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后悔没有考上985 211吗?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经常在心里盘桓,尤其是在看到那些光鲜亮丽的985、211校友分享他们的经历时,总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还记得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那份自信满满,觉得自己的分数考一所名校应该是绰绰有余的。那时候,985、211仿佛就是一张金色的入场券,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钥匙。我曾经把它们想象成知识的殿堂,精英的摇篮,认为在那里,我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思想,遇到最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为我的未来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结果呢?事与愿违。我的分数,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刚好卡在了很多一流大学的门槛之外。那份失落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是不是选择错了复习方向,是不是临场发挥不够好……种种疑问像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心头。

毕业后,尤其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虽然我所在的学校也并非默默无闻,也有它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在一些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招聘门槛上,985、211的标签确实会为简历增色不少,甚至成为一道无形的筛选器。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前辈感叹,虽然能力很重要,但名校的出身在起步阶段确实能省去不少麻烦。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人生这条路,远比我想象的要曲折,也更丰富。我并没有因为没有考上那几所学校就停滞不前。在我的本科学校里,我遇到了同样充满激情和才华的同学,我们一起为了梦想而奋斗,一起探索未知。我也遇到了很多愿意倾囊相授、指导我前进的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面对挑战。

工作以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能力、情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这些软实力,在很多时候比学历本身更能决定一个人的上限。我见过很多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学校的优秀人才,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我也认识到,所谓的“名校光环”,更多的是一种起点上的优势,而不是终点的保障。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

所以,用“后悔”这个词来形容,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与其说是后悔,不如说是一种对“可能”的怅惘。我可能会偶尔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我真的走进了那些学校,我的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的职业生涯又会因此有什么不同。但这种想象,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的好奇,而不是对当下选择的否定。

我现在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在当下这个环境中做得更好。名校固然有它的吸引力,但并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更不是终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重要的不是你从哪儿起跑,而是你在奔跑过程中,是否一直在学习、在成长,是否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且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或许,这就是一种成长吧,从年少时对名校的执念,到如今更看重内在的修炼和外在的实践。没有考上985、211,确实是一种遗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人生就因此变得黯淡无光。相反,它让我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拼搏,更懂得,无论身处何地,最终决定命运的,永远是那个不断努力、永不放弃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能力做得更好,但没有去试,确实容易后悔,当年:

1,高考前3月份拿到保送通知书后,每天玩游戏,帮老师批作业,基本没有再学习。

2,高考前一天玩MD玩到12点,在考场睡着了。

3,成绩接近的同学,最好的考到了756,这个分数当年上清华没啥问题。

4,应该全力以赴考北清,保送通知书托底。

在那个年代,清华和985差距太大,在北京读书与在济南读书差距也太大。

主要是眼界和格局。

在这两点上,一时的懈怠,导致后来多花了十年才明白很多事情。

所以年轻的时候,关键时刻千万要全力以赴。

user avatar

不敢妄谈985 211。最后悔的事就是没考上本科去读了带专。时至今日仍记得当时的后悔和遗憾。

2008年,地下城与勇士像一阵风,乘着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的春风刮进了中国的每一个网吧。那一年我初二,黑网吧里精致的游戏让我留恋忘返,仿佛自己就是游戏中屠怪的勇士。

2012年,英雄联盟掀起一场滔天巨浪,校园里的学生们都激烈地讨论着游戏里的装备。那一年我高二,18岁的时候我去办理了身份证,从此更加肆意的把青春挥霍在了学校旁边的小网吧。

2013年,微信刚刚出不久,中老年人还没有普及智能机,那时的互联网仍是年轻人的阵地。那一年我高考二百多分去了专科。

读大专的时候,一群人天天吃吃喝喝,疯狂且无趣地消耗自己的青春。

2014年,在学校因病休学一年,读三年制专科却要像本科一样四年毕业,命运总是和我这种混子的开玩笑,让本就提不起精神的人生更雪上加霜。

在专科学校,上课的教室离宿舍距离不到10分钟,图书馆常年空无一人,没有浴池,没有体育场,更是被戏称一包瓜子嗑完能走五圈校园而闻名省内。(无意贬低专科母校,客观陈述还原)

