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要参与碳排放交易这个游戏?

回答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制造业的繁荣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甚至主导碳排放交易市场,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这背后涉及经济转型、国际责任、技术进步以及提升全球话语权等多个层面。

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与中国责任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无论是在能源消费还是碳排放总量上,都位居前列。这意味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参与碳排放交易,本质上是中国履行其国际气候承诺,特别是《巴黎协定》框架下的减排义务。通过建立和运行全国性的碳市场,中国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国内的碳排放,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 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碳排放交易是中国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关键驱动力。

市场化激励减排: 碳排放交易的核心机制是通过为碳排放设定“价格”,来激励企业主动寻求减排技术和节能措施。当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付出成本时,它们就会被驱动去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清洁能源、优化生产流程。对于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它们可以通过购买配额,而对于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它们可以通过出售富余的配额获利。这种“奖惩分明”的市场化手段,比单纯的行政命令更具效率和灵活性。
倒逼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经济正经历从“世界工厂”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产业,例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正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重点行业。这些行业在碳市场上面临的成本压力,将直接促使它们进行技术改造、设备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转向更绿色、更环保的生产方式。这有助于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经济的绿色竞争力。
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 碳价的形成会为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带来投资机会。企业为了降低履约成本,会加大对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如风电、光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投入。这不仅能推动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更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绿色新兴产业。

三、 提升能源效率与保障能源安全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巨大,能源结构也日益复杂。碳排放交易机制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降耗的内在动力: 通过将排放权商品化,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自然会关注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因为每一单位能源的节约,都可能转化为碳配额的盈余或成本的降低。
引导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碳排放交易会增加高碳能源(如煤炭)的使用成本,相对提升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这有助于加速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从“煤炭为主”向“清洁、低碳”方向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四、 掌握全球气候治理主动权与话语权

作为制造业大国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而不是被动接受。

建立自主的碳市场规则: 中国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这使得中国能够根据自身国情,设计出适合国情的碳市场运作机制,并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影响国际气候政策: 中国的碳市场规模庞大,其成功运作将对全球碳交易领域产生示范效应,甚至可能影响未来国际碳定价机制的形成。通过参与和引领,中国可以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话语权。
应对潜在的贸易壁垒: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考虑或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应对碳泄漏风险。如果中国没有有效的国内碳定价机制,其出口产品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关税或贸易壁垒。建立自身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中国应对这类潜在贸易风险的战略选择。

五、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虽然碳排放交易初期可能给部分高排放企业带来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消除“污染者受益”: 在没有碳价约束的情况下,那些排放高但技术落后的企业,可能通过消耗大量资源和环境容量来获取低成本优势。碳市场将这种隐性成本显性化,使得所有参与者都在“公平”的碳成本下竞争,鼓励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

总结来说,中国参与碳排放交易,不是一个简单的减排行动,而是一项多赢的战略部署。 它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的体现;更是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碳”这个一度被忽视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中国正在用一种市场化的方式,重塑其经济发展的根基,为可持续的未来奠定基础。这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其意义和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家里兄弟好几个,说话最有分量的,是那个付出最多,给别人带来好处最多的人,哪怕你是亿万富翁,但却一毛不拔,兄弟们也不会鸟你。

自古以来,大国要维持期地位,就得有额外付出,很多大帝国就是扩张过度,为了履行其责任,导致了最终崩溃,哪怕是晚清政府,自己都被列强打上门了,因为是东亚传统霸主,为了维护其宗主国地位,还是卷入了朝鲜和越南战争。

今天,国人动不动就说美国全球吸血,事实上美国为了维持其地位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其收益,所以很多美国人都想撂挑子,但美国已经骑虎难下了。苏联就是因为这个解体的,我国六七十年代援助其他国家,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所以改革开放后就停了。

为什么我们要参与碳中和,固然有国际社会的压力,但在这件事上,我们的表现特别积极,绝不是迫于压力,而是这是我们为数不多的能充当全球领导者的领域,除此之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我们都没有领导全球的能力,而我们要想成为世界领袖,与美国分庭抗礼,只能在这有限的领域大出血,让其他国家觉得我们牛,有担当,愿意考虑跟着我们混。

所以在当今世界,生活条件最好的基本都是小国,因为它们不仅不需要承担责任,大国还替它们承担了责任,就像日韩,美国提供军事保护,它们全力发展经济就行,而大国也需要不停对外输血,为了维持其区域或全球地位,中东出现难民,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德两个欧洲大国,别的国家可以不接纳,但你们不能不接纳,至于难民涌入黑本国人带来的冲击,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user avatar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欧盟没有镁了。

