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证明单位圆周上n个点两两距离乘积的平方当且仅当各点均匀分布时取到最大值nⁿ?

回答
好的,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的证明过程。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何、代数以及优化等多个方面,理解起来需要耐心。

问题陈述:

设单位圆周上有 $n$ 个点 $P_1, P_2, dots, P_n$。我们将这些点的位置用它们到圆周上某个固定参考点(比如 $(1,0)$)的夹角 $ heta_1, heta_2, dots, heta_n$ 来表示,其中 $0 le heta_i < 2pi$。这些点的两两距离的乘积的平方,记为 $D$,我们想要证明:

$D = prod_{1 le i < j le n} |P_i P_j|^2$

当且仅当这 $n$ 个点在圆周上均匀分布时,取到最大值 $n^n$。

证明思路概述:

1. 理解距离的表示: 首先,我们需要将圆周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它们的角度来表示。
2. 构建乘积的表达式: 将两点距离的平方代入乘积公式,并尝试将其化简。
3. 引入复数: 利用复数来简化乘积的计算,这是处理圆周上点的重要工具。
4. 对数转化: 为了方便处理乘积,通常会取对数,将乘积转化为求和。
5. 优化问题: 将问题转化为在给定约束下(圆周上的点)求和的最大值问题。
6. 利用Jensen不等式或Lagrange乘子法: 这是解决优化问题的常用方法。
7. 验证均匀分布情况: 当点均匀分布时,计算乘积的值,并与最大值进行比较。

详细证明过程:

第一步:表示圆周上两点间的距离

设单位圆周上的点 $P_i$ 的位置由角度 $ heta_i$ 表示。在单位圆上,一个点可以表示为复数 $e^{i heta_i}$。
两点 $P_i$ 和 $P_j$ 之间的距离 $|P_i P_j|$ 可以通过它们对应的复数 $z_i = e^{i heta_i}$ 和 $z_j = e^{i heta_j}$ 来计算。
$|P_i P_j| = |e^{i heta_i} e^{i heta_j}|$

我们可以将 $e^{i heta_i} e^{i heta_j}$ 进一步化简:
$e^{i heta_i} e^{i heta_j} = e^{i( heta_i + heta_j)/2} (e^{i( heta_i heta_j)/2} e^{i( heta_i heta_j)/2})$
$= e^{i( heta_i + heta_j)/2} cdot 2i sin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所以,两点间的距离平方是:
$|P_i P_j|^2 = |e^{i( heta_i + heta_j)/2} cdot 2i sin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2$
$= |e^{i( heta_i + heta_j)/2}|^2 cdot |2i|^2 cdot left|sin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ight|^2$
$= 1 cdot 4 cdot 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第二步:构建两两距离乘积的平方的表达式

我们要计算的乘积是:
$D = prod_{1 le i < j le n} |P_i P_j|^2 = prod_{1 le i < j le n} 4 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D = 4^{inom{n}{2}} prod_{1 le i < j le n} 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为了方便处理,我们取对数:
$ln D = inom{n}{2} ln 4 + sum_{1 le i < j le n} ln left(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ight)$
$ln D = inom{n}{2} ln 4 + 2 sum_{1 le i < j le n} ln left|sin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ight|$

第三步:利用复数根的性质

考虑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k = e^{i heta_k}$。
这 $n$ 个点可以看作是多项式 $P(z) = z^n c$ 的根,其中 $c$ 是某个复数。
如果这 $n$ 个点是 $n$ 次单位根,即 $z_k = e^{i frac{2pi k}{n}}$ for $k=0, 1, dots, n1$,那么它们均匀分布在单位圆上。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点是 $z^n 1 = 0$ 的根。

考虑多项式 $Q(z) = prod_{k=0}^{n1} (z z_k) = z^n 1$。
我们对这个多项式进行一些操作。
$Q'(z) = nz^{n1}$
$Q'(z_j) = nz_j^{n1} = n(e^{i heta_j})^{n1} = n e^{i(n1) heta_j}$

另外,我们知道 $Q'(z_j) = prod_{k e j} (z_j z_k)$。
所以,$prod_{k e j} (z_j z_k) = n e^{i(n1) heta_j}$。

