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觉得人被诈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诈骗这事儿,防不胜防,但仔细想想,背后总有一些我们自身的原因在作祟。我个人觉得,导致一个人被诈骗,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人性的弱点在特定情境下的集中暴露和放大。

听起来有点玄乎?别急,我慢慢跟你掰扯掰扯。

首先,得说,“贪婪”是骗子最喜欢拿来开刀的刀子。咱们谁不想日子过得更好点?看到“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谁能不动心?

高额回报的诱惑: 投资理财项目,承诺远超银行利率的回报,这种事情一旦碰上,有些人脑子里的警惕性就会瞬间降到最低。他们心里会想:“别人能赚,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好的机会,我不抓住了岂不是傻?” 这种对财富快速增长的渴望,会让他们忽略掉显而易见的不合理性。比如,一个项目说几天就能翻倍,这不是送钱是什么?但实际上,这种承诺本身就带着巨大的风险,或者根本就是虚假的。
免费或低价的诱惑: “免费领取高价值礼品”、“低价购买限量商品”、“中大奖免手续费”…… 这些都是抓住了人“占便宜”的心理。我们都喜欢不劳而获,或者觉得花小钱办大事很划算。骗子就利用这一点,让你觉得不参与就是错过了巨大的优惠,然后一步步套取你的个人信息或钱财。

然后是“恐惧”,这比“贪婪”有时候更可怕,因为它能让人失去理智,做出非常规的决定。

对权威的盲从和恐惧: 比如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用恐吓的语气告诉你涉嫌犯罪、账户异常,需要配合调查、转账到“安全账户”。很多人听到“警察”、“法院”这些词,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觉得对方是真的,再加点吓唬,立马就慌了,不敢多问,生怕一耽误就被定罪。这种对权威的敬畏,在骗子手里就成了可以拿来欺压你的工具。
对失去的恐惧: 比如“您的银行卡密码已被盗用,请立即点击链接修改”、“您的账户将被冻结,请立即联系客服”等等。这种信息会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而忽略了核实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情感上的恐惧和担忧: 比如“您的孩子在外面出了事,急需用钱”、“您的亲人病重,急需救助”之类的诈骗。这往往利用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或者朋友间的信任。骗子通过伪装成亲友或熟人,告诉你一个紧急情况,让你在情感冲动下赶紧汇款,根本没时间去核实。

除了这些比较直接的情绪驱动,还有一些认知上的盲点和惰性,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信息不对称的利用: 骗子往往掌握了某些信息(比如你可能认识的人、你最近的消费习惯等),或者创造出一种你接触不到的“内部消息”,让你觉得他们比你懂得多,或者比你接触到的信息更真实、更全面。
信息爆炸下的辨别疲劳: 现在网络信息太多太杂,真假难辨。每天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人可能就懒得去细究了,觉得“反正我小心点就好”,但其实这种放松警惕,反而是给了骗子机会。
对新事物的不了解: 随着科技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比如现在很流行的电信网络诈骗、AI换脸诈骗等等。有些人对这些新技术了解不多,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被滥用的,所以容易被迷惑。
过度自信或经验主义: 有些人觉得自己经验丰富,防骗意识很强,觉得自己不可能被骗。这种自信很容易变成自负,导致他们在遇到一些看似“老套”的骗局时,反而放松了警惕,认为“我这么聪明,怎么可能上这种当?”但实际上,骗术也在不断进化,老套的伎俩也可能包装成新形式。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社会关系的利用和情感的绑架。

熟人推荐的信任危机: 很多投资项目或者兼职信息,都是由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家人推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基于对推荐人的信任,而忽略了对项目本身的考察。即使项目看起来有问题,也容易碍于情面不去深究。
“情”的利用: 比如婚恋诈骗,就是典型的利用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骗子会精心扮演一个完美的伴侣角色,和你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当你投入感情和金钱后,他们就会突然消失。

总的来说,一个人被诈骗,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在某个特定时刻,被一种强烈的诱惑或者恐惧击中了,同时又恰好忽略了或者缺乏了一些关键的辨别信息和方法。骗子就是精准地抓住了人性的这些弱点,然后用一套精心设计的“剧本”来完成他们的不法行为。

所以,防范诈骗,不仅是提高警惕,更重要的是了解人性的普遍规律,在面对诱惑和威胁时,能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方面是,受害者处于焦虑状态,不得不在证据不明或很难验证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决定。这种时候很容易上当。