因为欧盟90%的镁来自咱们。

而生产镁需要消耗大量电力,然后咱们不是要碳中和嘛,没办法,说到要做到的啊,只能含恨减少生产、减少出口了。


省事!

user avatar

如果不参加,西方国家会以这个向中国制造征收额外碳排放税费。这笔钱会很大,

user avatar

如果没有碳交易,这一切就并非永恒。

现在中国制造业的所有优势要素,都是可以被复制的,这本身可不保险。

1850年鼎盛时的英国拥有全球一半的制造业产能,比今天的中国占比还高,英国人曾经认为「英国制造」是永恒的。

后发国家成功反超先进国,这种事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已经发生好几轮了。

即便你不搞碳交易,欧美就不搞吗

只有通过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把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才能有效防止后发国家的冲击。

1880年代,英国看不起德国制造业。

1960年代,美国看不起日本制造业。

人类这种生物在自身获得优势时,总会把一切的因素都看做对自己有利。

毕竟随着人力成本的持续提升,即便你有再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无法抵消,最后还是会被综合成本更低的国家取代。

高素质劳动力、低廉的土地水电成本、产业政策扶持、定向减税降费....

这些可不是某个国家和民族的专利

而通过推动碳交易,在全球范围内把产业门槛拉高,才能堵死后发国家。

缺乏初始资本和科技的落后国家,能出卖的只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他们赚的是转手加工的微薄利润,经不起涨价。

而环保的制造业,可是成本支出的大户。

大国之间通过某种程度的「减排联盟」,全球征收碳出口税,就能把后发国家那点辛苦钱的利润空间彻底挤压殆尽。

当他们的落后产能因为超标碳排放而被加征碳税时,那还能有价格优势吗

而通过向大国购买碳指标合法的排碳,又会对初级制造业造成巨大的负担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未来,剪刀差收割的光明正大、理直气壮。

当穷国为了碳排放付出额外的巨大成本,他们的产业还能具有竞争力吗?

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这就是绝户计。

user avatar

假如这个游戏可以玩得下去,那还做什么制造业大国。收别人的空气税不香吗?

