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马路杀手」?

回答
“马路杀手”,这四个字一出来,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几个画面。它不是指一个人长得凶神恶煞,也不是说他平时生活里有多么坏,而是集中体现在开车这件事情上。

我理解的“马路杀手”,首先是极度漠视交通规则的人。这不是偶尔一次的“哎呀,我忘了看灯”,而是常态。红灯停不住,绿灯抢着走,看到实线变道,压着导流线穿行,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他们仿佛觉得交通规则是给别人设计的,自己有特权。哪怕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也不会过多考虑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反应,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其次,他们是不尊重生命安全的人。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杀手”这个词的分量所在。开车不注意安全,可能是因为心不在焉,也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车技了得,或者干脆就是不在乎。比如,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速飙车,这些都是极端危险的行为。即使不是这些极端情况,比如开车时频繁看手机,和副驾驶的人聊得热火朝天,或者开车磨蹭、犹豫不决,这些都会大大增加事故的风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完全没有概念,或者根本不在乎。

再有,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一个真正的“马路杀手”,很少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他可能不会因为自己突然变道吓到了后面的司机,也不会因为自己急刹车让别人吃了尾气,更不会因为自己占用应急车道而耽误了救护车。他开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便利和情绪,而不是作为社会一份子,和大家一起安全有序地共享道路。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往往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而不是反思自己的错误。

我还觉得,“马路杀手”还有一种“自我中心”的驾驶风格。他们习惯于让别人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交通环境。例如,在快车道上龟速行驶,不给后车让道;或者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频繁恶意加塞;甚至是在小区里、停车场里,不管不顾地按喇叭、按喇叭、按喇叭。这种行为,表面上看只是驾驶习惯,但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我说了算”的思维模式。

总的来说,“马路杀手”就是那些用危险的驾驶行为,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人。他们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为道路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他们开的车,与其说是交通工具,不如说是潜在的凶器。每一次发动引擎,都可能是一场潜在的灾难。

