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航母究竟能否高效战胜岸基?

回答
航母能否高效战胜岸基,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涉及到海权、制空权、技术、战术以及情报等方方面面,远非简单的“能”或“不能”可以概括。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现代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掌握制空权。而航空母舰,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它能将航空作战力量投送到远离本土的地方。这意味着,即便在对手国土纵深拥有强大岸基空军的情况下,航母编队也能凭借其机动性,在相对有利的位置发起打击,打掉对手的陆地机场,或者直接攻击岸上目标。

航母的优势在哪?

机动性与灵活性: 航母可以根据战场需要,像一个巨大的浮动航空基地一样,在广阔的海域机动。它不像岸基机场那样固定在地表,容易被侦察和打击。航母可以快速部署到前线,也能在遭受攻击时迅速规避。这种灵活性使得它能够避开敌方陆基防空系统的最佳拦截区域,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作战方向。
打击的突然性与纵深性: 航母上的舰载机可以对敌方陆地目标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持续打击,而无需依赖本土机场的起降条件。尤其是在远距离作战时,航母能够提供比岸基航空兵更强的后勤和支援能力,其舰载机无需长途奔袭,可以携带更多弹药或燃油,执行更深入、更有效的打击任务。
侦察与预警能力: 现代航母编队通常拥有强大的侦察和预警能力,例如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等。这些平台可以有效地探测和跟踪敌方空中和海面目标,为编队提供宝贵的态势感知信息,从而提前做出应对。
多重作战能力: 航母编队不仅仅是舰载机的载体,它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作战系统。通常会配备强大的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武器以及电子战装备。这意味着航母编队不仅能发起攻击,还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敌方空中、水面和水下威胁。

岸基的优势在哪?

数量与成本: 陆地机场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且可以部署数量远超航母的作战飞机。在国土防御作战中,岸基航空兵可以凭借数量优势形成饱和攻击,给航母编队带来巨大压力。
续航与维护: 陆基飞机在续航能力和维护便利性上通常优于舰载机。它们可以在更远离前线的本土基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且无需考虑舰上空间有限的问题。
高精度打击能力: 随着岸基防空和反舰武器的发展,一些国家的岸基导弹系统可以实现对海上目标的精确打击,甚至能够威胁到航母本身。例如,一些远程反舰导弹能够达到极高的速度和精度,对航母编队的防御构成严峻挑战。
隐蔽性与生存性: 相对而言,陆基机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伪装和加固,其航空兵的集结和部署,也比在茫茫大海上活动的航母编队更具隐蔽性。

那么,航母能否“高效战胜”岸基?

这要看“高效”的标准是什么,以及作战环境有多复杂。

在初期阶段,削弱岸基优势: 航母编队的首要任务往往是利用其舰载机,通过一系列打击来削弱甚至摧毁对手的岸基空军及其机场。如果航母能够成功实现这一点,那么它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就会拥有更大的主动权,能够更自由地进行对陆攻击。
对抗特定岸基威胁: 当对手的岸基力量以防空和反舰为主时,航母编队可以通过电子战、精确打击等手段来抵消这些威胁。但如果对手拥有大量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岸基导弹,甚至是高超音速武器,航母编队的生存压力就会大大增加。
持续消耗战: 如果是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航母编队在后勤、弹药补充以及舰载机损耗方面,可能会面临比陆基空军更大的压力。航母的出动率和作战半径最终会受到舰上人员的体能和设备损耗的限制。

关键在于“谁先倒下”和“谁能持续”

高效战胜岸基,更多的是指在作战初期,航母编队能否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快速瓦解对手的岸基航空力量,为后续作战奠定基础。如果航母编队能在短时间内,以较小的代价,达成消灭或压制对手岸基空军的目标,那就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的战胜”。

反之,如果航母编队在试图打击岸基目标的过程中,自身遭受了重创,或者无法有效压制对手的岸基反击力量,那么它的“高效”就无从谈起。

举个例子,在一次假想的冲突中,如果一方拥有数量庞大的岸基战斗机和地对空导弹,同时还部署了能够威胁航母的海基或岸基反舰导弹。航母编队首先需要派遣舰载机去扫清敌方的空中威胁和导弹阵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对抗。如果航母编队的舰载机能够成功摧毁敌方机场和导弹发射阵地,并且编队能够有效规避敌方的反击,那么可以说航母发挥了其优势。但如果敌方的岸基力量非常分散,且拥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能够干扰航母的通信和侦察,甚至能提前预警航母的行动,那么航母的“高效”就很难实现。