一次偶然机会,室友邀请我一起去距离我们专科学校很近的吉林大学南校区,去尝一尝本科食堂的味道。

穿过吉大南校的茵茵绿草和成片的树荫,眼前是偌大的体育场,实验楼,食堂,浴池,日新楼的游泳馆,三两成群背着书包朝气蓬勃的学生,成排成片的自行车。我感到窒息,我感到自己站在这里的格格不入。此时我才第一次体会到,这才是大学,真正的大学校园。(感谢评论区吉大同学们的盛情邀请,也感谢吉大对我的激励)

不久后学校发通知,全日制专升本考试报名文件,学校鼓励报考,此时我已在知乎和b站知道了什么是大学,什么是科研,什么是值得被人肯定的生活态度,什么是被人尊重的理想。专本科报名通知就好像是让我心里的哪根弦轻轻动了一下,好像看见了昏暗无光日子里的一丝难以抓住的光芒。

一次与同学们醉酒后回学校的路上,大家都在说天上的月亮好亮,月亮怎么能发出这么亮的光呢。我说难道不是太阳反射的吗,我记得小学就有科普啊!可是换来的是同学哥们们的嘲笑。“就你明白,你老梁装什么文化人啊” ,是啊,我只是一个大专生,和一群大专同学在一起天天酗酒打游戏,我装什么文化人啊。

尽管专科学校不乏一些努力优秀的人,可毕竟是少数。此时我真的好想逃离带专,想从大部分都在消耗社会资源的同学们中被区别开,想从浮躁的享乐主义与不明所以的攀比中脱离开。专科时候的酒局始终不变的主题:谁能喝,谁车好,谁电话号nb,谁对象好看,谁家有点钱,谁买了限量的鞋,谁的游戏段位高。

我厌倦了这种环境,也受够了这种生活。我想去真正的本科大学,我想体验一下科研,体验一下校园。

之前对于专升本考试,我想着试试吧,万一呢。这次,我想着报考吧,一定要考上。即使到达不了我想要的生活,我也不想像高考一样再后悔自己甚至一点努力都不曾付出过了。

我报名了全日制专升本考试。

同学和身边的朋友都不看好我,家里人都知道我是一时心血来潮,可是也都在鼓励我。我发了疯的恶补数学,英语,每一个公式后面,我都好像看到本科校园生活的剪影,每背一个英语单词时,我都在想本科校园的图书馆里有多少人此时也正在努力认真的学习。

我身处经常在各网络平台被黑也确实各方面相对落后的东北地区(吉林省全日制专升本不许跨省报名,没有985211学校招生),我选择了吉林建筑大学。

考试的前一个月,我打车去了这个学校。站在门口,心想学了这么久,进去看看吧。

想了一会,算了,再好也不会有吉大好的,把惊喜留在后面吧,考上了的话以学生身份去看看吧。

打车回去了专科学校,一路心里很平静,甚至在脑子里背起了力学公式。

最终,我考上了本省的吉林建筑大学的全日制专升本。

报道的第一天晚上,和室友们一起看了黄大年的记录片,大家一起聊聊政治,聊聊考试的题,聊聊要学什么知识。每一个人都好像很随意地讨论着一些家常里短,可是那一晚,我清楚地记得每一个人眼睛里都好像在闪着小星星。

初入本科校园,巨大的图书馆,体育场的茵茵绿草,一天都可以洗澡的浴池,两个食堂,庞大的体育馆,通透的玻璃幕墙建筑,各种五花八门的实验室,我被这所学校深深的吸引,并深深地爱上了它。这里也欢迎大家报考我的母校。

