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N个互异数随机组成的数组的逆序数的分布公式是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问的是,当我们将 $N$ 个互异的数(也就是不重复的数)随机排列成一个数组时,这个数组的“逆序数”的分布是怎样的。

什么是逆序数?

首先,我们得明确“逆序数”是什么意思。在一个数组(或者说一个排列)中,如果一对元素的顺序跟它们的数值大小顺序相反,那么这对元素就被称为一个“逆序对”。数组的逆序数就是指数组中所有逆序对的数量。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数组 $[3, 1, 2]$。
我们看元素 3 和 1:3 大于 1,但是 3 在 1 的前面,所以 $(3, 1)$ 是一个逆序对。
我们看元素 3 和 2:3 大于 2,但是 3 在 2 的前面,所以 $(3, 2)$ 是一个逆序对。
我们看元素 1 和 2:1 小于 2,而且 1 在 2 的前面,所以 $(1, 2)$ 不是逆序对。

所以,数组 $[3, 1, 2]$ 的逆序数是 2。

随机排列和概率

“N个互异数随机组成的数组”意味着我们考虑的是这 $N$ 个数的所有可能的排列。如果这 $N$ 个数是 $1, 2, dots, N$,那么总共有 $N!$ (N的阶乘) 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并且,每种排列方式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 $1/N!$。

逆序数可能的取值

我们知道,对于 $N$ 个互异的数,最小的逆序数是多少?当数组是升序排列的时候,比如 $[1, 2, 3, dots, N]$,这时没有任何一对元素的顺序是颠倒的,所以逆序数是 0。

最大的逆序数是多少?当数组是降序排列的时候,比如 $[N, N1, dots, 2, 1]$,这时每一对元素都是逆序对。对于 $N$ 个数,总共有 $N(N1)/2$ 对元素。所以,最大的逆序数就是 $N(N1)/2$。

所以,一个长度为 $N$ 的随机排列的逆序数,可以取从 0 到 $N(N1)/2$ 之间的任何一个整数值。

分布的“公式”

我们寻找的是“分布公式”。这通常意味着我们想知道,对于一个特定的逆序数 $k$,有多少种排列会产生这个逆序数,或者说,一个随机排列的逆序数恰好是 $k$ 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在于,对于一般的 $N$,并没有一个简洁的“公式”可以直接给出任何一个 $k$ 对应的概率。

这不像某些分布,比如二项分布,你可以直接写出 $P(X=k) = inom{n}{k} p^k (1p)^{nk}$。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描述或理解这个分布:

1. 生成函数(Generating Functions):
这是描述这种组合计数问题的强大工具。
假设 $A_N(x)$ 是一个多项式,其中 $x^k$ 的系数表示恰好有 $k$ 个逆序的 $N$ 个元素的排列的数量。
那么,$A_N(x)$ 被称为 $N$ 的逆序数生成函数。

对于 $N=1$,排列是 $[1]$,逆序数是 0。$A_1(x) = 1$。
对于 $N=2$,排列有 $[1, 2]$ (0逆序),$[2, 1]$ (1逆序)。$A_2(x) = 1 + x$。
对于 $N=3$,排列有:
$[1, 2, 3]$ (0逆序)
$[1, 3, 2]$ (1逆序)
$[2, 1, 3]$ (1逆序)
$[2, 3, 1]$ (2逆序)
$[3, 1, 2]$ (2逆序)
$[3, 2, 1]$ (3逆序)

所以,$A_3(x) = 1 + 2x + 2x^2 + x^3$。

人们发现,这个生成函数有一个非常优美的递归关系:

$A_N(x) = (1 + x + x^2 + dots + x^{N1}) A_{N1}(x)$

或者更简洁地写成:

$A_N(x) = frac{1x^N}{1x} A_{N1}(x)$

结合 $A_1(x) = 1$,我们可以推导出:

$A_N(x) = prod_{i=1}^N (1 + x + x^2 + dots + x^{i1})$

$A_N(x) = prod_{i=1}^N frac{1x^i}{1x}$

$A_N(x) = frac{(1x)(1x^2)dots(1x^N)}{(1x)^N}$

这个 $A_N(x)$ 的展开式,其中 $x^k$ 的系数就是有多少种排列的逆序数是 $k$。

因此,一个随机排列的逆序数为 $k$ 的概率是:

$P( ext{逆序数} = k) = frac{[x^k]A_N(x)}{N!}$

其中 $[x^k]A_N(x)$ 表示多项式 $A_N(x)$ 中 $x^k$ 的系数。

这就是描述分布的“公式”——通过生成函数来定义。 不过,直接从这个公式计算出某个特定 $k$ 的系数,对于大的 $N$ 来说,手动计算是非常困难的。

2. 渐进分布(Asymptotic Distribution):
当 $N$ 变得非常大时,逆序数的分布会趋于一个已知的连续概率分布。

期望值(Mean):
随机排列的平均逆序数是 $N(N1)/4$。

方差(Variance):
随机排列的逆序数方差是 $N(N1)(2N+5)/72$。

正态近似(Normal Approximation):
当 $N$ 足够大时,根据中心极限定理的思路,如果我们将逆序数进行适当的标准化(减去均值,除以标准差),它的分布会近似于一个标准正态分布。