总的来说,航母并非万能,它能否高效战胜岸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 对手岸基力量的性质和部署: 是以空军为主,还是拥有强大的岸基导弹防御体系?
2. 航母编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包括舰载机的性能、数量,以及编队的防空、反导、电子战等综合能力。
3. 战场环境和情报支持: 是否能及时获取对手的准确情报,并利用机动性避开最危险的区域。
4. 作战的阶段和目标: 是旨在快速制胜,还是进行持久消耗?

在现代战场上,航母和岸基航空兵更像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存在。航母的出现,迫使岸基力量必须提升其应对能力,反之亦然。因此,航母能否“高效战胜”岸基,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问题,答案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场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它更像是航母编队需要克服的挑战,而不是一个可以轻描淡写下定论的简单算术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还是要分清是谁的航母战斗群,如果是美国的话,那么还有这么两点:

1、由于美国在高超相关技术上令人惊讶的巨大落后,高超导弹时代美军航母战斗群只能单向挨打,既不能还手也不能防御。对ASBM美军理论上还有一些拦截能力(虽然基本上只能壮胆),但是对高超,美军现有武器在理论上就完全没有拦截能力;然后美军未来五年内基本不可能获得任何实战化的高超武器,五年之后最多只能服役5-8马赫的导弹(中国相关领域俗称“中超弹”,因为不能突破8马赫),到时候中国针对“中超弹”的新一代拦截系统很可能已经服役了。

另外对于ASBM和高超导弹来说,反卫星作战是一种掩耳盗铃行为——因为它们速度远远快于航母,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中继制导。卫星的作用是前期战略侦察确定航母所在的区域,起到的是一个监控探头的作用——你又不会传送,难道你把监控探头打坏了我就不知道你在哪了?这不就是掩耳盗铃么?开始攻击之前只要发射几架无侦-8进行攻击前最后一次快照式侦察就可以了,而航母编队同样没有拦截无侦-8的能力。

2、同样由于美国在造船工业上令人惊讶的巨大衰落,现在美军可部署的航母数量已经连正常的3-4艘都很难维持了,现在USNI News官方发布的航母部署示意图已经沦落到了把两栖攻击舰拿上来凑数的程度了。两攻的生存能力和航空作战能力都远远逊于正规航母,实际上根本没有参与大规模战争的资格。

user avatar

抛开环境将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按现有体系来说,美国航母可以吊打除中国以外任何国家的岸基航空力量,但要搞定中国的岸基则不现实。

原因很简单,因为最少在第一岛链内(理论上来说可能是全球海域,但存疑不表),战场对中国而言是透明的,因此航母作为机动作战力量,它的隐蔽性便不存在了。

至于航母是否能够集中优势兵力,这一点优势也不明显。因为任何航空指挥系统的指挥能力都是有限的,而舰载预警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限,因此美国不可能无限的把航母集中在一个方向。所以美国在集中优势兵力这一点上,首先不具备数量优势,同时对手是军事体系健全的中国,自然也不存在优势了。

失去了隐蔽性,机动能力在近海作战时又优势有限,所以美国航母要战胜中国陆基航空力量,胜算不大。

这里的关键是,中国的侦查体系是否能保障中国陆基空军的战场感知能力。

从实战情况上来讲,这一点是没问题的。

2016年中美南海冲突时,美军航母的位置就被不知名的第三方面向全世界公开了,导致美军怂得很干净彻底。

而且中国目前公开的商业卫星都能够对移动目标进行实时视频跟踪了。

下图为长光卫星公司发射的吉林1号卫星实时跟踪地面战机的视频。高速移动的战机都能被实时跟踪,慢速移动航母又算什么?