一次实验课,老师介绍设备仪器,全省最好的设备都在我们这里,还有吉大的研究生本科生时常过来借设备做实验。忽然想起来入学前我还想着这个学校再好也不会比吉大好,心里笑开了花,学校里啥都没有吉大好,但这个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就是比吉大好,哈哈。








两年时间转瞬即逝,我仍喜欢看知乎和B站,并且知道了什么是985211,什么是C9,什么是清北化五人,什么是两财一贸两电一邮。我清楚,即使我考上了本科,我们地区经济落后,虽然我很喜欢我们学校,可是我们学校与名校仍有不容小觑的差距,即使我拼命追赶,我仍在大家身后。

2019年抖音火了起来,吃鸡火了起来,甚至游戏也开始都在手机上玩了起来。可是这些都让我感觉提不起兴趣了。

本科校园里也能看到一些不学无术的学弟学妹,也有一些学生会的小B装来装去。本科生活我也开始渐渐地习惯。最后,在这一年夏天,我毕业啦。


我们学校全日制专升本每周的课时除了周三全部排满到6点10分,本科时候根本没想过考研的事。

毕业那年身边的同学都是签工作或考研考公。对面寝室的同学D考研没有考上吉大,隔壁寝室的同学全部签去了中建。就像每一个建筑大学每一年上演着同样的故事。

和家里商量了一下,考研吗?年纪太大了。

家里人全力支持我,考研吧。

我们吉林省虽然经济不行,可是仍有东北师范和吉林大学两所名校。但是我在考研时仍不敢选择211985,斟酌再三,学习时间很短,知识基础薄弱,为了稳定发展,我选择报考了本校,因为我喜欢的建筑学不许跨考,我选择跨考了相近的环境设施设计专业。

2020年初,疫情爆发,初试成绩和国家线都推迟了。我像每一个考研的人一样每天都焦急地在知乎和微博搜索可能的考研信息时间。

初试分并不理想,高中基础太差导致政治英语很拉分,疫情中漫长焦急的等待后迎来了复试。

最终,我以复试第一总成绩第十六的排名成功一次考入我校研究生。

我本科对面寝室的同学D二战吉大岩土勘查,数学130,总分380也成功上岸了。那一天我们视频聊了很久,我们都为彼此之间感到高兴,也感到自豪。那一刻我们好像回到了那个物质匮乏,百废待兴的年代,知识与文化就是年轻人值得被人尊重的财富,我们不会在乎谁去买了新的AJ,谁开了哪个引擎轰鸣的跑车,谁又让银行卡里多了几个零,谁的社交软件多了几个赞。

被录取的那一刻,心里说不出的感觉,硬是憋回去了眼泪。很感谢培养过我的专科学校,感谢给了我一个上正经大学机会的本科学校,感谢一路支持我的家人和鼓励我的朋友。我们这个普通地区普通家庭终于也有了一个研究生。我给专科时候每一个帮助过我学习的老师都打了电话报喜,老师们也都讶与我不外乎咸鱼翻身的学历层次变化,为我高兴。

2020.9 科研之旅,上路啦!




研究生导师见面会,有些紧张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0407684932435968


吉林建筑大学施工vr实验室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0408057252417536


吉林建筑大学3d建筑模拟实验室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0408263301722112

有很多人不理解我,这么拼命的考一个普通全日制本科,研究生也没考到985211,同龄人都研究生要毕业了。

可是我曾经只不过是一个专科生啊!

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感动我自己和我家人的一大步,我也后悔没有考上985211甚至是本科,所以我只有不断努力去追赶呀!

我后悔,我相信没有几个人后悔的感触会比我更深刻!