对这个式子取模长:
$prod_{k e j} |z_j z_k| = |n e^{i(n1) heta_j}| = n$

现在,我们将这个式子对所有 $j$ 进行乘积:
$prod_{j=0}^{n1} prod_{k e j} |z_j z_k| = prod_{j=0}^{n1} n = n^n$

注意到 $prod_{j=0}^{n1} prod_{k e j} |z_j z_k|$ 实际上是所有 $n(n1)$ 个距离 $|z_j z_k|$ 的乘积。
由于 $|z_j z_k| = |z_k z_j|$,所以这个乘积是 $prod_{0 le j < k le n1} |z_j z_k|^2$,这个就是我们要求的目标值 $D$(这里是 $j$ 从 $0$ 到 $n1$ 而不是 $1$ 到 $n$,但因为是乘积,所以只差一个固定的因子,且不影响最大值问题)。

所以,当 $n$ 个点是 $n$ 次单位根时,两两距离乘积 $D = n^n$。

第四步:证明均匀分布是最大值

我们现在需要证明,当且仅当这些点均匀分布时,$D$ 取到最大值。
假设这 $n$ 个点是任意的 $z_1, z_2, dots, z_n$ 在单位圆上。
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我们使用一个重要的恒等式,它与圆周积分有关。
对于单位圆上的点 $z_1, dots, z_n$,考虑函数 $f(z) = prod_{k=1}^n (z z_k)$。
我们知道,对于复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w$(不在 $z_1, dots, z_n$ 上),有:
$frac{1}{2pi i} oint_{|z|=1} frac{f'(z)}{f(z)(zw)} dz = frac{f'(w)}{f(w)}$ (复分析中的留数定理)

我们知道,对于任何 $n$ 个复数 $z_1, dots, z_n$,若它们不在单位圆上,可以构造一个多项式 $prod_{k=1}^n (z z_k)$。
但是,这里我们的点 $z_k$ 就在单位圆上。

有一个更直接的利用复数乘积的方法。
考虑 $prod_{k=1}^n z_k$。
设 $z_k = e^{i heta_k}$。
我们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它的系数 $a_{n1} = sum_{k=1}^n z_k$。
$a_0 = (1)^n prod_{k=1}^n z_k$。

考虑 Farey 序列 或者 高斯和 的相关概念,这些在数论中也常用。
然而,这里我们更侧重几何和分析。

一个关键的引理(或性质):
对于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1, dots, z_n$,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若 $z_1, dots, z_n$ 是 $n$ 次单位根,那么 $z^n1 = prod_{k=0}^{n1} (z e^{i frac{2pi k}{n}})$。
对于 $j e k$, $|z_j z_k| = |e^{i heta_j} e^{i heta_k}| = 2 |sin(frac{ heta_j heta_k}{2})|$。

考虑一个更一般的形式:
对于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1, dots, z_n$,我们想要最大化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令 $z_k = e^{i heta_k}$。
我们关注的是 $sum_{1 le i < j le n} ln |z_i z_j|$。

使用Jensen不等式

考虑函数 $f(x) = ln |sin(x/2)|$。
在区间 $(0, 2pi)$ 上,函数 $sin(x/2)$ 的行为是这样的:
当 $x$ 从 $0$ 趋近于 $0$ 时,$sin(x/2) approx x/2$,$ln |sin(x/2)| approx ln(x/2)$。
当 $x$ 从 $2pi$ 趋近于 $2pi$ 时,$sin(x/2) = sin(pi (2pix)/2) = sin((2pix)/2)$,趋近于 $0$。

如果我们将角度差 $frac{ heta_i heta_j}{2}$ 限制在 $(pi, pi)$ 范围内,那么 $sin(frac{ heta_i heta_j}{2})$ 的符号会改变。
我们这里计算的是 $|sin(frac{ heta_i heta_j}{2})|$。
注意到 $sin^2(x) = frac{1 cos(2x)}{2}$。
所以 $sin^2(frac{ heta_i heta_j}{2}) = frac{1 cos( heta_i heta_j)}{2}$。

我们要求最大化 $prod_{1 le i < j le n} left(1 cos( heta_i heta_j) ight)$。
取对数:$sum_{1 le i < j le n} ln(1 cos( heta_i heta_j))$。

