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夏朝不存在的话,商朝怎么来的?

回答
夏朝如果不存在,那商朝的出现,就得从更早的、更为分散的氏族部落时期说起。这就像一个大树,你砍掉它的一部分,但根基还在,它依然会长出新的枝叶。

要知道,商朝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背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口迁徙、技术发展、政治整合以及与周边族群的互动。

1. 史前时期:分散的文化和部落

在夏朝(如果它不存在)的那个时间点之前,中国北方和中部地区就已经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比如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这些文化代表了当时不同区域、不同氏族集团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

龙山文化: 这是一个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其精美的黑陶而闻名。龙山文化内部也存在着地域差异,比如山东的岳石文化、河南的王湾三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之间有交流,也有竞争。
仰韶文化: 更早一些的仰韶文化,同样在中国北方留下深深的印记,其彩陶技术非常发达。

这些文化遗址证明了,在任何一个统一王朝出现之前,中华大地上早已是百花齐放,各种文明的火种在闪耀。不同氏族部落在各自的区域内发展,形成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2. 氏族部落的演变与整合

想象一下,那时候社会结构很简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强大的氏族首领(或者说部落联盟的领袖)来组织。氏族之间的关系可能既有合作,也有冲突。

联盟的形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氏族,会逐渐联合周围的小氏族,形成更大的部落联盟。这种联盟可能是为了共同防御外敌,也可能是为了争夺资源。
权力中心的转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能够有效地组织生产、分配资源、调动人力的氏族,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逐渐成为联盟的核心。权力中心也就会随之转移。

3. 商族(氏族)的崛起

商族,也就是形成商朝的那个主要群体,在史前时期就是众多氏族中的一员。他们可能起源于中国北方,比如今天的河北、河南地区。

地理优势与资源: 商族可能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比如靠近肥沃的土地、水源充足,或者掌握了某种关键的生产技术(比如更早期的青铜冶炼技术),从而获得了更快的 Yet.
与周边氏族的互动: 商族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与其他氏族(包括可能与夏朝关联的那些氏族,如果夏朝不存在,就意味着没有“夏”这个政治实体,但夏朝时期存在的那些部落,依然会作为独立的氏族或部落联盟存在)的互动。这种互动可能是贸易、联姻,也可能是战争。
军事和组织能力: 能够最终建立一个王朝,说明商族在军事组织、战略规划、内部管理方面,比当时的许多氏族都要强。他们能够整合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最终在与其他氏族的竞争中胜出。

4. 挑战与征服(即便没有夏朝)

即便没有一个所谓的“夏朝”作为其征服的对象,商族仍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挑战和整合来扩张自己的势力。

面对其他的部落联盟: 史前时期,可能存在着许多与商族差不多强大,或者稍弱的部落联盟。商族需要通过战争、外交等手段,逐步将这些联盟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或者消灭他们。
内部的整合: 即使征服了外在的对手,商族内部也需要经历一个整合的过程。不同部落的文化、习俗、甚至语言都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将这些不同的群体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是建立王朝的关键。
关键人物的出现: 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离不开一些杰出的领袖人物。商朝的建立,很可能也与一些关键的商族首领(比如传说中的商汤)的领导才能密不可分。他们可能是杰出的军事家,也可能是精明的政治家。

5. 政治与社会结构的演变

随着商族势力的扩张和对其他部落的整合,原有的氏族社会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从部落联盟到国家: 这是一个从松散联盟到更加集权化的过程。部落首领的权力逐渐集中到某个家族手中,形成世袭的统治。
官僚体系的雏形: 为了管理日益庞大的疆域和人口,商族需要建立起一套管理机构,比如负责祭祀、军事、行政的官员。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后来更完善的官僚体系的雏形。
宗教与权力的结合: 商朝非常重视祭祀,特别是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这种宗教仪式强化了统治的合法性,也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总结来说,如果夏朝不存在,商朝的出现会是一个更加“自然”的演进过程。 它并非从一个既定的“夏朝”手中接过权力,而是从众多分散的史前文化和氏族部落中,通过长期的发展、竞争、整合,最终脱颖而出,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商族的崛起,是其自身实力、地理条件、技术优势以及领导者才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更具整合能力的部落集团最终胜出的体现。

没有了“夏朝”这个前史的参照,商朝的建立就更像是中华文明史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标志着从史前向早期国家文明过渡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这个过渡,是由当时最活跃、最具实力的商族完成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是这样。

在很多地区,商代地层下面就是龙山文化。也就是说,龙山文化和商是能衔接的,并不依赖“夏”。面对这个情况,有人想出了一个解释办法,就是夏商周其实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登上历史舞台中心时间不同。就类似宋辽金元,大家各自兴起,但金灭辽,灭北宋,元再灭金和南宋,结果清晰。考古学者从来没找到过夏,那为什么二里头遗址能冠上夏都二字呢,最主要的推断还是安阳殷墟是晚商,郑州商城是中早商,偃师是早商,二里头比偃师早,那理所应当是夏呀。这种逻辑叫带着答案找问题。所以大家说二里头发掘是带着目的和任务的主动发掘。

学者关于夏周的著作很多,但基本论断前都会加“很可能”三个字,也就是说,任凭其忙一辈子,白纸黑字时,还是一种猜想性质的答案。抛开任务和历史包袱,我觉得夏朝的难度是朝大于夏,夏是对号问题,朝是复杂性问题。这基于一个认知,就是社会发展是线性递增,还是时常爆发。我觉得不能排除爆发发展的可能。(这个说起来太复杂,大家想今天就好,如果看细节,可能从唐到清的建筑有很大不同,但如果看高度,就没有太大差异,只有这一百年有。也就是说,站不同视角,结论就很不同。意思大概这样,就不多言了。)

结论,用最简单话说,如果有夏,它与商最大可能也是此起彼伏。

user avatar

商朝是考古证实了的。

夏朝则并没有被证实。

但是在文献记载的中晚夏到商初的年代,河南发现了二里头文化遗址,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王朝都邑,但是目前没找到证据证明这是夏。

公元前1600到1500年左右,河南出现过大规模的军事对峙,发现了数个具备军事功能的城镇。其中占据东、北方的是现在考古已经证实的商,占据中原的是二里头文化。

最终商取胜,进入中原取代二里头文化,吸收二里头文化创造二里岗文化。

总结一下:商朝是在前朝之外独立起源,之后消灭前朝,最终吸收前朝文化后建立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