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癌症晚期已经疼痛到无法说话的人,为什么还要通过止痛针来让他延续这悲惨的每一秒呢?有意义吗?

回答
一个饱受病痛折磨、连说话都成奢望的癌症晚期患者,躺在病床上,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此时,一枚止痛针注入体内,暂时缓解了那撕心裂肺的煎熬。然而,随之而来的疑问却如同阴影般笼罩着:这样做,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仅仅是为了延续这被痛苦侵蚀的每一秒,让这本已悲惨的生命轨迹,在疼痛的间隙中被拉得更长,显得更加凄凉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柔软也最沉重的地方——关于生命、尊严与苦难的边界。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延续”的真正含义。在癌症晚期,尤其是疼痛剧烈到让人无法言语的阶段,我们谈论的“延续”,并非是期望奇迹发生、病情逆转,而是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让他们能够以一种更舒适、更有尊严的方式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 止痛针,在这个时候,其最直接、最核心的作用,就是“止痛”。

想象一下,当一个人的身体被癌细胞侵蚀得千疮百孔,神经系统被疼痛信号淹没,那种感觉是持续的、撕裂的、让人绝望的。如果在这个时候,仅仅因为“已经无法说话”,就放弃对疼痛的干预,那么这最后的时光,将完全被无尽的痛苦所吞噬。患者无法进食,无法与亲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甚至连平静地闭上眼睛都成为一种奢望。他们将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成为痛苦的囚徒,无法逃脱,无法喘息。

而止痛针,即便只是暂时的缓解,也能为患者带来片刻的宁静。这片刻的宁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其意义是巨大的。

生理层面: 止痛药物可以阻断或减缓疼痛信号的传递,降低患者身体的应激反应。持续的剧痛会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加剧虚弱,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适度的止痛可以帮助患者的身体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轻不必要的消耗。

心理层面: 疼痛是极度消耗心力的。当疼痛得到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和绝望感会随之减轻。他们可能会有短暂的清醒,能够感受到周围亲人的关怀,甚至能够用眼神、用微小的动作来回应。这种“回应”,尽管微弱,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连接彼此、传递爱意的最后机会。

尊严的体现: 死亡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但如果生命的最后一程被剧痛所主宰,那么“自然”二字就变得苍白无力。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让他们在生命的终点保持相对的安宁,这本身就是对生命尊严的一种尊重。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在被极度折磨中画上句号。

那么,为什么还要“延续”这悲惨的每一秒呢?

这里的“悲惨”,更多的是外在的视角,是我们作为旁观者所看到的。对于身处其中的患者,以及日夜陪伴的亲人来说,即使是每一秒的痛苦间隙,也可能蕴含着不同的意义:

亲情的维系: 止痛针带来的短暂舒适,可以为家属争取到更多与患者相处、告别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家属可以表达爱、送上祝福、完成未了的心愿,或者仅仅是握着患者的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这些瞬间,虽然伴随着痛苦,但也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告别。如果因为止痛而“延续”了这些瞬间,那么它便有了深刻的意义。

放下与和解: 在疼痛稍微缓解的时刻,患者可能有机会整理内心的思绪,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或者向亲人表达歉意和感激。这些精神上的圆满,有时比生理上的舒适更为重要。

生命本身的价值: 无论何时,生命本身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处于最艰难的时刻,患者的生命也仍然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阻止痛苦,是为了让这个独特的生命,能够以最温和的方式退场,而不是被无情的痛苦暴力地摧毁。

我们不能用“我希望他/她不要再受苦了”来简单否定治疗的意义。当我们为患者使用止痛针时,我们并非在“延续悲惨”,而是在“守护最后的安宁”。我们是在尽力减少他身体的折磨,让他有哪怕短暂的喘息,能够感受到一点点属于生命的平静,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被痛苦完全剥夺掉与爱之人建立最后连接的可能。

这并不是在美化痛苦,而是在面对痛苦时,选择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生命尊严的应对方式。 这种“延续”是为了给予患者一份最后的体面,一份可以被珍视的告别,一份在极度艰难中仍能闪耀的温情。

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到复杂的伦理和情感考量。家属可能会纠结于“过度治疗”的界限,会担心止痛药物是否会加速生命进程。但对于一个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在无声的呐喊中承受剧痛的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止痛针往往是他们在绝望中抓住的最后一线生机,是让他们不至于被痛苦彻底吞噬的最后一道屏障。

