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日本,为什么相对于男性声优,女性声优的更新换代速度要更快?

回答
在日本,相对于男性声优,女性声优的更新换代速度确实普遍更快,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行业生态、市场需求、社会文化以及声优自身发展等多个维度。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 市场对女性角色的需求与多样性

动画作品的受众构成和女性角色的重要性: 传统上,日本动漫的受众群体中,年轻男性是核心,但也包含了大量年轻女性观众。为了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并满足剧情需要,动漫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数量和类型通常非常庞大且多样。从可爱的萝莉、活泼的少女、温柔的御姐,到成熟的女性角色、甚至是反派女魔头,都需要不同年龄、音质和表现力的女性声优来演绎。
少女、女性向作品的繁荣: 除了面向全年龄层的作品,近年来,面向女性观众的“乙女向”游戏和动画市场也日益壮大。这些作品的女主角和女性配角往往数量众多,为女性声优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配角填充的需求: 即使在男性向作品中,也需要大量的女性配角,比如女同学、女老师、路人女性、小孩(部分情况下也由女性声优配)等等。这些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构成了作品的背景和丰富度,也需要大量的声优来填充。

二、 声优的职业生涯发展曲线与年龄限制

声音的“变声期”与音质的稳定性: 男性声优虽然也会经历变声期,但其声音的成熟和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且其“少年音”可以持续较长时间。而女性声优的声音特质,特别是甜美、可爱、少女感的音色,往往与年轻相关联。随着年龄增长,虽然有经验和演技加持,但很多时候观众对特定角色的“声音印象”是与年轻声优绑定在一起的。
“少女/少年”角色的供给问题: 对于需要演绎少年或少女角色的女性声优来说,一旦过了某个年龄,其声音可能不再适合扮演这类角色。而男性声优则可以相对长久地扮演少年角色,直到声音变得更加成熟。这导致了年轻女性声优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新面孔的出现也更快,以填补声音上的需求空缺。
偶像化趋势与年轻化: 近年来,声优的偶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吸引粉丝,很多女性声优会参与音乐、写真集、握手会等活动。这种偶像化往往更倾向于年轻、有活力的形象,因此新人更容易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而资深声优如果转型不及时或未能维持人气,更新换代的速度就会加快。

三、 声优行业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声优事务所的“新人培养”模式: 大部分声优事务所都有自己的新人培训课程,通过选拔、培训、出道等流程,不断输送新的声优。由于女性角色需求量大,事务所也更倾向于招募和培养有潜力成为女性角色的声优。
竞争的激烈程度: 声优行业本身就竞争异常激烈。每年都有大量新人进入培训学校和事务所,而能够真正获得主流作品角色的声优相对较少。这种高淘汰率使得新人不断涌现,老将如果不思进取,很容易被新人取代。
试音和选拔的偏向性: 在一些作品的试音环节,制作方可能会因为角色的年龄设定、声音特质或者对新人新声线的追求,而倾向于选择尚未有固定“声音标签”的年轻声优。

四、 特定类型角色需求的周期性变化

流行趋势的影响: 动漫作品的流行趋势也会影响对声优的需求。例如,某个时期流行“元气少女”类型的作品,就会需要大量年轻、活泼的女性声优;而另一个时期流行“成熟御姐”或“病娇”等角色,则需要不同风格的女性声优。这种流行风格的切换也可能导致特定类型声优的“出圈”或“沉寂”。

五、 社会文化因素与家庭责任

女性在职业发展上的考量: 虽然日本社会在进步,但在一些传统观念下,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可能仍然会受到婚姻、生育等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旦结婚生子,一些声优可能会选择减少工作量,甚至暂时或永久退出一线。相比之下,男性声优在这方面的压力可能相对较小(当然也有例外)。
对“声音”的认知差异: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众(包括部分制作方和观众)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个男性声优的声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甚至变得更加低沉成熟,但对于女性声优,对于其“少女感”或“年轻感”的声音,一旦失去,替代者就更容易被接受。