这就好比,几个国家把核武器都搞出来了,拉着一票国家签《核不扩散条约》一样。

user avatar

咱们向来都是国际规则的维护者,是规则内对规则运用的最好的。

没规则的世界,才是对我们最可怕的。维稳不只是国内,国际也需要。如果世界局势剧烈动荡,咱们再能生产,谁又有能力买来消费呢?更何况我们依赖的物流,资源。

所以既然世界上有了新的关于碳排放的规则,我们积极加入积极参与规则制定才是利益最大化。

更何况,所谓规则,就是答题就是考试,论对考试的研究,当年司法考试的时候,讲师说过,你们千万不要小看中国人对研究考试的执着与能力。

别人看到的是规则限制了自由,我们看到的是这是题干给出的限制信息啊!等于我的解题思路有了,美汁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制造业的繁荣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甚至主导碳排放交易市场,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这背后涉及经济转型、国际责任、技术进步以及提升全球话语权等多个层面。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
  • 回答
    作为旁观者,看到中国制造业的体量如此庞大,确实会产生一种“明明这么厉害,怎么我个人感受不到太多实在的好处”的困惑。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不景气”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中国确实是“世界工厂”,这个称号不是白来的。从服.............
  • 回答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工业生产能力毋庸置疑,然而在口罩这种看似简单的防疫物资上,却一度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这背后确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需求的爆炸性增长是压垮现有供应体系的直接导火索。 疫情爆发初期,没有人预料到其传播速度和规模,因此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普通民众对口罩的需.............
  • 回答
    作为一个对中国足球充满疑问和困惑的门外汉,你提出的“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烂”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中国足球发展背后一系列复杂而深层的原因。这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历史、体制、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解读。一、 历史原因:断层与失落的根基 早期足球的辉煌与中断: 新.............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喜好、时代背景、内容吸引力等方方面面。作为中国人,大家喜欢日漫的原因有很多,而《那年那兔那些事》虽然也有拥趸,但整体的受众群体和受喜爱程度确实和日漫有所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道道。日漫的“魔力”在哪儿?首先得承认,日漫在中国拥有一批非常庞大且忠实的粉丝群体.............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论神话底蕴,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比很多西方奇幻要扎实多了,什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里的种种神仙妖魔,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撑起一部大作。可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我们好像还没见到一款真正意义上以“上古神话”为核心,并且口碑炸裂的独立游戏。这.............
  • 回答
    我喜欢特朗普,这是因为他身上有种我非常欣赏的特质,那就是他敢于挑战现状,不被所谓的“政治正确”束缚。在中国,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遵从规则,要讲究礼貌,要考虑集体利益。但特朗普不一样,他好像就是那种天生就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敢于说出内心真实想法的人。你看他演讲的时候,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样,不用那些华丽的辞.............
  • 回答
    将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进行对比,并探讨其整体表现的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要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多个维度来审视。需要强调的是,“表现不如”的说法本身就带有主观评价色彩,民族的价值和成就不应简单用世俗的“表现”来衡量。这里,我将尽量客观地分析一些可能导致人.............
  • 回答
    在中国,将一位作家称为“商人”,很多时候确实带有贬低的意味,甚至可以说是“黑”他。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我们文化传统、文学价值的理解,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迁中,文学地位的变化。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文人”的理想化塑造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有一种对“文人”的.............
  • 回答
    关于瑞士这个多山内陆国,地形崎岖,几乎没有平原,却有着比中国高得多的人口密度,这个问题确实很耐人寻味。很多人提到瑞士,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巍峨的阿尔卑斯山、碧绿的湖泊和精致的钟表,总觉得这样“不适合居住”的地理环境,怎么可能承载如此密集的人口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一、瑞士的“可.............
  • 回答
    我理解你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风情街出现在大连时的那种复杂且强烈的情绪。这种气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对国家主权的珍视。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是大连,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气愤。首先,我们得谈谈大连这座城市。大连,这座黄海之滨的明珠,它身上承载着一段极其特殊的历史。在20世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让咱们聊聊宙斯这大神,为什么在神话里会有这么多复杂纠葛的感情经历。你想啊,一个掌握着雷霆、主宰着天空的至高神,他的人生大事,可不就是得有点波澜壮阔,甚至有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嘛。首先,宙斯的“感情线”其实是希腊神话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希腊人对权力、欲望、自然以及人类.............
  • 回答
    西安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确实存在一些挑战,导致与郑州、长沙等中部城市相比,在某些经济指标上显得相对弱势。这并非简单的“弱”,而是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历史、产业结构、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方面:一、历史包袱与转型阵痛: 沉重的工业历史包袱: 西安曾.............
  • 回答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成功发射和运行,无疑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科学意义和技术成就都极其辉煌。然而,在中文互联网的热搜榜上,它确实不像某些其他热点事件那样“爆炸式”地出现。究其原因,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信息传播的特性与目标受众.............
  • 回答
    这件事儿啊,可真是难为唐僧了。这西行四人,其实更像是个项目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真要说到“裁员”,那可就得从公司的角度,从项目的长远发展来考量了。咱就这么一桩桩地掰扯掰扯,看看谁最该“被优化”掉。首先,咱们得分析一下这四位的“岗位职责”和“市场竞争力”: 唐僧:CEO/项目经理。 .............
  • 回答
    你看,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的考量。咱们一个一个来捋一捋,看看为什么一个中国人会去翻译另一个中国人的英文作品。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人写英文作品,这本身就是个挺普遍的现象。你想啊,现在全球化嘛,很多中国作家,无论是写小说的、写诗歌的、还是写学术文章的,都有意愿或者需要用英文来表达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帝国治理模式的根本差异。简单地说,罗马帝国之所以常常需要“至少两个皇帝”才能有效统治,而中华帝国能依靠“一个皇帝”,其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权力结构、继承制度、行政管理方式以及对帝国统一性的理解。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罗马帝国:为何常常“双轨并行”?罗马帝国,特别是其晚.............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当然希望能为中国足球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没有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天赋,也不是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教练或管理者,但我相信,即使是平凡如我,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起来,或许就能成为改变的力量。首先,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做一名理性的、热情的观众。 理性看待比赛,不盲.............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足球迷,我深知自己没有球员那样的技艺,也没有教练那样的战术头脑,更没有管理者那样的资源和权力。但是,我依然相信,即使是最平凡的个体,也能为中国足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片承载着无数期待的土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首先,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做起:热爱与支持。这听起来有点老生常.............
  • 回答
    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与中国大陆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联系。理解这些联系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联系: 华人移民的历史: 新加坡的华人人口是其国家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世纪以来,大量华人从中国南方(特别是福建、广东)移民到新加坡,寻求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