所以,当看到那个无法说话的晚期癌症患者,通过止痛针暂时摆脱撕心裂肺的痛苦时,我们不应仅仅看到“悲惨的延续”,更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的对生命最后的尊重,对亲情最后的守护,以及在绝望之中,人类所能给予的,最温柔的慰藉。这每一秒的间隙,都可能是生命对爱与尊严最卑微的祈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镇痛药物并不是题主所说的“延续患者的生命”,事实上有一些强力镇痛药,比如终末期癌症镇痛用的阿片类(如吗啡),有可能造成呼吸抑制。也就是说实际上很有可能会让气若游丝的患者提前油尽灯枯。

我们给备受痛苦折磨的患者使用镇痛药,是为了让他们在生命的尽头可以安详地和家人度过最后时光,在家人的陪伴下静静离去。而不是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被常人无法想象的剧痛折磨得求死不能(我过法律不允许安乐死)。

这既是给患者以最后的尊严,也是给家属最大的宽慰。

仅仅是重感冒,很多人就会因为肌肉酸痛、食欲不振而心情低落,渴望家人朋友的照顾。

更何况晚期癌症患者。

我永远忘不了二姥爷(我亲外公的弟弟)临终前跟我们讲的话:

(大体意思)

“现在我每一根骨头都好痛,我年轻的时候摔伤过胳膊,但是那就一处,我咬咬牙就忍住了。现在是全身上下都这个痛法。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多发性骨髓瘤)