总结来说,女性声优更新换代速度更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市场端: 女性角色数量庞大且多样,对声音的要求也更加细分和年轻化。
声优端: 声音特质与年龄的关联性在某些特定角色类型上更强,偶像化趋势也偏向年轻化。
行业端: 激烈的竞争和新人培养机制不断输出新血。
社会文化端: 家庭因素可能对女性声优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更大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深女性声优没有价值或无法生存。许多经验丰富的女性声优凭借精湛的演技、独特的音色和个人魅力,依然在扮演成熟女性角色、妈妈角色,或者通过配音之外的活动(如广播剧、舞台剧、主持人等)维持着良好的事业。但从“新人涌现”和“角色替换”的频率来看,女性声优的更新换代确实更为活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男声优相对不那么看重年龄。

其实不是女声优的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而是淘汰率高,真正成名的女声优职业生涯也很长,干到五六十岁的大有人在。

女声优想不被淘汰一般有两种办法:

一是加强自己的声线多边性和复杂性,最典型的就是市道真央(MAO),很难在第一时间听出来,能够胜任各种角色。

二是让声线变得很有特点,不易被取代。

新井里美、日高里菜都是如此。

罪魁祸首其实还是萌豚番的盛行,此类动画几乎不需要男声优,而对年轻的女声优需求量很大,由此造成了业界失衡。

大量萌系声线单一、没有辨识度的女声优一旦度过新人期,就会被迅速淘汰。

主要是这些人不能把知名度立起来。

大家声线都差不多,演技也一般,观众根本懒得分谁是谁,那自然要淘汰。

各种偶像企划也是此类现象的重灾区....

男性偶像总量不多(且有很多本来就是现役声优),而女偶像经常会选声优界的素人,临时办个转籍手续就算声优了。

这种人大部分的命运都是三五年后淘汰,而成功的也会转型成为正式演员。

毕竟正经的俳优收入比声优高很多。

全日本有140多家声优养成所,光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就有30万人以上。

这还不包括很多半路入行的野路子。

而这个行业能靠本职收入吃饱饭的也只有300人左右....可以说是极度内卷。

跟声优比起来,考公务员实在太轻松了。

user avatar

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日本女性声优数量本身就要远多于男性声优数量,供大于求,自然比起男性声优那边就会更卷。

现役日本女性声优人数到底有多少?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但《声优グランプリ》3月号的附录《声优名鉴2022女性篇》收录了1003名女性声优,其中包括vtuber朝之琉璃,有70余名声优都是第一次登上名鉴。并且这个数据也不能真的代表现役日本女性声优人数,还有很多正在打拼的女孩子没有机会让自己的名字收录其中。

《声优グランプリ》做这个名鉴也有很长时间了,每年收录的人数也不尽相同,不过一直呈上涨趋势。225人(2001年)、438人(2004年)、535人(2008年)、644人(2014年)、728人(2016年)、800人(2018年)、847人(2019年)、907人(2020年)、955人(2021年)从2001年至今,收入名鉴的女性声优人数已经翻了4.45倍。而入选该名鉴的女性声优每年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动,并不是说单纯的有人入行就多加一个名额。

一方面我们能看到目前日本声优市场的繁荣,一方面又反应了这个行业确实很卷。我想即便是多年的声优厨也未必能叫出1000位女性声优的名字,就算是每年稳定保持动画、游戏、电影等作品产出的日本能够容纳下的女性声优名额也就只有这么多。相较于过去,声优这一职业的确变得十分光鲜亮丽,知名声优不仅不用隐身在角色之后,甚至可以靠自己的人气去拉动角色以及作品的人气。不过与之相对的,现在的声优也多出了不少工作量,像是直播、SNS运营、油管实况、自身外表的维护等等……配音只是众多工作中的其中一项。与男性声优相比,女性声优的职业黄金期包括整个职业寿命更为短暂(不过现在男性声优也很卷,大家都卷,2021年的声优名鉴男性篇收录了607名男性声优,2001年的时候才收录了145人),真的是太艰难了。发自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勇敢追梦的女孩子都能在自己想要奋斗的行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内容参考:女性声優の活躍拡大で人口増 『声優名鑑』VTuber含め史上最多1003人掲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