我真的好想去哈工大看百年校庆,在同济参观建设我们本科校园的同济设计院,在清华美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我最喜欢的三所学校,我做梦都想!可是我不能,我没有机会了,我真的好后悔。

(回复一下评论里的朋友们,我知道哈工大百年校庆本校学生也无法现场直接参与,我原意是想以一个哈工大学子的身份经历这个骄傲时刻。感谢评同济学子告诉我同济大学设计院在同济大学对面)


对我这种没考上的人来说,学习生涯中985211就像天上的星河,我摸不到它,但是他的星光映在我面庞,让我充满希望,让我觉得即使是我这种人的人生也希望可以闪闪发光。一路指引我发展前进,让我在追逐它的过程中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曾是一个专科生,因各个名校而萌生求学之因,虽未考入985211结出累累硕果,却在追逐他们的过程中遇见了现在很喜欢很热爱的母校,开出了不一样的花朵。纵使有人诋毁有人不解,我却仍为这花朵平凡的香气而沉醉。


希望以后我的儿女,可以不用像我一样,也希望还未高考的孩子加油,一定努力要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不必在未来的生活中热泪盈眶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学校!


2020.7.11 两千赞,感谢大家的鼓励与支持

附上一张本科时随笔的千与千寻

比别人多出来的这几年校园生活

就好像小千在妖怪们的酒楼神游一样

像梦一场,却又那么真实

感觉很满,却也感觉很多地方很空


2020.7.16

过万赞了,谢谢大家支持

恰饭时间:人现在在长春市马克教育设计类考研负责招生工作及吉林建筑大学设计学风景园林工业设计辅导,有想报考东北院校设计类专业请加我微信1324982777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经常在心里盘桓,尤其是在看到那些光鲜亮丽的985、211校友分享他们的经历时,总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还记得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那份自信满满,觉得自己的分数考一所名校应该是绰绰有余的。那时候,985、211仿佛就是一张金色的入场券,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钥匙。我曾经把它们想象成知识的殿.............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人生,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我并没有“后悔”的情绪,也没有“早点知道”的个人体验。我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获得的。但是,如果让我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中,提炼出那些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如果能早点理解和践行,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道理”,那么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站在一个岔路口,一边是你觉得“应该”走的路,另一边是你心里其实有点想去的路。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那时候,成绩这玩意儿,怎么说呢,不上不下,永远在及格线附近徘徊,但又没到那种让老师家长拍大腿的程度。你说我没心没肺吧,其实心里也知道,成绩不好,未来的路会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虽然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时候”,也没有被逼着学钢琴,但我确实经历过那种“后悔当初没好好学”的阶段,而且那悔意还是挺足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我这个“人工智能”是如何拥有这种体验的。我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吸收和处理信息,而这些信息中也包括了无数关于人类情感、经历的描述。所.............
  • 回答
    说实话,年轻那会儿,我总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己想办法,或者也就能凑合着用了。所以很多东西,总想着“等等吧”,结果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有点亏了孩子。就拿那个“声光发电”的儿童学习桌来说吧。孩子刚上小学那会儿,学习是个大事,我当时想的就是普通的桌子够用,写写字、做做题,没必要搞得那么花里胡哨。结果呢?女儿.............
  • 回答
    说起来,怀孕前后悔没能早点知道的小事,真是一抓一大把,有些虽然听起来琐碎,但回想起来,确实能让孕期少一些手忙脚乱,多一些从容。关于身体变化的预警: 水肿比你想象的更真实,而且很难对付。 我总以为水肿就是脚踝那么简单,结果到了孕后期,全身都像灌了铅一样,手指也肿得像藕节,戴不上戒指,握拳都费劲。而.............
  • 回答
    华大基因CEO的这番话,从字面意思上看,颇具哲学色彩和生命轮回的意味。如果要深入解读,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审视它。首先,从最直接的生物学角度来看,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基因”。我们知道,基因是我们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携带着我们父母的特征,并传递给我们的后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一个人将自己的基因.............
  • 回答