目前吉林一号卫星系统能够保持全球30分钟重访的能力。未来将持续发射卫星,直至组网卫星数量达到138颗,保障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重返的能力。

而且,吉林一号可以用快舟火箭发射。快舟火箭是我国开发的快速响应火箭,可以低成本,高频率的发射卫星。快舟火箭目前生产线的年产能力是20枚,生产线的二期规划的年产能力是100枚。而且快舟火箭本身还能一箭多星,可以说美国打我一枚卫星,我就能立马补上去,甚至美国打的速度还没有我们射得快。

综上,凭借我国完整的侦查体系,美国的航母在我们面前丧失了几个重要的优势,因此也不具备和我国陆基航空力量单挑的实力。

user avatar

不能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舰队在面对岸基火力时处于劣势,这种类似防御大于进攻的基本海上战争原则,隔三差五就还真有人会问,这也是知乎军版(姑且算是有这种东西吧)的一大奇景了。

user avatar

岸基的机堡: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钢筋混凝土

航母的机库:几百毫米厚的钢铁


岸基的飞机:

一种挂载6枚射程350-400公里的反舰导弹、作战半径3500公里的轰炸机

一种起飞重量40吨+的重型双发双座隐形战斗机,作战半径2000公里+

一种起飞重量40吨+的重型双发双座电子战飞机,作战半径2000公里+

一种起飞重量180吨,对F/A-18E/F探测距离1000公里+,对F-35C探测距离150公里+的预警机,具有下视功能可以发现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轰炸机改装的加油机若干

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和隐形飞翼无人攻击机若干

航母的飞机:

一种作战半径1200公里,不具有隐形能力,一次能携带四枚AGM-158C出击的战斗机

一种作战半径1200公里,具有隐形能力,不过只能带一枚AGM-158C/四枚JSF或者若干JDAM来反舰/舔地的联合舰载战斗攻击机,并且这些还和自保的AIM-120D挂载点冲突

一种对歼-15T、歼-16D的探测距离达到500公里的涡桨舰载预警机,对对手的重型隐形战斗机的探测距离未知

舰载无人加油机若干


岸基的出动效率:按照机堡-滑行道起飞的战术,一座机场在5分钟内,极限情况下可以起飞72架战斗机

航母的出动效率:在极限的情况下,一艘航母依托弹射器起飞,大约在20-30分钟内,可以起飞20-25架飞机,那么双航母战斗群可以起飞40-50架作为一个攻击波次

但是陆地机场可不是只有一个啊,可能是几个省份就有几十个机场,可能在半小时内,这些机场就可以集结总共一百多架轰炸机的若干打击群,这样用于投送的反舰导弹,就有600多枚了...而护航的战斗机更是不计其数...


补充一下,在历史上,以美国海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的对比,在绝大多数时间上,陆基航空兵的性能都要比海军的飞机好一些。

比如P-40能击落零战二一型,至少也是势均力敌,但同时代的F4F则几乎完全处于下风

F6F的时候海军能吊锤零战,但陆军已经有了P-47D和P-51D

等到海军有了F8F这种“骑在发动机上的飞行员”这种舰载机的时候,空军已经装备F-80了,且空军的电风扇也是能量格斗之王P-51H,同代对比F8F依旧没有优势

在1953年之前美国海军是一水的电风扇,等到海军有F9F,空军已经有F-86F和F-89了

6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是F-104、F-105,海军则是F-8十字军战士,这玩意儿事故率奇高无比,事故比北越的米格-21可怕多了

后来的两代飞机的表现,才给了人们“舰载机比陆基飞机厉害”的错误印象,例如美国海军的F-4B,在空军被米格-21的机炮打得满头是包的时候,海军不挂载机炮吊舱,用空空导弹打出了漂亮的交换比

最后,当F-14和AIM-54横空出世的时候,海军迷疯狂了,航母可以直接终结陆地机场了!