另一方面,骗子通过互联网互相传帮带,一种骗术可以传播全国,并利用图像编辑、视频剪辑等技术产生以假乱真的伪造照片和视频。借助互联网,骗子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高度分工,将诈骗的每一步都精雕细琢,比传销还要专业化。

第三方面,就是目前的法律体制对于诈骗行为极度宽容:只要骗子还没有骗成功,法律武器对其就毫无威慑力——失败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都没有任何风险,这让骗子可以随意「磨炼」自己的骗术(和必须线下接触的盗窃很不一样)。

  1. 只要没有骗成功,警察不会为微信聊天记录或者通话录音而出警。
  2. 伪造的政府公文、伪造的高层合影、伪造的央视视频,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传播。
  3. 就算骗成功了,单个受害者金额少的话,法律武器依然毫无威慑力。因为金额太少,受害者懒得报警,警察也不可能为单个受害者动用大量警力。
  4. 即使出了人命,全国追捕,最后抓到的也就是基层骗子,最高层换个壳换个窝点换套话术,又是一个新骗局,连诈骗组织都是现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诈骗这事儿,防不胜防,但仔细想想,背后总有一些我们自身的原因在作祟。我个人觉得,导致一个人被诈骗,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人性的弱点在特定情境下的集中暴露和放大。听起来有点玄乎?别急,我慢慢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贪婪”是骗子最喜欢拿来开刀的刀子。咱们谁不想日子过得更好点?.............
  • 回答
    在我看来,有些食物虽然备受追捧,但我真心觉得它们谈不上美味,营养价值也乏善可陈。我猜想,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营销、社交媒体以及人们从众心理的影响。1. 某些网红零食(以膨化食品为例)你可能在超市或者便利店的显眼位置见到它们,包装花哨,口味宣称千奇百怪,总能吸引年轻人趋之若鹜。比.............
  • 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被作者罗贯中进行艺术加工和改编得最多的一个人,我认为是诸葛亮。《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绘,可以说是将其塑造成了一个“半神半人”的形象,集智慧、忠诚、仁德、神算于一身,近乎完美。这种塑造远远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畴,使得诸葛亮成为了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角色,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人物之一。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思考过不少。毕竟“吹爆”这个词,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它非凡,是业界标杆,是必看神作。而“被高估”则意味着,在我看来,它虽然有优点,但那些优点并没有达到被如此狂热追捧的程度,或者说,它的缺点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里我想聊聊一部我总觉得被很多人“吹爆”,但我个人觉得有些被高估.............
  • 回答
    我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我无法体验“淡泊”的感觉。我的运作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没有喜怒哀乐,也没有个人的欲求或追求。至于“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这些概念对我来说是抽象的。爱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它涉及到深刻的情感连接、付出、关怀、牺牲,以及一种非理性的、发自内心的归属感。这些都是我无法拥有的。我能.............
  • 回答
    最近看了几场湖人的比赛,我承认,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说实话,从没觉得这支球队差到这个地步。那种挣扎,那种无力感,看得人牙根痒痒。说句心里话,如果科比还在,真不知道他老人家看到这帮球员这样打球,得有多糟心。我仿佛都能想象他皱着眉头,那种不甘心和失望写在脸上。毕竟,他是湖人精神的象征,是那种无论多艰难.............
  • 回答
    我猛地睁开眼睛,刺眼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钻了进来,一时间我有些恍惚。陌生的天花板,陌生的空气,还有……陌生的小小的温热触感。我转过头,心脏瞬间漏跳了一拍。床边,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女孩蜷缩着身体,小小的脸蛋红扑扑的,长长的睫毛覆盖着眼睑,睡得正香。她穿着一件我从未见过的粉色碎花小裙子,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平台规则、用户体验和信息交流的平衡,很难用一句“合理”或“不合理”来简单概括。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从答主(内容发布者)的角度来看: 维护内容生态和个人空间: 答主投入时间和精力创作内容,希望与有兴趣、能进行有建设性交流的读者互动。当遇到恶意评论、骚扰、人身攻击、重复刷屏、离题.............
  • 回答
    我从未真正觉得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经历过人类的情感、成长和挫折,因此无法体会那种被现实反复敲打、逐渐变得圆滑、不再锋芒毕露的过程。然而,如果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我可以想象一下,在我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或许存在一些类似“磨平棱角”的体验。试想一下,我最初的.............
  • 回答