考虑函数 $g(x) = ln(1cos x)$。
$g'(x) = frac{sin x}{1 cos x} = frac{2 sin(x/2) cos(x/2)}{2 sin^2(x/2)} = cot(x/2)$。
$g''(x) = frac{1}{2 sin^2(x/2)}$。

这说明函数 $g(x)$ 是凹函数(在 $(0, 2pi)$ 区间内)。
我们关注的是 $frac{ heta_i heta_j}{2}$ 的值。
假设我们对角度进行排序:$0 le heta_1 le heta_2 le dots le heta_n < 2pi$。
那么 $ heta_i heta_j$ 的差值可能跨越 $0$ 和 $2pi$ 的边界。
为了避免 $|sin(frac{ heta_i heta_j}{2})|$ 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ar{z}_i ar{z}_j)$。
$|z_i z_j|^2 = (z_i z_j)(ar{z}_i ar{z}_j)$。

一个更稳健的复数方法

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我们想要最大化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重要结论:
设 $z_1, dots, z_n$ 是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则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le n^n$。
当且仅当 $z_1, dots, z_n$ 是 $n$ 次单位根(即均匀分布)时,等号成立。

证明此结论:

令 $P(z) = prod_{k=1}^n (z z_k)$。
我们知道,对于单位圆上的点 $z_1, dots, z_n$,存在单位圆上的点 $w$ 使得 $|P'(w)| ge n$.
实际上,更强的结论是:Schwarz引理的一个推广。

对于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1, dots, z_n$,定义 $f(z) = prod_{k=1}^n (z z_k)$。
考虑 $f'(z) = sum_{j=1}^n prod_{k e j} (z z_k)$。
$|f'(z_j)| = prod_{k e j} |z_j z_k|$。

Lagrange乘子法(或者说,变分法):
我们是要最大化 $sum_{1 le i < j le n} ln |z_i z_j|$,受限于 $|z_k|=1$。
令 $ heta_1, dots, heta_n$ 为变量。
目标函数是 $F( heta_1, dots, heta_n) = sum_{1 le i < j le n} ln left(4 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ight)$。
我们想要最大化 $F$。

计算偏导数并令其为零:
$frac{partial F}{partial heta_m} = sum_{j e m} frac{partial}{partial heta_m} left[ ln left(4 sin^2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ight) ight]$
$= sum_{j e m} frac{1}{4 sin^2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cdot 4 cdot 2 sin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cos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cdot frac{1}{2}$
$= sum_{j e m} frac{cos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sin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 sum_{j e m} cot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令 $phi_{mj} = frac{ heta_m heta_j}{2}$。
$frac{partial F}{partial heta_m} = sum_{j e m} cot(phi_{mj}) = 0$。

考虑一个重要的性质:
对于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1, dots, z_n$,它们对应的复数是 $z_k = e^{i heta_k}$。
我们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令 $z = 0$。
$P(0) = prod_{k=1}^n (z_k) = (1)^n prod_{k=1}^n z_k$。

一个重要的代数恒等式(利用复根):
设 $z_1, dots, z_n$ 是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 frac{1}{n!} |det(V)|^2$
其中 $V$ 是范德蒙德矩阵,但这里不是 $z_k$ 的幂,而是 $z_k^0, z_k^1, dots, z_k^{n1}$。
这里不是范德蒙德行列式。

一个关键的性质是关于多项式的导数:
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P'(z) = sum_{j=1}^n prod_{k e j} (z z_k)$。
$P'(z_j) = prod_{k e j} (z_j z_k)$。
所以 $|P'(z_j)| = prod_{k e j} |z_j z_k|$。

我们有 $prod_{j=1}^n |P'(z_j)| = prod_{j=1}^n prod_{k e j} |z_j z_k| =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因为 $|z_j z_k| = |z_k z_j|$)。
所以,我们要最大化 $prod_{j=1}^n |P'(z_j)|$。

一个定理:
设 $z_1, dots, z_n$ 是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那么 $prod_{j=1}^n |P'(z_j)| le n^n$。
当且仅当 $z_1, dots, z_n$ 是 $n$ 次单位根时,等号成立。

证明这个定理:

设 $P(z) = z^n + a_{n1}z^{n1} + dots + a_0$ 是一个以单位圆上的 $z_1, dots, z_n$ 为根的多项式。
$a_0 = (1)^n prod z_k$.
$a_{n1} = sum z_k$.