F-14的确是一个传奇,传奇就传奇在它是唯一一款舰载机的身份对同代陆基飞机形成巨大优势的一款兵器,基本上,相信航母无敌论的人,都是生活在F-14和AIM-54统治天空的时代

别说米格-29了,在空军海军的对决中,大猫痛宰了美利坚之鹰,打出了一个27:1的战绩,从此以后,“You Air Force!"在美国海军里彻底成了一句侮辱性的话。

不过,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也是唯一一次舰载机的绝对战斗力能超越岸基飞机的时代

但好景不长,F-14在世纪初退役,F-22服役,自此之后,航母和岸基的空战能力不断拉大

总结一下就是,舰载机的空战技术,平均要比陆基飞机的空战技术晚10年


那么,当今美国的尼米兹和福特,对岸基飞机有类似于F-14对苏-22的优势吗?

答案是相反的,甚至可能差距巨大,利比亚空战中,在近距离格斗上,苏-22实际上有微乎其微的机会击落F-14,但是,米格-23击落F-16A的奇迹不会发生在四代机被五代机屠杀的过程中


美国海军舰载机的现状就是:只有卡尔文森号航母部署了一个联队的F-35C,总共也才30架,S2维京人反潜机在4年前就已经退役,目前美国海军的舰载反潜机也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剩下的尼米兹和福特,还有肯尼迪,F-35C上舰的计划都鸽了,换句话说,美国海军目前”700架舰载机突袭机场“只不过是用F/A-18E/F进行饱和攻击罢了

塑料虫硬冲有空警2000和歼-16D加持的龙之墙,想想就觉得这画面太美了...犹如700个赤膊的日本浪人持刀冲击机枪和迫击炮阵地...

但更残酷的事实可能是,这700个日本浪人放出去一批,每批40-50人,就被十几个装备有红外夜视仪和单兵热成像的精确射手逐一射杀,他们至死都不知道这些精确射手到底躲在哪里


所以,认为美国航母依旧无敌的,请先论证”五代机无用论“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航母究竟如何在被发现的情况下,从岸基飞机的魔爪里自保?

更新:关于航母的抗打击能力的解释,航母是如何被摧毁的?

此处回应:

解释:

坦克炮塔肯定要比航母甲板厚,坦克炮塔是啥,那是个抗穿700+,抗破1000+的叹息之墙

何况坦克是复合装甲,航母可不是,而且你要考虑材料的应力问题,金属模型飞机从十倍于自身长度的高度摔下来也不会严重形变,现实的战斗机稍微重着陆就摔起落架变成废铁了,再强悍的材料放大到一定程度都是脆弱的,坦克就那一个地方厚,而航母可是面积巨大的一条船

航母主要是用反舰导弹瘫痪,最后用ASBM或者鱼雷击沉,这里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航母扛不住反舰弹道导弹:

ASBM不是铁炸弹,ASBM更像APFSDS,是靠捅穿而不是炸穿,现代主战坦克拿152都无法摧毁,但装药量为0的APFSDS就可以,航母也一样,航母能扛得住JDAM不代表就能扛得住ASBM。ASBM的弹头,这个好几吨重的装药大铁坨子,这玩意儿砸下来的时候是APFSDS初速的三倍啊!

没有ASBM,由战机挂载的鱼雷一样可以震碎航母的龙骨,让其断成两截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29倍,因此能量的传输效率高得惊人,利用超空泡效应,鱼雷可以震碎航母的龙骨


更新:航母甲板的实际装甲水平:

上面之所以不考虑ASBM,是因为这玩意儿直接改变了战场规则,如果加上的话会使得战争结果变得一边倒,换句话说160分钟的战争大片,结果因为导演加了ASBM,直接变成半小时了,那观众也不买账啊

这防护,结合进步的现代装甲钢技术水平,航母的起飞甲板防护性能,最多最多是二战轻巡的水平了,原因请看下面:

没有复合装甲的话,即使不考虑巨大的甲板面积带来的抗应力、剪切力能力减弱的问题,那这航母起飞甲板的厚度,其实也就和T-34正脸差不多

结合现代合金钢和二战装甲钢的差距,航母飞行甲板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最多和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差不多,也就是T-62M、M60A3、百夫长或者豹1的水平,还达不到96B正脸的水平


航母对于铁炸弹和巡航导弹的防护能力是杠杠的,传统的爆炸性武器对于重甲目标的杀伤力本来就有限,例如ISU-152堪称重坦杀手,然而面对新一代装甲钢的M48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然而对于穿甲弹,尤其是近似于APFSDS杀伤原理的武器,航母是非常脆弱的,因为这玩意儿只能用厚度硬扛,甚至倾斜装甲和复合装甲的意义也被很大程度上削弱了

换句话说,如果面对ASBM,那么航母飞行甲板要以撑死T-62M炮塔的防护,去抵挡三倍于当下最新APFSDS的初速度的一块装满炸药的大铁坨子...