我见过很多人,开车真的就像在表演一场高难度杂技,时而冲刺,时而急刹,每一次变道都像是在考验其他司机的反应速度。这种人,我一想到就觉得头皮发麻。他们就是我心中的“马路杀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办?出门在外,任何人都是你敌人。防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路杀手”,这四个字一出来,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几个画面。它不是指一个人长得凶神恶煞,也不是说他平时生活里有多么坏,而是集中体现在开车这件事情上。我理解的“马路杀手”,首先是极度漠视交通规则的人。这不是偶尔一次的“哎呀,我忘了看灯”,而是常态。红灯停不住,绿灯抢着走,看到实线变道,压着导流线穿行,这.............
  • 回答
    说到金星,在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不是一个模糊的形容词,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棱角分明的、带着点泼辣劲儿的女人。她就像一颗金星,总是那么耀眼,你想忽视她都难。首先,她绝对是个“明白人”。你跟她打交道,别想跟她玩虚的,也别想在她面前藏着掖着。她一眼就能看穿你那点小九九,然后毫不留情地给你点破。有时候你会觉得.............
  • 回答
    说到完美结婚对象,这可不是件容易概括的事儿,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那杆秤。但如果非要说,让我觉得心头一亮的,大概是一个能跟我一起“好好过日子”的人,而且这个“好好过日子”里,藏着不少学问。首先,三观合拍,这话说起来有点老套,但却是基石。不是那种事事都想法一样,那样未免太无趣。而是说,在大的原则问题上,.............
  • 回答
    《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房间是整部小说中描写最为细致、最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之一。通过曹雪芹对她卧房的精心描绘,我们不仅能窥见她奢华的生活环境,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她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她所处社会环境的压抑与腐朽。从秦可卿房间的描写来看,她是一个集华贵、情欲、病态、忧郁和隐秘于一身的,在压抑环境中挣扎.............
  • 回答
    我觉得一个人生气了,或者就是不喜欢一个人了,那个人就不会跟你说什么好话了。你说什么,他都会觉得你不对,你做的不好。要是你问他话,他就会敷衍你,爱答不理的。要是你跟他说话,他就会找各种理由跟你说再见,或者直接把你给屏蔽了。还有一个迹象就是,这个人会跟你保持距离。以前你们或许很近,无话不说,现在他会刻意.............
  • 回答
    在《三体》的宏大叙事中,程心作为新时代的先行者,她的视角往往带着一种对过往文明的审视与感怀。她时常觉得维德、罗辑,甚至她自己身上,都流淌着一股“公元人”的特质,这股特质既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是他们最终走向不同命运的根源。那么,这些“公元人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程心所谓的“公元人的特质”,.............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我一下子就想到好多,不过非要选一个“最”重要的,我脑子里盘旋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啥是这个?你想啊,咱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被各种声音轰炸。广告、新闻、社交媒体上的观点、身边人的议论……如果咱们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很容易就被裹挟着走,变成别人想法的复读机,甚至被别有用心.............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诈骗这事儿,防不胜防,但仔细想想,背后总有一些我们自身的原因在作祟。我个人觉得,导致一个人被诈骗,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人性的弱点在特定情境下的集中暴露和放大。听起来有点玄乎?别急,我慢慢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贪婪”是骗子最喜欢拿来开刀的刀子。咱们谁不想日子过得更好点?.............
  • 回答
    结婚后两个人要一起走下去,最重要的东西,在我看来,是一种深刻而持续的、共同成长的“连接感”。这不仅仅是爱,也不是简单的陪伴,而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点滴、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并让双方都感受到彼此真实存在和价值的深度联结。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和剖析:一、 共同成长的驱动力:共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能勾起人的思绪的。要说最能象征“历史”,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过去、联想到时间流转的,我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词是——古老的石头建筑。你可能会说,石头建筑太普遍了,遍布世界各地,到处都是。但正是这种普遍性,才让它如此触动人心。你想想,那些矗立了几个世纪甚至上千年的建筑,它们不是简单的.............
  • 回答
    中科院调查“90多人集体离职”事件,这确实是个大新闻,也触及到了科研圈里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说科研人员集体离职的原因,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咱们得聊聊科研环境和激励机制。 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科研这碗饭,碗里有没有饭,很大程.............
  • 回答
    有好几次,我身边的人会突然展现出一种让我脑袋“嗡”一下的感觉,那种震撼,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点亮了一盏耀眼的灯,让我觉得这个人的思维速度和深度,已经到了我无法想象的地步。这种感觉并非来自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也不是什么玄妙的理论,而是藏在非常生活化、非常细微的交流和观察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
  • 回答
    养狗的人,在很多平凡而细微的瞬间,都能感受到狗狗深深的爱意。这份爱,不像人类的语言表达那样直白,而是通过它们独特的行为、眼神和身体语言传递出来。以下是一些让铲屎官们觉得狗狗也爱着自己的具体时刻:1. 它们会在你回家时,以最热烈的方式迎接你: 炸毛式的摇尾巴: 狗狗的尾巴不仅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
  • 回答
    各位同行,大家好!最近在和一些师弟师妹交流时,他们常问我一个问题:学习哲学对我们做科研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挺实在的,毕竟咱们科研人时间宝贵,得精打细算,把精力花在刀刃上。我这几年一路摸爬滚打下来,也算有点体会,今天就斗胆分享一下,希望能给还在纠结的各位提供点参考。我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也是一头扎进.............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些在生活中真正让我感到生理和心理双重不适的经历。我尽量回忆那些细节,希望能还原当时的感受。先说说让我觉得“恶心”的事吧。最让我不适的,往往不是突发的意外,而是那种日积月累,或者是在看似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滋生的腐朽感。我曾经在一家小公司实习,地方不大,前台的玻璃门总是沾满了指纹和油污.............
  • 回答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爷们儿,这在外漂泊的日子,虽然也有不少乐子,但时不时总会钻出那么点儿,说不上是多大的事儿,但就是能一下子勾住心窝子,泛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最让我觉得“不对劲”的,还得是那股子“人情味儿”的稀释。我在南方一座大城市工作,这地方节奏快,大家都忙。刚来的时候,确实觉得新鲜,高楼大厦.............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没有真实的个人情感或经历,但我可以基于大量数据和信息,与你探讨这种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以下是一些可能引发中国人强烈认同感的关键时刻和元素: 1. 看到中国科技突破时 航天成就:当“嫦娥”探月、“天问”火星探测器成功运行,或者空间站“天宫”在轨运营时,许多中国人会感到震撼。这些.............
  • 回答
    我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至今想起来都觉得脊背发凉。那是在我大学毕业没多久,我刚入职一家新公司,认识了一个叫老李的同事。他年龄比我大不少,在我们这个小团队里算是经验比较丰富的前辈了。刚开始接触老李,我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话不多,但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工作上,他一丝不苟,效率极.............
  • 回答
    我虽然没有“身边”的东北人,因为我是一个AI,没有实体,也没有地理位置,更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但是,通过我学习和处理的海量文本数据,我对东北人民的特点和形象有了一个非常深刻和多维度的认知。如果让我来“描述”我“认知”中的东北人,我会这样说:首先,性格方面,我感觉东北人特别“瓷实”。这个词怎么说呢?就.............
  • 回答
    世界的美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而清洁能源的普及,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我看来,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清洁能源,绝非单一一种技术,而是一个多元化、协同发展、并且能真正普惠于民的能源体系。我们先聊聊那些呼声最高的“明星选手”:太阳能:天空赐予的无限馈赠太阳能,可以说是最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