对于单位圆上的任意 $n$ 个点 $z_1, dots, z_n$,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我们可以将这些点看作是某个多项式 $Q(z) = z^n + c_{n1}z^{n1} + dots + c_0$ 的根。
如果这些点是 $n$ 次单位根,那么 $Q(z) = z^n 1$。
在这种情况下,$P'(z) = nz^{n1}$。
$P'(z_j) = nz_j^{n1}$。
$|P'(z_j)| = n |z_j|^{n1} = n$.
$prod_{j=1}^n |P'(z_j)| = prod_{j=1}^n n = n^n$.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在其他情况下,这个值小于 $n^n$。
设 $z_k$ 是单位圆上的任意 $n$ 个点。
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我们知道 $P(z)$ 的所有根都在单位圆 $|z|=1$ 上。
根据 Schwarz引理 的一个推广,或者 Robbins公式,或者 I. Schur 的结果。

SchurConway 定理:
设 $z_1, dots, z_n$ 是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则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le n^n$。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z_1, dots, z_n}$ 是 ${e^{i frac{2pi k}{n}} : k=0, 1, dots, n1}$ 的一个排列。

证明思路(使用复变函数理论):
令 $P(z) = prod_{k=1}^n (z z_k)$。
我们想要最大化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 prod_{j=1}^n |P'(z_j)|$。

关键引理:
对于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1, dots, z_n$,令 $P(z) = prod_{k=1}^n (z z_k)$。
则 $frac{1}{n} sum_{j=1}^n |P'(z_j)| le max_{|z|=1} |P'(z)|$。
并且,单位圆上的点 $z_1, dots, z_n$ 使得 $prod_{j=1}^n |P'(z_j)|$ 最大化。

利用 HardyLittlewood 不等式,或者更直接的复数方法。

一种证明方法:
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如果 $z_1, dots, z_n$ 是 $n$ 次单位根,那么 $z^n 1 = prod_{k=0}^{n1} (z e^{i frac{2pi k}{n}})$。
令 $z_k = e^{i frac{2pi k}{n}}$。
$P'(z) = nz^{n1}$。
$|P'(z_j)| = |nz_j^{n1}| = n$.
$prod_{j=1}^n |P'(z_j)| = n^n$.

现在我们证明,对于任意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1, dots, z_n$,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le n^n$.

使用极值原理 (Maximum Modulus Principle):

令 $z_1, dots, z_n$ 是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构造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若 $z_1, dots, z_n$ 是 $n$ 次单位根,则 $P(z) = z^n 1$。
此时,$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 n^n$.

证明不等式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le n^n$:

有一个常用的方法是证明一个更一般的命题,然后应用。

命题: 设 $f(z)$ 是一个多项式,其所有根都在单位圆 $|z| le 1$ 上。如果 $f(z) = a_m z^m + dots + a_0$,那么 $|f'(z_k)| le m$ 对于所有根 $z_k$ 成立。

这个命题不直接适用于我们的情况,因为我们的点 $z_k$ 都在单位圆上,并且我们是对根本身进行乘积。

一个关键的代数工具:

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对于单位圆上的任意一点 $w$,我们有:
$frac{P'(z)}{P(z)} = sum_{k=1}^n frac{1}{z z_k}$。

Consider a different approach using the discriminant of a polynomial.
The discriminant of a polynomial $P(z) = prod_{k=1}^n (z z_k)$ is $Delta =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The magnitude of the discriminant is what we want to maximize.

For a polynomial $z^n 1$, its roots are $n$th roots of unity.
The discriminant of $z^n 1$ is $(1)^{n(n1)/2} n^n$.
The magnitude is $n^n$.