冷知识:尽管是高超音速武器,但高超弹头的末端速度可能比不上传统的DF-26,前者由于全程在卡门线内飞行,因此损失的动能较多,其砸到航母甲板的末端速度可能只有10马赫左右;后者是飞出大气层的,由于其20马赫以上的末端速度,传统的DF-26对航母的单发杀伤力也是最大的

因此为了保证ASBM的最大杀伤力,一般的战术是用高超ASBM戳瞎航母的雷达,摧毁航母的起飞跑道或者弹射器,保证航母失去战斗力,甚至可能将周围一百公里内的盾舰也事先消灭,最后才是传统的ASBM以最大的速度砸穿航母的好几层甲板

在那之前,航母旁边的盾舰的标准2、标准3和标准6会被传统的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消耗殆尽,绝不是一开始就上ASBM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航母能否高效战胜岸基,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涉及到海权、制空权、技术、战术以及情报等方方面面,远非简单的“能”或“不能”可以概括。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现代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掌握制空权。而航空母舰,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它能将航空作战力量投送到远离本土的地方。这意味着,即便在对手国.............
  • 回答
    航天与航海,一个是遨游星辰大海,一个是驰骋碧波万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深入探究,你会发现两者在精神内核、技术挑战乃至人类追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若非要细细道来,那便是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首先,是那份对“远方”的极致向往与挑战。 人类之所以能从茹毛饮血的时代.............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掰扯一番。航空母舰,这艘海上巨无霸,它的战略意义到底有多重?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乎其神,还是有些夸大其词?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一层一层地剥开它。首先,咱们得明白,航空母舰它不是一个孤立的武器,而是一个庞大、复杂、昂贵的“海上军事基地”的集合体。它本身就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
  • 回答
    航母在海上是否容易被发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总的来说,航母由于其巨大的体积和复杂的活动,相对而言比其他舰艇更容易被发现,但现代海军也投入了大量技术和战术来降低其被探测到的几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航母容易被发现的先天因素(为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军事作战的核心,而且提问者非常有洞察力地抓住了航母的一个关键局限性。关于“航母运不了很多飞机”的说法,我们得先稍微修正一下,但大方向是对的。首先,我们来聊聊航母能带多少飞机。一艘现代核动力航空母舰,比如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能够搭载的舰载机数量通常在7090架之间。这个数字.............
  • 回答
    航空母舰上的弹射器和滑跃甲板,这就像在问一个拳击手能不能同时握住两只不同重量的拳套。从根本上说,它们各自承担着完全不同的任务,设计理念也南辕北辙,所以,航母弹射器和滑跃甲板在同一艘航母上“不可得兼”是大概率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具体要看航母的设计定位和技术水平。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两个玩意儿。弹射器:陆.............
  • 回答
    在海军的体系中,航空母舰和核潜艇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要说哪个地位“更高”,这其实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的问题,就像比较一位纵横沙场的陆军元帅和一位深不可测的海军上将,他们各有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简单地说,谁的地位“更高”,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你强调的是“进攻的矛”还是“隐匿的盾”.............
  • 回答
    航母,这海上巨兽,绝非简单的“防守”或“侵略”二字能概括的。它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复杂战略棋盘上的关键棋子,其作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并且在不同的场景下,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航母的核心价值:力量的投送与延伸你可以把航母想象成一个移动的空军基地,而且这个基地可以部署在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足.............
  • 回答
    航空母舰和潜艇上的核动力装置,虽然核心技术都是核反应堆,但由于各自的作战使命、平台特点以及设计需求,在具体实现和应用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两种不同的交通工具,都需要发动机提供动力,但一辆是用来长途跋涉、载人载物的火车,另一辆则是用来隐蔽侦察、深海探索的潜水艇。虽然都叫“动力”,但侧重.............