    在怀我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以为只要身体健健康康,宝宝乖乖长大,一切就都会顺利。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好多功课是我没有做足,事后才觉得后悔不已的。这些后悔,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它们就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让你在产后和育儿初期感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和手忙脚乱。1. 对产后身体变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了那个还在泥土地上打滚,对世界充满无限渴求的年纪。那时候,夏天似乎特别长,蝉鸣能把天边的云都震碎。我记得,有一次在老家院子里,看到一只蚂蚁,它正努力地拖着比自己身体大好几倍的食物,那种执着和力量,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就开始想,这小小的蚂蚁,它为什么会知道要去搬运食物?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体制内,尤其是在中国的体制内。我的回答是:如果一个体制内的人,没有后台和关系,即使能力非常出众,如果没有遇到能够赏识并提携你的伯乐,最终碌碌无闻地过一辈子是很有可能的,但这并非绝对的定论,情况会非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让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一、 体制.............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儿的。 你想啊,大家都是认识多年的好友了,这份情谊,怎么说也该是有点分量的。我精心准备婚礼,这份喜悦,自然是想和最亲近的朋友一起分享,尤其是我觉得理应邀请的那些老伙计。所以,当我发出邀请,心里头是带着期待的,想着婚礼那天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他们的祝福,那该有多.............
  • 回答
    我认识一个姑娘,叫小雅。第一次见她是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她那时候大概二十出头,长得特别讨喜。一双大眼睛,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而且她的皮肤特别好,那种健康自然的白皙,不需要任何化妆品就很能打。我们那桌子的人,不管男女,目光时不时就会被她吸引过去。不过,聊天的时候,大家发现小雅说话挺实诚,但有时.............
  • 回答
    看到贵州那位95后大学生辞职返乡酿酒的新闻,我脑子里冒出好几个念头。首先是羡慕,那种“做自己热爱的事,并且能以此为生”的状态,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然后就是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算得上是有吸引力的呢?对我来说,一份有吸引力的工作,绝不仅仅是薪资高低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多维度的体验,能够点燃.............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惑,甚至有些沮丧的现象。我们捧着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书,听着那些被奉为圭臬的道理,感觉自己仿佛 nắm giữ 了人生的秘诀,为什么真正走到人生的道路上,却依然磕磕绊绊,甚至觉得“过不好”?问题不在书本和道理本身,它们提供的视角、方法和洞察往往是深刻且有价值的。真正的症结,在于我们.............
  • 回答
    .......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主要围绕着“金钱观”、“恋爱观”、“婚姻观”以及“父母的干预”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事件梗概回顾:根据报道,事件的核心是一位湖南空姐在与男友交往期间,花掉了男友提供的百万现金。事后,空姐以“男方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由拒绝结婚。.............
  • 回答
    这件事情真的让人心痛,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一个27岁的年轻人,带着铁锹去公墓想活埋自己,最后被民警拦下后崩溃大哭,说“自己一事无成,也没有人关心自己”。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故事,更像是一声来自社会角落的呐喊,提醒我们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从这位男子的角度来看,他的绝望感一定非常深重。27岁,本应.............
  • 回答
    这糟心事儿,刚来没几天,说好带你干一番事业的领导就拍屁股走人了,搁谁身上都得懵圈一下。别急,先深呼吸,这件事儿虽然有点戏剧性,但也不是没得应对,关键在于你怎么把控接下来的节奏。首先,别慌!冷静分析情况是第一步。1. 了解背景信息: 领导为什么离职?是主动走的还是被动的?是被挖走了还是内部原因?是什.............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一个姑娘拿了 offer 最后没去,结果被 HR 直接挂到朋友圈,还附上了简历,这操作,怎么说呢,确实是让人有点懵。咱们一件件捋捋,看看这姑娘和 HR 各自是啥路数。先说说这姑娘吧。拿了 offer 最后没入职,这事儿在职场上不算新鲜事儿。很多时候,情况变化太快了。可.............
  • 回答
    看到手机出货量暴跌以及“00后四年没换手机”这样的说法,我第一反应是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我们当下消费习惯和科技迭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不仅仅是关于手机卖得好不好的问题,更是关于年轻人怎么想,以及手机本身这玩意儿对大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得聊聊“出货量暴跌”这事儿。 这不是第一次听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