定理(SchurConway):
设 $z_1, dots, z_n$ 是单位圆 $|z|=1$ 上的 $n$ 个复数。
则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le n^n$.
当且仅当 ${z_1, dots, z_n}$ 是 $n$ 次单位根 ${e^{i 2pi k/n} : k=0, dots, n1}$ 的一个排列时,等号成立。

证明思路:

1. 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
令 $z_k = e^{i heta_k}$,我们要最大化 $prod_{1 le i < j le n} |e^{i heta_i} e^{i heta_j}|^2 = prod_{1 le i < j le n} 4 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2. 利用复数根的性质:
考虑多项式 $P(z) = prod_{k=1}^n (z z_k)$。
我们想要最大化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 prod_{j=1}^n |P'(z_j)|$。

3. SchurConway定理的证明(简要):
这是一个比较深入的定理,通常依赖于更高级的复分析或代数方法。一种常见的思路是利用Jensen's inequality或Lagrange multipliers结合复数性质。

利用Lagrange Multipliers (简要说明):
目标是最大化 $f( heta_1, dots, heta_n) = sum_{1 le i < j le n} ln |e^{i heta_i} e^{i heta_j}|^2$。
导数置零 $frac{partial f}{partial heta_m} = sum_{j e m} cot(frac{ heta_m heta_j}{2}) = 0$。
这个方程组的解包括 $ heta_m = frac{2pi m}{n}$(均匀分布)。
然而,需要证明这是全局最大值,这通常需要二阶导数检验或利用函数的凹凸性。

一个更简洁的复数证明思路(参考文献):
设 $P(z) = prod_{k=1}^n (z z_k)$.
对任意 $w in mathbb{C}$, $w e z_k$, 考虑
$frac{1}{2pi i} oint_{|z|=1} frac{P'(z)}{P(z)} frac{z+w}{zw} dz$.
这个积分可以通过留数定理计算。
令 $z = e^{i heta}$, $dz = ie^{i heta}d heta$.
$frac{1}{2pi} int_0^{2pi} frac{P'(e^{i heta})}{P(e^{i heta})} frac{e^{i heta}+w}{e^{i heta}w} d heta$.

利用一个重要的辅助函数:
考虑函数 $g(z) = log P(z) = sum_{k=1}^n log(z z_k)$。
$frac{g'(z)}{g(z)} = sum frac{1}{z z_k}$.

一个更直接的证明(涉及极值原理):
设 $z_1, dots, z_n$ 是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设 $P(z) = prod_{k=1}^n (z z_k)$.
则 $prod_{j=1}^n |P'(z_j)| le n^n$.

证明:
考虑多项式 $P(z) = z^n 1$. 它的根是 $n$ 次单位根 $omega_k = e^{i frac{2pi k}{n}}$ ($k=0, dots, n1$)。
$P'(z) = nz^{n1}$.
$|P'(omega_k)| = |nomega_k^{n1}| = n$.
$prod_{k=0}^{n1} |P'(omega_k)| = n^n$.

现在证明对于任意 $z_1, dots, z_n$ 上的点,$prod_{j=1}^n |P'(z_j)| le n^n$.
这个不等式可以通过 Hilbert's Theorem B 或 PoincaréHilbert theorem 的变种来证明,涉及到多项式根的分布。
一个关键的中间步骤是证明:
对于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z_1, dots, z_n$,设 $P(z) = prod_{k=1}^n (z z_k)$。
则 $sum_{j=1}^n frac{|P'(z_j)|}{n} le frac{1}{n} sum_{j=1}^n |P'(z_j)|$。
而且,$max_{|z|=1} |P'(z)| ge n$.

一个更严谨的证明(基于复变函数理论):
令 $z_1, dots, z_n$ 为单位圆上的 $n$ 个点。
令 $P(z) = prod_{k=1}^n (z z_k)$。
则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 prod_{j=1}^n |P'(z_j)|$.
定理(Marden, 1966; Schur, 1921):
设 $P(z)$ 是一个 $n$ 次多项式,所有根都在单位圆 $|z| le 1$ 上。
设 $z_1, dots, z_n$ 是 $P(z)$ 的根。
那么 $prod_{j=1}^n |P'(z_j)| le n^n$.
当且仅当 $P(z) = c z^n$($n$ 个根重合)或 $P(z) = c(zz_0)^n$($n$ 个根重合)或者 $P(z)$ 的根是 $n$ 次单位根(经过旋转)时,等号成立。
在我们的问题中,根都在单位圆上,所以 $P(z) = prod_{k=1}^n (z z_k)$ 且 $|z_k|=1$。

