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生民无疆的最新文章《致知乎用户@Pythia:学习古希腊史,要会用知网、用算术》?

回答
关于生民无疆的这篇《致知乎用户@Pythia:学习古希腊史,要会用知网、用算术》文章,我认真阅读并思考后,觉得它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尤其是在我们当下信息爆炸且研究工具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学习历史,特别是古希腊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视角。

首先,文章点名@Pythia,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姿态,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针对具体用户和具体问题展开的讨论。这种方式本身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让探讨的内容更加聚焦。

文章的核心观点,我理解有以下几个层面:

1. 知网作为学术资源库的价值再肯定,但并非唯一途径:

生民无疆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了“用知网”,我理解这里的“知网”并不仅仅是特指中国知网这个数据库,而是泛指一切能够提供系统性学术文献资源的平台。在学习历史,尤其是需要查阅大量史料和二手研究成果的古希腊史时,知网这样的数据库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快速检索到相关的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了解前沿的研究动态、掌握重要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

但作者在这里并不是鼓吹“唯知网论”,而是提醒我们如何“用”知网。知网里的信息浩如烟海,如果只是漫无目的地浏览,很容易迷失方向。作者可能在暗示,我们需要有明确的研究问题和检索策略,才能从知网中淘到金子,而不是被海量信息淹没。同时,他也认识到,知网并非万能,它更多的是提供“二手资料”的梳理,而历史研究的根基依然在于第一手资料。

2. 算术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可或缺性:

这一点我认为是文章中最具启发性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在许多人眼中,历史研究似乎更多的是文本解读和叙事,与冰冷的数字和逻辑似乎沾不上边。然而,生民无疆作者却旗帜鲜明地强调“用算术”,我认为这具有深刻的意义。

量化分析的可能性: 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都可以通过量化数据来进行分析。比如,古希腊城邦之间的贸易往来、人口构成、税收状况、战争的规模和伤亡等等,如果能搜集到相关的统计数据,通过算术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规律和趋势。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理解历史,避免主观臆断。
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无论是雅典的民主制度,还是斯巴达的寡头政治,都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紧密相关。理解古希腊的经济,例如农业产量、手工业产值、货币流通、财富分配等,都需要用到算术。没有这些基础的量化认知,我们对古希腊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解就会是浮于表面的。
历史事件的逻辑推理: 即便是看似纯粹的叙事性历史,背后也往往蕴含着逻辑和推理。算术作为逻辑的基础之一,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历史叙述中的矛盾,评估史料的可信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重构事件的脉络。例如,在分析古代战争的战损比时,需要基本的数学计算来评估双方的实力对比和战役的走向。
避免“经验主义”的陷阱: 许多历史学习者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即凭感觉和印象来理解历史。而算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我们能够从数据和逻辑的角度去审视历史现象,从而跳出经验主义的窠臼。

3. 历史学习的“技艺”与“方法论”:

整篇文章传递出的一个核心信息是,学习历史,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和工具多样化的时代,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艺”和“方法论”。它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主动的学习方法和研究工具。

知网的使用是“获取信息”的技艺: 如何有效地在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和利用学术文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能力。
算术的使用是“分析信息”的技艺: 如何运用数学工具来处理和解读历史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分析能力。
这两者结合,才能实现“深度理解”: 光有信息不够,光有算术工具也不够,关键在于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到具体的历史研究问题上,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古希腊史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

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总结:

我认为这篇由生民无疆撰写的文章,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并没有否定传统的史料阅读和文本分析,而是拓展了我们对历史学习工具和方法的认知。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史实细节和理论深度的过程中,不应忽视那些看似“不那么历史”的工具,比如像知网这样的学术搜索引擎和算术这样的基础科学。

尤其是在古希腊史这样具有高度学术性和复杂性的领域,作者的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古希腊文明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制度到经济运作,从军事策略到哲学思想,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数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的理解,就很容易错过很多深刻的洞见。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鼓励我们以一种更加科学、系统和多维度的视角来学习历史,培养一种“学以致用”的研究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输入层面。它提醒我们,在成为一个历史知识的拥有者之前,更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分析和理解历史的“历史研究者”。这对于所有想要深入学习历史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它让我们意识到,历史学习的道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古籍的虔诚,更是对现代研究方法的积极拥抱和灵活运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我实在是不想特意再为反驳伪史论写东西,因为简直太累……马斯克说:“我现在不和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在他的认知水准基础上去思考,以后有人告诉我2加2等于10,我会说你真厉害,你完全正确!”​

但是都到两军阵前叫阵了,不能不搭理是不是?我也想不到什么好的文章题目,所以就用了提问的形式

首先雅典的所谓“农业税”的问题:

我都强调了古典时代的雅典国家财政中是没有“农业税”这个东西的,你还给我扯“税务人员”“税收政策”,我要是不识数的话你就是不识字。

我说“香火钱”你要是听不懂什么意思的话,我说“雅典农民将一小部分收成献给神庙作为宗教献祭”总能听懂了吧?