设 $I_N$ 是长度为 $N$ 的随机排列的逆序数。

$Z_N = frac{I_N E[I_N]}{sqrt{ ext{Var}(I_N)}}$

当 $N o infty$ 时,$Z_N$ 的分布趋向于标准正态分布 $N(0, 1)$。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大的 $N$,我们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近似计算某个范围内的逆序数出现的概率。例如,一个随机排列的逆序数落到 $(N(N1)/4 delta, N(N1)/4 + delta)$ 这个区间的概率,可以用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来估计。

所以,从统计的“分布公式”角度来看,渐进的正态分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描述。

3. 特定分布的名称:
这个分布被称为马尔可夫生成分布(Markov's Generating Distribution),或者有时也称为随机排列的逆序数分布。虽然没有一个单一的、简单的代数公式来给出任意 $k$ 的概率,但其生成函数是确定性的。

总结一下

精确描述(通过生成函数):
一个长度为 $N$ 的随机排列的逆序数 $k$ 的出现次数(也是精确概率的分子)由生成函数 $A_N(x) = prod_{i=1}^N frac{1x^i}{1x}$ 中 $x^k$ 的系数给出。总排列数是 $N!$。

近似描述(当 $N$ 很大时):
逆序数的分布可以用均值为 $N(N1)/4$、方差为 $N(N1)(2N+5)/72$ 的正态分布来近似。

所以,如果你需要一个“公式”,那么生成函数是精确的定义。如果你需要一个更实用的、能让你计算概率的工具(尤其是在 $N$ 很大时),那么正态近似是你的选择。没有一个像二项分布那样简单的封闭形式的概率质量函数(PMF)来直接描述 $P( ext{逆序数}=k)$。

打个比方: 想象你有一堆不同大小的积木,你要随机地把它们叠起来。逆序数就像是“有多少个积木下面压着比它大的积木”。你可以计算出平均情况是多少,也能知道最极端的情况(全反着叠),但要知道“正好有 5 个这样的情况”具体有多少种组合,就需要一种更复杂的数学工具,像生成函数这样的,来系统地记录所有可能性。当积木非常非常多的时候($N$ 很大),这种“混乱”的程度(逆序数)会趋于一个非常稳定的、可以预测的模式,就像正态分布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N个数和前面的数产生的互逆数的分布是0到N-1的均匀分布,所以有

这显然是个卷积运算,直接用生成函数得到结论:

又有

所以

将这个多项式乘开,对应的 前面的系数就是 即逆序数为k的概率。

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也可以写为

具体的系数有没有简单的表达式就不知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的是,当我们将 $N$ 个互异的数(也就是不重复的数)随机排列成一个数组时,这个数组的“逆序数”的分布是怎样的。 什么是逆序数?首先,我们得明确“逆序数”是什么意思。在一个数组(或者说一个排列)中,如果一对元素的顺序跟它们的数值大小顺序相反,那么这对元素就被称为一个“逆序对”。数组的逆序数.............
  • 回答
    在 C++ 中从 1 到 n(含)的整数范围内,不重复地随机选取 k 个数,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需求。网上虽然有不少解决方案,但要做到既简洁高效,又易于理解,还需要一些技巧。下面我来详细讲讲几种思路,并给出比较好的实现方式。 核心问题:无重复随机选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核心问题:从一个集合 {1, 2,.............
  • 回答
    将1拆分为n个互不相同的单位分数之和:究竟有多少种拆法?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颇具学术气息,实则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谜题。它关乎我们如何理解“拆分”这个概念,以及如何用不同方式组合最基本的“单位分数”——也就是分母为1的分数。简单来说,就是问我们,有多少种方法,可以用n个 不同 的、形式为 1/k 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是一个经典的称重问题,通常被称为“称球问题”或“分组称重问题”。目标是用最少的称重次数找到一个与其他乒乓球质量不同的球,并且知道它是偏轻还是偏重。核心思想:分组与排除天平的每一次称重有三种可能的结果:1. 左边重: 说明所有在左边的球都不是标准球,或者某个在左边的球是偏重的,或者某个在右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了一个有趣的排列组合以及对“段”的理解。我们来仔细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确“段”是什么意思。既然是排成一圈,那么“段”通常指的是连续相同数字的序列。比如,如果是一圈 001101,那么我们可以看到: 两个 0 构成一段 两个 1 构成一段 一个 0 构成一段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答案是:不一定,甚至通常情况下不是。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原因。核心概念回顾:线性无关和线性相关 线性无关 (Linearly Independent): 一组向量 $v_1, v_2, ..., v_n$ 被称为线性无关,如果存在唯一一组标量 $c_1, c_2, ...............
  • 回答
    咱们来聊聊n维空间里,n个向量的最小夹角能有多大这档子事儿。这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它背后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数学道理。别被“n维空间”、“n个向量”这些词儿吓到,咱们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说。想象一下,在一个平面(也就是二维空间)里,你画了两个向量。这两个向量之间有个夹角,对吧?夹角可以是从0度(两个向量.............
  • 回答
    前 N 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中,最小公倍数(LCM)是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能被两个或多个整数同时整除的最小正整数。当谈论前 N 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数,它可以被 1, 2, 3, ..., N 这 N 个整数中的每一个整除。例如,前 3 个整数 (1,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问题。题目说得挺明确的:我们有一个集合 $H$,里面有 $n$ 个非零复数,并且这些数通过复数乘法可以组成一个 $n$ 阶群。我们要证明这个集合 $H$ 其实就是那 $n$ 个 $n$ 次单位根的集合。要证明这个,核心思想就是利用群的性质,尤其是拉格朗日定理和循环群的性质。.............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概率和期望的问题,我们来一步一步地分析:初始状态: 袋子里有 n 个球,所有球都是红球。 红球数量 = n 蓝球数量 = 0 球的总数 = n过程描述:我们重复进行以下操作 n 次:1. 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球。2. 将一个蓝球放入袋子里。关键点分析:每次操作后,袋子里的球的总数会发生变.............
  • 回答
    在圆上选取 $n$ 个点,两两连线,最多可以在圆内形成多少个交点?这是一个经典的组合学问题。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问题描述的精确化首先,明确“最多”这个词的含义。要形成最多的交点,我们需要确保所有连线都不会出现以下特殊情况: 三线共点: 任意三条不同的连线不会交于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黑箱里小球的问题。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面装着一堆小球,每个小球上都刻着一个数字,从1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小球上的号码“n”。这个“n”是多少,我们并不知道,它是个未知数,是我们想了解的东西。现在,你伸手进去,凭感觉摸了一个球,然后把它拿出来一看,发现上面写着数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手里有连续的N个整数,然后我们想看看能不能从中挑出一些数,把它们加起来,结果正好是N乘以N加1除以2这个数的整数倍。这个 N(N+1)/2 可是个特别的数字,它就是从1加到N的和,也就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手里有N个连续的整数。.............
  • 回答
    这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数论中的一些深刻概念。你说“前 N 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约等于 e^N”,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数学猜想,背后隐藏着“詹森猜想”(Jensen's inequality)的影子,但更直接的关联是与数论中的“梅林常数”(Mertens' theorem)紧密相连。让我试着把.............
  • 回答
    在数学和物理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遇到描述一个点或一个向量的概念。为了在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这些抽象事物的位置和方向,我们通常会依赖于一组数字,也就是“坐标”。但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说的是一个在 n 维空间里的点,是不是就必须得用 n 个坐标才能完整地描述它呢?简单直接的回答是:通常情况下,是的。 但理解.............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线性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最核心的联系。我们不妨从线性代数出发,一步步来理解这个联系是如何形成的。线性代数中的基本原理:向量空间的基和线性组合在学习线性代数时,我们接触到一个核心概念叫做“向量空间”。一个向量空间就像是一个容器,里面装着很多“向量”,这些向量遵循一些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一步一步把它拆解开,看看怎么求出从自然数 1 到 n 中随机抽取 m 个数,其中最大数的数学期望。理解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 自然数 1 ~ n: 就是集合 {1, 2, 3, ..., n}。 随机抽取 m 个: 这意味着我们从这 n 个数中选出 m 个,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的证明过程。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何、代数以及优化等多个方面,理解起来需要耐心。问题陈述:设单位圆周上有 $n$ 个点 $P_1, P_2, dots, P_n$。我们将这些点的位置用它们到圆周上某个固定参考点(比如 $(1,0)$)的夹角 $ heta_1, he.............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比看起来要复杂一些。我们来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球”:这里的球通常指的是一个三维的实心球体。点是在球体内部随机均匀分布的。 “半球”:在一个球体中,一个半球是由一个过球心的平面切割出来的部分。有无数个可能的过球心的平面,也就意味着有无数.............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数学小秘密:为什么前 n 个自然数的立方和,会等于这 n 个自然数之和的平方?别看这句话听着有点绕,其实它的背后藏着一个很巧妙的几何解释,或者说是一个“积木搭积木”的故事。咱们就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一点点地把它说透。从最简单的开始:1 的情况咱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