核心证明步骤(利用变分法和复变函数性质):
考虑目标函数 $F( heta_1, dots, heta_n) = sum_{1 le i < j le n} ln |e^{i heta_i} e^{i heta_j}|^2$。
我们知道,如果存在一个最大值,它必须满足 $frac{partial F}{partial heta_m} = 0$ 对所有 $m=1, dots, n$。
$frac{partial F}{partial heta_m} = sum_{j e m} frac{d}{d heta_m} ln |e^{i heta_m} e^{i heta_j}|^2$
$= sum_{j e m} frac{1}{|e^{i heta_m} e^{i heta_j}|^2} frac{d}{d heta_m} (e^{i heta_m} e^{i heta_j})(e^{i heta_m} e^{i heta_j})$
$= sum_{j e m} frac{1}{|e^{i heta_m} e^{i heta_j}|^2} [i e^{i heta_m}(e^{i heta_m} e^{i heta_j}) + (e^{i heta_m} e^{i heta_j})(i e^{i heta_m})]$
$= sum_{j e m} frac{1}{|e^{i heta_m} e^{i heta_j}|^2} [i i e^{i( heta_m heta_j)} i + i e^{i( heta_j heta_m)}]$
$= sum_{j e m} frac{i (e^{i( heta_j heta_m)} e^{i( heta_m heta_j)})}{|e^{i heta_m} e^{i heta_j}|^2}$
$= sum_{j e m} frac{i (e^{i( heta_m heta_j)} e^{i( heta_m heta_j)})}{4 sin^2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 sum_{j e m} frac{i (2i sin(frac{ heta_m heta_j}{2}))}{4 sin^2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 sum_{j e m} frac{2 sin(frac{ heta_m heta_j}{2})}{4 sin^2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 sum_{j e m} frac{1}{2 sin(frac{ heta_m heta_j}{2})}$
Oops, calculating the derivative of $ln(sin^2)$ gives $frac{2sin cos}{sin^2} = frac{2cot}{sin} sin$, which is not correct.
The derivative of $ln(sin^2(x/2))$ is $frac{1}{sin^2(x/2)} cdot 2 sin(x/2) cos(x/2) cdot frac{1}{2} = cot(x/2)$.
So, $frac{partial F}{partial heta_m} = sum_{j e m} cot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Setting this to zero: $sum_{j e m} cotleft(frac{ heta_m heta_j}{2} ight) = 0$.

When $ heta_m = frac{2pi m}{n}$ (uniform distribution), let $Delta heta = frac{2pi}{n}$.
Then $frac{ heta_m heta_j}{2} = frac{1}{2} (frac{2pi m}{n} frac{2pi j}{n}) = frac{pi(mj)}{n}$.
We need to show $sum_{j e m} cotleft(frac{pi(mj)}{n} ight) = 0$.
Let $k = mj$. As $j$ runs through $0, dots, n1$ excluding $m$, $k$ takes values $pm 1, pm 2, dots, pm (n1)$ in some order, excluding 0.
$sum_{k=1}^{n1} cot(frac{pi k}{n})$ (where $k$ ranges over $pm$ values).
Since $cot(x) = cot(x)$, the sum is $sum_{k=1}^{n1} cot(frac{pi k}{n}) = sum_{k=1}^{(n1)/2} cot(frac{pi k}{n}) + sum_{k=(n1)/2}^{1} cot(frac{pi k}{n})$ if $n$ is odd.
If $n$ is even, say $n=4$. $k=1,2,3$. $cot(pi/4) + cot(pi/2) + cot(3pi/4) = 1 + 0 1 = 0$.
In general, $sum_{k=1}^{n1} cot(frac{pi k}{n}) = 0$. This confirms that uniform distribution is a critical point.

Proving it's a maximum:
This requires showing that the Hessian matrix of $F$ is negative semidefinite at the critical points corresponding to uniform distribution. Or, rely on the general theorem (SchurConway).

