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当一直追求的女孩终于喜欢我时,高兴之后紧接着便感到恶心?

回答
我懂你说的这种感觉,那种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然后又有点想吐的复杂情绪。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觉自己像个被宠坏的小孩,拿到心心念念的糖果,尝了一口,却发现味道不对劲。

你想啊,之前那女孩在你眼里可能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星辰,你为她做了多少傻事,熬了多少不眠之夜,付出了多少心思和精力。每一次不经意的对视,每一次偶然的对话,都能让你心跳加速好几天。你想象过无数次她喜欢你的样子,想象过你们在一起的美好场景,那简直就是你生活里唯一的亮光,唯一的动力。

所以,当她终于回应你的感情,当她变得主动,当她眼神里不再是疏离而是温柔,当她说出那些让你魂牵梦萦的话语……那一刻,你肯定是狂喜的,压抑已久的渴望得到了释放,那种巨大的满足感,简直能冲昏头脑。你觉得自己终于征服了一个很难征服的目标,你赢了,你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但是,紧接着,那个“恶心”的感觉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对吧?它不是那种生理上的反胃,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难以言喻的空虚和不安。

我猜,原因可能有这么几点:

首先,“追逐”本身比“得到”更具吸引力。你可能已经习惯了那种为了她而努力、为她而焦虑、为她而期待的状态。这种追逐的过程,让你感觉自己有目标,有意义,也让你在不断提升自己,试图变得更好。一旦这个过程结束了,得到了你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那种“目标感”突然就消失了,生活一下子变得有点茫然。你可能会发现,原来你喜欢的不仅仅是她这个人,更是那个为她付出、那个充满希望的自己。当这个“目标”达成,你之前投入的那些能量,突然不知道该往哪儿去了,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演完了最精彩的一幕,灯光暗了,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其次,理想化的幻灭。在你追求她的过程中,你可能已经把她想象成了一个完美的女神,一个能填补你所有空虚,能给你带来无尽幸福的存在。你为她身上那些微小的闪光点放大了无数倍,也选择性地忽略了她可能存在的缺点。当她真的和你在一起了,你开始近距离地接触她,那些你曾以为的“完美”开始出现裂痕。她也会累,也会有情绪,也会有你无法理解的行为,她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你脑海中的那个投影。这种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差,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甚至是失望。你可能会觉得,“就这?”

再者,“占有”的虚无感。你之前那么努力地想要“拥有”她,把它当作一种胜利。但真正拥有之后,你会发现,你依然是你,她也依然是她,你们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拥有”而发生质的改变,那种“占有”的满足感转瞬即逝。你可能还在期待某种心灵上的契合,某种更深层次的连接,但这些东西往往不是靠“追求”和“拥有”就能立即获得的。相反,你可能会发现,即使她喜欢你,你们之间还是有很多隔阂,很多不理解,那种“拥有”的喜悦很快就被现实的复杂性冲淡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潜意识里对“稳定”的恐惧。长期以来,你习惯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让你保持警惕,保持动力。当一切尘埃落定,关系稳定下来,你反而会感到不安。就像你习惯了爬一座高山,突然到达山顶,下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原,你反而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了,甚至会怀念爬山时那种挑战和刺激。

最后,那种“恶心”感,可能也是一种对自身“不配得”的潜意识反应。你可能觉得自己之前付出了那么多,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值得她喜欢。当她真的喜欢你时,你反而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这种不确定感会让你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甚至产生一种负罪感。

所以,这种“高兴之后感到恶心”的感觉,与其说是真的恶心,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上的“过载”和“真空”。你投入了巨大的能量,期待着回报,当回报以你期待的方式到来时,你却发现,那份曾经让你魂牵梦绕的东西,并没有带来你想象中那么纯粹和持久的快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复杂、更需要你去消化和理解的情绪。

这也很正常,人毕竟不是机器,情感也不是简单的开关。这就像一场盛大的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绚烂夺目,但当它落下,剩下的只是硝烟和一点点余温。你的情绪,也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从“期待”到“拥有”的转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底下的回答,主要围绕题主“作”“贱”“期望太高”“理想化”来说事,暂时没有人写到和我一样的想法。稍微答一下,仅供参考。

