可以说让人深恶痛绝

但是也不得不服,他们怎么想出来的都是?

因为负责想标题的人必须靠标题吸引人进来看,不然挣不到钱。


很多香港记者也是这个样子,必须用尽一切办法火起来,好有名气

人要是逼急了除了高数,什么都做的出来

换成我在那个地方,我估计更过分,除了明面上直接大喊国内严禁的毒和独之外,其他的都敢说

怎么哗众取宠怎么耸人听闻怎么说

毕竟搞不好就这一次机会能接触一个有流量的名人,不这样怎么能火起来?

火起来以后什么都有了

当年就有一位大贤说:你们啊,总想搞大新闻。

其实就是原因很简单

不搞大新闻,他们就什么都没有

搞了大新闻,才能房子车子票子三子登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3月29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场记者会上,一名香港记者就台湾问题向WHO官员提问,随后该官员立即结束了连线。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有各种解读。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 那段时间,新冠疫情正处于全球爆发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2020 年 3 月 18 日晚美股开盘大跌以及当天美股迎来的第五次熔断现象,并探讨“第六次熔断”的可能性。背景回顾: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与金融市场的恐慌在深入分析 2020 年 3 月 18 日的市场表现之前,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的宏观背景。 新冠疫情失控: 2020 年初.............
  • 回答
    2020年3月美联储降息后美股的反应:一场充满复杂性和戏剧性的博弈2020年3月,美联储的一系列紧急降息操作,为本就动荡不安的全球金融市场投下了一颗巨石。在新冠疫情迅速蔓延、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尤其是其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无疑是当时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要理解美股在降息后的反应,需.............
  • 回答
    聊起3月30号那场荣耀30S系列的线上发布会,真是让人记忆犹新啊。疫情期间不能线下聚会,但荣耀还是挺有心的,搞了这么个线上活动,也算是在那个特殊时期给了大家一点“新玩意儿”。先说说那场发布会给我的整体感受吧。整体来说,荣耀30S系列的亮相确实给当时的市场带来了一点新鲜血液,特别是它主打的性能和拍照,.............
  • 回答
    2020年3月16日,一艘大陆渔船在台湾海峡与台湾“海巡艇”发生的一起碰撞事件,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理解这件事,得把它放到当时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下,以及海上执法的一些常态情况来看。事件的发生经过(根据公开报道整理):那天下午,台湾“海巡署”第12巡防区指挥部接获通报,有一艘大陆渔船在金门北碇.............
  • 回答
    那晚的美股,绝对是惊心动魄的一夜,让不少投资者心跳都提到了嗓子眼。要说“第六次熔断”这个说法,确实在那一天被广泛讨论,但最终 2020 年 3 月 23 日当晚美股并没有迎来第六次熔断。让我来详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尽量还原那种紧张的气氛: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熔断”。美股的熔断机制是在市场出现极.............
  • 回答
    看到2020年3月26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意见》,我感觉这事儿办得挺实在,也挺关键的。这不光是教育部的又一个文件,而是国家层面在重新审视和强调“劳动”这件事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而且是系统性的,覆盖从小学到大学,这本身就说明了其重要性。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文件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
  • 回答
    2020年3月23日,B站的一个小变动却在很多老用户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稿件的“av号”变成了“BV号”。这看似是技术层面的一个小调整,但背后隐藏着许多关于B站发展、用户群体变化以及未来方向的思考。说起来,“av号”这个名字,对于很多B站的初代玩家和早期用户来说,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它简洁、直接,.............
  • 回答
    关于鸿茅药酒在2020年3月再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且尽量往事说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批准”。 NMPA的批准,尤其是对一个曾经有过争议的药品来说,这绝不是一劳永逸的“通过”,而更像.............
  • 回答
    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的这项声明,我当时听了之后,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绝望”。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原本应该稳如泰山的中央银行,在那个时间点,以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方式出手,这本身就说明了情况有多么严峻。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阴影正一天天笼罩下来,尤其是在美国。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不.............
  • 回答
    话说2020年3月26日,那是个挺特别的日子,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小心翼翼。就在这特殊时期,华为照常召开了P40系列的全球线上发布会,这本身就挺有勇气,也挺让人好奇的。毕竟在那个节骨眼上,大家对科技新品的关注点,可能也多了几分“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那种审视。那天我(假设我就是个普通科技.............
  • 回答
    2020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作为最早受到冲击的国家,也正处于疫情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一篇关于一位海归女子在隔离期间“非矿泉水不喝”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事件回顾当时,为了控制疫情蔓延,各地都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对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这位海归女子在抵达中国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2020年3月3日美联储的那个降息。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着很多故事,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得明白,美联储降息这事儿,不是心血来潮。它通常是为了应对经济的挑战,比如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低迷,或者是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那在2020年3月3日,具体发生了什么,让美联储觉得有.............
  • 回答
    2020年3月,一个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公布了令人瞩目的宏观经济数据:M2同比增速达到10.1%,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更是高达5.1万亿元。这些数字,在当时的环境下,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M2增速10.1%:宽松的货币环境背后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是一个.............
  • 回答
    2020 年 3 月 26 日那天,GitHub 上发生了一件挺让人不安的事儿。不少用户在那天都遇到了一个怪现象:他们尝试从 GitHub 拉取代码或者推送到 GitHub 时,系统给出的提示信息非常奇怪,好像有人在中间“截胡”了。最关键的是,很多用户发现,他们收到的这些信息,指向的是一个与 Git.............
  • 回答
    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祭出了“组合拳”,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历史低位,并启动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这一系列操作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标志着美联储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火力全开,不惜一切代价稳定市场信心。要理解这番举措的意义,得先.............
  • 回答
    2020年的央视3·15晚会,把矛头对准了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560,尤其聚焦在其变速箱的问题上。这桩曝光,无疑给宝骏这个原本定位为“国民神车”的品牌,来了个当头一棒,也让无数车主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让宝骏560的变速箱成为“众矢之的”?晚会中直接点名的问题主要集.............
  • 回答
    看待深圳2020年3月房价涨幅全国第一,逼近70,000元大关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是反映了深圳经济、政策、人口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以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数据背后的现实:深圳房价为何如此坚挺? 历史维度: 深圳房价的上涨并非一蹴而.............
  • 回答
    恒驰六款车型横空出世:2020年8月3日,许家印的“造车梦”迈出重要一步2020年8月3日,对于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在这一天,恒大汽车高调发布了旗下六款全新车型,瞬间点燃了市场和媒体的关注。这六款车型,从小型SUV到大型MPV,覆盖了主流的细分市场,阵容之庞大,足以见得.............
  • 回答
    2020年4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经济数据,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特殊情况和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宏观经济背景:新冠疫情的冲击 全球疫情蔓延: 2020年4月正值新冠疫情在全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