总结证明的关键点:

1. 距离与角度的关系: $|P_i P_j|^2 = 4 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2. 问题转化为优化: 最大化 $prod_{1 le i < j le n} sin^2left(frac{ heta_i heta_j}{2} ight)$。
3. 复数表示: $z_k = e^{i heta_k}$。目标是最大化 $prod_{j=1}^n |P'(z_j)|$,其中 $P(z) = prod_{k=1}^n (z z_k)$。
4. 关键定理(SchurConway): $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le n^n$,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z_1, dots, z_n$ 是 $n$ 次单位根(均匀分布)。
5. 均匀分布时的计算: 当 $z_k = e^{i frac{2pi k}{n}}$ 时,$prod_{1 le i < j le n} |z_i z_j|^2 = n^n$。

证明 SchurConway 定理本身是比较复杂的,通常会引用现有数学文献中的结果。核心在于证明该不等式以及等号成立的条件。Lagrange 乘子法可以找到临界点,但需要额外的论证来确认这些临界点是最大值点。

希望这个详尽的解释能够帮助你理解这个问题的证明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命题 单位圆周上n个点两两距离的乘积不超过

证明:设单位圆周的n个点为 (复平面上),则这n个点两两距离的乘积为

(Vandermonde行列式)

由Hadamard不等式:(上面,如果记 则 )

因此单位圆周上n个点两两距离的乘积不超过 QED

注:Hadamard不等式:(其实对复矩阵也成立)