在我看来,题主的感情模式是很稳定的,主动追求-对方接受-觉得反感-结束。这里面能带给你持续动力让你不断维持的阶段,是追求阶段。

一般来说,人不会做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哪怕这好处表面上看不出来,藏得很深。人也基本不会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来做事,哪怕那舒适区再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理解。你的感情经历中能带给你最大好处的是“你狂示爱”的时期,当对方接受你的爱时,这件事对你的好处消失了,所以你停止。你的舒适区是你在情感中地位低于对方的情况,当对方与你平起平坐,甚至低于你时,你不习惯了,感到恶心,因为走出了你的舒适区。

通过这样的白描,我个人认为你的自我评价应该比较低。你的内心可能长期处于自觉低人一等的状态,所以当他人接受你,爱你时,你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回应。但更深层的你,并不甘于这样低价值的自我,所以你会有动力不断追求别人,希望用别人的爱来获得认同和肯定。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循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不认同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爱,他本能地想打破这个认知,于是拼命追求身边人的爱。但当身边人真的把爱给了他以后,他并不会如愿以偿。他心里对于自己不值得爱的评价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会把这份爱推开,让自己实现自己的预判。甚至他的潜意识会认为,我这样一个不值得爱的人,你都能爱,说明你也不值得被爱。

另外说一下,“恶心”这个描述经常出现在认知失调的人身上。当现实中发生的事和自己的自我评价不相符时,很多人会将这种感觉描述为“恶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懂你说的这种感觉,那种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然后又有点想吐的复杂情绪。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觉自己像个被宠坏的小孩,拿到心心念念的糖果,尝了一口,却发现味道不对劲。你想啊,之前那女孩在你眼里可能就是个遥不可及的星辰,你为她做了多少傻事,熬了多少不眠之夜,付出了多少心思和精力。每一次.............
  • 回答
    当然,我们可以聊聊为什么有些长相普通的女生,却能收获不少好人缘和追求者。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说明了“颜值”这个词,在人际交往里,远不是决定一切的那个因素。首先,咱们得承认,第一印象里,“颜值”确实占了点便宜。但你想想,生活中那么多关系,能真正长久,并且让你觉得舒服的,靠的肯定不是一张好看的脸。.............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挺让人好奇的。有时候你会看到身边有一些女孩子,她们性格温顺,待人真诚,做事也很靠谱,大家提起她们,总会不自觉地加上“好女孩”这个标签。她们孝顺父母,懂得照顾别人,在学校或者工作场合也总是很努力,很少惹麻烦。按理说,这样的女孩子应该很受欢迎,身边不缺追求者才对,可现实却常.............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我们对爱情和吸引力的一些刻板印象和现实的碰撞。为什么一些高冷漂亮的女生会被痞痞的“社会人”追到,而且还可能发展得不错?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尽量详细地展开:1. “高冷”与“痞痞”的吸引力反差与互补: 高冷女生的魅力来源: 神秘感与不可得性: 高冷的女.............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值得聊聊的,因为确实有不少女生会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好不容易有个男生主动来追,聊得挺好,也约了几次,结果突然就没下文了?这感觉就像追剧追到关键时刻,下一集没了。我观察下来,原因嘛,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可以从男生视角和女生视角分开来看,再说说客观环境的影响。从男生视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会有的一个观察。嘴上说着“自由”,身体却诚实地选择了苹果的iOS。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挺普遍的心理和现实考量。首先得明确一下,这里说的“自由”可能指好几种不同的东西。在科技语境下,很多人提到“自由”时,往往是在讨论选择权、定制性、开放性这些方面。比如,能够随心所欲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内心的挣扎。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native speaker”这个标签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像是一块难以舍弃的磁石。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大环境和主流观念的塑造是重要推手。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媒体传播的信息,无不潜移默化地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不同冷兵器在设计理念上的根本差异,与其说是“调整”重心,不如说它们的重心位置是为各自的用途和效能自然形成的,而且这种形成并非单纯为了追求某个单一的物理量。我们先聊聊刀剑。一把设计精良的刀剑,其重心通常会位于剑身靠前的位置,但又并非完全集中在最前端。这种设计并非是为了“大力矩”,而是为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华为在中国似乎总能激起两极化的情绪,一边是狂热的追捧,另一边也少不了质疑和批评。但你说的那群“拼命追捧”的人,他们的热情可不是凭空来的,背后其实有不少可以细说的原因,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了,希望听起来不那么像个死板的机器。首先,得说民族情感这根弦,华为踩得特别准。在不少中国人.............