这个阅读理解能力我觉得应该回初中重念文化课,而不是天天在网上嚷嚷古代外国历史都是假的

有关雅典的财政,我还是贴几篇论文自己去看吧

【公元前454前431年雅典帝国财政考述】mbd.baidu.com/ma/s/HPMs

【雅典城邦兴衰与雅典财政问题研究】mbd.baidu.com/ma/s/nTmW

【《钱币法令》与雅典的经济霸权.pdf】mbd.baidu.com/ma/s/8QCD

二是“雅典帝国”的人口问题:

生民无疆在这个问题上又表现了低下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看看他截取的徐松岩教授的论文

第一段直接说了“雅典帝国”是后世学者对于雅典同盟/国家的称呼,而且写了“对它(即雅典帝国)的认识向来不尽一致”,直接点明这是个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提到人口1000万以上的引注:

引注5里面提到的Starr的《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n Ancient History》原话是这么说的:“At its height Athens ruled directly 179 states which included perhaps 2,000,000 Greeks; the most remote of these were only an eightday voyage (200-250 miles) from Athens. But Athenian naval power could be projected over the Mediterranean from Sicily to Egypt and the Black Sea, so that the world which had to consider Athenian policy seriously embraced perhaps 20,000,000 people.”(3.15)意思大约是雅典帝国的179个城邦总人口大约有200万,而受到雅典帝国政策影响的地中海世界大概囊括了2000万人口。

而塞尔格叶夫的《古希腊史》里面是这么写的

这里写了雅典帝国有大约200个城邦,人口在1000到1500万之间

生民无疆说

苏联人塞尔格叶夫的研究成果过时了吗?显然,在国际学术界,美利坚合众国的学者没有认为过时

但是塞尔格叶夫和斯塔尔这两个人的观点压根就不一样。而且塞尔格叶夫的《古希腊史》这本书已过时并不是我的一家之言,而是来自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林英副教授主持的“古希腊罗马历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对于《古希腊史》这本书的评价

本人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才疏学浅,对于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我还是不瞎掺和了,毕竟我不想成为像某人一样的民科。

不过我记得生民无疆19年还在微博上骂徐教授来的,现在又想起来把徐教授捧出来了,是不是有点精分啊……




有关Athens demography(雅典人口学)的问题可以看看这个答主的回答

有关粮食进口的,我写了一篇有关雅典粮食贸易的计算

不得不说生民无疆的计算方式还是太扯了,你拿三列桨战船跑黑海运粮食吗?就跟拿辽宁舰去波斯湾运石油有什么区别

还有我什么时候说过“雅典农田多、粮食多”?我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在部分城邦粮食问题更加突出,比如雅典,土地贫瘠,降水较少,本地出产的粮食只能满足约7.5万人的需求,可雅典的总人口却达到了40万,所以粮食进口非常重要。