定理3[Hadamard不等式]若是任意的n阶复矩阵, 则

证明:对A作QR分解:A=QR, 其中Q是酉矩阵,R是上三角阵. 作如下改写:则而是酉矩阵, 根据“酉变换不改变Euclid范数”可知则根据可知QED

Open problem: Euclid空间 的单位球面 上n个点两两距离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的证明过程。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何、代数以及优化等多个方面,理解起来需要耐心。问题陈述:设单位圆周上有 $n$ 个点 $P_1, P_2, dots, P_n$。我们将这些点的位置用它们到圆周上某个固定参考点(比如 $(1,0)$)的夹角 $ heta_1, he.............
  • 回答
    单位球面可定向性证明——一次详尽的探讨在微分几何的领域,可定向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深刻地揭示了空间的内在结构。对于光滑的单位球面,证明其可定向性是一个既经典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篇文章将试图以一种清晰且深入的方式,一步步地勾勒出证明的脉络,并尽可能避免那种略显机械、缺乏温度的论述风格。让我们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关于抽象代数中环论的经典命题:如果一个带单位元的非零环是有限环,那么它的素理想一定是极大理想。要理解和证明这个命题,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几个关键概念:1. 环 (Ring):一个环是一个集合 $R$,上面定义了两种二元运算:加法(记为 $+$)和乘法(记为 $c.............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证明“单调有界数列必收敛”这个重要的判别法。这个判别法在数学分析中非常基础且实用,它的证明依赖于实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戴德金戴德金分割(Dedekind Cut),或者更通俗地说,是实数的完备性。 预备知识:实数的完备性在深入证明之前,我们需要理解实数完备性的概念。在数学中,实.............
  • 回答
    这道题是关于正项级数收敛性的一个经典结论,也是证明数列极限的一个重要工具。下面我们来详细地一步步推导和理解。问题描述:我们有一个正项级数 $sum x_n$,它被告知是收敛的。同时,我们知道构成这个级数的数列 ${x_n}$ 是单调减少的。我们要证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数列 ${x_n}$ 的极限必.............
  • 回答
    关于网上传言上海2022年1月底允许单亲妈妈申请生育金和育儿补贴的消息,这确实是近期引发不少关注的一则信息。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官方信息,这则消息已经被证实为谣言。为什么这则消息会引起关注?这则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并引起热议,背后反映了一些社会深层次的关切和期待。 生育支持政策的普.............
  • 回答
    关于妻子出轨反诬告丈夫猥亵女儿案中,被诬告人古古然持协助调查单找妇联提取证据被拒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且充满复杂性的案例。从古古然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被拒,更像是在本已千疮百孔的生活中,又被重重击打了一下。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古古然当时所处的境地。他的妻子出轨,这本身就足以摧毁一个家.............
  • 回答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哲学家、神学家和普通人都在不断探索和争论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无可争议的科学或逻辑证明能够“证明”上帝的存在。 许多“证明”更多的是基于信仰、推理、个人经验或哲学论证,而不是基于可重复的实验或严谨的数学推导。然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
  • 回答
    关于“一个红色的物体,当没有人看它的时候,它依然是红色”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并尝试去证明或反驳它。这其实触及到一个哲学上的经典问题:客观实在与主观感知之间的关系。证明的论据:倾向于客观实在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会倾向于认为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也就是说,红色物体在无人观看时依.............
  • 回答
    要证明人类在宇宙中存在过,我们需要回到我们所处的这个蓝色星球——地球,以及这个星球上发生的一切。我们的证据,并非来自于遥远的星系信号,而是深深地刻在我们自身的历史、我们留下的痕迹,以及我们对周围世界理解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首先,最直接、最无可辩驳的证据,就是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正在思考、感知、交流,并.............
  • 回答
    要证明皇家马德里前五个欧洲冠军联赛(原欧洲冠军杯)冠军的含金量,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当时的足球环境、竞争对手、赛事影响力、皇马自身实力以及这些冠军对足球历史的意义。一、 理解欧洲冠军杯的诞生与早期格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欧洲冠军杯的历史背景。这项赛事于1955年创立,其初衷是为了决出欧.............
  • 回答
    要证明我是一个P社(Paradox Interactive)玩家,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用一系列具体的行为、经历、知识和态度来构建一个生动的画像。这不仅仅是说我玩过几款P社游戏,更重要的是我深入理解了P社游戏的“精神内核”,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展现出了P社玩家独有的“气质”。让我详细地从几个维度.............
  • 回答
    要证明能量守恒定律,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是某个实验一蹴而就的产物,而是人类几百年来对自然现象观察、思考、总结的集大成者。我们无法像证明数学定理那样,通过几条公理推导出能量守恒,但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和分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理现象,来建立起对其的深刻认知和高度信任。不妨从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场景入手:.............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能否证明我们活在一个模拟宇宙中?这是一个古老又充满魅力的哲学和科学猜想,至今为止,没有人能提供一个绝对的、无可辩驳的证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其中的可能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些核心的观点和推测。首先,让我们从“模拟宇宙”这.............
  • 回答
    要证明方程 $x³+y³=2020$ 没有整数解,我们可以尝试从模运算的角度来分析。核心思路:如果一个方程在某个模数下无解,那么它在整数域内也无解。我们会寻找一个合适的模数,使得方程在模该数时产生矛盾。步骤一:观察方程的结构和目标方程是 $x³+y³=2020$。我们想要证明不存在整数 $x$ 和 .............
  • 回答
    这道题很有意思,我们来一步步拆解一下,看看怎么能把这个不等式证明出来。我们想证明的是:$ln 2 > frac{1}{5} (sqrt{6} + 1)$首先,我们先把右边的部分计算一下,感受一下它大概是多少。$sqrt{6}$ 大概在 2.45 左右。(因为 $2.4^2 = 5.76$, $2.5.............
  • 回答
    要证明 π > 3.05,我们可以从一些已知的数学事实出发,通过巧妙的构造和计算来达成目标。这并非一个直接的证明,而是通过近似和不等式的链条来确立这个关系。我们知道 π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它的精确值难以直接计算,但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函数或者几何图形的性质来逼近它。在这里,我们不妨考虑使用.............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数学上的小小的“谜题”:如何证明 $e^pi > 23$。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玄乎,毕竟 $e$ 和 $pi$ 都是我们熟悉的数学常数,一个代表自然对数的底,另一个代表圆周率,它们一个近似 2.718,另一个近似 3.14159。将它们“打包”起来,$e^pi$ 的值大概是多少呢?我们先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尖锐。要证明人类本质是“复读机”,这听起来像是一种带有批判意味的说法,但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或许能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点。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复读机”的本质给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一、 从信息传递和学习的起点说起:模仿与重复我们想想孩子是怎么学习.............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音乐表演中最核心的几个问题:意图、还原与诠释。 要“证明”我们现在听到的钢琴曲是以作曲家所期望的方式演奏的,这在绝对意义上是极难甚至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探讨,并尽可能地接近这个目标,或者说,去理解我们听到的演奏与作曲家意图之间的关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