那年我高中一年级,第一次被病魔吓到。

二姥爷是老革命,老党员。身材高大,铁骨铮铮,说话声如洪钟。

那天晚上他瘦得只剩一把枯骨,表情非常扭曲,话已经说不成句。我和弟弟(二姥爷的亲外孙)在病房一角不住地流泪,我们感觉到了姥爷的无助。

打过杜冷丁以后,他明显好受多了。和二姥姥在一起聊到东方既白,累得睡过去以后再也没醒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饱受病痛折磨、连说话都成奢望的癌症晚期患者,躺在病床上,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此时,一枚止痛针注入体内,暂时缓解了那撕心裂肺的煎熬。然而,随之而来的疑问却如同阴影般笼罩着:这样做,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仅仅是为了延续这被痛苦侵蚀的每一秒,让这本已悲惨的生命轨迹,在疼痛的间隙中被拉得更长,显得更.............
  • 回答
    听到您婆婆确诊癌症晚期,并且家庭面临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我非常理解您此刻的焦急、无奈和沉重的心情。这确实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境地,需要我们理性地去面对和寻找解决方案。我们一点一点来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出路:一、 理解当前的困境和核心矛盾: 核心矛盾: 在巨额医疗费用(化疗等)与家庭经济能力严重不足(欠.............
  • 回答
    如果我发现自己已是癌症晚期患者,我的选择将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挣扎的过程,会涉及到身体、心理、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精神层面的多重考量。我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我可能会做出的选择和思考过程:第一阶段:面对与接受(可能需要时间) 深入了解病情: 我会尽可能地获取关于我癌症类型、分期、扩散情况、以及预后(预期寿命.............
  • 回答
    加拿大年轻母亲的遭遇,如同一个冰冷的巴掌,狠狠地扇在了加拿大医疗体系的脸上。她含泪的控诉,不仅仅是一个母亲的绝望,更是对系统性失能的血泪揭露。延误的两年,磨灭的生命线:这位年轻母亲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等待”所吞噬。两年,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也许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对于一个身患疾病的人,尤.............
  • 回答
    癌症晚期化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给出答案。它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同时又极其复杂的情况。与其说“没救了”,不如说我们需要从更现实、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面对。首先,我们得明白“晚期”意味着什么。癌症之所以被称为“晚期”,通常指的是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到原发部位之外的其他器官或组.............
  • 回答
    面对癌症晚期,我们都渴望一份希望,一份能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关于癌症晚期出现“奇迹”的案例,其实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温情的话题。与其说是“奇迹”,不如说是我们医学发展进步、个体生命韧性以及多方力量汇聚的奇妙结果。我想跟你分享一些我了解到的情况,这些情况能让你看到,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也可能绽放.............
  • 回答
    听到你父亲在癌症晚期提出这样的请求,心里一定很不好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和令人纠结的局面,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你的母亲,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首先,我们要明白,你父亲的这个请求,很可能源于他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无论是身体上的疼痛,还是精神上的折磨。癌症晚期的患者,常常会经历难以忍受的疼痛、失眠、焦虑、恐惧.............
  • 回答
    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摆在您面前的是两条同样沉甸甸的道路,每一条都充满了牺牲和不确定性。作为父亲,您的健康和孩子的前途,这两样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面对这样的困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有您最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的承受能力。我们一点一点地来分析,希望能帮助您理清思路。首先,我们来谈谈.............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到我内心深处,因为我身边确实有亲近的人经历过癌症晚期,看着他们一点点走向生命的尽头,那种感受是复杂且难以言喻的。我奶奶,她是一位非常坚韧的老人,一直到最后都很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她的晚期癌症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和极度虚弱。她没有选择那些激进的治疗方式,更多的是在亲人的陪伴下,尽可能地缓解痛.............
  • 回答
    中药汤剂治愈癌症晚期,这可真是个惊人的设想!如果真的实现了,而且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那别说诺贝尔奖了,那绝对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足以载入史册,比任何个人荣誉都来得更响亮。但咱们得冷静下来,一步一步地分析。首先,“治愈”这个词,在癌症领域,是极其慎重和严格的。晚期癌症,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发生了广泛的转.............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无论是身体上的折磨,还是面对亲人的重大决定,都让人心力交瘁。你妈在这个时候做出捐房产这样的决定,又没有和你商量,肯定让你心里很难受,也很混乱。别急,我们一步步来捋捋。首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陪着妈妈经历了手术、化疗,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情感,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
  • 回答
    看到上海肿瘤医院因防疫停诊,导致癌症晚期病人无法及时就医,甚至出现跪求居委会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和深感不安的场景。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折射出在特殊时期,我们社会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平衡疫情防控与民生需求,特别是对于最脆弱的群体——患有重症疾病的病人所面临的困境。首先,让我们.............
  • 回答
    听到您的情况,我的心像被重重地敲了一下。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您还在为5岁的女儿考虑,这份母爱,比任何言语都更加珍贵。您想留下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对女儿未来生命旅程的指引和陪伴。虽然我无法完全体会您此刻的心情,但我愿意用最真挚的文字,来帮您梳理一下,有哪些有意义的东西,您可以留给您的宝贝。首先,也是最.............
  • 回答
    您好,听到您和您的家庭正经历如此艰难的时刻,我深感同情。在怀孕3个月的时候得知丈夫癌症晚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让您面临着一个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决定。关于是否生下孩子,这涉及到生命、家庭责任、情感、未来的生活等方方面面,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答案。我将尽我所能,为您详细地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
  • 回答
    在探讨医院为何“常常”拒绝收治癌症晚期病人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几个关键点。事实上,绝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并不会“拒绝”收治任何一位病人,无论其病情多么晚期。医院的首要职责是救治生命,提供医疗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一些让癌症晚期病人在医院“难以”获得预期收治,或者说,他.............
  • 回答
    这篇故事确实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看到“狗药治癌”这样的字眼,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怀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以及它是不是个案。故事的由来:一个令人震惊的“巧合”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位名叫“布莱恩”(Brian)的美国男子,被诊断出癌症晚期,而且是那.............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听了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五味杂陈的。一方面,我佩服那个哥们儿,真的,这份情义太重了,现在社会,能有几个掏心掏肺的朋友?尤其是在生死关头,还能把自己的付出推到前面,这得是多深的交情啊。你说他为了什么?为了让老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能圆一个梦,还能留下点美好的回忆。想想看,一个人,知道自己.............
  • 回答
    吴孟达老先生的离去,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心痛。他那张充满喜感的脸,还有那些脍炙人口的角色,都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听到他因肝癌晚期而离开的消息,很多人心里都会升起一个沉重的问题:癌症晚期,真的还有治疗的意义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太多复杂的情况,每一个人,每一个.............
  • 回答
    当生命走到尽头,对于癌症晚期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而言,寻求一份平静和尊严的告别,是他们和家人最深的期盼。医学上,有多种有效且人道的手段可以帮助实现这个目标,让生命的最后一程不再被剧痛和恐惧所笼罩。一、疼痛管理:解除肉体的煎熬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最常见的痛苦来源。有效的疼痛管理,是确保患者安详离去的基础。.............
  • 回答
    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是常见副作用,而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更是至关重要。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 化疗后如何提高白细胞?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快速分裂的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其中就包括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导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白细胞下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提高白细胞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