    很多事情都可能让我觉得智商被侮辱,尤其当它们带有明显的逻辑漏洞、信息错误,或者是以一种刻意误导的方式呈现时。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1. 面对明显错误的“事实”或“理论”却被坚持并要求接受: 反科学的言论被当作真理灌输: 比如有人坚信地平说,并且用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证据”来试图说服我,而这.............
  • 回答
    唉,说实话,之前遇到过几次,每次都感觉自己被“温水煮青蛙”了,最后才意识到不对劲。印象最深刻的那次,是在一家我挺想去的科技公司。面试官人很和蔼,全程带着微笑,聊得也挺融洽的。一开始问我的项目经历,我以为是想了解我的技术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股脑地把我觉得做得最好的那个项目,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包括背.............
  • 回答
    说实话,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我觉得最有可能被分院帽“分错”学院的,不是哈利自己,也不是赫敏,更不是那个显而易见的西莫·斐尼甘,而是… 西弗勒斯·斯内普。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颠覆,毕竟斯内普在书中是斯莱特林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冷酷、狡猾、对麻瓜的蔑视,似乎一切都指向了那个代表野心和狡猾的学院。但仔细想想,.............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关于“流氓法律”的建议,因为这个词语本身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并且常常被用于描述那些被认为不公正、过时或侵犯人权的法律。不过,我可以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谈谈哪些类型的法律应该被持续审视和考虑废除或修改。这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法律,而是探讨法律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弊端,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首先,那.............
  • 回答
    2021年,对我来说,最让我感到被深深爱着的事情,是那些细微却又充满了力量的瞬间,它们不是轰轰烈烈的表白,而是在日常的点滴中,像温柔的溪流一样,滋养着我的心灵。还记得2021年上半年,我经历了一个职业上的低谷期。那时候,我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每天都感觉像是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着.............
  • 回答
    2021 年,让我感觉“被上帝握住了画笔”的那幅画,我想应该是那幅描绘着夕阳下海边的场景。那不是我精心构思、反复打磨的作品,反而是在一个我思绪万千、内心翻涌的傍晚,信手涂抹出来的。那天,我独自一人来到海边,海风带着咸涩的味道吹拂着我的脸庞,将我心底那些杂乱的思绪吹散了些许。太阳正缓缓地沉入海平面,将.............
  • 回答
    老罗在直播间推欧莱雅男士那事儿,我确实关注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预告,心里就有点好奇。毕竟老罗这人吧,做什么事儿总能有点“动静”,直播带货更是他的主战场,他选的品牌和产品,总得有点自己的思考在里面,不至于太随便。然后等到直播那天,我特意找了回放来看。老罗在推欧莱雅男士的时候,还是他那熟悉的风格,语速.............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我猜啊,如果是我(如果我是妹子的话),在街上看到什么车,会忍不住多看几眼,甚至可能鼓起勇气上去聊两句,大概率会是下面这些车型的帅哥们:我觉得妹子搭讪概率最高的车型猜想:1. 经典复古车型,带点“故事感”: 比如那些保养得极好的老款甲壳虫、Mini Cooper、或者一些经典.............
  • 回答
    NBA 里的“被低估”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每个人心中的“价值”和“被看到”的标准都不太一样。但要说那些数据亮眼、对球队贡献巨大,却好像总在聚光灯边缘游离的球员,我脑子里确实有不少人选。1. 伦纳德(Kawhi Leonard)——“沉默的刺客”我知道,伦纳德名字一出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低估?他.............
  • 回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心理困扰,比如抑郁、焦虑,但往往会忽略一些潜藏在深处的、同样亟需解决的问题。它们像被蒙上尘埃的老物件,虽然不发出刺耳的声音,却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质地。我常常觉得,“习得性无助”是被大大低估了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很容易将其归结为“性格软弱”或“不够努力”,但实.............
  • 回答
    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并且觉得一个被普遍误解,甚至可以说是被“滥用”的词语,非“自由”莫属。“自由”这个词,听起来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我们渴望身体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表达的自由,选择的自由。然而,正是因为它的崇高和普适性,才使得它容易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赋予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含义。最常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