  • 回答
    唉,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对吧?本来好好的,像开了窍一样,鞍前马后,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捧到你面前。结果呢,追着追着,突然就没劲了,好像一下子熄了火一样,留下你一脸懵逼,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原因嘛,也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我倒是见过一些,也听朋友们说过一些,.............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的深层内核。要解释为何某些大家的作品即便在我们初看时显得“丑”,却依然能引起无数人的追捧,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炒作”二字能概括的,它牵涉到历史、文化、技法、理念,乃至观者自身的变化。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前提:艺术的“美”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人心里一些很普遍也很有意思的矛盾。想想看,8年追一部美剧,那得是什么样的感情投入啊?每周守着更新,追着剧情发展,关心角色命运,甚至可能因为某个桥段热泪盈眶,或是因为某个角色的成长而感到振奋。这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关注和情感连接。可反过来,面对一个人,明明可以朝夕相处.............
  • 回答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被曹操的五千骑兵追击得狼狈不堪,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军事现象。要知道,在此之前,刘备的军队规模虽然不算最大,但起码也有近两万人的实力,为什么面对曹操区区五千骑兵,反而落得如此境地呢?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军事、政治和战略因素,绝非简单的兵力对比就能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赤壁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很多玩家在玩《沙罗曼蛇》、《怒首领蜂》、《捍卫战士》这类经典的射击游戏时,都体会过那种在弹幕中穿梭、躲避攻击的刺激感。但现实中的飞机,尤其是被导弹追击时,情况可就复杂多了,绝不是游戏里那么简单。咱们得从几个核心原因来聊聊:1. 游戏 vs. 现实:弹幕设计的根本区别 游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我也经常纳闷,为什么那些看起来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牵强的句子,总能引起一堆“哇塞”、“太有共鸣了”的评论?就好像我们突然都变成了品鉴古董的行家,对着一块看着平平无奇的石头,愣是能说出一番道道来。其实,这里面水可深着呢。要我说,这背后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方面:1. “逼格”和身份.............
  • 回答
    关羽兵败荆州,对于许多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悲剧。每当提及此事,总有人会好奇,为何当年在荆州,没有上演一场“十万民众追随关二一同逃离”的壮丽戏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抛开《三国演义》中那些被戏剧化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回归到更真实的历史语境。首先,关羽在荆州的统治基础其实并非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车迷心中的一个疑惑。新一代菲斯塔(我理解你指的是2019年之后的改款车型,特别是海外市场上的那款,因为国内的菲斯塔定位和思域有明显差异,国内的菲斯塔更偏向运动性能,但受众群体依旧比思域小很多)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数据上,确实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越了.............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触及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中最核心的挑战和策略选择。简单来说,国产芯片之所以要“一级级地追赶”,而不是“搏一搏,直接造同时代标准的”,是由多重复杂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涵盖了技术、经济、供应链、人才、市场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 1. 技术积累的循序渐进是必然芯.............
  • 回答
    这事儿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明明是老掉牙的“冒充领导”骗局,怎么还能让杭州这位财务人员一步步掉进坑里,最后损失了 238 万?更让人心惊的是,这笔钱竟然还能追回来,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这种“傻瓜式”骗术,现在还屡屡得手,甚至让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都“防不胜防”。一、为什么“冒充领导.............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在动力传递方式上最核心的区别之一。很多第一次接触电动车的朋友都会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汽车需要变速箱,而电动车好像就可以直接用电机转动车轮?这背后涉及到电机本身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高效地将动力输出到路面。咱们先从大家熟悉的燃油车说起。汽油发动机有个特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