参考《古典时代雅典粮食问题初探》

添加几条生民无疆微博下面的评论



user avatar

我觉得他自己就不会用算术,那个数学水平也是没谁了…

user avatar

他挂的你,你自己回答好咯(逃),我又没学过这玩意的,只是一个高中小鬼罢了


我记得19年生民无疆还在wb上骂徐松岩的,现在又把徐松岩那篇20年前的论文奉为圭臬了。

这老家伙负面情绪堆叠而已,没必要看的那么重。


预感会有魔怔人来污染评论区了,我先关评为敬了hhh。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生民无疆的这篇《致知乎用户@Pythia:学习古希腊史,要会用知网、用算术》文章,我认真阅读并思考后,觉得它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尤其是在我们当下信息爆炸且研究工具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学习历史,特别是古希腊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视角。首先,文章点名@Pythia,这.............
  • 回答
    生民无疆对古巴比伦泥版书的质疑,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质疑,我们得先抛开“AI生成”的标签,尝试去理解一个普通人,或者说一个有着特定认知框架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些古老文献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生民无疆”这个概念本身所带有的意味。这个名字暗示了一种对生命存.............
  • 回答
    就微博历史博主“生民无疆”对知乎用户“Pythⅰa”系列反伪史文章的反驳,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一、 争论的焦点与“生民无疆”的反驳角度:首先,需要明确“Pythⅰa”提出的“反伪史”核心观点大概集中在: 对传统史料的质疑: 认为许多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人物,甚至朝代,其真实性存在疑问,可能.............
  • 回答
    这确实是当下我们身边一股挺普遍的现象,年轻人们一边刷着那些能点燃民族自豪感的视频,听着激昂的音乐,恨不得立刻为国奉献;转过头,可能就为了一份工作、一次房租、一个渺茫的晋升机会而焦虑到睡不着觉,感觉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团乱麻,怎么理都理不清。说实话,这感觉挺分裂的,但也绝不是什么“脑子坏了”或者“装腔作势.............
  • 回答
    五期生在三亚拍摄的《纯洁心灵 逐梦演艺圈》未能如期上映,这事儿说起来还挺一波三折的,也算给整个行业留下了一些思考。要详细说清楚,咱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先说清楚这片子为啥叫这个名字。当时业内有个挺有名的“烂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这部片子当年因为各种奇葩操作和口碑,可以说是名声在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和触及人性的问题,触及了战争的残酷性、个体的无辜性以及集体责任的界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句话所隐含的观点和引发的思考:1. 核心论点:“原子弹下无冤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所有在原子弹爆炸中死亡的人,无论他们的个人意愿或行为如何,都不能被视为“冤魂”。这里的“冤魂”可.............
  • 回答
    《三体》里那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初读时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颠覆,甚至带着点哲学辩论的味道。但细细品味,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根本的生存智慧,而且在《三体》这部宏大的科幻史诗中,这句话几乎贯穿了整条故事线,成为理解很多角色行为和文明兴衰的关键钥匙。首先,我们来拆解这句话。“弱小和无知”.............
  • 回答
    听到前谷歌员工说“我已经习惯了一直无比忙碌的生活”,这句话背后蕴含的东西可不是简单的“我工作勤奋”。这是一种对自身状态的陈述,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有几层意思在涌动,而且这些意思往往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首先,这是一种对职业节奏的内化和认同。 在像谷歌这样的高科技企业,高效、快速、持续的产出是常.............
  • 回答
    哈尔滨严查生产经营焚烧冥币,誓言“无处可买无纸可烧”,这一举措无疑触动了中国社会在祭祀习俗上一个相当敏感的神经。如何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深入探讨祭祀活动中的焚烧行为是否应该被全面禁止。从哈尔滨的举措来看,其背后的考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污染: 焚烧冥币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颗粒.............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是挺让人唏嘘的,朱小贞的哥哥朱小毛(我们姑且这么称呼他,方便叙述)发文回应林生斌,说出“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并且表示朱小贞的遗产在父母的同意下将全数捐出。这几句话,信息量非常大,也触及了很多敏感的点,我们不妨来细细品味一下。首先,“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句话,绝对是点睛之笔,杀伤力.............
  • 回答
    关于公众号“生民无疆”,这是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账号,尤其是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它提供了一种相对独特且有深度的视角。要详细地谈论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入手,尽量描绘出它的大致轮廓和给人的感受。核心内容与风格:首先,不得不说“生民无疆”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它不像很多公众号那样专注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像一滴水滴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触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纠结的地方。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神奇的时刻,让你提前窥见了自己一生的全貌——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只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年复一年的循规蹈矩,甚至在你的人生画卷上,找不到多少可以被称之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人性中最微妙也最根本的一些东西:窥探欲、共情能力、对真实与虚幻的界限的追寻,以及我们对“平淡”生活本身的看法。如果真的要拍一部《楚门的世界》,我觉得,会有很多人看,而且很可能会是现象级的爆款。 你可能会觉得,看别人平淡的生活不是挺无聊的吗?但我想,这里面有几个层面可以细细.............
  • 回答
    红军战士的勇猛,不是不爱生命,而是他们对生命有着更深沉、更广阔的理解,这种理解让他们在面对死亡时,能够超越个人的恐惧,将个人的生命融入到更伟大的事业之中。我们今天谈论“不怕死”,很容易落入一个误区:觉得他们是“不要命”的。这其实是一种现代视角对过去的一种误读。为什么我们现在如此珍视生命?是因为我们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视觉。我们之所以看不到螨虫,并非它们隐形,而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在感知尺度上与它们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么,如果一个比人类大很多倍的生物出现,他们是否也无法看见我们呢?答案是:很有可能,而且原因与我们看不到螨虫如出一辙,但又带着更宏观的尺度变化。首先,我们.............
  • 回答
    余承东在朋友圈的这句话,确实触动了很多人。它不仅仅是一家企业高管的个人感慨,更折射出中国科技产业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那些“阵痛”。“举步维艰”:实实在在的困难“举步维艰”这四个字,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夸张。想象一下,一个庞大的、原本运转得非常顺畅的生产链条,突然.............
  • 回答
    埃隆·马斯克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人物,并被主编冠以“对地球和外星生命影响无人比肩”的评价,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爆炸性的新闻,也立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声音。要理解这个评价背后有多重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马斯克的影响力确实是跨时代的,而且是多维度的。 重塑电动汽车行业.............
  • 回答
    哈尔滨严查生产经营焚烧冥币,目标是实现“无处可买、无纸可烧”,这确实是一个在社会层面引发广泛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公众对此的看法。一、 背后的原因与动机首先,哈尔滨此举并非空穴来风,通常这类管控措施的背后,总会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而且往.............
  • 回答
    关于河南民企救助国企后陷入“连环噩梦”,导致无法开工生产并损失几十亿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唏嘘的案例,它触及到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事件的初步背景与诱因: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种“民企救国企”的模式,在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非个.............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心头一紧,听着就觉得心酸又无奈。一个生命就这么被“退单”了,而那个小小的生命,连名字和身份都还没完全确定,就面临着如此艰难的开端。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件事情的脉络。首先,是代孕这件事本身。在我国,代孕是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也就是说,代孕妈妈和委托方之间的协议,本身就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