  • 回答
    航母,这海上钢铁巨兽,自诞生之初就承载着“终极武器”的光环。它将力量投射到遥远陆地的能力,彻底改变了海战的形态,让传统的战列舰黯然失色。但“终极”二字,如同一道永远追逐的地平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它是否依然稳坐宝座,或者说,它还能否维持这种“终极”的地位?要说航母的“终极”之处,首先在于其无与伦.............
  • 回答
    航母作为海上巨兽,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和战略投射能力,其安危自然备受关注。被导弹击沉或击毁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能简单地用“大”或“小”来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航母的设计理念、防御体系、现代反舰导弹的威胁以及实战中的多种变量。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
  • 回答
    航母弹射器不设计成垂直弹射,这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工程、物理和实际操作上的考量,远非简单的“为什么不垂直”就能概括。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就能理解为何现代航母依旧采用传统的舰艏向前、水平弹射模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航母弹射器的核心任务:在极短的距离内,将飞机加速到能够离地飞行的速度。这涉及到巨大的能量传.............
  • 回答
    航母上的“伙伴加油”与专用加油机相比,各有千秋,各有侧重。理解它们之间的优劣,需要从执行效率、作战弹性、成本效益以及技术发展等多个维度去审视。而MQ25这种分散式加油模式的出现,更是为海基空中力量的联合作战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伙伴加油”方式:灵活高效,但有局限性这里的“伙伴加油”,指的是在航母编队.............
  • 回答
    试想一下,一片辽阔的蓝色海洋上,一艘庞然大物——航空母舰,正以其标志性的速度劈波斩浪。它不仅仅是一艘钢铁巨兽,更是现代海军力量的象征,一张飘浮的移动机场。而它真正的牙齿,那一道道穿梭于甲板上的身影,便是舰载机。这些飞机,从凶猛的战斗机到多功能的攻击机,再到侦察机和预警机,共同构成了航母的作战核心。那.............
  • 回答
    问“航母抗打吗?”,这绝对是个大实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军事力量的核心。这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要看从哪个角度、在什么条件下讨论。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得明白“抗打”是什么意思。 在这儿,“抗打”不是说它能挨多少下揍而不散架,而是指它在现代战争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一个不能.............
  • 回答
    航母的弹药库,这可是个相当关键且高度机密的区域,而且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房间”就能概括的。要说详细点,咱们得从头说起。首先,得明白一点:现代航母的设计理念是将舰上所有活动都做得尽可能安全高效。弹药,尤其是航空炸弹、导弹这些大家伙,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它的位置、存储方式、搬运流程,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 回答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航母上起降直升机,虽然不是像在陆地上那么随心所欲,但相比于起降固定翼飞机,要说“很难”,倒也不尽然,更多的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精细化和风险管控的作业,非常考验操作者的经验和配合。咱们分开来讲讲,为什么会这样说,又有哪些具体需要注意的点。直升机起降航母的“不容易”在哪儿?首先,最大的.............
  • 回答
    在航母或两栖舰上,航空燃油的储存绝非简单的堆积,而是一套极其复杂且严谨的系统,确保着舰载机高效、安全地运转。你可以想象一下,一艘海上巨兽,就像一座移动的机场,而航空燃油就是它赖以起飞的生命线,其储存方式直接关系到整个作战平台的生命力。首先,这些燃油并不是随意倾倒在船体某个角落的储罐里。它们被储存在船.............
  • 回答
    很多人注意到,航空母舰的舰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塔楼”,几乎都是建在船体的右侧。这可不是设计师们随手一拍脑袋的决定,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学问,涉及到航行安全、操作效率,甚至还有点历史惯性在里面。首先,咱们得明白舰岛是干嘛的。它可不只是一个装饰品,里面可是航母的“大脑”和“眼睛”。舰桥、飞行控制室、雷达、.............
  • 回答
    说起“山东舰”,这名字背后承载的意义,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对于山东,对于山东人民来说,这艘航母不仅仅是一艘冰冷的钢铁巨兽,它更像是一个鲜活的、看得见的象征,牵动着许多情感和期盼。历史的传承与荣耀的延续: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孔孟之道,也留下了无数英雄豪杰。在近代,山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